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楊絳的文化人格

什么是“文化人格”?現代的“文化”概念通常指的是“社會成員共享的價值、信仰和對世界的認識”[1],而“人格”概念則具有心理學、倫理學乃至法學等層面的內涵。20世紀美國“文化與人格”學派從文化和人類學角度進入人格研究領域,將“某一社會文化是如何對該文化中的個體產生影響”[2]這一問題作為主要考察范圍,提出了“人格類型的多元性對應著文化的多元性”[3]等理論假設。從“文化與人格”學派的研究可以看到,所謂“文化人格”的問題,就是處于某一特定文化系統中的個體或群體所蘊含的該文化根本特質的問題。這種研究思路在中國學者的文化研究中同樣可以看到。譬如唐君毅在《中國文化精神之價值》中比較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差異,實質上就是在比較中西方不同民族文化人格之間的差異。他提出“中國文化精神,因重具體而普遍者,而恒以人物人格概念為第一”[4],而“第一流之文學藝術家,皆自覺的了解最高之文學藝術為人格性情之流露”[5]。唐君毅對中國文學藝術家人格的分析正是從文化尤其是從道德的角度進入的。

唐君毅的人格理論實質上還反映了文學研究領域的一種與結構主義批評相反的路徑,也就是說,在文學批評中,“人”與“文”并不是兩個可以相互剝離的系統。在中國以儒家美學觀為中心的文學批評傳統中,杰出的作品往往被認為是“人”與“文”達到高度統一的作品。類似的批評觀實質上在西方現代批評家的理論中也有體現。譬如英國“新浪漫派”批評家米德爾頓·默里就指出:“了解一部文學作品,就是了解作者的靈魂,而作者也正是為了展示其靈魂而創作的。”[6]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這類批評觀實質上關注的都是創作主體精神的問題。它強調了在考察一個具備典型文化意義作家的過程中探討創作主體人生實踐和美學實踐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具備多元身份的作家,楊絳的文學創作、學術研究無一不是其人生實踐、審美理想和倫理道德觀念的表露,而“個人的活動余地很大程度上受到經濟發展進程、社會運動與政治結構的限制,歷史的內容遠遠超過人們相互之間的圖謀”[7]。楊絳的一生,始終與現代中國的歷史變遷相交纏,是個人的,也是時代的。正如陳眾議在楊絳逝世后所言,“我國現代文壇最后一位女先生的后事”,“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一代大師的遠去”[8]。楊絳生命中的一百多年,也是現代中國滄海桑田的一百多年。作為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楊絳的精神氣質與近代以來變革中的中國社會風氣、學術思想和文學浪潮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作為作家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展示,楊絳的創作和研究,體現了一種怎樣的創作個性和生存哲學?在作家的個人敘事中,楊絳提供了一幅怎樣的中國歷史圖景?它和歷史的宏大敘事之間存在什么樣的距離或關聯?從楊絳文化人格與文學精神的構成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怎樣的人生境界?……以上問題,以往的研究或多或少有所涉及,但依然留有大量的討論空間。

譬如對楊絳人格與風格之間關系的研究,林筱芳使用了“邊緣”的概念來定義楊絳的風格及其意義,并從觀照視角和行為倫理等層面討論了楊絳的“超而不脫”[9]的姿態。胡河清則將楊絳的人生經歷與她的長篇小說《洗澡》進行了互文式的解讀,從道家的神秘主義傳統分析了楊絳在特殊時期的“退隱”,并盛贊其為“在當代中國文學中,文章家能兼具對于蕓蕓眾生感情領域測度之深細與對東方佛道境界體認之高深者”[10]。余杰則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楊絳這種“隱身衣”式的“逍遙游”乃是一種“非道德化、非規范化、非政治化”的,“知而不行”的、躲避崇高的聰明和世故[11]。在對楊絳“隱身衣”智慧的解讀上,余杰主要襲用了胡河清文中的第一手資料并過分注重對他的立義拆解,而被認為缺乏對楊絳寫作姿態復雜性的“理解之同情”[12]

這些學術觀點多傾向于從作家眾多作品之中尋求某種固定的藝術規律,進行整體的分析與判斷。這主要是受到了楊絳文學活動時間的影響。與那些在民國時期就在文壇中享有盛名的同代作家相比,楊絳的文學成就主要存在于1949年之后。楊絳文學活動在時間上的非持續性和階段性井噴,使得她在文學史上一出場便是一個在藝術上臻于成熟、風格上缺少變化、觀念上圓融通達的老年作家形象。但是,從楊絳漫長的文學生命看,盡管其創作在數量上算不上驚人,尤其在民國時期發表的作品更是寥寥,但有限的作品依然清晰地反映了作家在時間流轉中的成長和變化。因此,討論楊絳的文化人格,不能不從具體的歷史語境出發,去考察這個亦古亦今、亦中亦西的作家的自我塑造過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乐山市| 闵行区| 泽库县| 梅河口市| 巫山县| 平果县| 桦甸市| 马尔康县| 徐州市| 柘城县| 凌源市| 榆林市| 灵丘县| 宜兰市| 龙南县| 金溪县| 襄垣县| 青阳县| 马尔康县| 公主岭市| 铜川市| 麻栗坡县| 神木县| 龙海市| 太湖县| 阳原县| 鹤岗市| 邯郸市| 万安县| 博野县| 屏东市| 东明县| 沙湾县| 德保县| 涞源县| 修武县| 温宿县| 万州区| 犍为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