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德、信仰與契約:西方倫理精神的三大根源
- 田海平
- 431字
- 2022-11-16 19:57:38
第一章 希臘城邦制度的興起和希臘城邦的倫理精神結構
希臘美德倫理是在希臘城邦制度的文化土壤上生長起來的。希臘城邦的出現和希臘城邦制度的誕生,首先意味著對遠古神王政制的摧毀。在告別古代王權社會結構模式的最早時期的希臘社會大動蕩(筆者這里指發生在希臘黑暗時代后期的大殖民)中建立起來的城邦新秩序,展現了一種獨特的理性立法精神。專制王權的終結給城邦社會生活和價值觀念帶來了實質性的變化。城邦精神強調的是邏各斯權威、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公開性(廣場意象群)和城邦公民社會地位的相對平等。這構成了希臘倫理意識結構的理性原則、政治原則和平等性基礎上的斗爭原則,并由此形成了希臘倫理思維的基本維度——城邦倫理。希臘精神,從而希臘倫理精神,恰如眾多研究者所說,是一個廣博深邃的宏大領域。本章從城邦社會制度的誕生及其特點以來,對之所作的分析不旨在面面俱到,而在于提供一個理解希臘美德倫理精神的粗線條背景:從城邦的倫理向度看希臘倫理精神。它構成本篇以下諸章探究希臘倫理思維演進的主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