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版前言

“組織行為學”作為各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日益受到管理學界與業界的共同重視,甚至有取代“管理學”的趨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組織行為學內容豐富,涵蓋了組織中的各個層次與方面,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均超過了管理專業中的其他課程,尤具綜合性(理論基礎涉及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文化學、倫理學等諸多學科)、系統性(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角度更加多維與深入)、實踐性(學科是從管理實踐中建立又在管理過程中發展,與管理操作關系密切)、開放性(不斷與時俱進,汲取學界的前沿理論與業界的最新案例;針對復雜多變的組織內外狀況,權變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已經公開出版的國內高校組織行為學教材有相當一部分不同程度存在不足:或內容條目龐多而表述過簡;或堆砌理論材料,缺乏內在邏輯性;或案例脫離國情實際,闡述簡單化;或表達提綱化,分析展開不夠。這些現象勢必加大閱讀理解的難度。而大學專科教材需要突出應用性,試想理論若沒弄清何談應用?另一通病是理論應用與能力訓練的指導和設置均強度不夠。

作為高職高專層次工商管理系列教材,本書著眼于通俗簡明地介紹組織行為學的基本內容,采用重點突出與一般概述相結合,對學科重點問題力求講解清楚,對概述部分點到為止——使讀者對學科概念與要點、全貌與展望有一明確的認識,做到基本入門,為學習者進一步研習運用夯實基礎,“領進門”之謂也。理論應用與能力訓練方面,重在指明思路,稍舉樣例、輔作提示、提供線索、明確操作程序,力求使學習者在方法論上有初步的領悟與自覺,進而固化為正確的思維習慣與行為習慣,“授之漁”之謂也。學科理論方面,在重點介紹的基礎上注意汲取最新研究成果、介紹前沿發展;案例遴選方面以正面為主,以國內企業為主,力求西方先進管理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有時代感,“取法乎上”之謂也。

高等教育的內在核心實際上是結合所學專業對學生進行高級思維訓練。作為剛進入大學階段學習的管理專業的學生,知識誠可貴,思路更重要。一切能力(素質)中,思維能力是根本,應該強化提高思維能力的自覺性!而人的素質之王者是思想素質,其要件有二:一是人格,包括獨立與倫理;二是“創新”,包含自由與立異(注意本書導論的展開闡述)。堅持系統的思考、堅守倫理的底線,是閱讀本書應該時刻銘記的。

對讀者而言,僅靠本書陳述對于深入研究組織行為學是不夠的。為此,書后提供了最低限度讀書篇目和一些重點網站,以備不時之需;同樣,僅靠本書訓練對于提高相應能力也是不夠的,讀者如能依照本書介紹的思路與程序,加大實踐的強度,自我訓練、提高自我,自覺地運用所學理論去分析解決所在組織面臨的實際問題,真正改變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量的積累必將導致能力質的提升!

本書內容具有普遍意義,對所有的讀者會有用。理由是任何規律上升到哲學高度都是一樣的;管理學百分之九十五的內容對所有行業都是一樣的,只有百分之五的內容有專指性;另外,組織行為學的核心主題是“人”,為人成事的基本技能是人際關系技能,“組織”亦是人的行事形式,荀子云:“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類的力氣比不上牛,跑起來比不上馬,而牛和馬卻被人所驅使,為什么呢?答案是:人類能夠自覺抱團互助成群體,動物卻是不能夠的。)這又是所有讀者都無法回避的一個話題。比如本書強調的團隊精神的核心價值觀是“生死關頭我們相互支撐”,對所有人的心靈都會有所觸動。

這次修訂,全書的基本框架沒變,在保持初版的腳踏中國實際且信息量大的特點的基礎上,在內容的邏輯性和表達的鮮明性上繼續做了努力,并同步了業界前沿最新動態與一些熱點內容,以保持全書的時代感;全書各章的引例和章后案例及“資料鏈接”第二版修訂時曾做了較大調整與更新,以展現組織行為學源于生活、貼近實踐的開放性,本次修訂只做了局部改動,調換了個別案例。如第五章新加案例“胖東來董事長于東來:你給員工吃肉,將迎來一群狼!”,展現了于東來與員工分享財富“安心操心”的領導模式,也涉及了國內很多企業領導與員工關系不佳的根本癥結所在:“君(國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報之!君以草芥待我,我當以仇寇報之!”誠如斯言!若說員工不敬業,其原因很可能是雇主最不敬業。值得深思。同時也感慨中國古代典籍實在博大精深,很多民主性精華和超前性智慧等待著組織行為學去深入開掘。

案例應該是工商管理教程的半壁江山。如果說理論是灰色的,那鮮活的案例可以使她生命之樹保持常青。本書已經在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加大了案例的信息量,以體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教材的應用性。

需要說明的是,全書所有的案例與資料鏈接并非只是針對所在章節要點,在學習其他章節時也可用來思考和比對;除了對正文的補充與支撐之外,筆者的良苦用心是為了給讀者提供一個“向成功者學習”的榜樣和線索。仔細閱讀、浸淫其中,如同與成功者一起體味歷練的艱辛與挫折、同享成功的豁然與快感。人的一生所得經驗、本領,95%甚至更多都來自間接經驗,古人云“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假者,借助也,人不可能事事親為,要學會使用案例這種間接經驗,這也是一種“自我訓練”。從一定意義上講,案例也是操作性的示范,在從業思考與管理實踐中可做參考,其中的具體操作手法甚至可以直接拿來使用。

還有一點,就是本書無論理論與案例,內容上均可能出現些許相互抵牾,這并非疏忽,而正體現了組織行為學的題中應有之意,現實世界是復雜的,途徑是多樣的,相關內容可參看本書第1章第3節。本書每章的管理技能實訓,務請引起重視。比如第4章結尾的“管理技能實訓”提供的哈佛大學教授Nicholas Christakis對人際關系的最新認識——人際關系的本質是與善良相關聯的,揭示了人際關系的本質及潛在影響,解釋了人以群分的真實意義,不同親疏關系與人生、狀態、際遇的關系。這需要學習者觀看視頻,概括出內容要點,進行思考與討論,最后成文,走一個完整的自學過程。期待對讀者開闊視野、舉一反三、提高概念技能與動手能力有所幫助。“概念技能”是高級經理人才必須具備的一種技能,實際是一種戰略思考及執行的能力。其重要性在于管理者可能在技術能力和人際技能方面都很出色,但若不能理性地加工和解釋信息,他照樣會失敗。詳見第1章第2節。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曾對中國大學生說過:“希望寄托在你們年輕人的身上——寄托在腳踏實地的、有思想的、經過訓練的年輕人身上。”在這里轉贈讀者。特別敬請注意的是他話中提到的“腳踏實地”“有思想”“經過訓練”,即能夠被寄予“希望”者的缺一不可的三個必備條件。

本書編寫過程中,借鑒了海內外大家著作,限于篇幅未在文內一一注明,僅在書后“主要參考文獻”一并列出。如有不周,恭請海涵!另外,本書力求結合現實倡導應用,本意是引發思考、提升思維,所列案例評述提示均非終極答案,如有不妥,敬請雅正。

顧培忠 謹識

2018年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普宁市| 华蓥市| 汉寿县| 民丰县| 马鞍山市| 雷山县| 阿拉善盟| 静海县| 博野县| 平潭县| 濉溪县| 剑河县| 苍梧县| 阳江市| 聂拉木县| 台中市| 错那县| 金川县| 仲巴县| 衡阳市| 南宁市| 泌阳县| 九龙城区| 白水县| 灌阳县| 辽源市| 航空| 永登县| 平阴县| 固阳县| 清镇市| 平遥县| 南昌市| 香港| 榆社县| 洪泽县| 阿巴嘎旗| 绥滨县| 紫云|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