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相機的種類

在相機的大家族中,種類十分繁多,人們對它的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有按感光載體分類的,有按取景方式分類的,有按自動化程度分類的,有按膠片尺寸分類的,等等。盡管相機分類的方法不同,但分類的目的卻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和了解相機、更好地掌握相機的結構與性能。

一、案例分析

案例2.1

圖2–13所示為鳳凰DC828M傳統135單鏡頭反光式相機。其鏡頭為50mm的標頭,旋轉光圈環可調節光圈大小,最大光圈為f1.7,最小光圈為f22;鏡頭可進行更換,卸下鏡頭后,在鏡頭與機身連接處我們可以看到在機身內的反光鏡、磨砂玻璃與聚光鏡,按下快門鈕后還可以看到反光鏡的彈起、簾幕快門的開啟和膠片接受光照的過程。打開機身后蓋是安裝膠卷的地方,膠卷置放在相機的左側,向右安裝,裝畢蓋上后蓋。

圖2-13 鳳凰DC828M相機

在傳統135膠片相機中,只有像鳳凰DC828M這樣的單反相機才可以更換鏡頭,也只有單反相機才裝有反光鏡,也只有單反相機的快門結構為簾幕式。非單反的旁軸取景相機則不具備這些特點。但是,無論是非單反相機還是單反相機,它們都需打開機身的后蓋安裝膠卷,其結構和安裝膠卷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安裝膠卷可分手動與自動兩種。

案例2.2

圖2-14所示為一臺數碼單反相機,由日本尼康公司生產。其鏡頭為24~70mm的變焦鏡頭,f2.8的恒定光圈;鏡頭可進行更換,卸下鏡頭后,在鏡頭與機身連接處,與傳統膠片相機一樣,我們可以看到在機身里的反光鏡、磨砂玻璃與聚光鏡。按下曝光鈕時,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反光鏡的彈起、快門的開啟和圖像傳感器(CCD或CMOS)接受光照的過程。

數碼相機由于記錄載體發生了變化,因而已無機身后蓋打開之說, 圖像傳感器設置在機身里邊。但是,我們看到的機身內反光鏡沒有變,磨砂玻璃與聚光鏡還在,簾幕快門也依然在,就其外表來看也沒有明顯的變化。

圖2-14 尼康D850

我們列舉這兩個案例就是要告訴同學們,傳統的膠片相機與現代的數碼相機最根本和最本質的變化是感光材質的變化:一個采用感光膠片,一個采用圖像傳感器;一個將光信號記載在膠片上,一個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經過處理后傳送到儲存介質里。

二、相關知識

盡管相機種類繁多,但不外乎膠片相機和數碼相機兩大類。

(一)常用膠片相機分類

1. 135相機

135相機也叫小型片幅相機,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機型。該相機使用35mm膠卷,膠卷兩邊帶有齒孔,畫幅尺寸為24mm×36mm,片基厚度0.135mm、長度170mm。135相機根據取景方式可分為旁軸直視取景相機和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相機(也稱同軸取景),根據對焦方式可分為自動對焦相機和手動對焦相機。

(1)135旁軸直視取景相機。

135旁軸直視取景相機(以下簡稱旁軸取景相機)是指取景與成像光路入射路徑不在同一軸線上的相機,如圖2–15所示。也就是說,取景裝置與成像裝置各為獨立的系統。這也是旁軸相機與單反相機在取景方式上的最大不同。在相機技術發展過程中,這種相機的品類最多,結構亦大同小異。

圖2-15 徠卡M Typ 240

20世紀第一個劃時代的相機產品就是德國的徠卡相機,它代表了旁軸取景相機的杰出成就。德國工程師奧斯卡·巴納克在設計徠卡相機的時候著眼于相機的小型化和輕便化,這成為徠卡初期產品的重要標志。旁軸取景相機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已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產品體系,規格齊全、種類繁多,是同軸取景相機所無法比擬的。進入20世紀60年代,隨著旁軸取景相機進一步向小型化和專業化兩極發展,特別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日本大力發展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相機,旁軸取景相機開始失去其統治地位。

旁軸取景相機的主要優點:取景明亮,輕巧、便攜,易損部件少,價格低廉。特別是后期的旁軸取景相機,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除了按下快門曝光以外,幾乎全部實現了自動化,故稱“傻瓜相機”。

旁軸取景相機的主要缺點:由于取景與鏡頭成像不在同一光軸上,因此,會產生像差的現象。另外,它的快門速度一般不會超過1/500s。

(2)135單鏡頭反光式相機。

135單鏡頭反光式相機(single lens reflex,SLR,以下簡稱單反相機)的特點是相機內裝有五棱鏡和反光鏡,取景與拍攝成像是通過同一鏡頭進行的。正因為是同軸取景,故又稱為“同軸取景相機”,如圖2–16所示。

圖2-16 尼康膠片單鏡反光相機

單反相機機身內裝有一個呈45°角的反光鏡,由反光鏡將來自鏡頭的光線向上折射到磨砂玻璃上,經聚光鏡聚光后投向安裝在相機頂端的五棱鏡上,經過五棱鏡的多次折射和光路的改變將影像傳送至目鏡,攝影者便可看到被攝畫面了。曝光的工作原理是:光線進入鏡頭之后,反光鏡彈起,讓開光路,快門開啟,光線到達感光膠片上;曝光結束后,反光鏡復位,快門關閉,整個曝光過程結束。

單反相機的主要優點:一是可以任意更換鏡頭,由于單反相機的鏡頭是可拆式的,因而鏡頭可以根據使用者拍攝的需要加以更換;二是單反相機由于是同軸取景,因而不存在視差;三是可以任意添加濾鏡和使用外加閃光燈等附件;四是具有多種曝光模式,如程序曝光模式、光圈和快門速度優先模式、手動曝光模式等,人們可以靈活地加以選用,以實現自己的拍攝意圖,達到滿意的拍攝效果,且快門速度可以達到數千分之一秒以上。

單反相機的主要缺點:一是拍攝時由于反光鏡彈起,取景器會被擋住,會有瞬間看不到被攝畫面的情況發生;二是反光鏡彈起和復位時會產生一定的噪聲和震動;三是如果不具備自動預置光圈,當使用小光圈進行拍攝時,會因光線過弱而難以聚焦,甚至根本無法進行聚焦。

2. 120相機

120相機通常被稱為中型片幅相機。“120”是膠卷規格的商品編號,120相機因使用120膠卷而得名,如圖2–17所示。

圖2-17 傳統膠片120單鏡頭反光式相機

中型片幅的膠片有很多種,以前有120、122、127等,其后流行的只有120了。在一卷120膠片中有不同的拍攝畫幅張數:12張56mm×56mm,16張56mm×45mm,10張 56mm×70mm和8張56mm×90mm。120相機畫幅寬度和高度均為61.5mm,每卷長度為815mm。

120相機的主要優點:畫幅尺寸大,制作大幅照片時能夠取得高質量的圖像效果;層次豐富,影調細膩,顆粒精細,特別是拍攝廣告圖片時其優勢更大一些。120相機的主要缺點:相比135相機來說,其體積較大、較笨重、不夠靈活,一卷拍攝的張數也有限。

120相機的種類有平視旁軸取景相機、雙鏡頭反光式相機和120單鏡頭反光式相機等。目前流行的多為單鏡頭反光式相機,如:“瑪米亞RZ67”型,這種相機具有可拆式后背,配備三種不同的膠片后背,分別是10張56mm×70mm、12張56mm×56mm、16張56mm×45mm的畫幅。

3. 大畫幅相機

大畫幅相機又稱為大型片幅相機(如圖2–18所示),通常指使用4英寸×5英寸(90mm×120mm)以上的單張膠片或干板的相機。還有超大型的頁片尺寸,如5英寸× 7英寸(130mm×180mm)和8英寸×10英寸(180mm×240mm)等。

圖2-18 大畫幅相機

使用大畫幅相機的主要優勢是底片尺寸大,洗印出的影像清晰度、顆粒度、層次感、色彩還原的準確性等技術指標都遠遠優于135相機和120相機拍攝出的影像的效果。除此之外,大畫幅相機還具有斜攝功能,這種功能可以使鏡頭與相機暗箱裝置的相對位置各自做非線調節。它主要依靠大畫幅相機采用的可伸縮的皮腔來使前機身和后機身座上下左右平行移位,并可在水平軸和垂直軸上擺動。通過這種調節,使鏡頭部分與膠片部分做上下左右和仰俯移動或轉動。這一獨特的斜攝功能是其他相機無法實現的,特別是在拍攝建筑時,對控制景深和畸變的糾正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大畫幅相機是非常專業的相機,其操作較為麻煩,掌握它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需要大量的實踐。大畫幅相機的應用范圍主要是在商業上,在追求高品質圖像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優勢是其他相機望塵莫及的。

(二)數碼相機分類

數碼相機的種類繁多,其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這里我們將數碼相機分為數碼非單反相機、數碼單反相機、數碼無反相機和數碼后背式相機四大類。

1. 數碼非單反相機

數碼非單反相機又可分為數碼卡片型相機和數碼多功能型卡片相機。

(1)數碼卡片型相機。

數碼卡片型相機主要是指外形輕薄小巧、設計時尚的數碼相機,如愛國者F200(見圖2–19)、佳能G16(見圖2–20)、明基G1和卡西歐Z系列等。

圖2-19 愛國者F200數碼相機
圖2-20 佳能G16數碼相機

數碼卡片型相機的主要優點:小巧便攜,外觀時尚,大液晶屏幕,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便捷等。其主要缺點:功能較少,缺少手動調節;超大的液晶顯示屏耗電量較大;鏡頭性能相對較差,變焦倍率偏小等。

(2)數碼多功能型卡片相機。

數碼多功能型卡片相機的外形通常比數碼卡片型相機的外形要大一些,除了具備一系列自動化功能外,還具備很多種手控的功能,有的除鏡頭不能更換外,幾乎具備普通數碼單反相機的全部功能。例如,在白平衡和ISO感光度的調節上、快門速度優先和光圈優先以及手動曝光上、聚焦模式和測光模式上等都能實現人為控制。

數碼多功能型卡片相機與數碼單反相機的主要區別是不能夠更換鏡頭,但是大倍率的光學變焦鏡頭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二者之間的差距,而價格卻比數碼單反相機便宜許多。因此,也廣受消費者的歡迎。

不過,數碼非單反相機在手機拍攝功能日益完善的今天,已失去其往日的輝煌,漸漸失去市場。

2. 數碼單反相機

數碼單反相機是數碼單鏡頭反光式相機的簡稱,如圖2–21、圖2–22所示。其機身基本結構同傳統膠片單反相機大體相同,只是感光材料發生了變化,CCD或CMOS傳感器取代了傳統的膠片并用電子芯片儲存圖像,機身背面液晶顯示屏主要用于顯示拍攝狀態和回放圖像。

圖2-21 尼康D3X專業數碼相機
圖2-22 佳能EOS 5D MarkⅡ數碼相機

在拍攝時,按下快門鈕,反光鏡往上彈起,感光元件(CCD或CMOS)前面的快門幕簾同時打開,通過鏡頭的光線投射到感光元件上感光,然后反光鏡恢復原狀,取景器中再次看到被攝畫面。

數碼單反相機的主要優勢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可以靈活地更換鏡頭;二是可以添加濾色鏡;三是感光元件(CCD或CMOS)比較大,一般為17mm×13mm至22.3mm× 15mm,有的可以達到傳統135膠片相機相同的尺寸(24mm×36mm),因而,遠遠超過數碼非單反相機感光元件的尺寸,更有利于制作大尺寸的圖片;四是具備較齊全的拍攝功能,有自動聚焦、自動曝光和手動聚焦、手動曝光,ISO感光度的調節范圍更大,白平衡預置選項更廣,測光模式更多,攝影者可根據實際拍攝需要任意選擇和使用。

數碼單反相機可分為普及型數碼單反相機(如賓得K-5Ⅱs)、準專業型數碼相機(如尼康D800)和專業型數碼相機(如佳能ESO-1DX)三種類型,而市場上銷售的主要還是普及型數碼單反相機且型號繁多。

普及型和專業型數碼相機的主要差異:一是價格上的差異。通常,專業型數碼單反相機機身價格在3萬元至5萬元。普及型數碼單反相機和準專業型數碼相機的價格在數千元至1萬元不等。二是功能和性能上的差異。專業型數碼單反相機在性能上更具優勢,幾乎均為全畫幅,即感光元件均和135膠片尺寸相等;其他方面如連拍張數更多、快門壽命更長,曝光、測光和聚焦系統的性能更準確、反應速度更快等,這些都優于普及型數碼單反相機。

3. 數碼無反相機

(1)數碼無反相機的概念與稱謂。

數碼無反相機是數碼無反光鏡相機的簡稱,是相對于單反相機而言的,如圖2–23所示。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微單”“單電”“單眼”等數碼相機實際上都屬于數碼無反相機的范疇。

圖2-23 佳能M 5數碼無反相機

“微單”是索尼(中國)公司在2010年注冊的商標,僅在中國大陸地區推廣使用,其他廠家生產的“單電”數碼相機同索尼的“微單”數碼相機實際上是一樣的。而索尼所稱的“單電”卻與眾不同,其采用的是先進的半透鏡技術(translucent mirror technology),通過使用固定式半透鏡替代傳統反光鏡,這塊固定式半透鏡讓大部分光線穿過提供給CMOS傳感器成像,將小部分光線反射到相機頂部以提供給取景傳感器取景,取景傳感器將這部分光線轉化為電子取景器的信號,讓攝影者在電子取景器中看到實時的影像。所以索尼的“單電”與人們所稱的其他廠家的“單電”是有差異的。

數碼無反相機采用電子取景,其光學結構類似于數碼非單反相機,景物的反射光通過鏡頭進入相機,快門開啟,光線到達圖像傳感器上,并將這部分光線轉化為電子取景器的信號,以使電子取景器中能夠看到實時的影像。數碼無反相機的主要優勢是既可以像數碼單反相機那樣更換鏡頭,又能提供同數碼單反相機一樣的畫質;同時,由于取消了數碼單反相機內部的反光鏡和五棱鏡而變得輕巧與便攜。

(2)數碼無反相機與數碼單反相機的差異。

1)取景方式不同。數碼單反相機采用的是光學取景,數碼無反相機則采用電子取景。

2)數碼無反相機的法蘭焦距(相機機身卡口到圖像傳感器之間的距離)明顯短于數碼單反相機的法蘭焦距,使得數碼無反相機的體積明顯減小、重量減輕。如,尼康數碼單反相機采用的F卡口,其法蘭焦距為46.5mm,而尼康數碼無反相機則使用Nikon1卡口,其法蘭焦距只有17mm。

3)數碼無反相機更擅長高速連拍,這主要是因為取消了反光鏡而使得數碼無反相機在連拍上有了較大的優勢。

4)采用的自動對焦方式不同,數碼無反相機多采用反差式對焦,而數碼單反相機則采用相位式對焦。兩種自動對焦方式在對焦的表現上并沒有明顯的優劣區別,但在對焦速度上,反差式對焦要比相位式對焦略顯慢一些。

5)數碼無反相機取消了數碼單反相機內部的反光鏡結構和五棱鏡取景器,使得相機的體積明顯減小,便于相機的小型化和攜帶。

數碼無反相機與數碼單反相機相比,其簡化的只是內部的結構而非成像性能。數碼無反相機雖然發展的時間很短,但是其發展的速度卻很快,專業級數碼無反相機、全畫幅數碼無反相機都已相繼面世。“在專業機中最時尚,在時尚機中最專業”成為對數碼無反相機的精準概括。

4. 數碼后背式相機

數碼后背式相機(如圖2–24所示)可分為數碼中畫幅后背相機和數碼大畫幅后背相機兩大類。一類是由傳統的120 單鏡頭反光相機裝接了專用的數碼后背而形成的,如哈蘇553ELX 型(配美國DICOMED Big Shot數碼后背)、瑪米亞RB67型或RZ67型(配美國DICOMED 7520數碼后背)等相機;另一類是由傳統的技術型相機裝接了專用的數碼后背而形成的,如仙娜DCS465型等相機。由此可見,這兩類實際上都是以中畫幅120膠片相機和技術型相機為基礎并把二者相結合來使用的,將原來的膠片后背改為數碼(CCD或CMOS)后背。

圖2-24 哈蘇503CX數碼照相機

數碼后背式相機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充分發揮傳統120單鏡頭反光相機或技術型相機所具有的功能。專用數碼后背在傳統相機上的使用,使現有一部分120單鏡頭反光相機和技術型相機實現了數字化。數碼后背式相機有超大尺寸的感光元件(CCD)(如Power Phase FX,有效感光面積8.4cm×10cm)、超高的像素(如Power Phase FX,適用于4英寸×5英寸相機,可生成1.3億像素,單幅照片可達144MB)和優異的鏡頭成像質量,幾乎能夠將超高的像素完美地再現出來。

以上我們介紹的是常用相機的種類,事實上還遠非這些,還有很多相機由于不常用或早已被淘汰,故不再一一介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卢氏县| 普安县| 永平县| 含山县| 澄城县| 玛纳斯县| 三穗县| 潢川县| 德昌县| 钟山县| 马山县| 永定县| 新晃| 昆山市| 泌阳县| 汨罗市| 大名县| 黄龙县| 汉阴县| 长沙县| 文登市| 固阳县| 黄平县| 精河县| 武清区| 苗栗市| 定襄县| 鸡西市| 历史| 武川县| 三原县| 孝昌县| 临沂市| 克山县| 顺义区| 修文县| 威信县| 武义县| 海城市|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