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少女:夢幻伊人初出凡塵
- 張愛玲:孤獨中的薔薇
- 陳瑯語
- 8261字
- 2022-10-19 18:18:20
1.父親的轉變
我們習慣在不同的場景中尋找自己最舒服的位置,卻不知道,一味地逃避和躲閃只會讓曾經的暴風雨來得更加猛烈。
這一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北方的局勢動蕩不明,蔣介石和馮王祥經過五月在鄭州的密謀會面后,決定切斷張作霖的鐵路線,進一步向天津挺近。這時,整個天津租界都處在一種危機之中,租界里的人為了躲避戰爭,紛紛向上海租界搬遷??粗磉叺囊粌阂慌瑥堉疽蕸Q定,遷回上海的老宅。
其實,張志沂做這個決定也是迫不得已的。舉家搬到天津是因為堂兄張志潛做擔保,并在津浦鐵路局謀得一份簡單的英語翻譯工作,然而時過境遷,張志沂早已不滿足最初搬到天津時享受自由空氣的快樂,他不但賭博、吸食鴉片,將自己的妻子逼得遠離了自己,甚至還將妓女娶回了家中……張志沂風花雪月、奢靡淫亂的生活早就成了街頭巷尾的談資,他的堂兄甚至因為他的往事受到了牽連,被免了職。情場、職場雙失意,又面臨著戰爭的威脅,張志沂只好再次決定,舉家遷回上海。
空曠的大宅里,只有他和一雙兒女,張志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寂寞。他思索著往事里的快樂、遺憾,幸福、糾結,各種情緒都涌上了心頭,他異常地想念妻子黃素瓊。張志沂專門書信給黃素瓊,表示了自己痛改前非的意愿,希望黃素瓊能原諒他,回來與兒女們團聚。
遠在國外的黃素瓊看到丈夫的書信,卻也只是淡漠地笑了笑,因為她原諒了這個男人太多次,也失望了太多次,她仍清晰地記得胸口被“尖刀”插入,痛不欲生的感覺。妻子的淡漠并沒有打擊張志沂的決心,張志沂仍不間斷的給妻子寄信。
一個晌午過后的小憩時間,黃素瓊坐在了鋼琴前,陽光透過窗子照在了她纖柔的手指上,當她正沉浸在琴聲中的時候,一封信件再次讓她回到了現實中。這張紙上沒有以往的懺悔和不甘,在硬紙夾上,只有一首七絕詩句:“才聽津門金甲鳴,又聞塞上鼓鼙聲。書生自愧擁書城,兩字平安報與卿?!辈恢罏槭裁矗S素瓊看到這幾句話,所有的抱怨都化成了一攤池水,內心再次悸動了起來。整個下午,她都坐在這張書信前靜靜地凝望,回想起兩人之間為數不多的美好時光。黃素瓊毅然地決定回國,就像她當初決定出國一樣。
為了迎接妻子的到來,張志沂決定帶著孩子們率先來到上海,打點好一切等著黃素瓊的到來。離開天津的船很快就啟動了,一路上,張愛玲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開心。和最初離開上海的心情不同,那時她太小還沒有什么記憶,現在卻截然不同。看著逐漸消失在視線里的港口,感受著碧波海水帶來的魅力,張愛玲一動不動地坐在桅桿旁,感受風吹過臉上帶來的心跳的感覺。
夜深人靜的時候,張愛玲就回到船艙內,從行李中拿出不知道讀了多少遍的書細細地品味,打發時間。終于到了陸地上,張愛玲所有逞強出來的冷漠和淡然都隨著微風而逝。只見張愛玲身穿著粉紅色的小襯衣,白紗色的西洋褲,梳了一個整齊的劉海頭,大大地張開了雙手,感受著上海這個城市帶給她的溫度。
這是一座與天津完全不同的城市,穿著旗袍的少女們行走在寬敞的馬路上,就連沿街吆喝的小販都顯得那么的迷人,對于這個城市里的一切,張愛玲都覺得無比新奇。
張志沂并沒有直接回到老宅,而是暫時在一條弄里停下了腳步,把全家安在了這里。房子是一個小小的石庫門房子,紅色的墻壁,朱紅色的小門,與天津的奢華相比,這里明顯有了不同。
張愛玲還沒有感受到這扇們背后的魅力,就察覺到了父親的不對勁。在張愛玲的眼中,父親變得有些可怕了。因為張志沂在過去的十年時間里,大量地吸食了鴉片,身體本來就糟糕得不像話了,后來又因為心力交瘁,過度地使用了嗎啡針,張愛玲不知道,但張志沂清醒地認識到死亡的身影已經越來越近了。
在等著妻子回來的時間里,張志沂總是一個人靜靜地站在窗子前,卻不開任何一盞燈,黑黑的眼眶映射出一雙空洞的眼睛,盯著窗外,不知道他究竟在看什么可以如此入神,甚至可以一待幾個小時。
看著眼前父親的樣子,張愛玲從保姆何干處聽聞了母親要回來的消息,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如何自處。初聞時的開心也慢慢地開始蛻變,升起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慌和陌生。
黃素瓊離開的時候,張愛玲才4歲,這么多年過去了,張愛玲身邊母親的位置一直是空的,就在她已經忘記了母親是什么的時候,黃素瓊即將再次闖進她的生活。不過很多年后,張愛玲在回憶起母親的時候曾經驕傲的說過“母親是踏著這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的女人”。
張愛玲比任何人都能明白,花開花謝,人走人留,如果我們不能好好地愛自己,又怎么能更好地愛別人呢。
2.明麗的生活
黃浦江上的水翻來覆去,就像在床上的小愛玲一樣,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因為明天媽媽和姑姑就要回來了。張愛玲忍不住地猜測,母親現在變成什么樣子了?她會不會從人群中一眼認出來自己呢?帶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張愛玲很晚才閉上眼睛,進入夢鄉。
第二天一睜眼,張愛玲就開始收拾打扮自己,她執意要讓何干把她最喜歡的小紅襖拿出來,披在身上,她相信,這樣艷麗的色彩,一定可以吸引黃素瓊的注意力,得到她的喜歡。
不過張愛玲的想法落空了,母親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是“怎么給她穿這樣小的衣服?”張愛玲在原地愣住了,不過看著母親得體地和大家打招呼后,張愛玲又立刻驕傲了起來,原諒了母親一時的“無心之談”。
對于黃素瓊的到來,開心的不僅僅是張愛玲一個人,還有張志沂。張志沂從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痛改前非,好好地和妻子生活。歸來的黃素瓊看到丈夫的樣子,心中也十分吃驚,在回來還不到兩天的時間里,黃素瓊就聯系了當地的醫院,希望通過專業的治療,可以緩解丈夫的疾病。
黃素瓊到歐洲留學后,便選修了美術學院,專門學習油畫和雕刻。雖然她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正規教育,不過也正因為沒有受到條條框框的束縛,在油畫的造詣上,顯得比同班的學生略勝一籌。
國外的空氣滋潤了黃素瓊的心靈,也打開了她的眼界,對于現在居住的環境,黃素瓊十分不滿意。在黃素瓊的建議下,全家搬到了上海市陜西南路的一座歐式洋房里。這座洋房比天津的大宅更加寬敞明亮,不僅有小花園還有一些歐式的建筑:壁櫥、衣帽間等,這一切讓張愛玲和張子靜好奇極了,一會兒摸摸這,一會兒碰碰那的。
黃素瓊還學著讓孩子們對自己生活的房間進行設計和布置,張愛玲躊躇了好幾天,才決定把屋內都刷成深粉紅色。房子刷好后,張愛玲躺在里面——這個自己設計的小房間內,高興的有些欣喜若狂,她還邀請了弟弟、傭人一一參觀了她的房子。
除了寬敞的房子,最讓張愛玲歡喜的還是母親的到來,在她的記憶里母親回來以后,家里的空氣越來越清新,歡聲笑語越來越多了!小愛玲忍不住地站在客廳的正中央,用力地吸了吸這房子里彌漫的溫馨。
在這座母親打造的童話里,有苗圃,有鮮花,有小狗,還有一群和藹可親的小伙伴們。每周六早上,母親都會彈琴給他們聽,張愛玲坐在不遠處的白色毛毯上,抱著狗狗一動不動地聽著那美妙的琴聲。纖細的手指在黑白鍵上不斷地交替,暢響一串串美麗的音符,浮動在每一個細小處。在眾人包圍中的母親,仿佛是仙女下凡一般地閃著耀眼的光芒,讓人沉醉其中。
黃素瓊和張茂淵也開始慢慢地教小愛玲學習音樂,張愛玲對音樂也十分的癡迷,透過手指在鋼琴上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好比天籟。黃昏的下午,都能聽到張愛玲清脆的笑聲從房間里傳來。
音樂打開了張愛玲新的視角,雖然她并沒有太高的造詣,但這儼然已經成了她打開這個世界的窗戶。黃素瓊沒有想到,女兒以后會在文學上有如此高的造詣,她更不知道,兒時的栽培會為后世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詩篇。張愛玲后來寫過《談音樂》《談跳舞》《談畫》等名作,可見兒時的印記是多么的深刻。
那件紅色的夾襖給剛剛回來的黃素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一個大家閨秀,具備一定的審美是最基本的要求了。衣服決定你的品味,色彩搭配說明你的審美。黃素瓊開始教張愛玲學習油畫,讓她練習色彩的搭配。在這片色彩的天空里,張愛玲知道了每個顏色代表的意義,紅色是西方最忌諱的顏色,橙色是最沒距離的顏色……偶爾想起初見母親非要穿的夾襖,張愛玲也會對當時的偏執暗自發笑。
母親回來以后,張愛玲臉上的笑容明顯越來越多了,稚嫩的小臉上洋溢著青春的微笑,連傭人何干都忍不住地夸小愛玲“越來越漂亮了”,褪去酷暑的炎熱,跟著橫沖直撞小狗跑去的方向,張愛玲和母親手拉著手,在公園里散步。她經常問起母親在大洋彼岸留學的畫面,在那個煙雨籠罩的霧都——英國,是多么的美哉,在那個熱情如驕陽一般的法國,生活是多么的晴朗明麗。每每和母親聊完以后,張愛玲都會在大腦里構思那片浪漫明麗的天空。
不過,母親教給小愛玲的一些理念和東西,也是張愛玲不喜歡的,比如要求在音樂廳里不能說話,姑姑和媽媽卻不斷地討論前邊女士的紅頭發,還比如把手洗干凈前,絕對不能碰觸鋼琴,等等。雖然張愛玲有些抗拒,但都沒有拒絕,按照母親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做得很好,比起學各種東西,她可能更享受和母親在一起的那種溫馨吧。
有人說距離會產生美,可是隔著那么遠的距離又怎么能敞開心胸去盡情擁抱呢?沒有了親密的接觸,又怎么會有情人、親人間的爭吵呢,沒有不斷的吵鬧又怎么會有感情的不斷升溫?和母親比起來,張愛玲對父親的態度更加的自然,有時還會去頂撞,有時會依偎在身邊,可是對待母親,張愛玲總是小心翼翼地討好,即使有什么意見,也是小心迂回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可能和母親小時候不在她身邊有很大的關系。
張愛玲的文人情懷也是在這個時候培養起來的,在母親的精心培養和各種文化的熏陶下,張愛玲的心思越發的細膩,她在腦中不斷放映著預設情節里的人和對話,勾勒完美的劇情,然后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甚至她還曾對書本里一張做成標本的小花悲傷感秋,只不過,沒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在那漫長的歲月長河里,只有這一段時光異常的燦爛,在白色月光的照耀下,倒映出了河水的波光粼粼,在整個漆黑的夜空,一閃一閃地發出溫和、閃亮的光芒。張愛玲在后來的很多作品中,都對這段往事有著不可言喻的溫情。
3.家庭的震蕩
愛是想要放手卻忍不住抓得更緊的桎梏,愛是總想要跟上你的腳步的期盼。黃素瓊剛剛回來的時間里,張志沂對她的變化是欣喜若狂的??粗矍暗乃龔某笮▲喭懽兂闪税滋禊Z,張志沂心里忍不住的悸動,仿佛又回到了兩人剛剛大婚時的心動。除了開心,他還有一種不可言狀的失望,妻子已經不再是當時那個受他掌控的普通女子,她的天空寬廣而浩遠,生活充實而明快,張志沂暗暗地感到有些失落,想著自己在床上的吞云吐霧,內心的落差感越來越強烈。
黃素瓊早已習慣了這種忙碌的生活,白天去繪畫、彈琴、攝影,找友人去逛街,晚上回來教女兒知識,絲毫沒有注意到丈夫的不對勁。自卑仿佛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吞噬著張志沂所有的理性,在多次的掙扎中,張志沂決定不能放任妻子這般下去,他要讓妻子的生活重心回歸到家庭。
張志沂突然想到了原來在上海的生活,二哥張志潛控制著家中的財政大權,每個人都對他畢恭畢敬,生活雖然有些清苦,但家人們卻也沒有反抗,張志沂決定效仿??墒菑堉疽释?,黃素瓊已經是一只騰飛的小鳥了,想要再把她抓起來放進籠子,最后的結果只能頭破血流。失去理智的張志沂什么都想不到了。
從醫院回來以后,張志沂決定實施自己的計劃。張愛玲曾在書上描述過這段生活“我父親把病治好了之后,又反悔起來,不拿生活費,要我母親貼錢,想把她的錢逼光了,那時她要走也走不掉了”。于是平靜的家庭生活再次結束了。
人有了希望,失去后才更加的失望。黃素瓊雖然對丈夫的做法嗤之以鼻,卻毫無辦法,出國留學已經花掉了她很多的積蓄,她只能用爭吵與“一條路想要走到黑”的丈夫進行抗爭。
從此,午夜撕裂般的吼聲總是從門縫里鉆進張愛玲的耳朵里,玻璃與地板的撞擊聲讓張愛玲心顫,雖然何干總是默默地陪在她身邊,用手輕輕地按住她的耳朵,可是張愛玲依然在酷熱的仲夏之夜感受到了三九寒天的冰冷??粗慌造o靜發呆的弟弟,張愛玲也只是默默地搖了搖頭,回到了屋里。
除了經濟制裁,還有一件事讓黃素瓊怒火中燒,那就是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從黃素瓊出國的時候就存在了,只不過遠在大洋的另一端沒有辦法可施。從張愛玲和張子靜剛剛接受教育開始,張志沂就為他們請了私塾老師專門到家里授課,他覺得私塾是老一輩留下來的傳統,數以千萬計的人都是這么傳承下來的精華,肯定沒錯。遠在大洋彼岸的黃素瓊知道后,卻暴跳如雷,多次寫信和打電話,想要丈夫改變思想,不過都無疾而終,只是增加了兩個人在電話里吵架的次數而已。
黃素瓊決定一定要讓女兒接受新式學堂的教育,遠離這些迂腐的文化。她回國的時候,八股文已經被慢慢地取締,私塾也已經不再如當時般受人追捧了,可是張志沂依然沒有改變思想的意思。就這樣又過了兩年。
雖然有黃素瓊時不時地對女兒進行教育,但她心里仍然不安心,她決定用非常手段送女兒去新式學堂。黃素瓊偷偷托人聯系好了學校,在丈夫不注意的時候,將女兒從家中帶了出來,一路上張愛玲的心臟仿佛要跳了出來,她緊緊地握著母親的手,大步流星地跟上母親的腳步,到了學校緊蹙的眉頭才慢慢地舒展開來。等到張志沂發現的時候,一切為時已晚,木已成舟。因為有良好的文化和知識底蘊,張愛玲一下子就跳到了小學六年級,正式開始了她接受新式教育的生涯。
黃素瓊一直不滿意女兒“張煐”這個名字,她覺得一點兒都不響亮。黃素瓊覺得在入學證上為女兒改個好聽的名字,讓她一切都重新開始,不受任何舊式東西的侵襲。匆忙中,黃素瓊稍稍地想了一會兒,決定為她改名為“張愛玲”。
對于這個名字,張愛玲一點兒都沒有覺得欣喜,這是母親對父親,對家族甚至是對自己的一種不滿,她一度覺得,自己有一個惡俗不堪的名字。后來出名后,她也沒有想改的意思,她認真地說道“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為一種警告,設法除去一般知書識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積習,從柴米油鹽,肥皂,水與太陽之中去找尋實際的人生?!?
在這座學校里,張愛玲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她寫作的能力也是在這里得到啟發繼而騰飛的。與家里那個烏煙瘴氣的環境相比,她享受著這個學校里的每一樣東西,最起碼不用提心吊膽,不用害怕和畏懼。
黃素瓊想要用同樣的方式,將兒子也給“偷出來”,不過她的一舉一動早就引起了張志沂的注意,在丈夫銅墻鐵壁、滴水不漏的監視下,黃素瓊只能作罷。張子靜一直接受著最傳統的私塾教育,長大后也因為實在無趣和枯燥,經常逃課。張志沂對兒子的管教也不十分嚴格,后來張子靜小小年紀就出去找工作了,結果可想而知。
入學后,張愛玲一個禮拜才回一次家,她拼命抓住僅有的時間和母親商討學校里的新知識,尤其是寫作。這時的張愛玲就已經可以將一篇完整的小說寫得頭頭是道了,黃素瓊也會針對文章里面的問題和她進行探討。一如小時候看見陌生人也不哭鬧“小愛玲”一樣,她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即使母親認為她文章里關于女主角自殺的邏輯不正確,張愛玲依然保留了那個結局。
黃素瓊的毫不讓步,讓張志沂無計可施,于是他又故態復萌,出入賭場,吸食鴉片,甚至嫖娼,最讓黃素瓊不能忍耐的是,張志沂和與妓女老八相好的三姨太好上了……除了感覺被當眾打了臉,黃素瓊感覺到了濃濃的失望。
希望是辛苦籌劃,一步步建立起來的,可是失望好像是天崩地裂,傾覆了當時所有的好感。無數次想要真正地放手,沒等到失望沖破靈魂的時候,我們仍對美好懷揣著一份冀望,再等等,也許再等等就好了……
4.“戰爭”結束了
兩個人在一起,卻只有相互地折磨,那么愛情存在的意義又在哪里呢?黃素瓊決定和張志沂離婚。
當初在一起,僅憑著指腹為婚、媒妁之言,卻不想分開竟是如此的麻煩。張志沂是十分顧全面子的人,聽到“離婚”二字從妻子的口中溢出的時候,他整個人都呆在了原地,有些不知所措??粗糇〉母赣H,張愛玲有些心疼。
當初,張志沂憑著一封沒有任何贅余文字的硬卡片將遠在大洋另一端的妻子哄了回來,許諾下了兩件事情,一件事將姨太太趕出張家的大門,另外一件事是將鴉片戒掉,看著眼前吸煙片已經略微泛黃的手指,張志沂眼角泛起了淚花。他不想去和妻子離婚,更不想受到周圍人的嘲笑。
看著妻子決絕的眼神,張志沂知道,這一切終于還是毀在了自己的手里。看著眼前的離婚協議書,張志沂拿著筆的手不斷地哆嗦,他再三地放下筆,叼著煙在屋子里徘徊,腳步略顯急躁和不安。他曾來到妻子面前,想要重新挽回妻子的信任,黃素瓊目視著前方,眼神有些空洞地說了一句“我的心已經像一塊木頭”。張志沂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終于還是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曾經滄海難為水,化卻巫山不是云”,這對大家眼中的金童玉女還是走向了勞燕分飛的結局。對比黃素瓊,張志沂可能還是愛她的,可是他的愛卻始終沒有化成一種責任,一種擔當,反而是一種無形的枷鎖,緊緊地扼住了黃素瓊的喉頭,讓她不能呼吸。
在離婚協議書草擬的眾多事項中,有一項是關于張愛玲的。黃素瓊要求張志沂不能更改現在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更不能私下為她更換學堂,除了要支付張愛玲的學費外,不能單方干涉張愛玲的教育……其實黃素瓊對這個女兒是愛護的,可是因為她的夢想太多遠大,不能不忘了這些牽絆住她的小愛。
在最后的一場無聲的硝煙中,黃素瓊打包好了自己的行李,用簡單的語言指揮著來來往往的傭人將行李搬到早已在外等候的馬車上,張志沂漠然地坐在沙發的一角,看著前任妻子的一系列舉動。和第一次黃素瓊外出留學不同,張志沂知道,這個女人不會再回到這個家了。
母親離開后,張愛玲心里空落落的,仿佛是一塊被開啟了的罐頭,再也無法回到最初的時候了,除此之外,她也在暗自慶幸:與其每日烏煙瘴氣地爭吵,還不如彼此放開手,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小小年紀的張愛玲就看淡了這時間最復雜的男女之情,父母之間失敗的婚姻更為她以后的夫妻生活埋下了伏筆。
黃素瓊臨走前,對張愛玲說希望女兒可以經常去看她。
一面是溫暾生活的父親,一面是光鮮靚麗的母親;一個是舊式生活的擁護者,一個是新型生活的倡導者,張愛玲正兩面為難的時候,母親的那句話仿佛如同天籟,正好砸到她的心窩里。的確,父親和母親她都舍不得,這樣她既可以享受父親這邊溫暖的生活,又能享受到母親那邊新鮮事物的教育了。
母親搬出去后,姑姑張茂淵對哥哥的行為更加的不屑一顧了,在怨恨卻無效的同時,張茂淵決定搬出去與這位老朋友同住。兩個人搬到了一個法租界的洋房里,雖然沒有原來住的地方寬敞,但是姑嫂兩人還是將這里裝飾得富麗堂皇。耀眼明亮的吊燈絢麗而奪目,牛皮的沙發柔軟而舒適,靠近窗子的地方有個大大的繪畫室,里面掛滿了黃素瓊的油畫作品和雕刻,她們還安裝了在當時中國都少見的瓷磚浴盆和煤氣爐子……張愛玲經常在那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她喜歡那里陽光的味道。
和母親明艷的生活相比,父親張志沂顯然過得不太好。父親帶著全家和傭人從原來的洋房里搬了出來,隨便找了一家弄堂就將家人安置進去。沒有妻子束縛的張志沂,混得更加如魚得水了,每天沉浸在戲院里無所事事,去賭場里豪擲千金也無所謂,甚至妓院里的人沒有一個不認識他。父親的自暴自棄張愛玲看在眼里,卻沒有絲毫的辦法,后來張愛玲決定住校,減少回家與父親碰面的次數。
不久以后的一件事,再次打破了張愛玲心里的天平,母親黃素瓊決定去法國留學了。突如其來的消息并沒有讓張愛玲詫異很久,在她眼中,母親本來就是自由的空氣,不屬于這里,不過母親的態度還是讓張愛玲有些失望。張愛玲描述母親和她道別的場景,讓旁人讀著忍不住地傷心:“她來看我,我沒有任何惜別的表示,她也像是很高興,事情可以這樣光滑無痕跡地度過,一點兒麻煩也沒有,可是我知道她在那里想:‘下一代的人,心真狠呀!’一直等她出了校門,我在校園里隔著高大的松杉遠遠望著那關閉了的紅鐵門,還是漠然,但漸漸地覺得這種情形下眼淚的需要,于是眼淚來了,在寒風中大聲抽噎著,哭給自己看”。
一個才上高中的孩子,本應得到這世間最溫暖陽光的灌溉,她卻已經習慣了用外殼去包裹自己那顆脆弱而敏感的心??墒沁@怎么能怪那個轉過身忍不住哭得有些戰栗的小女孩,因為她曾經那樣無私的愛過你們。
黃素瓊走后的日子里,張志沂的生活顯得更加萎靡,整個家里都籠罩在了煙霧繚繞的空氣中,放置在角落里的書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傭人偷懶,早就沾染上了灰塵。越是這樣,張愛玲就越想回到母親當時住過的地方,最起碼那里還有黃素瓊留下的味道。
好在張茂淵并沒有和黃素瓊一起外出留學,而且將黃素瓊的房子保留了下來,張愛玲呆坐在纖巧的桌子上,偶爾翻翻書,偶爾斗斗一旁慵懶的貓咪,暫時忘記了一切的煩惱。
張志沂情緒好的時候也會和她攀談,父女兩個人說一些彼此近期發生的趣事,坐在桌子的兩端捧腹大笑,但是他們的話題里從來都沒有母親。
有些事情發生過,就像一道傷口,即使痊愈了,也會留下一道傷疤,這道傷疤無時無刻不再提醒著你,當時的心境,甚至很多年以后,傷疤不見了,你再回想起來的時候,依然會覺得疼,疼到不能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