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攜地自重
- 大明:我的外甥朱厚照
- 一頁非常書
- 2054字
- 2022-12-02 10:05:20
“怎么樣,兄長?”
戶部衙堂之外,周彧看著正從衙里朝外走的周壽,急切問道。
他們兄弟倆商量一番,立即趕到戶部,由那周壽親自拜訪,會見戶部尚書周經。
此刻,周壽剛剛走出戶部大門,他的臉上,卻并無喜色。
周彧心下焦急,趕忙迎上去追問起來。
周壽搖了搖頭:“周經那老小子倒是狡猾,他說那么多土地事關重大,非有陛下首肯,不予外售。”
周彧啐了一口:“他娘的,這老東西最是愛推三阻四,屁大點事都擔不住……”
周壽嘆了口氣:“沒辦法,他身為地官,統領財糧,做事素來謹慎?!?
“眼下,只能去求陛下了……”
兩兄弟對視一眼,立時轉身,朝那內宮御書房而去。
“待會兒嘴巴放緊一些,皇帝最不喜人并購田地,咱們可不能說買那土地是為了坐等升值。”
“那咱拿什么理由買地?”
“就說……就說咱兄弟倆眼見流民四起,心下不忍,想買些便宜的地,給流民蓋些房子……”
“對,兄長這主意不錯!”
兩兄弟一路籌謀計劃,到了御書房門口,隔了老遠便停了下來。
各自對視一眼,又將臉上那貪婪表情斂去,各自換了副悲天憫人的嘴臉。
倒仿佛,他們是真為流民感傷,此刻悲戚哀痛,情難自抑。
“陛下,老臣……老臣泣乞求見!”
連哭帶嚎,周家倆個半百老人竟在御書房外嚷嚷起來。
邊哭帶走,兩人已走到御書房門口。
正要向內通報,求見天子。
“哎喲,兩位伯爺,這是怎么了?”
卻沒想,那御書房門打開,里面走出個老太監,正是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
“我們想求見陛下,要為……”那周彧已呼叫出聲。
可周壽卻將他推了推,打斷他的話頭。
朝蕭敬拱了拱手,周壽極是老練地遞上銀錠:“蕭公公,我兄弟二人有感流民饑苦,心下悲戚。這不……想了個主意幫扶流民,此刻來向陛下請示……”
他那銀錠遞了過去,可蕭敬卻是沒接。
蕭敬朝那銀錠望了一眼,隨即尷尬一笑:“兩位伯爺,這銀子……老奴怕是收不了……”
“這……”
周家兄弟一急,正要說話,那蕭敬已然擺手,打住二人。
蕭敬回身朝御書房里望了一眼:“陛下這會兒,正在會見壽寧伯呢!”
“壽……”
周壽急呼一聲,又立馬被自己給噎了住。
張鶴齡!
他跑到這里來做什么?
該不會……也是要來買地的吧?
周壽心急不已,當下便將那銀子往蕭敬手里一塞:“蕭公公,這銀子既已露了白,咱再沒有收回去的道理。你且小聲透露些消息,便是幫了我兄弟一把了。”
說著,他又拿眼神朝御書房里示意一眼,低聲道:“那壽寧伯……他是為了何事面圣?”
“這……”蕭敬面現苦色,“未經陛下應允,老奴豈敢泄露?!?
“罷罷罷!”周壽擺了擺手,換了個方式,“您只聽我來說,無需你泄漏分毫機密?!?
他湊了上去:“是不是……與那西山的土地有關?”
這話一出口,那蕭敬的身子,便已微微顫了顫。
看他如此反應,周壽心下涼了半截。
再抬起頭來,就見得蕭敬眼里閃過贊同眼神,他已悄無聲息將那銀子,收入袖中。
蕭敬這番舉動,已在默認他周壽的猜測——那張鶴齡是來買地的。
周壽的心情跌入谷底,他與周彧對視一眼,彼此又嘆了口氣。
“兩位伯爺,且等著吧!陛下那頭,目前還未作下決斷呢!”
蕭敬倒是老實人,卻也不白收銀子,臨了,還是透露了些信息。
說完這話,蕭敬便轉了身子:“老奴要進去了,我會將您二位候在門外的消息,轉告陛下?!?
周家兄弟平日再是蠻橫無狀,此刻也已感激得拱手告謝:“多謝蕭公公了!”
待蕭敬離去,周壽立即回身,朝周彧道:“看來陛下還未決定賣地,此事還有轉機!”
周彧也激動地點頭:“但愿陛下守住底線,別叫那張鶴齡又撿了便宜!”
門外,周家兄弟仍在籌謀算計,而御書房內,卻又是另一番光景。
此刻在弘治的書桌前,張鶴齡正一臉急切:“姐夫陛下,不過是些荒地,您何必這般小氣?”
自打意識到西山的地價要漲,張鶴齡立即趕到宮中。
他比周家兄弟機靈得多,知道這種事,找戶部沒用。
那么大片的土地,周經那扭扭捏捏的性子,敢拍板做主?
還得看咱英明神武的弘治天子。
這不,到御書房里連哭帶鬧,求著買地來了。
可弘治皇帝的態度……
此刻的弘治皇帝,正捧著茶盞悠悠吹著氣,那茶湯蒸汽上揚,自他那張優哉游哉的閑適臉孔上飄過。
好整以暇地抿了兩口茶,又懶洋洋將茶盞放下,弘治眼皮兒耷拉著:“叫姐夫也沒用,你要那么多地做什么?”
聽他這口氣有恃無恐,顯然他早已看出張鶴齡的心思。
同樣地,他也早已看出,那西山的地,還有升值的空間。
張鶴齡也沒必要撒謊了:“臣老實交代,臣有意將那西山集市建造起來,日后在那周邊建個繁華集鎮。那周邊的土地對西山集鎮的發展至關重要,自然得牢牢把在手里。”
“哼……”
弘治皇帝輕哼了聲,點點頭:“你倒也夠坦誠……”
張鶴齡嬉皮笑臉:“臣怎敢欺瞞姐夫呢?”
他又湊了上去:“既然臣都這般坦白了,姐夫啊,你是不是考慮考慮……將那西山周邊的地,都賣給臣了?”
弘治皇帝嘖了嘖嘴:“自然不成!”
“啊……”張鶴齡急了,“陛下,您捂著那些地也沒甚作用啊!”
“誰說沒用了?”
弘治皇帝眉頭一揚:“那官道重修,西山集市發展,日后那集市周邊的土地,定會水漲船高?!?
他悠悠笑著:“朕捂著地,日后多賣些銀子,不也能給朝廷國庫多多創收么?”
地是朝廷的,賣地的收入自然也歸國庫,這弘治皇帝雖說攜地自重,但他總歸是為了朝廷社稷著想。
張鶴齡倒真尋不到借口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