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自然地理

一 自治州氣候

猶太自治州的氣候屬于大陸溫帶季風氣候。氣候變化主要受大陸與太平洋熱力相互作用影響(大陸與海洋的氣壓不同),氣壓差是陸地、海洋及海洋邊緣陸地間的氣溫增高不平衡所引起的。夏季大陸氣溫增高迅速,而太平洋水溫增高較慢,在陸地上便形成由氣溫增高造成的低氣壓區域,濕潤空氣從海洋吹向大陸;冬季由于海洋水溫緩慢降低,阿留申群島一帶形成大片低氣壓區域——阿留申低壓,而亞洲中部則形成西伯利亞反氣旋—高氣壓區,進而東西伯利亞寒冷干燥的空氣向低氣壓區(海洋)移動,氣壓相互作用造成猶太自治州季風氣候交互特征明顯。

在西伯利亞大陸冷高壓影響下,西北風形成冬季季風,自治州冬季漫長寒冷,持續時間達152—165天,秋季霜凍始于9月20日至10月7日間,通常在10月末開始降雪,全年最冷月份為1月,平均氣溫在-21℃至-26℃之間,絕對最低溫度達到-49℃。自治州冬季由于雨雪少、溫度低,土壤凍結厚度可達150—200厘米。夏季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海洋氣流向大陸轉移,東南風形成的夏季季風帶來暴雨,氣候溫暖潮濕,最熱月份為7月,平均溫度為20℃,絕對最高溫度達40℃。

自治州的年平均降雨量從600—758毫米不等,自西北地區向東南地區逐次減少,黑龍江流域中游洼地降水量甚至有時會低于600毫米/年。受季風環流影響,猶太自治州85%的降雨量集中在5—9月之間,季夏降雨量激增,7月下旬和8月初降水量兩倍于夏季上半期。2013年8月初,該地區爆發長時間強降雨,9月3日至4日洪水高峰期,黑龍江流域地區的受水面積(集水面積)達到4.6萬平方米/小時,而正常情況為1.8萬平方米/小時—2萬平方米/小時。日照時間對于多年生植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猶太自治州年日照時長為2170—2449小時,長日照天數為130—160天。總地來說,猶太自治州夏季雨水充沛,氣候條件有利于森林和草地植被生長以及各種農作物種植。

二 自治州水文

猶太自治州境內水資源較為豐富,全部或部分流經猶太自治州的大小河流有5017條,湖泊3000多個,這些河湖共同組成黑龍江左岸地區的水網,總長度達到8231公里。該地區境內的河流流量主要取決于降雨量,根據自治州歷年水文資料,雨水占流量形成的70%;其次是降雪積雪量,根據年氣候條件,占流量的10%—20%;地下水補充量不超過10%。猶太自治州典型河流水文情勢可分為春季汛期、夏秋季汛期和冬季枯水期。

猶太自治州春汛期間的河流水位取決于春汛規模(流域內季節性積雪融化、河冰解凍及降雨量),河水融冰幾乎都是發生在每年4月末,水位逐漸上升從0.2—1米不等。小型河流春季洪水持續時間為15天左右,大中型河流持續時間最多30天。

夏季流域內暴雨連綿使河水水位急劇上漲,夏汛從8月開始,其間洪汛受降雨強度增加或持續時間影響,個別流域洪水次數高達10次,考慮到區域內河流平均洪水持續時間為10—37天不等,洪水期平均水流量接近其年度值的60%左右。

冬季猶太自治州境內水域枯水(低水位)期持續時間長,通常從11月(從水面凍結時起)到次年4月融冰時節。自治州境內多數河流冰層形成于10月底至11月初,秋季冰漂持續7—20天,凍結持續時間為10—12天。在此期間,小型河流完全凍結斷流,大中型河流處于全年水位最穩定、徑流量最小時期。[1]

在不同的水文時期,猶太自治州河水負離子組合物中平均濃度為3.2mg/dm3的碳酸氫根離子占主導地位。在大多數情況下,生物氮化合物在自治州流域水中含量微不足道,其中,鐵含量不超過1.09mg/dm3,硅含量平均不超過10mg/dm3。春季和夏秋季汛期,富含礦化物質的地下水流入河網,該時期的河水平均礦化度(無機鹽飽和度)不超過30mg/dm3。由于冬季猶太自治州河流總礦化度平均保持在55mg/dm3—70mg/dm3,大中型河流的河床不會完全凍結。

表1.1 猶太自治州主要河流徑流量長期數據 單位:立方米/秒

表1.1 猶太自治州主要河流徑流量長期數據 單位:立方米/秒續表

資料來源:Е.Я.Фрисман.География Еврейской автономной области,2018.58c。

猶太自治州河流徑流量平均為236.4立方千米/年,黑龍江大部分河流徑流量平均為221立方千米/年,比拉河、比占河、薩馬拉河以及通古斯卡河等河流徑流量平均為15.4立方千米/年。受季風影響,猶太自治州河流每個時期的徑流分布非常不均勻,徑流的主要份額(占年度的67%)發生在夏秋季洪水期,8月最高(21%),冬季枯水期最低(3%)。猶太自治州河流長期徑流量分布數據不僅僅考慮其當年降雨量,河流徑流期特征數據主要包括年平均徑流量、最大和最?。嘏秃鋾r期)月平均徑流量、月平均最高值和月平均最低值等數據(見表1.1)。猶太自治州長年平均徑流量排名前幾位的是大比拉河(比羅比詹境內)、比占河、卡梅努什卡河、庫利杜爾河以及蘇塔拉河。

三 地質地貌

猶太自治州位于布列亞山脈復合基巖與錫霍特山脈褶皺系結合交界區。布列亞地臺基底沉積大量的第三紀沙礫巖、泥巖,基底為花崗巖,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火山活動形成大片玄武巖熔巖臺地,復合基巖由各時期侵入體堆積而成,其頂部有前寒武紀時期、古生代地質時期的碎片混雜其中。沿著布列亞山脈板塊和錫霍特—阿林山脈折疊覆蓋體系的邊界,在侵蝕窗中的新生代湖相—沖積沉積物中,中古生代—早中生代陸源巖暴露在地表,盆地內新生代和白堊紀大陸沉積厚度估計為2500—3000米,這是多層褐煤形成,也是識別碳氫化合物的先決條件。大小不一的裂縫在自治州洼地地區非常普遍,特別是在小興安嶺地區,其中主要是區域性深層(地幔和巖石圈)和次要地殼斷層,最大的塔魯斷層屬于深層斷層,寬度為數十至200公里,是亞洲最大的平移斷層。

猶太自治州地表地貌形式多種多樣,反映出地殼長期運動導致其地質結構多樣化。由于長期受結構剝蝕和侵蝕影響,猶太自治州地貌以山地和平原為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地貌包括興安嶺—布列亞山脈地表和斜坡、中阿穆爾低地和山麓地帶,可分為西北山地和東南平原兩個大致相等的部分。西北部興安嶺—布列亞山脈北高南低,山谷陡峭,山脈海拔普遍為800—1000米,位于特爾馬河和大卡梅努什卡河分水嶺上的最高點海拔為1421米,山脈南北兩坡由于新構造運動上升致使布列亞山脈表面為不對稱穹狀隆起,南坡山勢渾圓平緩,北坡陡峭成階梯狀,山脈南部和東南部地區延伸到阿穆爾平原的西部邊緣,山嶺支脈海拔通常只有300—400米。隆多科和基姆坎地區在碳酸鹽巖作用下形成淺層(裂縫、隕石坑)和深層(空洞)交織的巖溶地貌。

山麓地帶到平原的過渡帶主要被低矮丘陵占據,典型低矮山脈以烏舒蒙山脈為代表,包括烏舒蒙山脈的延續支脈休基波克托伊山脈。在該地區的南部和東部低地平原,分散著少量孤立山脈,包括烏里杜爾山脈、大丘爾卡山脈、達斡爾山脈、比占山脈分支形成了一條東北走向的山丘地帶。猶太自治州中阿穆爾低地主要為河流沖積平原,從小興安嶺山麓海拔100—150米逐漸降至黑龍江漫灘的海拔40—50米,是適合人類生活和發展農業的區域。

四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關系密切,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猶太自治州自然資源基本可劃分為國土資源、植物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等。

(一)國土資源

根據俄羅斯聯邦國家土地登記(截至2017年1月1日)資料,猶太自治州土地資源為362.71萬公頃,其中林地為210.47萬公頃;農業用地為46.42萬公頃;儲備地面積為86.44萬公頃;自然保護區為12.72萬公頃;工業用地為2.11萬公頃;居民定居點用地為4.55萬公頃(見表1.2)。截至2017年1月1日,猶太自治州農業用地面積比上年增加7.52萬公頃,達到46.42萬公頃。農業用地增加的原因是比羅比詹地區轉移劃撥1.27萬公頃土地用于牲畜繁殖、種植糧食作物,還涉及該地區的6.85萬公頃非農業用地(不包括沼澤、人工林)轉為農業用地。除此之外,工業及其他非農業用地略有上升。

表1.2 猶太自治州土地資源類型構成 單位:萬公頃

資料來源:http://icarp.su/konferens/monografii/geografiya-eao/。

根據俄羅斯地理勘探部門所采用的土壤—地理劃分原則,猶太自治州土壤覆蓋地帶屬于次生(溫帶)大陸性氣候,大自然賦予了猶太自治州多種類型的土壤,最常見的是森林灰化土和沼澤土。在東北部邊區的低地地帶,主要是弱泥炭土和潛育層土壤。猶太自治州主要土壤覆蓋類型如下:

1.山地森林灰化土壤

分布在該地區海拔200—300米的山區地帶,覆蓋著針葉林、落葉林或次生植被群,土壤表面顏色呈棕灰色,厚度達30—45厘米,腐殖質層從5厘米到20厘米不等,土壤pH偏酸性,擁有比較強的肥力。

2.棕色灰化土壤

棕色灰化土壤分布在山麓和毗鄰的平原地區,多數地帶被橡樹、樺樹或落葉松所覆蓋。棕色灰化土壤呈棕色,形成于砂質黏土和山地黏質土壤表層,鐵鋁淀積較明顯,腐殖質的淀積不明顯,pH為酸性,腐殖質地層厚度為6—10厘米,主要集中覆蓋在陡峭度為1°—60°的山地斜坡地帶。

3.生草灰化土(貧瘠和中級土壤)

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南坡、休基波克托伊山脈、小丘爾卡山、烏利杜爾山以及達斡爾山腳延伸出的丘陵地帶,在該地帶森林變得稀疏、草本植物逐漸茂盛,成土母質多為更新世冰川沉積物,還有砂巖、泥巖、黏土以及石灰巖風化物,其特點是在50厘米深度內缺水,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胡敏酸增多,代換量較大,鹽基飽和度提高,酸性降低,肥力貧瘠或一般。在季風降雨期間,土壤肥力會受到過多的水分影響。

4.草地潛育層和沼澤土壤

猶太自治州的沼澤地占據其領土的28%。草地潛育層和沼澤土壤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流域的低洼地帶、沼澤和山谷與瀑布底部,被蘆葦草、莎草和苔蘚所覆蓋,原始腐殖質層地厚度可達12厘米,由于鐵還原性質,土壤呈藍灰色或青灰色,滲水性好,但潛在的再生能力較弱。這部分土壤肥沃,猶太自治州最好的耕地分布在這里。

(二)植物資源

植物群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一系列生長在某個地區的不同植物群落組成。自然界中的植物是物質循環的主要參與者,為整個動物世界和人類提供食物,為土壤提供肥料,調節水氣蒸發和空氣濕度。猶太自治州境內的植被覆蓋由多種多樣的植物區系和植物群落組成,維管植物區系由594屬和144科的1443種物種代表組成,多數植物具有中國東北、白令、安加里德和部分蒙古—達斡爾植物區系的特征,有205種植物屬于外來(引入)物種。猶太自治州生長著200多種蜜源植物和大約300種藥用植物,紫菀屬175種,其中種類最多的是莎草(81種),樹木植物群由167種物種組成,俄羅斯遠東地區33%的植物物種在該地區都有分布。

為更好地保護和利用自然植物資源,猶太自治州早在1997年就已出版《猶太自治州紅皮書》(珍稀瀕危物種維管植物),其中包括178種植物物種信息。《猶太自治州紅皮書》(2015年)中包含176種需要保護的植物信息,其中珍稀瀕危物種包括人參、絲莼(露葵)、腎形葉澤苔草、貝加爾羽毛草、科馬羅沃蓮花、馬兜鈴、日本蛇葡萄等植物。

(三)森林資源

猶太自治州森林總面積為210.47萬公頃(截至2017年1月1日),木材總儲量為19895萬立方米。該地區平均森林覆蓋率為45.2%,覆蓋率波動范圍從斯米多維奇區的8.3%到奧布盧奇耶區的79.1%不等。按照俄聯邦《關于批準俄羅斯聯邦森林植被區和俄羅斯聯邦森林區名單》(2011年第61號命令)所劃分的范圍,該地區擁有兩個森林植被區(針葉植被林區和針葉落葉植被林區)和兩個森林區(遠東針葉林區和黑龍江沿岸—濱海針葉落葉林區)。

猶太自治州地處環北方和東亞植物區系交界地帶,林木多以耐寒性強,喜微酸性土或中性土樹種為主,其中落葉林占森林總面積的37.8%,針葉林占34.4%;硬木林占27.7%;其他林木及灌木林占0.1%左右。具體數量構成方面,落葉林樹種面積61.66萬公頃,木材儲蓄量1726萬立方米,其中樺樹林面積37.3萬公頃;木材儲蓄量3488萬立方米。除白樺樹外,該地區還生長著達斡爾(黑)和羅紋(黃)樺樹;櫟樹林面積34.17萬公頃,主要為抗旱性和土壤要求不高的蒙古櫟,木材總儲量為3167萬立方米;白楊林面積10.42萬公頃,木材總儲量1392萬立方米;椴樹林面積9.452萬公頃,木材總儲量1554萬立方米。

針葉林(56.37萬公頃)以及硬木林(45萬公頃)常見林木主要包括落葉松(15.78萬公頃),紅松及韓國雪松(15.68萬公頃),云杉(15.66萬公頃),白楊(10.92萬公頃),紫椴、糖椴及其他椴屬(9.77萬公頃),冷杉(8.74萬公頃),水曲柳、毛赤楊、色木槭、阿穆爾黃檗和其他品種總量不到1%。

猶太自治州森林種群分布基于海拔分區,在其境內分為三個海拔區,其中低海拔區主要位于猶太自治州平原和丘陵地區,莎草、狹葉蘆葦草和泥炭蘚等植被占優勢,林木主要集中在潮濕漫灘林地,除落葉松林種群外,還有灰榆樹、柳樹、白楊和白樺等樹種構成的混合落葉林以及小葉針樹林;中低海拔區位于干燥的山坡地帶,主要分布著櫟樹林、達斡爾樺樹、紫椴、水曲柳、阿穆爾黃檗、核桃楸、阿穆爾山槐,落葉松林是蘇塔拉河、庫利杜爾河、比拉河、比拉坎河等河流河谷地帶的原生植被,林木種類最為龐雜的要數達斡爾山脈植物群;高海拔地區以針葉闊葉林及其衍生物種為代表。

從主要樹種分布地域看,該地區雪松林主要分布在奧布盧奇耶林區內,生長在猶太自治州境內的韓國雪松被列入猶太自治州植物紅皮書。杉木林(云杉林)主要由魚鱗松(云杉屬)和西伯利亞云杉構成,主要分布在卡梅努什卡河上游兩岸以及溝谷陰坡、半陰坡和谷地頂部,海拔在500—1100米之間,常與冷杉、落葉松、鐵杉和某些喜冷的松樹及闊葉樹組成針葉混交林或針闊混交林。云杉林根部周邊被綠色苔蘚、半灌木和草類(酢漿草、舞鶴草、風鈴草)、莎草和蕨類植物覆蓋。

偃松(馬尾松)主要分布在自治州北部地區,20世紀60年代偃松林曾大面積覆蓋在派克—普克塔山脈和比拉河左岸支流中部流域,在該地區植被中具有代表性。偃松多占據海拔600—1000米的山脈地帶,多與魚鱗云杉、白果樅(臭松)組成混交林,面積最大的雪松森林帶分布在蘇塔拉山脈和蓬佩耶夫卡山脈。偃松生長環境多為土層淺薄、氣候寒冷的高山上部之陰濕地帶,因此周邊多聚集生長避溫性植物,包括小葉和綠樹槭樹、滿洲核桃、阿穆爾黃檗、羅紋樺木、葉榆、滿洲榛樹、楤木、阿穆爾葡萄、中華檸檬草、刺五加等植物。

無樹或林木分布稀疏是黑龍江流域中部低洼地帶的典型植被覆蓋形式,該地區的植被類型主要有蘆葦、莎草、香蒲以及灌木類植物,周邊地帶通常長有野生迷迭香、樺樹、越橘和短切柳樹,該地區此類植被覆蓋約占自治州面積的46%。

猶太自治州森林生態系統受自然災害影響較為明顯,森林火災是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不僅造成森林面積減少,而且嚴重破壞森林結構和森林環境,導致森林生態系統失去平衡,森林生物量下降,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滲透性,使某些林地和低洼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澤化;另外,土壤表面炭化增溫,導致陽性雜草叢生,不利于森林更新或造成耐極端生態條件的低價值林木更替。根據猶太自治州森林資源管理委員會統計,2017年森林火災數量達125起,由于春秋季火災風險期間天氣條件惡劣,火災過火面積達9.4萬公頃,森林滅火耗資900萬盧布。自治州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因素,在125起火災中有96起屬于人為點燃干燥植被導致失控燃燒。

(四)水資源

猶太自治州境內水資源較為豐富,全部或部分流經猶太自治州的大小河流有5017條,共同組成黑龍江左岸支流水網。猶太自治州大部分河流屬于中小型河流,河流長度超過100公里的河流數量有限,其中包括比拉河(大比拉河)、比占河、蘇塔拉河、伊庫拉河、溫貢河、薩馬拉河(大薩馬拉河)六條河流(見表1.3)。具體河流數據如下:

表1.3 流經猶太自治州主要河流

資料來源:根據猶太自治州政府網資料整理,參見:https://www.eao.ru。

比拉河(大比拉河)長261公里,流域面積達7940平方公里。比拉河由蘇塔拉河與庫利杜爾河匯流而成,從蘇塔拉山脈和小興安嶺山脈匯聚流入低地平原,猶太自治州比羅比詹市生產與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來自比拉河。

比占河起源于小興安嶺,河流由左比占河與右比占河匯流而成,河寬30—60米,河深1.5—7米,流經長度約274公里,流域面積達9580平方公里,河的上游是俄羅斯遠東最古老的魚類養殖場“比占斯基”。

蘇塔拉河源自蘇塔拉山脈,屬于比拉河上游的阿穆爾盆地山區支流,流經長度達123公里,流域面積1750平方公里,季風降雨、融雪及地下水是其河水的主要來源。蘇塔拉河擁有許多支流,包括奇爾卡河、塔累河、大阿爾塔莫妮卡河、小阿爾塔莫妮卡河、希羅卡亞河等。

伊庫拉河流經阿穆爾地區,河流長120公里,流域總面積409平方公里,伊庫拉河位于比拉河上游67公里處,最終匯入比拉河。伊庫拉河河水主要來源于季節性降雨、融雪和地下水補充。薩馬拉河屬于黑龍江支流,流經猶太自治州十月區,河流長度為105公里,流域面積達1150平方公里,河水主要依靠夏秋季降雨以及融雪和地下水補充。溫貢河流經猶太自治州列寧區,流經長度為120公里,總集水面積達1180平方公里。

猶太自治州河流水系總長度為8231公里,河流水網密度受地質地貌影響,從西北向東南降低,山地和山麓地區為0.7—0.8公里/平方公里,斯米多維奇區和十月區的水網密度僅為0.1—0.3公里/平方公里(見表1.4)。河流水源主要是雨水,即夏秋季降雨,融雪和地下水補充起著次要作用,降雪量占10%—20%,地下水流量占10%—30%。河流雨水徑流量占全年總流量的50%—70%,該地區黑龍江徑流量達到221立方千米/年,比拉河、比占河以及溫貢河徑流量為15.4立方千米/年。

表1.4 猶太自治州河流水網分布數據

資料來源:ФрисманЕ.Я.,ГеографияЕврейскойавтономнойобласти,2018.52с。

猶太自治州湖泊分布及面積取決于該地區的河網密度,自治州境內湖泊約3000個,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黑龍江中部的低地),水面總面積約65平方公里。猶太自治州幾乎所有湖泊的面積都很小,其中1250個湖泊小于0.01平方公里(水體覆蓋總面積5平方公里),僅有11個湖泊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較大湖泊包括卡緬諾耶湖(1.2平方公里)、斯捷潘諾夫斯克耶湖(1.28平方公里)、彼得羅夫斯科耶湖(1.22平方公里)、大湖(3.4平方公里)、扎別洛夫斯克耶湖(4.28平方公里)等。扎別洛夫斯克耶湖是猶太自治州最大的天然湖,湖泊長5公里,寬約1.5公里,位于斯米多維奇區扎別洛沃碼頭東北7.5公里處,靠近黑龍江,有狹長河道與之相連,屬于河口湖系。

根據洼地的地形成因,猶太自治州湖泊主要有外因(水、風、冰起源湖泊)和內因(地質構造)起源湖泊,其中平原地區洪水沖刷侵蝕形成的湖泊最為常見。此外,在露天礦區人為因素制造的湖泊廣泛分布在自治州附近。猶太自治州大部分湖泊屬于季節性湖泊,水面面積以及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河水豐沛程度,在不同季節有很大差異。

猶太自治州蘊藏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從洼地地下3—5米深處到10—15米高的丘陵地帶均有分布。地下水流量系數為猶太自治州境內總水流量的5%—10%,流量分布從西北到東南逐步減少。猶太自治州地下水資源是地表水儲備補充的可靠來源,已經探明的五處水資源蓄水量達65.75萬立方米/天。根據水文地質分布,中阿穆爾河自流盆地(覆蓋全州50%左右的面積)覆蓋層由新生代沉積物組成,90%以上地下水儲量都集中在這里。中阿穆爾河自流盆地地下水資源經濟重要性非常高,平均出水量為3.9萬立方米/天,比其他地區高5—20倍;小興安嶺水文地質帶位于猶太自治州西北部,地下水資源以山澗小溪流和泉水為主;興安—奧洛諾伊斯克火山盆地位于猶太自治州西北部,地下水資源經濟利用前景不樂觀,平均出水量僅為0.2萬立方米/天。此外,南興安盆地以及基姆甘斯克盆地有少量地下水資源儲備。

猶太自治州地下淡水資源有部分水源屬于偏硅堿性淡水。該州境內分布有6處偏硅堿性醫用礦泉,即庫利杜爾礦泉、長者礦泉、下圖洛夫奇辛斯克礦泉、上圖洛夫奇辛斯克礦泉、文采列夫斯克礦泉以及比爾斯克礦泉。其中庫利杜爾醫用礦泉含少量礦物質(0.3克/升),主要礦物成分包括硅酸(CH2SiO3,0.112克/升)、氯化碳酸氫鹽(0.01克/升—0.02克/升),泉水pH為9.3,水溫72℃。除庫利杜爾礦泉外,其他礦泉屬于冷泉類型,水溫在5.4℃—12℃。猶太自治州庫利杜爾礦泉所在地均設有國家級大型療養基地。

(五)生物資源

受自然地理位置影響,猶太自治州動物種群處于4個動物生態地理群交界處,即混合落葉林的中國東北動物種群、云杉及冷杉類針葉林的鄂霍次克—堪察加動物種群、東西伯利亞或安加拉動物種群以及達斡爾—蒙古草原動物群交界處,這導致猶太自治州在相對較小的區域內物種呈多樣性特征。

該地區脊椎動物種群有469種。其中,哺乳動物有62種、鳥類308種、爬行動物9種、兩棲動物7種、魚類82種。[2]猶太自治州根據所監測到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生存狀況,編制成猶太自治州紅皮書(脊椎動物),其中包括11種哺乳動物、63種鳥類、5種爬行動物和6種魚類。

猶太自治州的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種群有16種,代表性動物為紅背蛇、日本游蛇、阿穆爾游蛇、東方蝰蛇、遠東龜以及胎生蜥蜴等。猶太自治州紅皮書中列出的爬行動物名單(珍稀瀕危)包括遠東龜、日本游蛇、阿穆爾游蛇、紅背蛇和薩哈林蟒蛇。

鳥類是黑龍江中部地區最具廣泛代表性的脊椎動物。筑巢遷徙鳥類在猶太自治州鳥類中占主導地位(59%),包括大白鷺、紅鷺、遠東白鸛、黑鸛、魚鷹、鳳頭八角鷹、金鷹、大斑鷹、白尾鷹、石松雞、野生松雞、紅冠鵝、西伯利亞鵝、紅嘴鷹、秋沙鴨、日本鶴,達斡爾鶴、黑鶴、白翅秧雞、遠東鷸、白額燕鷗、矮貓頭鷹、小燕鷗以及紅頭鴨等;春季和秋季遷徙過程中出現的鳥類占總數的18%;留鳥占16%;剩下7%屬于在該地區偶爾越冬和游弋的鳥類,主要包括中白鷺、黑禿鷲、鳳頭麥雞、黑翅長腳鷸、淡灰鷗(白鷗)、毛腿沙雞、日本鹟等8種。為保護珍稀和瀕危鳥類物種,當地州政府將63種鳥類列入《猶太自治州紅皮書》,朱鹮、遠東鸛、秋沙鴨、白尾海雕、白鶴、日本鶴、黑鶴、白枕鶴8種鳥類被列入《俄羅斯聯邦紅皮書》。

在猶太自治州哺乳動物種群中,主要生息繁衍有野豬、狍子、麋鹿、麝香鹿、馴鹿、黑貂、猞猁、水獺、棕熊、黑熊、狼、狐貍、貉、東北兔、松鼠等種群,其中非遷徙類動物占主導地位,多數動物種群數量呈上升趨勢,松鼠以及狍子是當地數量最多、最具經濟價值的哺乳動物種群(見表1.5)。2002年,猶太自治州編制出該地區哺乳動物地籍清單材料,根據材料,阿穆爾刺猬、阿穆爾鼠耳蝠、長尾鼠耳蝠、水鼩鼱、伊氏鼠耳蝠、烏蘇里鼠耳蝠、東方蝙蝠、紅狼、后貝加爾香鼬、東北虎、阿穆爾青羊11種哺乳動物被列入《猶太自治州紅皮書》。

表1.5 猶太自治州最具經濟價值的哺乳動物數量(單位:只)

資料來源:根據猶太自治州官網數據整理,統計數據不包含保護區“巴斯塔克”數據。

猶太自治州河流湖泊眾多,魚類資源具有多樣性特征,主要有梭子魚、河鱒、鯉魚、草魚、江鱈、哲羅魚、歐鳊、鯛魚、鰉魚、阿穆爾鯰魚、紅鰭鲌、太平洋鮭魚(鮭魚、粉紅鮭魚、紅鮭魚、銀大馬哈魚)等魚類。根據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地區問題綜合分析研究所研究資料,目前該區域內魚類資源包括七鰓鰻目、鱘形目、鯉目、鯰魚目、鮭形目、鱸形目等12目(23科,67屬),93種魚為代表涵蓋了黑龍江流域的魚類物種多樣性的74.5%。該地區魚類按地理來源不同大致可以分7部分,來自中國境內江河流域的種群為43種,約占猶太自治州所有魚類的47%;北方物種群18種;第三紀動物群16種;南印度—非洲動物群7種;北部淡水—北極種群3種;太平洋魚類種群3種;海洋魚類種群2種。

猶太自治州水域最大的魚類是鱘鰉魚,鱘鰉魚成年長度達到6米,體重可達1000千克(捕獲的最大魚類為1270千克),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除鱘鰉魚外,還有其他大型魚類繁衍在猶太自治州水域,屬于鯉科的黃鯉長達2米,重40千克;索爾達托夫鯰魚可以長到3米左右,重量可達70千克。猶太自治州水域最小魚類為黑龍江鳑鲏,鳑鲏主要生存于黑龍江支流松花江流域,成年個體長3厘米左右。

阿穆爾黑鯉、黑阿穆爾鯛魚、鳡魚、小黃鰭金槍魚、索爾達托夫鯰魚、中國鱸魚6種瀕危魚類被列入“猶太自治州瀕危物種紅皮書”,在過去的20年中,唯一捕獲黑鯉的科考記錄是在2011年的尼古拉耶夫斯克—阿穆爾地區,捕獲帶魚子母魚1條,體重為12千克。雖然上述魚類致危的原因有許多,但最明顯的原因是生物棲息地的喪失和環境的改變,對魚類而言主要的致危原因是水電工程、圍墾造田引起的環境變化、漁業資源的過度開發、水體污染等。

(六)礦產資源

猶太自治州礦產資源種類繁多,現已探明鐵、錳、錫、金、石墨、水鎂石、菱鎂礦、沸石等20多種礦產資源,主要礦產資源儲量為鐵礦石7.2億噸、錳礦石1500萬噸、鎂礦石1150萬噸、石墨870萬噸、滑石480萬噸、沸石4700萬噸、耐酸石600萬噸、C3級褐煤320萬噸、泥炭1860萬噸。隨著勘探技術的發展,猶太自治州的金礦、錫礦、水鎂石、錳礦、鎂鐵礦、石墨、沸石、耐酸石等礦產儲量都有望增加。

1.黑色金屬

猶太自治州境內已探明的2座大型錳礦床為比詹礦床(位于比羅比詹以南60公里的比羅比詹河上游,含錳量為18.4%,已探明儲量為600萬噸)和南興安嶺礦床(含錳量為19.2%—21.1%,已探明儲量大約900萬噸),兩處礦床均有鐵礦伴生,其儲備量在很大程度上超過錳礦儲備量。猶太自治州境內主要鐵礦床位于奧布盧奇耶區,基姆坎—蘇塔拉以及科斯堅金斯科鐵礦的鐵礦石儲量約為7億噸。迄今猶太自治州已探明鐵礦和鐵錳礦產地35處以及成礦現象15處,這些產地的礦石均可用于冶金工業。

2.有色金屬

錫礦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地區和蘇塔拉—比占地區,現已探明有14處礦床。錫礦總儲量為486萬噸,其中B級和C3級儲量為219萬噸,錫礦礦床通常還伴生有銅、鉛、鋅、砷、鉍、銻、銀、鉬、金等金屬。

金礦早在19世紀下半葉開始開采,分沖積型砂金礦和礦石金礦兩種類型。沖積含金砂巖以山谷河道的第四紀沖積砂巖為代表,砂金礦體多存于河谷堆積物、砂礫石層及含砂礫碎石層(基巖上部的風化物)中,沖積型砂金礦礦床主要位于葉列寧斯科小溪、蘇塔拉河、庫圖瑪河、小希羅科耶溪流、小科雷馬河等地,主要采用水力采礦法進行開采。礦石型金礦開采勘探主要集中在蘇塔拉河流域的沃羅比約夫斯基地區和阿??菜够貐^。猶太自治州已探明的金礦蘊藏量約為3000千克。

菱鎂礦資源主要形成于前震旦紀和震旦紀,含煤沉積巖中常見菱鎂礦,在該地區已勘探發現11處礦床。菱鎂礦的工業價值是基于氧化鎂的高耐火度和黏合性,主要用作耐火材料、建材原料、化工原料和提煉金屬鎂及鎂化合物等。

3.可燃性有機巖

猶太自治州可燃性有機巖以煙煤、褐煤、泥炭為代表,主要褐煤產地比拉費爾德煤區位于黑龍江流域中游地區,烏舒蒙斯基褐煤礦場就坐落于此,煙煤位于比爾斯科耶產地,泥炭產地有55處,上述礦區主要是由烏舒蒙斯基露天采煤場股份公司負責開采。

4.非金屬及建筑用礦產資源

水鎂石(氧化鎂的原料)資源在猶太自治州蘊藏豐富,現已探明水鎂石產地4處,包括庫利杜爾產地、中心產地、薩夫金斯科耶產地、塔拉蓋斯科耶產地。庫利杜爾礦區位于伊茲韋斯特科維車站以北14公里處,從1969年開始開發,其探明儲量為1400萬噸,居世界第二位,原礦中氧化鎂含量達65%,工業提煉價值極高,是化學、玻璃、橡膠、制藥和其他工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自治州水鎂石年開采量超過4萬噸。此外,水鎂石塊體致密,細膩滑潤,顏色豐富多變(灰色、藍色、綠色、紫色、粉紅色),可用作裝飾和飾面材料。自治州境內還有玄武巖、石灰石、沸石、磷酸鹽物以及其他非金屬礦物,索尤茲年斯科耶石墨礦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礦之一,蘊藏量達到870萬噸,礦石中石墨含量為17.2%。

自治州內有可用于生產建材的礦物,包括可造磚黏土、可造陶粒、砂礫混合物、用于建設和砌面的石材、可造水泥原料等82處,總儲量為27006萬立方米,產地主要集中于鐵路沿線及靠近居民點地區,且均可以進行露天開采。主要建材礦產類型及儲量如下:制磚陶黏土總蘊藏量為1855萬立方米(8處礦床);膨脹黏土總蘊藏量為1704萬立方米(5處礦床);硅質磚砂土總蘊藏量為1747萬立方米(3處礦床);建筑用砂總蘊藏量為3490萬立方米(20處礦床);砂礫混合物總蘊藏量為9660萬立方米(18處沉積產地);建筑石材總蘊藏量為8550萬立方米(28處礦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城市| 蒙自县| 清镇市| 宝丰县| 玛纳斯县| 阳朔县| 德钦县| 长白| 珲春市| 将乐县| 昌乐县| 垦利县| 铁力市| 黑山县| 托克逊县| 团风县| 桓台县| 嘉义县| 美姑县| 大丰市| 长白| 上饶市| 桃园县| 广州市| 建昌县| 肥乡县| 内乡县| 河北区| 库车县| 涡阳县| 江油市| 山西省| 阳新县| 吉木乃县| 根河市| 岐山县| 巨鹿县| 闽侯县| 微山县| 怀集县|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