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辭職

  • 自愿與志愿
  • 平常簡單
  • 5450字
  • 2022-10-21 16:38:34

第二天一早,陳為平來到盧主任辦公室,以家里不同意且需要回到學校做畢業論文為由,表示到了月底拿到津貼就辭職了。盧主任并不感到驚訝,想必他也知道,讓一個研究生留這干一年臨時工,自己畫的明年的餅還沒有那么誘人。

所有的主動辭職,要么是因為錢少,要么是因為委屈。陳為平這兩條都占了。

人事變動是每個單位最敏感的,僅次于工資改革。陳為平這個研究生混了兩個月居然是個臨時工,最后辭職的消息不脛而走,甚至吃早餐時,其他部門的人都對他指指點點,還傳出好幾個故事版本:

有人說他大鬧財務處,把財務處的小姑娘都給罵哭了;

有人說他到人事處理論,要不是有人拉架,都把人家電腦砸了;

還有人說盧主任剛從國外回來,他就氣沖沖找上門,憤然辭職,只管要錢,怎么挽留都不聽……

可能都是懼怕陳為平“大鬧天宮”的傳說,梁副主任也不給他派工作了,什么采訪啊、編輯啊,連接新聞熱線電話都不讓他接了。其他同事也鮮有和他主動搭話的,仿佛自己有核輻射,坐哪,以他為中心,周邊人都躲遠遠的。也好,每天陳為平上班,坐在卡位中,拿起當天報紙,從頭版看到最后一版,連中縫的身份證遺失聲明都沒放過,認真統計了每天是男的丟的多,還是女的多。

就這樣,閑養了一周多,眼看就快到月底拿錢走人的檔口了。這天,看墻上白板上的采訪任務,攝像樊老師和另一個同事小肖要去北方農業大學采訪校園精神文明建設。陳為平找到樊老師,問能不能帶上他?老樊大大咧咧,說:“去唄,正好你多拍點,我這幾天有點犯肩周炎,正缺個替身呢。”

老樊、小肖、陳為平一行三人領了攝像機,開著臺里的采訪車朝東南市郊的北方農業大學駛去。雖然在大學過了七年,找工作也去了幾個大學,但都是以學生身份經歷的,陳為平想辭職走之前體驗一下非學生身份的大學感覺,提前為自己大學老師的身份預熱一下。小肖已經提前聯系好了學校宣傳部,對方說,校長對省臺這次采訪十分重視,要親自接待,全程陪同。

農業大學和師范大學就是不同,身處偏郊,校園面積一眼望不到頭,各種作物、樹木都是陳為平叫不出名字的,一旁的標識牌上字母不中不英,老樊說那是拉丁文。老樊是老攝像,沒有他沒去過的單位和地方,閱歷豐厚,可以說是百事通。經老樊導航,車駛入農業大學的行政辦公樓前廳。

五月下旬,東北已經有了夏日的燥熱。宣傳部的常部長和接待人員已經在門口等候。下車,老樊在前,小肖居中,陳為平扛著攝像機煞有介事的尾隨。雙方握手寒暄后,常部長領著三人到了三樓校長辦公室。

校長仉建功,55歲,個子不高,頭發稀疏,膚色白白,帶著大黑框的眼鏡,一口濃重的東北口音。兩個月前剛從地市的一個專科學校書記任上調任農業大學校長,雖然級別是平調,但應該還算是暗升,畢竟是從專科到本科、從地市到省城,能在省城退休安家,這是大多數省會之外領導退休前的心愿。

賓主落座后,仉校長雙手逐一遞上名片。只有小肖回贈了名片。老樊是攝像,從來不帶,扛著攝像機,帶了也不方便給。陳為平一個臨時工,臺里就沒給他發過,他自己更不可能準備。

不扛攝像機的老樊,這回有點帶隊領導的意思,只負責提問,語氣和氣勢很有盧主任的領導范兒:“仉校長,謝謝您百忙之中能接受我們的采訪。聽說您剛任咱們校長不久,就把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搞的有聲有色,成績斐然,省里領導都給予充分肯定。按照領導指示,我們三個今天到您這認真學習學習,也爭取把咱們學校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好的經驗和做法都記錄下來,帶回去,傳遞給其他兄弟單位,起到榜樣帶頭作用,共同進步,促進咱們省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小肖拿著本子,只顧著記。

“哪里哪里。”仉校長客氣的笑著說,“我才到農大不久,好多工作還不太熟悉,感謝省臺對我們學校的支持和肯定。我們學校在精神文明方面確實下了很大功夫,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第一,學校認真強化責任意識……”

陳為平扛起攝像機開始錄。

仉校長有幾分緊張,冷空調吹著居然額頭上有汗,坐在三人對面,有點被審犯人的感覺。從兜里掏出事先準備好的稿子,準備開始念。老樊及時打住了他。

“仉校長,我打斷您一下啊。您看這樣好不好,我看您工作也挺忙的,我們就不多耽誤您的時間了。您就按照稿子上的內容,大致給我們說幾點就行,不用展開,也不用念,就按您平時說話的狀態就行。稿子我們帶回去,編輯的時候斟酌使用,您看行不行?”老樊果然有經驗。

“好,好,你說的對,我就說用不著念稿子嘛,常部長還不信。還是正常說話好,自然。”校長有點埋怨下屬。

陳為平一旁攝像,看似一直錄像,其實也就抓拍幾個鏡頭。這種模范式新聞播出時也就一兩分鐘,主要是同期聲,畫面有幾個搭配著就行。但閑著也是閑著,對記者而言,只有拿著長話筒、抗上攝像機,被采訪人才會對你尊重。這就是行頭,即使不錄,陳為平也要裝著全程開機的架勢,顯得專業、權威、有神秘感。

“那您就簡單說說,咱們學校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都有哪些措施和經驗就行。然后,能否讓常部長帶我們到校園看看?拍些宣傳素材,便于宣傳。”老樊不愧是老記者,知道在辦公室拍不出啥東西來。

“當然可以,沒問題,一會錄完了,我帶你們去。拍哪都行,我們全力配合。”仉校長從緊張的照本宣科,瞬間調到自信的如釋重負,扭頭吩咐墻邊侍立的常部長,“去,準備車,安排好路線、人員和場地。”常部長即刻領命出去了。

陳為平覺得一個大學校長和自己一個學生應聘時面試差不多,對不熟悉的緊張,對熟悉的“囂張”。對比回想到半年前自己求職中的窘態和無措,不禁感慨:這人啊,不論年齡和官職大小,遇到影響自己前途的人和事,都是一樣的:在采訪人和面試者來看,這就不是個事,不影響下班就行;在被采訪人和被面試者來看,這就是天大的事,影響前途和命運。

辦公室采訪,在老樊的茶還沒涼的時候就結束了。仉校長也放松了許多,臉色也恢復到了正常,說話也有了些許的自然,嗓音也有了提升,電話通知常部長準備出發,參觀校園。

常部長安排了一輛棕色的中巴車,常部長坐副駕導航,仉校長和老樊坐前排,邊走邊講解,小肖和陳為平坐后排。小肖的本,陳為平的機器都時刻保持在工作狀態,道具也需要人的配合。

車先到校史展覽館,這幾乎是每個高校的標配。身著空姐制服的女講解員腳踩高跟鞋、腰佩擴音器,手勢規范、聲音甜美,熟練完成了解說任務。陳為平拍了幾個畫面后,開始利用攝像機觀察女講解員。通過高清攝像機的鏡頭拉近特寫放大,陳為平居然能看到她的粉底是不均勻的,工裝的衣領上還有一些污漬,估計也是臨時扮上的。天知道為什么幾乎所有參觀講解都是年輕女性,還都是空姐工裝,都是高跟鞋?這算性別歧視,還是性別優勢?陳為平不去想這些,畫面夠了就行了。

接著又參觀了學校的青年志愿者之家、雷鋒服務站、大學生藝術團、黨員服務中心等等。有仉校長的帶隊和導游,所到之處都敬如上賓,有的看起來明顯比老樊還年長的老教師都列隊硬擠出微笑,俯身和記者們握手。在電視臺被排擠的陳為平也得到了VIP的超級待遇,一路有人幫著左右開路,擋開路人,甚至上臺階都有人主動過來攙扶,生怕陳為平,不,應該是怕攝像機有個閃失,但陳為平也很受用。

被人恭維是一種慢性麻醉劑,劑量不用多,只要足夠持續,就會令人飄飄然入仙,忘乎自我。這一上午,讓陳為平有點恍惚自己選擇辭職記者,去當大學老師是不是錯了?在攝像機前,校長、部長、老教授都對自己尊敬備至,當了老師呢?估計只能站在列隊中,聽從指揮,甚至連近前都不能靠近。唉,見異思遷,陳為平也是個平常人而已。

主要地點都錄完了,最后在常部長的提議下,安排大家到學校新建的園藝園中參觀一下。園藝園是農業大學的特色花圃基地,收集了世界各地具有一定特色的花早樹木,是訪客參觀農大必選項目。五月初夏,鮮花盛開,鳥語鶯啼,園藝園一片田園風光。

園區有300多畝,不同種類花草園區之間由狹長蜿蜒的小路連接,雙排座的電瓶觀光車單向行駛穿梭于鮮花綠草之中。有不少師生在這里或漫步或讀書或拍照,人與自然如此的和諧,陳為平開啟攝像機不間斷的錄制,想記錄下這人間美好,回去給孫曉雪看,拍的比正規采訪都認真。

電瓶車緩緩行進中,仉校長繼續在前排解說著,指指點點、繪聲繪色。小路一拐彎,車子突然停了,陳為平的攝像機向前慣性一沖,正好頂到仉校長的后腦勺上。攝像機沒摔著,萬幸。陳為平連忙給校長說對不起。校長邊揉腦袋邊說沒事沒事,質問司機:“咋開的車?能不能整穩當點?”

常部長回話:“校長,這,這,您看,這……”大家順著常部長的手指方向觀瞧,在狹窄的路中央,一對學生情侶正在激烈擁抱和親吻,男的手還伸向了女生的T恤中,全然不知幾米之外,校領導和省臺記者在看“直播”。

再看仉校長,由剛才的談笑風生轉為了怒目直視,臉色僵硬,朝常部長訓斥到:“還看什么看?還不趕緊整走?像什么話!”

常部長一個箭步跳下車,小跑兩步到二人近前,讓他們趕緊靠邊讓開。學生被突然喝止,有點驚恐,男生不情愿的撒開了雙手,還有點不服氣,想理論兩句,女生硬拉著男友朝一旁的樹蔭走開。常部長朝司機隨手示意,車重新啟動,車上的仉校長發話:“去,問問哪個學院的,讓他們院長書記下午到我辦公室。”

拋下常部長,車繼續前行。

車上靜了下來,只有電瓶車行進的車輪聲。采訪精神文明先進,卻遇到了大白天男女當街摟抱親嘴,這怎么都覺得有點怪怪的。

老樊打破尷尬局面,說:“現在的年輕人,活潑、開放,有激情,這是好事。羨慕他們啊,能在這么美的校園生活,我們是趕不上了啊。小陳,你們師大有這種花園嗎?”

“沒有,沒有,我們師大地盤小,人都快擠不下了。還是農大好,校園像公園一樣,在這,空氣新鮮,聞著花香,都能多活好幾年。”陳為平順著老樊的話打哈哈。

“哦,陳記者是師大畢業的?”仉校長問。

“是的,畢業了,心靜不下,我導師說我不適合當老師,就改行跑新聞了。還是當老師好啊,在校園和年輕人在一起,有朝氣。”

“我在師大工作過,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怎么說呢,各行都有各行的好吧,我在教育行業干了一輩子,酸甜苦辣也都經歷過,總的來說,教書育人還是個辛苦活。當然,你們當記者的也很辛苦,天天東奔西跑的,大夏天還親自跑到我們這個郊區學校來采訪,不容易,感謝你們啊。”仉校長語重心長的感慨。

“哪里哪里,都是為了干好本職工作。我們今天……”老樊正要說感謝接待的話,電瓶車又剎車降速了。

仉校長趕緊伸脖子往前看。好嘛,這回不是親嘴了。正前方,狹窄的路中央,一個男生正背著一個身穿連衣裙的女生,左一晃右一晃的緩緩前行,正好擋住車行道路。這還不算什么,更“亮眼”的是男生雙臂上抬著女生的大腿,連衣裙順著手臂上提到了女生腰部,女生的紅內褲如一個紅燈警示,直接暴露在車上的眾人面前。

路窄,車過不去,司機只好緩緩后面跟著,這讓仉校長剛舒緩的表情又再次繃緊。校長喊停車,自己下車,怒氣沖沖的緊走幾步,站在二人前面。

仉校長:“下來下來,你們哪個學院的?”

女生要下來,男生不讓,盯著眼前的老頭,顯然不認識他:“你誰啊,管我哪個學院的。起開,擋道了。”

“我是仉建功,是你們校長。趕緊放下來,別在這給我丟人現眼。”

“你可拉倒吧,我們校長姓雞(學生可能認為仉念幾的音)還是姓鴨?反正肯定不姓張。你是校長,我還是市長呢。”學生不相信,快臨近中午,校長能一個人到這地方來專程和他對話?男生從校長身邊繞過,繼續背著女生前行。

仉校長被氣得臉通紅,掏出手機給常部長打電話。聲音想低,怕記者們聽見。但又安耐不住怒氣,幾乎是咬著牙打完。不一會兒,常部長從車后面跑步過來,又按照校長指引的方向,跑向已經背出百余米的“移動紅燈”。從遠處看,學生應該是相信了常部長,女生下來了,二人耷拉著腦袋佇立在路旁,等著電瓶車駛過。

這一切,陳為平都通過攝像機長鏡頭看的清清楚楚,只是看,沒有錄,好笑但也不能笑。仉校長誤以為陳為平一直在拍攝,在剩下的路上不住的給老樊解釋和表態:

“學生們年輕不懂事,也是我們教育不到位,讓各位見笑了啊。我下午就召開中層以上領導干部會議,把今天的事認真檢討,是哪個學院的責任,一定一查到底,決不能讓這種歪風邪氣在校園中存在。”

老樊趕緊圓場:“沒什么沒什么,這都很正常嘛,學生還都是孩子,打打鬧鬧才是年輕人,我家孩子初三了,也淘著呢,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難免難免。”

仉校長:“今天這事,我們一定嚴肅處理。只是有個小小的請求,三位記者能不能不要把今天這事播出去?實話實說,我這剛到農大不久,工作還沒完全熟悉,這要上了電視,影響……真丟不起這人啊。”

老樊:“明白明白,放心吧仉校長,我們是來宣傳標兵樹立榜樣的,不是來曝光的。小陳,剛才那段掐了啊,不能用啊。小肖,把典型事例整理好就行了,其他就不要寫了。你倆記住沒?”

“記住了記住了!”陳為平和小肖異口同聲。

結束了所有采訪,仉校長留吃飯。老樊借口還有采訪任務,三人開車回臺里了。下午,小肖擬好了文稿,錄完了同期聲。陳為平完成了剪輯和聲音配置,做成了兩分鐘的新聞樣片,順利通過制片審核。陳為平最后一天的記者工作結束了。

第二天,又到臺里發工資的日子。陳為平從梁副主任那領了一個稍鼓灰色信封,信封封面上寫著“臨時-陳為平-1000”。也不知道什么標準,一個月500,太少了。梁副主任說是中心的統一標準,沒辦法。陳為平也不再多問。

梁副主任讓交出門禁卡、飯卡和采訪證。

陳為平說:“飯卡中還有錢,能不能不交?”

“你門都進不來了,還咋用?”

“全當留個紀念吧,畢竟在這工作過。”

“那隨便你吧。”梁副主任對他的離開,有些淡然。

和盧主任道別,還不錯,寒暄了幾句,還送出了辦公室。兩個多月的記者生涯,以1000元結尾了。也好,六月份可以大吃大喝了。陳為平走出電視臺,回頭又看了眼省臺大樓,揮揮手。然后轉身,朝著附近的公交站臺走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内丘县| 平塘县| 富裕县| 新巴尔虎右旗| 道真| 巨野县| 乐至县| 清涧县| 永川市| 仁怀市| 定陶县| 安国市| 西贡区| 大厂| 克拉玛依市| 读书| 萨迦县| 黄平县| 绥滨县| 永新县| 吉林省| 玉田县| 水富县| 临颍县| 农安县| 平潭县| 长岭县| 福鼎市| 郯城县| 桂林市| 新平| 汉寿县| 阿拉尔市| 梅州市| 托克托县| 佛坪县| 花垣县| 南康市| 靖西县|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