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強新食品原料、藥食同源食品開發和應用”,這一意見進一步促進了藥食同源的相關研究。

藥食同源是人們對藥食關系及其應用的總結。食物和藥物一樣,具有四氣五味、歸經和升降浮沉。《素問·臟氣法時論》曰:“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為后世的藥食同源奠定了理論基礎。中醫鼻祖伊尹,創制湯劑,也和他擅長運用四氣五味烹調關系密切。俞慎初在《中國醫學簡史》一書中寫道:“醫藥學的最初萌芽就是孕生于原始人類的飲食生活之中的,這應當說是人類醫藥學發生和發展的一般規律。”

如何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應用食物來保健強身、預防和治療疾病、促進機體康復以及延緩衰老,簡單方便、科學規范地為老百姓普及藥食同源食品,讓老百姓吃好用好,對于提高人體健康素質和預防保健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書依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進行編寫,強調專業性和通俗性結合,將每味食品分別從概述、性味功效、藥食養生、注意事項四個部分進行敘述。其中藥食養生部分,甄選出符合中醫藥食同源理論、配伍合理、操作簡單可行的食養方法,并加以按語,闡明其養生理論依據。力求讓讀者一看就明,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也應注意食養亦須根據個人體質不同,有宜忌取舍,不可泛泛而談。全書亦雅亦俗,易學便用。以期能幫助讀者根據自身情況正確運用食膳治未病,不生病,少生病。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書“服法用量”指導上,用量指的是一日成人用量,兒童用量應根據年齡體重大小適當減量。有些食療方藥材量大,為了尊重原作者,食材配伍量未作更改,但具體食用時仍以本書“服法用量”作指導。當身體不適,食膳三日未改善者,請及時就醫。

有人說“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中醫藥文化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河南省衛健委中醫處和河南省中醫院領導高度重視,反復要求:“文化作品要以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定要寫得讓百姓喜歡看、看得懂、學得會,有參與感,這樣才是好作品。”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有著深厚的文化認同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長期以來,中華(澳門)發展合作促進會、中華(澳門)文化交流協會與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省中醫院共同推進豫澳中醫藥事業發展,多次舉辦豫澳中醫藥合作交流活動,科學普及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的獨特優勢,積極促進中醫藥在澳門的發展,樹立文化自信。本書得以順利出版,離不開中華(澳門)發展合作促進會、澳門森利集團梁樹森先生的大力支持,在編寫過程中,多次得到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李沛霖先生、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養生學科帶頭人侯江紅教授的指導,在此一并致謝。本書部分圖片由河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陳隨清院長提供,校稿過程中得到了河南省中醫院藥學部黃小敏副主任藥師斧正。在此也一同致謝。

感謝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協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溫長路教授欣然為本書作序。

吾生有涯,而知無涯,中醫學和中國食膳博大精深,編寫過程中紕漏難免,敬請同道和讀者友善指出,不勝感激。

本書引用書目除“概述、性味功效”外,其余一并列入正文,再次向中國歷代圣賢和后世作者輯首以謝。

編者

2021年12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蓬溪县| 武威市| 白玉县| 亚东县| 友谊县| 金乡县| 宁强县| 太仓市| 喜德县| 大埔区| 托克托县| 婺源县| 紫阳县| 吉隆县| 浦县| 苍山县| 津市市| 新龙县| 泸水县| 西昌市| 洛阳市| 甘孜| 镇远县| 新丰县| 盖州市| 和政县| 双牌县| 微山县| 湟中县| 蕲春县| 广河县| 黄浦区| 佛坪县| 炉霍县| 元氏县| 双牌县| 贵德县| 葫芦岛市| 长泰县|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