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欲排小包公先演黃梅戲
- 我女朋友是越劇小生怎么辦?
- 不救李郎女駙馬
- 1884字
- 2022-11-01 17:43:21
其實,村部小院并不算小。
稀稀拉拉站幾十人不成問題,緊吧緊吧也能擠得下一百來人。
要知道整個東王村也就幾百口子。
老村長十分欣賞曲亦良這個年輕后生的勇氣和不服輸的精神,便鼎力配合他。
蘇越越領著曲亦良四處看,轉了好半天功夫,曲亦良才相中一塊打谷場。
夠大。
夠平整。
夠空曠,夠露天。
他當即決定,下鄉演出的舞臺,就設在打谷場上。
老村長又問需要什么道具,搭什么樣的臺子。
曲亦良連連擺手,說根本不用那么麻煩。
隨便搭一個看瓜的草棚子,再準備幾把椅子、幾個四條腿的矮凳子,擺在打谷場上就行。
老村長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又問舞臺怎么辦,沒舞臺怎么登臺?
曲亦良也說用不著。
打谷場那光滑的、嵌著疏疏密密稻米、麥粒的地面,就是舞臺!
哪里需要另外搭什么臺子?
曲亦良的話,成功勾起了老村長記憶深處的久遠回憶。
或許這個遠道來踹窩子的黃梅劇團,真能讓縈繞在東王村村民心里的愁云悶緒,得到片刻驅散,使村民們不至于因西瓜滯銷、爛在地里,而整夜整夜地睡不著。
當然,人一多了,容易生亂。
曲亦良不忘央老村長,選幾個可靠的人維持場上的秩序。
主要防的就是酒后滋事,借酒裝瘋。
老村長二話不說,直接派出了兒子小蘇,領著幾個厚道穩重的大嫂子,負責安保工作。
下鄉演出正式開始的時間,定在晚上八點。
提前半個小時,乃至一個小時,就有村民扛著大板凳,拎著小板凳,呼朋引伴。
三三兩兩陸續往打谷場晃晃悠悠行去。
有的從家里抓把香瓜子,有的隨手揣上一把花生,都趕熱鬧似的關了無聊的電視,緩緩向打谷場涌去。
聽說這回唱的不是越劇,也不是嵊州吹打,而是遠方的黃梅,一個陌生的劇種。
又聽說來的人還挺狂,嫌棄村部小院太小,還不許搭臺子,偏要在打谷場上撂地。
村民們大都抱著好奇,懷著看熱鬧的心情,準備等臺上唱砸了,立刻將不知天高地厚,敢來越劇發源地踹窩子唱戲的人,攆走。
槐姻今晚要演出的戲,有四個角色,其中三個固定,曲亦良的那個不固定,需要幫兩次腔。
四人在村部著裝打扮完備,小心翼翼上了車,由蘇越越送她們到打谷場去。
此時,打谷場上高燈遠照,聚集了不少人。
只見村民或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交頭接耳,或正低著頭被掌上的手機奴役,曲亦良雖然不至于驚慌無措,但是多少有點緊張。
戴著白須三髯的他一一掃過,見單雨婷正盯著蘇越越仔細打量,似乎正在努力回憶起什么。
嚴筱雁靠著左車窗閉目正養神,梅奕扒著右車窗向外瞅,屁股底下好像針扎一般,坐臥難安。
曲亦良知梅奕有點怯場,畢竟她很少有機會正式登臺,而今夜她扮的卻是當之無愧的主角第一,難免有壓力,忙出言開解,說:
“梅師姐,這不像你呀!其實呢,你這個角色讓老團長來扮,才最合適。你就當是戲開場了,老團長卻由于身體原因,臨時沒法登臺,而團里現在只有你一個能救場替演,你要是不上臺,戲便砸了!”
梅奕沖曲亦良笑笑,玩笑著回說:
“曲小二,一會兒要是有人沖上臺,你可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必須先保護我,至于你單師姐,沒人舍得把她怎么樣的!”
曲亦良連連頷首,幾句玩話成功讓梅奕緊繃的神經,得到片刻的稍稍松弛。
嚴筱雁聞言,睜開眼睛,指了指大外甥,也笑說:“我連四平調的小生都沒扮過,你偏讓我跨劇種扮小生,你說,你小子到底怎么想得出來的?”
嚴筱雁扮的這個小生不是主角,卻十分關鍵,是個正面而有力量的角色。
雖說不同劇種應該互相學習借鑒,以她四平調的底子學黃梅戲的腔調,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到底呈現出的舞臺效果如何,誰也不敢打保票!
至此,曲亦良才說出心中的真正打算,道:
“嚴老師,我也不怕得罪人了,你們團里沒有人能扮小包公,您找來的人全都不合適!所以,如果全本《小包公》一定會面世,那么恐怕只能您親自來了!”
“您應該清楚,《小包公》對于四平調的意義,小包公既是包公,又不能是包公,它跟一般包公戲的區別就一個‘小’字上。”
“小即孩氣,而最善于塑造半大稚嫩的娃娃角形象的劇種,莫過于黃梅戲——《打豬草》即是典型!先試試黃梅,找找感覺,不好嗎?”
嚴筱雁所能找來的所有四平調演員,曲亦良全部一一見過。
但還是沒能定下扮“小包公”角色的人選,因為她們都不怎么合適。
思來想去,翻來覆去,小包公最終恐怕還得嚴筱雁親自來。
曲亦良之所以請嚴筱雁當外援,是公私兼顧的:
一來,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二來,也的確替排《小包公》打算。
嚴筱雁聽罷,心中暗暗嘆服,仔細思索起來。
咻,單雨婷突然靈光一閃,終于回想起在哪里見過蘇越越。
待她欲開口求證確實時,不想熱場的戲鑼嘭嘭嘭敲響。
在團里提前錄好的鑼鼓點漸次急促起來,單雨婷和梅奕二人忙拉開車門,互相替對方最后一次檢視裝扮。
咚,鑼響一聲,大戲開場。
梅奕一手拿著蒲扇,一手端著水煙袋。
腳尖翹起,腳跟墜地。
風風火火,顫顫巍巍,行一步退半步地跑起了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