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新專輯發布會,其實更像是席琳迪翁的一場小型的音樂會。
地點并非只是地啼龍公司大廈下面的廣場搭個臺,而是移步蒸汽城一家新潮的小型劇院。
現場除了蒸汽城的各大媒體到訪以外,還有音樂頻道欄目的全程直播,四大王國的錄制團隊進行現場轉播。
另外還有逢琳必到的席琳真愛歌友團。
全世界范圍內也來了一些音樂界的人士前來捧場。
可以說排場十足。
馬眼樂隊則是這場發布會的特邀嘉賓,會在最后閉幕前一小段時間出場表演。
可以看出地啼龍公司還是比較重視這支新人樂隊的,給他們安排了最前排的座位。
甚至臨時增加了兩個位置給梅姨和格溫。
想到馬上可以和自己的偶像近距離接觸,梅姨激動地渾身發抖。
馬眼樂隊全體七人全都默然不語,面無表情,機械地坐著。
肖之因感覺右手小拇指被人勾住,低頭一看,是身旁的格溫偷偷用小指勾著他。
“不要緊張,你沒問題的。”
這時舞臺上射燈亮起,兩旁的交響樂團隊在指揮下開始旋律演奏。
“自由奔跑時……”
“我無需任何人陪伴……”
“即使親情與愛情也只覺厭煩……”
席琳迪翁天籟般的歌聲響起,一個盛裝的婀娜身姿緩緩走上舞臺。
臺下的歌友團齊聲高呼“席琳”,席琳一邊歌唱,與歌迷們揮手致意。
發布會以席琳迪翁的新歌《孤單一人》作為開場,緩緩拉開序幕。
“All by myself~~~Don't wanna be, all by myself ~~~anymore!!!”
“oh————oh~~~”
席琳迪翁在高潮副歌部分爆發出足以掀翻屋頂的高音。
全場的歌迷們都沸騰了。
不一而同地站起來揮動手臂,梅姨更是一邊哭一邊喊著席琳的名字。
演唱結束后的席琳沒有下臺,而是和登臺的主持人一唱一和,聊起了創作這張專輯的歷程和感受。
肖之因正在開小差,滿腦子都在想著掙到的第一桶金該怎么花。
今天早上到公司后,雷尼為馬眼樂隊撥來了第一筆分紅。
因為第一張專輯是在工作室幫助下三人完成,拿出一筆錢包了紅包分給工作室各位老師后,肖之因三人一人都分到了5000多金。
這還是第一筆,后續銷量還沒統計出來,隨著唱片不斷賣出,陸陸續續還有收入。
而這就已經達到了當初傭兵公會任務的報價。
刀口舔血的工作,哪比得上搞娛樂賺錢。
要不,在公立大學附近找個高檔公寓租著?
把格溫哄過來同居?嘿嘿嘿嘿嘿……
一想到此,肖之因心癢難熬,變異的小小之因也鉆了出來,贊嘆“孺子可教也”!
這時被格溫勾著的小拇指忽然緊了起來。
格溫細若蚊喃的聲音傳來:“基,鏡頭正對著你……”
肖之因連忙吸溜口水,收起查理式笑容。
果然舞臺的背景熒幕上正放映著一個戴著墨鏡的馬尾少年,配上兩撇奸商胡子,看起來酷酷的。
他的樣子看起來有點懵,左右轉頭似乎在尋找攝像頭在哪里。
席琳說道:“這首孤單一人,就是由我的學生,基昆創作的。”
主持人配合道:“基昆,快跟現場的歌迷們打個招呼吧?”
基昆連忙對著鏡頭做了個恭喜發財的拜拜手勢,都是衣食父母,打招呼一定要熱情。
主持人笑道:“不愧是搖滾樂隊,連打招呼的方式都與眾不同。”
發布會的一番話,已經將馬眼樂隊的背景和席琳迪翁綁到了一塊,可以說是抱上了一條大金腿。
這時馬眼樂隊除了基努以外的其他人才知道,原來這首歌竟然也是基昆寫的。
梅姨和格溫都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
蒸汽城郊外的德古拉莊園中。
改建出了一座華麗的小型宮殿,數十名低等吸血鬼侍立在外。
宮殿中的大沙發上,側躺著一個身披華美長袍的絕色少女,有趣的是,她的頭上竟然還長了一對金角。
她面前擺了一副下到一半的象棋,旁邊擺了一大堆零食。
她看起來百無聊賴,拿起遙控打開電視,不停地點擊下個頻道。
當她按到某一個頻道時,忽然一止,整個人坐了起來。
電視上出現了一個墨鏡少年。
“基昆,快跟現場的歌迷們打個招呼吧?”
剛才少女恍惚間以為看到了之因哥,仔細一看,才發現不是。
只是五官似乎隱約有點像。
但電視里這個少年瘦瘦小小的,留著小胡子長得跟陳勛奇似的。
不是之因哥。
少女失去興趣,繼續狂按頻道,直到電視里播放出了時裝走秀節目。
她才吃著零食,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
…………
席琳迪翁新專輯除了這一首臨時加進去的歌以外,原本還有六首歌曲。
邊聊邊唱,四十多分鐘時長的發布會很快就要結束。
這時馬眼樂隊成員們也接到工作人員通知,前往后臺準備最后的閉幕節目。
“馬眼無敵!”
基努在后臺給眾人打了個氣,伸手在一個個成員屁股上拍了一把。
輪到安妮時被她躲了過去。
啪!
躲過了基努沒躲過肖之因。
“加油!”
安妮臉紅紅地被羅格拉到一邊上妝,羅格因為懷孕的關系,不能同臺演奏。
但她還是作為馬眼的一員參與進來,不過負責地是給安妮上妝。
上了哥特式的妝容后,眼前的小胖妞就不再是羞怯怯的安妮,而是臺風十足的哥特女王菈雅。
“你們準備好了嗎?”
工作人員問道。
“可以了,走吧。”
肖之因穿著一身黑色禮服,菈雅穿著一身華麗長裙,走在最前面,登上舞臺。
剩下4名樂隊成員拿著各自的樂器緊隨其后。
眾人站定。
交響樂團的一個鍵盤演奏者按動琴鍵,肅穆的管風琴聲響起。
這次不是模擬出來,這家小劇院非常牛逼,竟然裝修自帶了管風琴。
臺下最前排,原本作為主角的席琳迪翁和她的丈夫坐在一起,現場觀看臺上的表演。
原本閉幕節目,是由馬眼樂隊演奏,由席琳迪翁演唱那首《堅守陣地》。
但是自從觀看過公立大學的錄像后,兩夫妻一致決定由馬眼樂隊表演那場節選的搖滾音樂劇。
甚至將發布會場地臨時改變,搬到這家安裝了管風琴的小劇院。
為什么更換曲目?
無它。
只因為《歌劇魅影》比起《堅守陣地》更加具有感染力,而且也更能被主流音樂界接受。
畢竟類似的硬搖滾,目前還只是在地下音樂流行。
當肅穆的前奏渲染出緊張的氛圍后。
當菈雅唯美的歌喉響起時。
現場的聽眾,其中不乏各地前來的音樂家,都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舞臺上的菈雅和基昆,在演唱同時,肢體語言和演唱神態,更像是在演繹一小段故事。
像是一段節選的音樂劇,但是音樂表現手法極其震撼。
每一個節奏都好像打在聽眾的內心深處,男主唱的怒吼,女主唱的高歌,每一次交織都不禁令人汗毛直立,如癡如醉。
直到高潮部分,男主唱怒喊著“我音樂的仙女啊!唱啊!唱啊!唱啊!為我而唱!”時,
女主唱足以刺破蒼芎的歌聲掀破顛頂,深深扎入了每一位聽眾腦海深處,繞梁三日,余音不絕。
演唱結束后,現場發生了與當初大學體育館一樣的場景。
足足安靜了十幾秒,才出現零碎的掌聲,最后掌聲如雷,響徹劇院。
基昆和菈雅相互挽手,向著臺下聽眾深深一禮,緩緩退場。
格溫眼睛通紅,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拼命地鼓掌。
或有被歌聲感動,但更多的是為男朋友的成功而高興落淚。
讓雷諾是北海帝國南邊的最大城市福爾曼城的娛樂報記者。
此時他難以抑制地留著眼淚,就如同剛聽完一場歌劇一般。
對藝術的強力共情能力,以及犀利的理解和點評能力,讓他成為了福爾曼娛樂報音樂版塊的金牌記者。
他此刻動情地寫下了他的評語:
誰是歌劇魅影,他又為何躲在面具之后。那個高歌的人兒又是誰?他們發生過什么?我們一概不知。我無法對這部未盡的音樂劇作出任何評價。
但是在短短不足五分鐘的時間里,通過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奏風格,我卻感受到了魅影那強烈而炙熱的愛意,他對音樂仙女的愛意,甚至是略顯扭曲的占有欲。
但是為什么,如此強勢的他,會面對音樂仙女的步步逼近而倉皇而逃?
他在害怕什么?我們無從而知。
我現在只有一個想法,歌劇魅影是一個天才。
馬眼樂隊的基昆是一個天才,他創造了音樂劇,通過流行通俗的表演方式,將歌劇重新演繹。
由衷希望他能早日將全劇展現在我們面前。
與此同時,來自各地的報業記者紛紛在各自板塊上,對此次的閉幕節目予以極高的評價。
高到什么程度?
足以與席琳迪翁相提并論的世界級表演。
事實上這已經是為了給這位老牌天后面子的評價。
將歌劇與金屬風的表演形式相結合,在現場會給聽眾帶來最直接而震撼的視聽享受。
遠非普通流行音樂可比。
而這種全新的表演藝術風格,也在這一次徹底走入全世界的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