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隋唐五代“統合”不定:蜀學異軍突起

隋取代北周,也繼承了北周對巴蜀的管理,在此置蜀王,聚集了劉焯、王通等著名學者,南學、北學交匯融合。唐代繼之,改益州為劍南道,梁州為山南西道,置縣近300個,足見其經濟之發達。五代時期,前蜀王建(907—925)和后蜀孟知祥(934—965)又先后在今四川地區建立蜀國政權。這一時期“統合”不定,巴蜀地遠自安,特別是中唐以后,中原及江南常有戰事,巴蜀相對穩定的環境成為文人雅士、豪族富室的避難場所,學術文化得到比較長足的發展,一定程度地保持了兩漢古風和巴蜀特色的蜀學,在外間“四聲八病”的靡靡之文和“說有談空”的虛玄之氣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古樸蒼勁、生機勃勃。直到初唐,在“輕薄為文哂未休”的時代里,蜀人粗豪怒視的文風和一往無前的勇氣,更呈現異軍突起、一鳴驚人之勢。

政治的統一和物資的豐富,為巴蜀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新契機,在詩文、佛教、道教、醫藥等方面,以及印刷術領域,此時的巴蜀都有極佳表現,人才、文章皆層出不窮。據史料記載,在唐代科舉考試中,巴蜀士人范崇凱、尹樞、尹極、于環、李遠、李余、張曙7人,皆高中狀元;而結束綺靡香羅之態、宏開雄健奇偉之詩風者,實以陳子昂、李白為其稱首。唐人魏顥有云:“蜀之人,無聞則已,聞則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揚雄,降有陳子昻、李白,皆五百年矣。”[44]

此外,李鼎祚匯集漢魏以下易學35家的成果,著成《周易集解》,兼包象數、義理,堪稱“集漢易之大成”;融合三教九流、頗有縱橫氣息、擅長術數的趙蕤,廣集諸子百家文獻,撰著《長短經》,堪稱“古今謀略之奇書”;道士王玄覽、杜光庭,高僧馬祖道一、宗密等,發幽闡微,大昌宗風,皆以玄思學理稱譽于學林及宗教界。特別是杜光庭入蜀,收藏道教文獻,“重建《道藏》”;唐代成都是佛教中心,釋典非常豐富,宋太祖就令高品張從信利用這里豐富的佛教藏書和先進的雕刻技術,刻成首部雕版《大藏經》(“蜀藏”),成為后世各版藏經之鼻祖。

在術數(科技)、方技(醫藥)等領域,則有唐人蜀醫昝殷撰《經效產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婦產學專著;嚴龜著《食法》、昝殷著《食醫心鑒》,是最早的食醫著作;梅彪著《石藥爾雅》,仿《爾雅》解釋中藥性味;祖籍波斯定居蜀中的李珣撰《海藥本草》,是第一部海外藥物學專著;孟蜀韓保昇撰《蜀本草》,綜合唐本草、圖經等文獻,形成給藥物配圖的編纂方法,成為后世本草著作的典范。

在圖書出版方面,成都于晚唐時期已經廣泛推廣了雕版印刷術,為圖書文獻的傳播和流通,開辟了更加廣闊的道路。南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下云:“雕印文字,唐以前無之,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宋《國史藝文志》也說:“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術數、字書、小學。”[45]墨板即雕版刷墨印制的書籍,唐以前沒有,在唐末才出現于成都,時稱“西川印子”。唐太和九年(835),日本僧人宗睿就從中國帶去了“‘西川印子’《唐韻》一部五卷,同印子《玉篇》一部三十卷”[46]。唐柳玼《家訓序》云:“中和三年(883)癸卯夏,鑾輿在蜀之三年也。余為中書舍人,旬休,閱書于重城之東南。其書多陰陽雜說、占夢相宅、九宮五緯之流,又有字書小學,率雕版印紙,浸染不可盡曉。”[47]1907年,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在敦煌發現《劍南西川成都府樊賞家歷》(簡稱《樊賞家歷》),殘頁現藏于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此外,在倫敦、巴黎、北京等圖書館保存著十多份帶有“西川過家真印本”字樣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都有年月日等明確題記,還包括“龍池坊卞家”“成都府樊賞家”“西川過家”等出版作坊題記,他們無愧為世界上最早的“出版家”和“圖書發行者”。及至20世紀40年代,還在今四川大學望江校區的一座唐墓中“發掘出一張印本《陀羅尼經咒》,上有‘成都府成都縣龍池坊近卞印賣咒本’的題記”[48],這是目前在國內發現并保存得最早的且有明確作坊的雕版印刷品。這些不僅是地道的“蜀刻本”,而且雕版印刷術已經成為蜀版書的專利和專稱(即“西川印子”)。在這些技術條件基礎上,孟蜀宰相毋昭裔乃發起雕刻印行儒家經典,此法為五代、北宋校刻之“監本”所效仿,不但使儒學文獻更加定型,也使儒家經典在更大范圍內以更加精確的方式得到廣泛傳播。同時毋氏還在石室學宮倡刻“石室十三經”,有經有注,碑越千數,規模宏大,最終形成了儒家“十三經”經典體系。[49]“石室十三經”與文翁石室、“周公禮殿”,同為影響天下學術的“蜀學三寶”[50],宋人呂陶曾熱情地稱贊說:“蜀學之盈,冠天下而垂無窮者,其具有三:一曰文翁之石室,二曰周公之禮殿,三曰石壁之‘九經’。”[51]同時重臣席益也說:“蜀儒文章冠天下,其學校之盛,漢稱石室、禮殿,近世則石九經,今皆存焉。”[52]這既是蜀學的榮耀,也是蜀學對于中華文化的偉大貢獻。

漢唐時期是巴蜀文獻最有特色的時代,據不完全統計,此期有巴蜀著述400余種,許多著作在全國產生極大的影響,如司馬相如、揚雄、陳子昂、李白的辭章,陳壽、常璩的史學,嚴君平、揚雄、衛元嵩、李鼎祚的易學,張道陵、馬祖道一、宗密、杜光庭的道學、佛學,都是全國相關領域之典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遂川县| 琼中| 扶沟县| 荆州市| 芜湖县| 彰化市| 金塔县| 安化县| 西乌珠穆沁旗| 绥德县| 昆明市| 砀山县| 介休市| 金堂县| 任丘市| 保山市| 原阳县| 台中市| 新竹县| 建德市| 防城港市| 依安县| 兰坪| 仙桃市| 闵行区| 巴彦淖尔市| 谷城县| 永登县| 青岛市| 多伦县| 乾安县| 绵竹市| 莱阳市| 武宁县| 武陟县| 兰西县| 霍林郭勒市| 孙吴县| 博客|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