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宇宙各地的文明學會均不承認太陽歷1895年初,即龍王歷17紀元2648年那段時間是某個時代的開始,但不否認的是,它確實是第二次過渡時代的一個重要分界點。在它之前的過渡時代,大星海的影響還很大,但在那一年之后,大星海時代的一切都消散了。宇宙海盜的勢力被重創,很多大海盜團都被完全殲滅,只有新太陽星域仍是海盜猖獗之地。行商這一行業也越來越規范化,大型的運輸公司取代了商會。宇宙變得越來越小了,曾經要幾個月才能到達的星系,現在十幾天就能到達。人與人之間也更近了,曾經利用通迅面板交流的方式正在被民用宇宙通訊器的訊息波交流取代,兩個分別在不同行星上的通訊器只要夠近,甚至可以通過超空間訊息傳輸實時交談。這種技術正在逐漸取代大星海時代的量子通迅,并將慢慢建立起一張能夠跨越宇宙的信息網絡。一切都表明,在這一年,一個嶄新的時代到來了。
然而,這一年卻沒有發生什么大事,一切都照常進行著。那場波及了整個宇宙的第三次王府大戰已經進行到了第三個年頭,紅洲大陸的各國都為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鳥國皇帝的一紙詔書。除此之外,宇宙中的另一件大事便是天狼大公國的成立,但這個當年只有三個星省不到兩萬億人口的小國根本沒什么知名度。至于南極,雖然它經暗流涌動,但那兩個將在第一次南極大戰中對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人物——山本鳥冰和阿切咯·幾維哇,此時一個是九山都的地方軍閥,另一個才剛剛大學畢業。總而言之,這一年并沒有發生什么具體的大事,看起來它又是平凡的一年,但實際上它又的確是過渡時代的重要分界,甚至有人將其作為近代與現代的分界點。
無論如何,對于大星海這個時代來說,它在這一年完全地結束了。雖然大星海時代的傳奇仍被人口口聲聲相傳,還被寫入書本、永載史冊,但這一切都已經過去,新紀元降臨了。大星海時代是三次大航天中最輝煌的時代,它為冰球文明創造了一次絕無僅有的升華。大星海時代是在星際殖民后期必然會開始的,但過往的類似時代都是大殖民的附屬品,沒有一個這樣的時代,能夠徹底顛覆一個星際文明在原始時期存續了成千上萬年的社會架構,將傳統的宇宙變為一個由科技和物質主宰的世界。然而冰球的大星海時代做到了,并且為其后的世界做了充足的鋪墊,讓冰球文明發展的歷史大大地縮短,這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功績。
不管怎樣,那些文明學會早在1820年就進行了時代總結,現在我也沒有必要把他們的報告重復一遍,還是說說本書的那些角色們以后的情況吧。先說在上一章提到的雉鷹,他后來一共做了三十多年大公,在第一次南極大戰結束時才去世。接任的長子雉遠汀又做了三十年大公,當雉鷹的孫子、那個著名的獨裁者雉子明繼位時,已經是很久之后的事了。再說科沙商會的會長諾爾萊登·士契夫,他在他的的商會逐漸衰落后便到新新斯加姆,與后來復活的兒孫們建立了一個家族企業,專門制作雪地車。還有史高威伯家族的那些人,他們后來有的去了冰球,但更多的人選擇回到瓦凡那利奇省——烏寧福特共和國此時發展得很好,已經成為了銀河系獨立國家中的一大強國。總之,所有的人在新的時代中都過上了和祖先們不同的生活。
至于西欽·士契夫,他后來從南極回到了冰球,并在那里宣傳神教,但效果甚微。后來,他又去了一次地球,那是在太陽歷1885年的時候,他跟著辣翅去那里辦事。他在那里見到了一個叫林畢六·寧八牙的佐吉斯人,那個人領導著當地一個名叫“佐吉斯復興會”的組織,他與那人探討了很多事情,包括他和斯威德爾想出的那個維護和平的計劃。不過,這些都是后話了。
有一位冰球古代的智者說過:“宇之廣,不知其幾千萬光年也;宙之深,不知其幾百億春秋也。行星縱有幾萬里者,不過滄海一粟;歷史縱有一億年者,不若彈指一揮。啊!此乃嘆宇宙之廣大。唉!此乃嘆吾人之渺小。”在古代冰球,人們的壽命很有限,一次死亡即是一切的終結,因此他們覺得宇宙是如此的可畏。然而到了今天,科技更加發達,人們可以復活,甚至有人認為未來資源更充足的社會將擺脫通過復活間隔來調節人口的機制,使人真正得到現實意義上的永生。他們相信人定勝天,相信文明終將戰勝宇宙。在無數這樣的人充滿信心的盼望下,冰球文明迎來了又一個新的世紀。
而我想以貝羅戰爭時與雉遠德艦隊交戰的臥弱帝國艦隊司令雉元彌所作的詩《星海之墓》作為本書的結尾,同時也是對大星海時代的總結:
彼時戰場,余溫尚在。血浸大地,雨落洗干。
榮耀之后,何人可觀?英雄刀下,何人哀嘆?
我愿永遠憶古時,只為挽留本性善;
我愿從此逃海外,花落時分已見慣。
一世功名何長久?一生浮華幾春秋。
蒼茫星海已成墓,何求青史把名留。
本文為龍王歷十七紀元3031年3月3日
即太陽歷2022年12月2日作。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