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故鄉之旅
- 伊斯特里亞
- 王崊清
- 2856字
- 2022-10-22 21:48:16
同樣是一段戛然而止的記憶。欣的故事結束了。
在離開了阿勒山的古跡之后,伊奧斯·卡夫索曾前往了圖什帕。他在那里逗留了一些日子,并在那段時間得到了這第三個伊斯特里亞。在射手座和天蝎座之間邊界的附近,就在那肉眼都能看到的銀河最亮區域的中心,那一顆非常耀眼的暗域之星迅速吸引了伊奧斯·卡夫索的注意。因為排除了大量與他現在所處世界不相似的星體,所以這第三把鑰匙之星要比上一個伊斯特里亞好找很多。
四分之三的黑域被打開了,他本可以繼續馬不停蹄地尋找第四把鑰匙;但這顆星對伊奧斯的震懾卻久久不能褪去,那種復雜的悲傷與痛苦的感覺,同樣讓他這個觀看者刻骨銘心。伊奧斯已經比他老師走得遠太多了。他在之前的星域中還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一顆儲存如此多記憶的星體,也從沒有接觸過擁有這樣級別權柄的存在者,以及他的故事——先知欣的記憶復雜而龐大,因為他在為扭轉古國蘇美爾的命運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本身就往來如梭于無數個世界,數量之大遠超他本來的想象。閱讀這把鑰匙,讓伊奧斯的精神在醒來后的幾個星期里,即使有哈達瑜伽的加持,也幾近崩潰的邊緣。
至于這個記憶本身的故事中,存在一個最大的謎團。在最后的田間,作為欣的體驗者確實會忘記烏魯卡基那的存在,但在醒來后伊奧斯可以記住這顆星里前后所有的事,這也就意味著那種“遺忘”烏魯卡基那的過程只存在于讀取記憶的時候,而閱讀者在醒來后反而有權限記住所有的事。這一特殊性連同這個本身看起來非常不完整的故事——從欣突然出現在烏魯克街道上開始的記憶,到后來烏魯卡基那的死去時刻戛然而止——都使這顆星的記憶籠罩在一種無法言表的神秘之中。在這段記憶開始的時候——作為這顆星記憶的主人欣,在整個過程當中竟然完全沒有試圖去查看自己失憶前的過去。在它結束的時候——和前兩把鑰匙不一樣的是,這段記憶在麥田里的突然終止并不是因為記憶主人的“死亡”,反而更像是某種特意為之的切斷。對此,伊奧斯的猜測是:這顆星的記憶可能是某個更完整記憶的一部分,而這個部分被人為地切割下來,復制到這里以供別人查閱。數周以后,伊奧斯調整了自己的狀態,便開始繼續在新打開的四分之一領域內尋找下一把鑰匙。他本以為這一次的尋找會和上一次一樣順利且迅速——他繼續采用那個方法,排除了那些不相似的世界后專注于高亮的星體——但幾個月過去了,他仍無任何進展。于是,他改變了思路,不再漫無目的地閱覽,而是在上一顆鑰匙星的臨近區域內觀察。他發現,前三把鑰匙的故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連續的歷史。所以伊奧斯認為,他有必要先去研究一下在烏魯卡基那死亡前后的那片大陸上的情況,也許線索就藏在其中。然而,因為這顆星只是一個被刻意安置在那里的記憶片段,因而它的周圍并沒有與之相似世界的記憶。盡管如此,伊奧斯還是無意間地進入了一顆一直無法進入的非暗域之星——它的位置幾乎在黎明之星的正后方,那正是烏魯卡基那自己的記憶之星。進入這顆星的權限在伊奧斯打開第三把鑰匙之后便被自動解開了。然而,在觀看了這顆黎明之星的記憶后,伊奧斯仍然沒有發現任何新的線索。這條線索斷了,母親留下詩中的下一句“在森林”也對破解密鑰沒有半點幫助,他無法在這些新打開的暗域內找到任何可能的世界。
-----------------
又過去了整整半年,伊奧斯仍一無所獲。此時,伊奧斯才決定,他要停下漫無目的的尋找,在廣袤的大陸上繼續游歷,因為在欣的記憶中出現過伊奧斯的父親在他年幼時曾給他講過的神話故事——特洛伊戰爭。因此他決定向西前進,到被色雷斯占領的伊利昂城去看看上古戰爭的遺跡。他繞過萬恩湖到達了塞琉古的附庸國卡帕多西亞,又從那里向北到達本都的科馬納城,沿著阿契美尼德時期修筑的古道進入利西馬科斯統治的區域:他途經赫梯古國首都哈圖沙的遺址——那里與欣記憶中的十分相似,然后他又先后經過安塞拉城、戈迪翁城和薩第斯城,之后北上沿著亞歷山大大帝開辟的道路前往赫勒斯滂海峽。
三十多年前,亞歷山大大帝就在這個地方,率領三萬步兵和五千騎兵渡過海峽。據說他本人就是第一位登陸的,當時他丟出一支長槍插入亞洲的土地上,意味著亞洲將是神明賜給他的禮物,同時代表這塊領地他要用武力來贏得。
在特洛伊,伊奧斯·卡夫索祭拜了阿喀琉斯和他朋友帕特洛克羅斯的墓地,然后他走到遺址的城墻下,就是赫克托戰死的地方。伊奧斯向遠方的大海的方向眺望,他有了一種故地重游般的奇特感覺,希臘聯軍的艦船仿佛就在眼前隨海風搖擺著,那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場景仍然歷歷在目。他在伊利昂停留數周,仍然沒有發現任何線索,于是他打算借道自己的老家佩拉,再到云集學者和哲學家的雅典去,在那里他可以請教有名的老師提奧弗拉斯特,看看能否從他那里得知更多關于上古神話時代的歷史和知識,為尋找下一把鑰匙提供幫助。當伊奧斯·卡夫索到達佩拉的時候,恰好國王卡山德因水腫逝世,街頭巷尾的人們都在談論他體弱多病的長子腓力很難維持住這個政權。聽到親切的鄉音,伊奧斯感覺到了久違的溫暖。但在這里他不愿意提起自己的父親——一個馬其頓的逃兵。作為逃兵的孩子,他感覺到一種隱約的恥辱感在內心之中閃過。他并沒有在佩拉停留多久,便南下進入海拉斯的腹地,一個星期后他到達呂刻昂學園。這時的雅典百姓正在遭受饑餓,因為戰死沙場的安提柯的兒子德米特里打算退守希臘,而他的軍隊正在圍困這座城市,與此同時,雅典的領導者拉查雷斯不愿放棄這座城市,他呼吁民眾堅持到最后一刻。伊奧斯從北面的山上繞路下來,他帶來了事先藏匿好的食物。并在林蔭遮蓋下,那環繞學園的路徑上,見到了亞里士多德的繼任者提奧弗拉斯特。學者穿著用腰帶固定的羊毛奇頓長袍,外面披著哈迷申披肩,腳穿鞣皮涼鞋,正在那里通過演講給餓得癱倒在一旁的學生鼓勁。伊奧斯上前遞給了他們面包,然后說道:“您好,久仰您的大名,我是從北面佩拉來的學生,希望請教您一些問題。”
提奧弗拉斯特并不見外,立刻回應:“歡迎歡迎,請講吧。”兩人漫步到柱廊,學者聆聽他的疑問,在聽到伊奧斯所問的問題大都關于歷史學以后。他面露些許不快,說道:“我雖然是這所學校的校長,但我主攻的是植物學。這樣吧,我帶你到我同事那里去,你可以咨詢他們關于古代神話時期的歷史問題。”于是,提奧弗拉斯特把伊奧斯介紹給了迪卡阿庫斯和菲尼亞斯,他們二人是學園內專攻歷史學和文化學的學者。接下來的一段日子,伊奧斯·卡夫索便一邊和二位學者探討英雄時代沒落后,黑鐵時代的一些史學細節,一邊在學園里安靜的角落冥想,通過這些細節在新打開的四分之一暗域內尋找能夠承接烏魯卡基那時代之后,有著與之相似環境或故事的世界。
但這種學習和探索的過程終究是徒勞的,因為這些希臘歷史對伊奧斯的幫助不大,他想要了解更多巴比倫尼亞區域的歷史。兩位學者告訴他,巴比倫區域的歷史他們并不了解,想要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可能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就是前往美索不達米亞。第二,就是從這里坐船去南面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因為那里的國王托勒密,正在籌建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也許,那里面的藏書能夠滿足他的要求。兩位學者資助了伊奧斯·卡夫索一筆錢,讓他登上了一艘前往克里特島的商船。他將從那里中轉前往托勒密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