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 唐堯 (一時間)

教材

帝堯,黃帝之玄孫也。起自唐侯,故號曰唐。其為君也,施仁政,尚儉樸。命羲和二氏,觀察天象,以閏月定四時,于是我國始有歷法。時洪水為患,帝命鯀治之,九載無功。子丹朱復不肖,乃欲遜位。初讓于許由,由不受而逃。后乃得舜,歷試諸艱,使之攝政,因禪位焉。

帝堯

要旨

授帝堯概略,俾知古帝施仁政,及不私有天下之盛治。

準備

圖像具本課。作黃帝至堯世系表。

預習

筆記:依式作世系表。搜求前課關于歷法之事。

教授次序

(甲)預備

(一)檢查預習:同前

(二)指示目的:自黃帝以來,帝位相承,其不私有天下,而付托于有德之人者,自何人始。即書課題于板,并指圖像示之,曰唐堯是也。

(乙)提示

(一)講第一節:起課首“故號曰唐”止。堯與帝摯,同為黃帝玄孫。摯居長,應立。堯初為唐侯,曰唐堯者,明其所自始也。玄孫孫之子今直隸唐縣同前

(二)講第二節:“其為君也”,“始有歷法”止。摯無道,諸侯舉堯為天子。懲[1]帝摯之失民,行仁政,席[2]黃帝之業,創作咸備,故所尚惟儉樸。史稱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其君德可想見矣。羲和二氏,精于歷象。堯命置閏月,定四時,是為太陰歷法。仁政如親九族平章百姓協和萬邦之類儉樸如茅茨不翦太羹不和鹿裘御寒之類羲和二氏占日之官。同前。

(三)講第三節:“時洪水為患”,至課末止。洪水之患,在堯之即位六十一載。時朝臣舉鯀治水,堯知鯀方命[3],欲弗使,眾請試可,乃命之。鯀專恃堤防,不知疏導,閱九載,功不成。堯以精力漸衰,久居君位,恐負人民付托,而子又不肖,難于繼立。知許由賢,初欲遜位于由。由辭,繼得舜,多方試之,使攝政,然后禪位。堯之不以天下自私如此。大也崇伯之名不肖不似其父也許由堯時賢隱于箕山詳下代也音膳傳與也同前

(丙)整理

(一)回講:同前

(二)約述:[一]堯為何人子孫?[二]歷法何人所定?[三]堯命何人治水?[四]堯之子何人?[五]堯之君位,遜與何人?[六]堯之始封,在何流域?

(三)聯絡比較:[一]堯以諸侯為天子,視黃帝得國情勢同否?[二]洪水之患,視蚩尤之患奚若?[三]堯以前有無禪讓之事?

(四)思考:[一]堯之歷法,視今日歷法何別?[二]堯何為以位傳之于舜乎?[三]堯將禪位于舜,必使歷試諸艱,何故?

(五)作表:

備考

帝堯,高辛氏之次子,曰放勛。育于母家伊侯之國,后徙耆,故曰伊耆氏。年十三,佐帝摯封植,初封于陶,又封于唐。年十六,諸侯廢摯,而立為天子,都平陽。今山西臨汾縣。在位百年。

附圖:摹漢時武氏石室畫像。

[1] 懲:借鑒,警戒。

[2] 席:憑借,倚仗。

[3] 方命:違命,抗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彝良县| 芮城县| 洛南县| 太谷县| 卢湾区| 长岛县| 长泰县| 柘荣县| 余江县| 无锡市| 牙克石市| 朝阳区| 元氏县| 肃北| 乌鲁木齐县| 牡丹江市| 宝应县| 鲜城| 墨江| 泸州市| 郧西县| 曲沃县| 福贡县| 宜丰县| 大渡口区| 江陵县| 西乡县| 保靖县| 哈巴河县| 伊吾县| 青阳县| 宣恩县| 平凉市| 兴安盟| 龙陵县| 康保县| 安庆市| 平果县| 福鼎市|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