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告訴我你懂低碳
- 李清如編著
- 853字
- 2022-10-27 16:43:54
5.像生活在太空電影里的未來城市
未來的城市,不僅讓人類生活更美好,也要讓自然環境更美好。今年的世博會上,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城市生活。
未來的建筑有一點是共同的:屋頂戴著“帽子”。在高高的低碳屋頂上,是巨大的太陽能光熱設備,每小時提供3000瓦電,不僅能為整幢樓發電,還能與市區電網連通,一旦有富余能源,可上傳電網;“追光百葉”,隨太陽角度變化而改變角度,既能屋頂遮陽,又提高了室內采光度;一個渦輪式的風力發電裝置,縮在房上一角,微風習習,也能發電。
在我們的未來生活里,建筑的外墻將不再是鋼筋混凝土的天下,也不再是冷冰冰、硬邦邦的。比如萬科館一身“土”色,七個“草垛”拔地而起,肩并肩矗立著,“草垛”的外墻是全天然麥秸稈壓制的秸稈板。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半以上存活于秸稈中,由此制成的秸稈板能固化二氧化碳,優化環境;法國的羅阿案例館,西側墻面上有一套“植物墻系統”:植物與墻體之間有一定距離,中間設有空氣凈化過濾裝置,整幢大樓依靠它來除濕和凈化空氣,暴雨時還能延緩雨水排放,酷暑中避免陽光直射。
來自法國的阿爾薩斯案例館,迎面一堵蔓草外墻,向游客綻開“綠色微笑”。不過,這棟建筑最神奇的不是“綠墻”,而是深含綠意的“水幕太陽能墻”。這面“未來墻”從外到內包括三層:外層為太陽能電板,中層為密閉艙,后層是水幕。
冬天,陽光穿透太陽能電板,照進房間,陽光輻射加上光電板產生的熱量,預熱密閉艙內空氣,給整個場館披上一床生態“暖被”;夏天,密閉艙打開,散盡空氣,外層太陽能電板阻擋烈日的同時,加緊發電,驅動后層水幕加速流動,帶走熱量。同時,水幕太陽能系統還是一棵異形“向日葵”,跟著太陽轉,充分吸收日光。
環保建筑材料是世博園區許多場館的“當家花旦”。宛若冰壺的芬蘭館,里里外外的建筑材料是一種首次向世界展示的新型塑料膠合板。這種材料利用無法被繼續使用的紙和塑料做原料,表面堅硬耐磨,內部水分含量低,而且不褪色;瑞士館更是大膽啟用大豆纖維替代水泥磚瓦,既能發電,又便于展出結束后天然降解。
低碳、生態、環保,是未來城市生活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