- 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婦科疾病分冊(第二版)
- 羅頌平 杜惠蘭主編
- 2931字
- 2022-11-15 20:43:15
第二章 月經過多
1 范圍
本《指南》規定了月經過多的診斷、辨證和中成藥治療。
本《指南》適用于月經過多的診斷、辨證和中成藥治療。
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指南》。
月經過多(hypermenorrhea)是指月經量明顯增多,每個月經周期失血量超過80mL,周期、經期正常。屬于西醫學的異常子宮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范疇。
3 流行病學
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在育齡期女性中,19%有月經過多。據報道,近1/3的育齡女性受月經過多困擾,在婦科門診中以“月經過多”為主訴就診者占就診病因的第三位。
4 病因病理
4.1 中醫病因病機
素體虛弱,或飲食失節,憂思勞倦,大病久病,損傷脾氣,脾虛沖任不固,血失統攝,以致經行量多;或素體陽盛,或恣食辛燥,外感熱邪,七情過極,郁而化熱,熱擾沖任,迫血妄行,以致月經過多;或素性抑郁,或憤怒過度,肝失疏泄,氣滯而致血瘀,或經期產后,余血未凈,感受外邪,邪與血結,或不禁房事,瘀血內停,瘀阻沖任,血不歸經,以致月經量多。
4.2 西醫病因病理
(1)病因:月經過多常見的原因為子宮內膜局部異常、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平滑肌瘤、全身凝血相關疾病,以及盆腔炎性疾病等。
(2)病理:子宮內膜息肉單發或多發,呈指狀、舌狀或乳頭狀突起,質地柔軟,表面光滑,多數有細長蒂;主要成分為子宮內膜間質及腺體,表皮為子宮內膜上皮覆蓋,間質主要表現為膠原化、纖維化,同時存在成簇后壁血管且有腺體擴大現象。子宮平滑肌瘤呈實質性球形包塊,光滑、質硬,壓迫周圍肌壁纖維形成假包膜,極易剝出,切面呈灰白色,可見漩渦狀或編織狀結構;鏡檢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細胞和不等量纖維結締組織構成,肌細胞大小一致,排列成漩渦狀或棚狀,桿狀核。子宮腺肌病及盆腔炎性疾病病理改變參見本書相關章節。當月經過多經排查未發現其他原因可解釋時,可能是原發于子宮內膜局部異常。
5 臨床表現
月經量較以往明顯增多,超過80mL,月經周期及經期基本正常。
6 診斷
參考《中醫婦科學》《中醫婦科常見病診療指南》《排卵障礙性異常子宮出血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國際中醫臨床實踐指南 月經過多》《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擬定。
6.1 病史
素體虛弱、大病久病、飲食不節,經期、產后感邪,或不禁房事史,或有宮內節育器或人工流產史等。
6.2 癥狀
月經周期及經期基本正常,經期出血量明顯多于以往,或伴痛經、不孕、癥瘕。失血多、病程久者,可見血虛之象。
6.3 輔助檢查
6.3.1 婦科檢查
目前尚無特異方法診斷子宮內膜局部異常,主要基于在有排卵月經的基礎上排除其他明確異常后而確定;子宮平滑肌瘤患者子宮體增大,質較硬,形態不規則,或可觸及腫瘤結節;子宮腺肌病及盆腔炎性疾病參見本書相關章節。
6.3.2 實驗室檢查
血液學檢查可助診斷全身凝血相關疾病。
6.3.3 其他檢查
(1)盆腔超聲檢查有助于子宮腺肌病、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和盆腔炎性包塊的診斷。
(2)子宮內膜病理檢查有助于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的診斷。
(3)宮腔鏡、子宮碘油造影等檢查可幫助診斷由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炎、子宮平滑肌瘤(黏膜下)等引起的月經過多。
7 鑒別診斷
崩漏:月經過多及崩漏均可見陰道大量流血,但崩漏出血無周期性,同時可伴有經期延長,淋瀝日久常不能自止。而月經過多僅為經量的明顯增多,周期及行經時間正常。此外,須排除由血液病、肝臟疾病等引起的月經過多。
8 治療
8.1 西醫治療原則
由器質性病變引起的月經過多應首先治療原發病,同時控制月經量,控制或治療貧血。子宮內膜局部異常引起的月經過多以藥物治療為主。
8.2 中成藥用藥方案
8.2.1 基本原則
急則治其標,在經期以止血為主,務在減少血量;平時治本以調經。
8.2.2 分證論治(表2-1)
表2-1 月經過多分證論治

以下內容為表2-1內容的詳解,重點強調同病同證情況下不同中成藥選用區別。
(1)氣虛證:月經量多,色淡紅,質清稀;面色白,氣短懶言,肢軟無力,精神倦怠,小腹空墜,動則汗出,食少腹脹;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辨證要點】月經量多,色淡質稀,精神倦怠,小腹空墜。
【治法】補氣攝血固沖。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顆粒、合劑、片、口服液)。心脾兩虛者用歸脾丸,氣虛嚴重者可用人參歸脾丸(表2-2)。
表2-2 月經過多氣虛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續表

(2)血熱證
①實熱證:經來甚多,色深紅,質黏稠;口渴,心煩,面赤唇干,小溲短黃,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辨證要點】月經量多,色紅質稠,面赤唇干,大便燥結。
【治法】清熱涼血,固沖止血。
【中成藥】宮血寧膠囊、婦科斷紅飲膠囊、丹梔逍遙丸(片、膠囊)、加味逍遙丸(片、膠囊、顆粒、口服液)、榆梔止血顆粒(表2-3)。
表2-3 月經過多血熱證實熱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續表

②虛熱證:經行量多,色鮮紅,質稍稠;顴紅,潮熱,咽干口燥,盜汗,腰膝酸軟,心煩不寐,小便短赤;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辨證要點】經行量多,色鮮紅,顴紅盜汗,心煩不寐。
【治法】滋陰清熱,止血調經。
【中成藥】葆宮止血顆粒(表2-4)。
表2-4 月經過多血熱證虛熱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3)血瘀證:經行量多,色紫黑,有血塊,經行不暢,小腹疼痛拒按,血塊排出后疼痛減輕;可無明顯全身癥狀,或胸脅脹滿或刺痛,或面頰褐斑;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或沉澀。
【辨證要點】經行量多,有血塊,小腹疼痛拒按,血塊排出后疼痛減輕。
【治法】活血化瘀,固沖止血。
【中成藥】茜芷膠囊、云南紅藥膠囊、云南白藥膠囊(表2-5)。
表2-5 月經過多血瘀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9 預后
月經過多患者經治療多可治愈。器質性疾病引起者容易復發。子宮內膜息肉的息肉體積大有惡變的危險。
(杜惠蘭)
參考文獻
[1]Shapley M,Jordan K,Croft P R.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symptoms of menstrual loss in the community. 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2004,54(502):359
[2]程玉梅,魏薇.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的非避孕作用的臨床研究.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0,02(3):65-68
[3]羅頌平,談勇.中醫婦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4]馬寶璋,杜惠蘭.中醫婦科學.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8
[5]談勇.中醫婦科學.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6]杜惠蘭.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7]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婦科常見病診療指南.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
[8]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排卵障礙性異常子宮出血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40(04):391-400
[9]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中醫臨床實踐指南月經過多.世界中醫藥,2021,16(6):865-869
[10]潘衛平.宮血寧膠囊治療月經過多的療效觀察.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32(2):207,209
[11]劉建武,陶莉莉,邱如卿,等.婦科斷紅飲膠囊治療血熱內擾證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324例臨床研究.中醫藥臨床雜志,2011,23(07):628-630
[12]劉曉紅.丹梔逍遙丸治療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臨床研究.河南中醫,2015,35(05):1115-1117
[13]唐浩志,孟凡麗,趙宏慶.葆宮止血顆粒治療月經先期及月經過多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08,3(2):91
[14]李振東,陳姺.葆宮止血顆粒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海峽藥學,2016,28(2):131-132
[15]趙素玲.云南紅藥膠囊治療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觀察.中醫臨床研究,2017,9(31):117-118
[16]葛曉芬,楊欣,魏麗惠,等.云南紅藥與宮血寧膠囊用于月經過多的療效評價.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9,20(04):32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