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本里學不到的歷史(全2冊)
- (美)喬伊·瑪索夫著 特里·塞勒爾繪
- 3213字
- 2022-10-25 15:22:10
1.瘋狂又怪異的古人
匈奴王阿提拉和匈奴人
溺死在自己的鼻血中
你希望肉怎么做?是蒸,是焙,是烤,還是煎至四成熟?匈奴人倒有一個“烹飪”妙招,一定會讓你對“后臀肉”這個詞有全新的理解。先取一塊生牛里脊肉,找匹馬來,將馬鞍拿掉,然后將肉放在之前放馬鞍的地方,然后騎在這塊肉上,縱馬疾馳六七小時。屁股“啪嗒啪嗒”地砸在上面,肉就會慢慢變得黏糊糊的,這時候就可以開吃了。根本不用烹調,一口咬下去。怎么說呢……保管是熱乎乎的。
既然了解了匈奴人的“烹飪”方法,現在再來看看匈奴人是如何令人望而生畏的。
大惡人
但凡窮兇極惡之徒,總有一些特別的惡行惡狀讓你毛骨悚然:咯咯咯的冷笑、可怕的長指甲、養著食人魚的池塘……諸如此類。匈奴王阿提拉也不例外。5世紀,這個大惡人令整個歐洲聞之喪膽,他的招牌動作就是不停轉眼珠,速度之快,令人瞠目。要不你也試試,過不了多久,你一準兒會對著嘔吐袋狂吐不止。
406年,阿提拉生于皇室家族。此人自小就是個鐵石心腸的主兒。你會將自己的兄弟姐妹當成眼中釘嗎?咱們接著往下看,在其叔父于434年駕崩后,阿提拉的胞兄布萊達本該同他這位會轉眼珠的弟弟共掌王位,但兩人聯合執政帝國幾年后,阿提拉為他可憐的哥哥安排了一場狩獵“意外”,乘機除之后快。永別了,布萊達。
阿提拉其人長相如何?書中有述,說此人長了個大腦瓜兒、一對兒小眼睛、深眼窩兒、塌鼻子,頭發雖然沒幾根兒,卻亂七八糟的,還挺長,一直垂到下巴那兒。阿提拉肩膀很寬,身材又矮又胖。他的體形像樹樁,脾氣壞得像頭憤怒的公牛。他有個綽號叫“上帝之鞭”(記住……那些大惡人全都有綽號),鞭子指代會招致災難和死亡的人或事物,不是我說,阿提拉在這方面絕對名副其實。
三個關鍵詞:能騎善射、橫沖直撞、擋我者死
當年,匈奴人是從中亞遷徙過來的,阿提拉則是他們的老大。中亞位于中國、印度和俄羅斯之間。匈奴人于4世紀往西遷入歐洲,等到阿提拉轉動眼珠那陣兒,匈奴人已經遷徙到了中歐和歐洲東南部,他們野心勃勃,想控制更多的地盤。起初,匈奴人只是想去那些牧草茂盛的地方,他們壓根兒就沒想過建立什么帝國。不過,大草原絕對是飼養動物的好地方,尤其適合養馬。

牛肉,那可是用來吃的東西。不過,匈奴人在上面坐一天后,牛肉也就熟了。
騎馬征天下
匈奴人精擅騎術,甚至能在馬鞍上吃飯、睡覺。事實上,匈奴人的孩子在剛學會走路時就開始學騎馬了。為了讓匈奴男人變得非常強悍,有傳言說,男孩在出生的時候大人會用刀割他們的臉,讓他們打小就能忍受痛苦。他們甚至還會飲馬血,在匈奴人眼中,馬血就跟佳得樂(一種運動飲料——譯者注)一樣。結果怎樣?那些大惡人的屁股都練得硬邦邦的,成天坐在馬鞍上也沒事兒。
大家也知道,馬比人可大多了。你想想,重達半噸的馬上馱著一個窮兇極惡的士兵,那匹馬還在飛速疾馳,我們可沒有開玩笑。匈奴人也許還有秘密武器,有歷史學家認為,馬鐙就是匈奴人發明的——也就是你騎馬時踩著的那個小圈。當你騎在飛奔的馬上,手中揮舞著劍,側身轉向你的敵人時,馬鐙就特別管用。你還可以從馬鞍上起身,將整個身體的重量甩出去(別忘了馬還有往前沖的慣性),這樣就能狠狠地敲敵人的腦袋了。
匈奴人自然認為他們是最厲害的種族,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也難怪,他們有很多戰馬,騎在上面像飛起來一樣。而歐洲其他的軍隊大多都是步兵,而且配的還是老掉牙的裝備,只能邁著臭腳丫,拖著沉重的步子行軍。結果,那些部落一個接一個全部落入匈奴人的手里。匈奴人騎著馬,很快就能穿過城鎮,誰要是在路上擋道,匈奴人就會將他們的腦袋砍下來。我可沒騙你們,他們可不管擋道的是誰,什么小孩啦、老婆婆啦、生病的人啦,統統都成為了他們的刀下鬼。
阿提拉是那種野心勃勃的人。當時,全世界都在覬覦羅馬這塊“大蛋糕”,那時的羅馬控制著歐洲和非洲的大塊土地。阿提拉當然不甘心落后,他也指揮著手底下的兵和戰馬往羅馬帝國的方向飛奔而去。匈奴兵在阿提拉的領導下(他揮舞著那把生銹的巨劍,還聲稱那把劍是屬于羅馬戰神馬爾斯的),騎著馬一路往前沖殺,誰要是擋他們的道,一律格殺勿論。他們到處燒殺搶掠,看到那些匈奴兵一路騎著戰馬,揮舞著劍,發出雷霆般的尖叫聲,許多人也學乖了,“如果不能打敗他們,那就加入他們”,于是,他們都發誓效忠阿提拉( 這總比讓自己的腦袋開瓢強吧)。
匈奴人的惡名很快傳了出去,哪里還用得著他們動手。匈奴人只要說他們想摧毀哪座城鎮,要將里面所有的東西據為己有,城鎮很快就會淪陷,除非鎮子里的人付給他們一大筆“保護費”。那情形就像你在學校的時候,如果不想被惡霸欺負,就得給他們夾餡面包吃。而且還得每天給,這輩子算是被他纏上了。人們給了匈奴人很多錢,他們也變得越來越富有了。可奇怪的是,阿提拉竟然是個視錢財如糞土的主兒,他一門心思只想擁有權力。阿提拉衣著樸素、生活簡單,吃得也很隨便……卻十分殘暴。

匈奴人的故事
■ 阿提拉的祖先也以能征善戰聞名于世。早在他出生之前,幾個世紀以來匈奴人就沒消停過,一直在侵略別的民族。事實上,中國有幾段長城就是為了抵御匈奴人的侵犯才建立的。
■ 阿提拉席卷歐洲之時,古羅馬也遭遇了一連串的厄運,先是遭遇了地震災害,接著害蟲把莊稼吃得精光。《圣經》的《啟示錄》中還講了四騎士的故事,《啟示錄》講的就是世界末日的故事。古羅馬的領導人看到阿提拉和他手下數以千計的士兵時,以為《圣經》里的預言要成為現實了,世界末日真的來了。
■ 威尼斯是一座建在多個小島上的美麗城市。那里的人不能以汽車代步,而是駕著船在全是水的街道上行駛。據說在420年的時候,一些難民為了躲避匈奴人這才建造了這座城市,他們當時就想,馬總不能沖過幾英里寬的河吧。
■ 當時有個馬扎爾民族,他們覺得如果給自己的國家取個嚇人的名字,就不會有人來欺負他們了。于是,他們的統治者就說他們是阿提拉的后人,到了12世紀的時候,他們就把自己的國家叫作匈牙利(不要和你肚子餓時發出聲音的這個詞,即hungry混淆)。

誰拿塊面巾紙來?阿提拉的鼻子大出血了,他就是這樣一命嗚呼的。
只是玩笑嗎
阿提拉希望人們害怕他,四處流傳著他們如何殘暴的故事。甚至有傳言說,他把自己的兩個兒子也給吃了。虎毒還不食子呢,這個做爸爸的還真是壞透了!不過,匈奴人可不止阿提拉一個大壞蛋。
那時,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男人有個三妻四妾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兒。阿提拉就有很多妻子,他喜歡這個妻子多一些,喜歡另一個妻子少一些倒也正常。據說,有一次他娶了個妻子,那個女人脾氣很壞,想報復別的妻子,于是她想了個惡毒的計劃,將阿提拉另外一個妻子的兩個兒子給煮了,端給阿提拉當晚飯吃,還甜甜地說這可是哺乳動物幼崽的嫩肉。嗯……這個女人是殺人犯不假,可她倒也誠實。
阿提拉之死
450年,匈奴人騎著馬,一路往羅馬進發,在幾年的時間里,如果他們看不慣誰,或者有人膽敢不給他們朝貢,匈奴人就會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阿提拉把羅馬帝國弄得雞飛狗跳。到最后,甚至連他自己都無法控制局面了。遠離了肥沃的大草原,要給幾千匹馬找吃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他很快發現自己也跟其他人一樣,得依靠那些老弱病殘的步兵打仗了。沒有了馬之后,阿提拉也就沒那么厲害了,于是他只得撤兵。
看看這個嗜血成性的暴君是如何收場的?還別說,這個號稱“上帝之鞭”的家伙死的時候的確流了很多血。453年,阿提拉決定再次迎娶一位妻子(這個也是他的第七任妻子!)。在婚宴上,他一頓胡吃海喝,晚上就開始流鼻血了,而且還很嚴重。有沒有可能是他的第七個妻子生氣了,然后打了他的大鼻子呢?反正阿提拉已經醉得不省人事了,根本就沒意識到鼻子流血了,他只是翻了個身,然后呼呼大睡。等到早上,“上帝之鞭”就真的翹辮子了,竟然被自己鼻血淹死了。阿提拉終歸也沒落得個好下場。
后來,他的兒子們開始共同執政,但他們老是吵個不停。沒有了阿提拉,匈奴帝國很快土崩瓦解了。但因為阿提拉,歐洲誕生了新的城市,這個粗短身材、會轉動眼珠的統治者憑著一把生銹的劍,把歐洲大陸弄得支離破碎,那里再也不會跟以前一樣了。

拿穩了,心臟可是很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