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論作者名: 邱仁富本章字數: 2164字更新時間: 2022-11-17 16:12:52
第一節 從針對性向親和力、思想性、理論性拓展
針對性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問題,又是新問題。之所以說是個老問題,主要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關于針對性的研究時間比較長久。20世紀80年代,針對性就被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形成系列文章,例如《談談如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胡淑華、徐延豪,1986)、《論醫科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翟德春,1987)、《有針對性地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畢定一,198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代性》(蘇宗科,1989)等。這些文章比較早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問題。時至今日,從中國期刊網上查詢,以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為題的相關文章近300篇,圍繞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的缺失、內涵、內容和對策等方面展開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研究成果,對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之所以說是一個新問題,主要是隨著改革開放的實踐進程,人與物的問題、國際與國內問題、國家與社會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問題、社會矛盾變化問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協調問題等不斷呈現新的特點,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因而,針對性又成為一個新問題。所謂新,主要包括對象新、內容新、問題新、手段新等。進言之,所謂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對象新,指稱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逐漸成長起來的“90后”“00后”青年人。其最大的特點在于,具有全球化多元價值觀念,個體價值意識不斷增長,個人主義觀念與集體主義觀念的關系發生明顯變化,他們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方面與全球化關系更加密切。所謂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新,指稱改革開放以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斷得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新,即中國偉大實踐過程中面臨新的問題。改革開放40多年來深刻改變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人類社會面臨的許多新問題亟待中國提出智慧和方案。因而,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許多新問題、新挑戰。當前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毫無疑問要有國際視野,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場域,增強對問題理解和剖析的針對性。這些問題可以而且應該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去思考,在思想、意識形態等領域提出獨特的思考和建設性意見。問題是時代的口號,堅持問題導向,亟待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為此,要在明確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基本范疇的基礎上,增強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針對性、內容的針對性、釋疑解惑的針對性,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實效性。[1]
但是也必須看到,面對如此多的新情況、新內容、新問題,僅強調針對性顯然不夠。針對性主要解決對象問題、目標問題等,把握針對性可以比較好地把握客觀對象,猶如射箭一樣,找到了“靶心”。“靶心”就是目標,但是如何射中“靶心”,就需要費一番功夫。這就需要增強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樣,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能夠找到問題的對象和目標,但是如何讓人接受呢?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強調灌輸。毫無疑問,灌輸理論非常重要,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理論必須堅持,但簡單機械甚至以粗暴的方式其實并不能取得很好效果。恩格斯早就反對把理論教條化,批評硬灌輸,認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越少從外面把這種理論硬灌輸給美國人,而越多由他們通過自己親身的經驗(在德國人的幫助下)去檢驗它,它就越會深入他們的心坎”[2]。理論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發展,不能變成教條,硬塞給教育對象。為此,需要在針對性的基礎上解決親和力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有了針對性,還必須有親和力,實現從針對性向親和力的拓展。
親和力延伸了灌輸理論的解釋鏈條,以更加符合現代人與人相互交往特性的方式發揮灌輸理論的作用,進而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親和力重點要解決的是如何讓對象更好地接受的問題,即教育者以什么樣的內容、話語方式與教育對象交流,增強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相互性,形成一定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引領力,進而增強灌輸效果。因此,親和力概念的提出,既拓展了傳統灌輸理論中的主客體的相互關系,又衍生了灌輸的呈現方向,特別是解釋方式、表達方式等,使教育對象聽得懂、樂于聽、愿接受、有認同。
親和力有著明確的對象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3]明確把親和力與針對性聯系起來,凸顯了親和力、針對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盡管學術界關注親和力的研究也有十余年,發表了系列研究成果,但是沒有把親和力與針對性結合起來。從針對性拓展到親和力,表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既要抓住對象,又要考慮對象本身的問題,讓對象接受。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4]這次講話從原來的親和力、針對性拓展到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形成對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深刻、全面的闡釋。因此,從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向親和力、針對性拓展,再向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拓展,一定意義上說,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