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及時掃除心理陰霾,讓孩子向著陽光

  • 兒童心理學
  • 文靜
  • 12729字
  • 2022-10-17 18:34:13

別讓恐懼心理籠罩孩子的童年及未來

每個人的膽量都是不一樣的,有的膽大,也有懦弱。導致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的主要原因就是兒時的教育方法。孩子一出生,還分辨不出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軟弱,也分不清什么是陌生、什么是熟悉。但是隨著逐漸長大,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某種性格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開始凸顯。對于家長來說,自己的孩子非常軟弱會讓他們覺得心痛,難以接受,殊不知,這種性格正是他們?yōu)楹⒆訝I造的氛圍或?qū)⒆拥慕逃绞剿隆?

周峰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小時候,他非常頑皮,整天在外面和小朋友玩耍,不到吃飯的時間不回家。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爸爸媽媽又在外面為事業(yè)打拼,沒人管教他。在這種情況下,周峰的奶奶想了個辦法,每次孫子想出去淘氣時,奶奶就會對他說:“樓底下有推小車的人,專門拐賣小孩,你要是再出去人家把你偷走了,你可就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了。”在爺爺奶奶的恐嚇下,周峰再也不敢出去淘氣了。

爺爺奶奶見這個方法好,便經(jīng)常在孫子不聽話的時候用各種謊言嚇唬孫子。時間久了,周峰竟然像個小姑娘一樣,每天只知道悶在家里看電視,哪也不敢去。這回,爺爺奶奶讓他出去玩他都不去了。

一次,學校舉行運動會。在跳高比賽中,周峰不小心摔在了地上,哇哇大哭起來。全班同學都嘲笑他,還給他取了“娘娘腔”的外號。周峰在爺爺奶奶的嚇唬聲和同學們的嘲笑聲中成長,性格變得越來越懦弱,就連面對同學們的嘲笑他也不敢反擊。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可是過于聽話其實就是懦弱。如果把孩子管教得面對任何事情都無力反抗,那么哪怕他在學校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也是不敢反擊的,因為他已經(jīng)不知道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和尊嚴了。

培養(yǎng)孩子的勇氣必須從家庭教育開始。案例中周峰的爺爺奶奶經(jīng)常嚇唬孫子,導致孫子懦弱性格的形成,可見家庭影響是有多重要。那么作為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懦弱,讓他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呢?

1.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樹立自信心是戰(zhàn)勝膽怯的重要法寶,懦弱的人大都缺乏自信,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件事表示懷疑,結(jié)果就會由于緊張和拘謹導致原本可以做好的事情被搞砸。所以,父母要教導孩子,做事之前先為自己打氣,告訴自己“我能行”,之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努力就可以了。

2.擴大孩子的交際面和接觸面

通常來說,懦弱的孩子的目標常常充滿了不安,家長應該有意識地擴大孩子的接觸面,讓孩子經(jīng)常面對陌生的人和環(huán)境,逐漸安撫孩子那顆不安的心。沒事可以帶著孩子出門,比如帶著孩子去拜訪自己的朋友;購物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幫自己結(jié)款;帶孩子去異地旅游等。等到孩子的見識增長之后,再面對別人的目光就會多上幾分坦然。

3.培養(yǎng)孩子獨立、堅強的品質(zhì)

父母應當培養(yǎng)孩子獨立、堅強的品質(zhì),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等到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不能一味地包辦,而是要讓孩子獨自去想辦法解決問題。開始時父母可以指導孩子去怎么做,之后讓孩子逐漸適應獨自處理事務。不要一下子就把孩子放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接觸陌生的事,否則孩子會覺得不安,變得更加懦弱。

4.不要因為懦弱而辱罵孩子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懦弱就不由地辱罵孩子,豈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膽小。家長應不失時機地和孩子溝通,并鼓勵、表揚孩子,引導孩子克服自身的弱點,盡量避免孩子由于膽怯造成的心理緊張,進而緩解孩子的膽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5.鼓勵孩子當眾表演

如果學校組織演講比賽、文藝活動等,要讓孩子積極參加,多參加幾次,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自信心增強了。如果孩子在參賽的過程中沒有表現(xiàn)好,你可以給他一個安慰的擁抱,告訴他:“你已經(jīng)盡力了,下一次一定要做得比這次好哦!加油!”

淡化順從心理,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

有的孩子雖然乖巧懂事,但是做什么事都沒有自己的主見,就連玩什么玩具都要問媽媽,穿什么衣服自己都拿不定主意。這樣的孩子其實也是值得家長提高警惕的。

為了女兒陳欣欣更有主見,媽媽給她報了自由繪畫班。第一天送她去繪畫班的時候,媽媽最擔心的就是陳欣欣太老實,被人欺負。陳欣欣從小乖巧聽話,不吵不鬧,讓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讓做的事堅決不做,從來都不會說一個“不”字,親朋好友都夸她是個讓家長省心的好孩子。但是現(xiàn)在陳欣欣已經(jīng)讀小學二年級了,媽媽擔心如果她還是保持原來“逆來順受”的性格,在學校很可能會被人欺負,進而影響到學習。

后來繪畫班的老師反映,當多種材料擺在陳欣欣的面前時,她的第一句話總是:“老師,我要畫哪些畫?我該用哪些東西?”陳欣欣已經(jīng)習慣了不去思考,被大人安排自己的生活,突然給她很多選擇空間,她卻不知道從何處入手。沒有主見的性格已經(jīng)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了,如果家長不對其進行培養(yǎng)引導,孩子長大后做事就很容易優(yōu)柔寡斷,拖泥帶水。

其實,類似案例中陳欣欣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導致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如果家長強勢主觀,用個人的經(jīng)驗判斷孩子的需求,就會阻礙孩子在選擇決定中“權(quán)衡思想”的鍛煉。另一方面,有的家長雖然自認為很民主,可實際上他的教育方法并不恰當,比如家長很愛給孩子一個很大的空間讓他們做決定,等他們在寬泛的選擇中迷茫時就會將選擇權(quán)返給家長,這個時候“隨便”“你說了算”等放棄決定的詞語就會脫口而出,這個時候家長會為孩子決策,導致孩子失去思考的機會。那么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學會自己做主呢?

1.將寬泛的選擇細化

面對空間寬泛的選擇問題,家長可以把它細化,比如,不要問孩子“今天晚上吃什么?”而是要問孩子“今晚我們是吃餡餅還是燉菜?”,孩子在面對這種選擇性的問題時更容易做出判斷,選擇其中的一個之后,家長可以繼續(xù)讓孩子決定餡餅吃什么餡的或者燉菜里面都放什么,一層一層剝繭抽絲,形成習慣之后,可以增加選擇范圍,時間一久,孩子就不會再在選擇面前感到迷茫了,自主決定的思想也就能得到鞏固了。

2.尊重孩子的愛好,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

有的家長面對孩子一會兒做做那個、一會兒試試那個的行為感到擔憂,生怕孩子會染上不良的學習習慣。豈不知,很多時候,父母越是干預、阻止,孩子就越是要做。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告訴孩子,不管他做什么樣的選擇,爸爸媽媽都會相信他,并告訴孩子要做出讓爸爸媽媽相信的事,在確保不會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給孩子表達意愿的機會

很多家長生怕孩子會走錯路,習慣為孩子做決定,從來都不怎么征求孩子的意見。一旦孩子不遵從自己的意愿就會大加責備。家長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愿,給孩子自主表達的機會。孩子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他們喜歡探索,父母應該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壓制和給孩子制定規(guī)則。如果家長一直不允許孩子做這個、做那個,那么孩子最終可能會變成一個膽怯的懦弱者。

4.不要總是對孩子頤指氣使

有的家長非常喜歡以命令的口吻讓孩子做這做那,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才是家里的主人,而孩子只能聽話,只能服從自己安排的一切。家長不妨將命令的口吻轉(zhuǎn)化成啟發(fā)式的語句。比如“你應該……”應該改成“你是否應該……”這樣的表達方式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家長對自己的尊重,進而引發(fā)孩子獨立思考,按照自己的意志主動去處理事情。

5.幫助孩子擺脫自卑心理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生于不同家庭的孩子,自然性格、長相、家庭背景都不同。很多家長埋怨,我的孩子因為長相普通,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還有的家長說,由于我們家的家庭條件不好,我的孩子在學校常常沉默寡言……孩子的自卑現(xiàn)象很普遍,但并不可怕,但是如果家長找不到為孩子擺脫自卑的方法,那就非常可怕了。因為他不僅會在小時候自卑,長大了還會繼續(xù)自卑著,難成大事。

孫培培今年5歲,孔月月今年5歲半。孔月月的媽媽經(jīng)常對孫培培的媽媽說:“我的女兒什么都不會,你看你兒子,畫畫得多好啊,我女兒什么都不會畫。個頭還矮,長得也不好看,比你兒子還大半歲呢,卻沒你兒子高,以后可怎么辦啊?”

一天,孔月月的媽媽又對著孫培培的媽媽抱怨。孔月月在爺爺家住了兩天,媽媽非常想念女兒,于是給孔月月打電話。誰知,電話那頭的孔月月吵著鬧著要爸爸接電話,說想爸爸不想媽媽。

孔月月是媽媽一手帶大的,白白胖胖,整潔干凈,非常懂禮貌,但是媽媽卻一點兒都看不到孔月月的優(yōu)點,而且還經(jīng)常放大她身上的缺點,在外人面前貶低她。這讓孔月月的心中形成了自己不如別人的想法。

其實,孔月月真的不會畫畫嗎?不一定,可能只是因為媽媽經(jīng)常把孔月月不會畫畫這件事掛在嘴邊,使得孔月月從心底里認為自己就是個不會畫畫的孩子,有了“你說我不會,那我就不會,連筆都不拿”的心態(tài)。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孩子身上的缺點在悲觀的媽媽眼中會被放大,讓她們看不到一點兒希望;而在樂觀的媽媽眼中,這不過孩子身上的眾多優(yōu)點中極小的不足之處。讓孩子遠離自卑的陰影,從媽媽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開始,從媽媽對孩子的贊美起步。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幫助孩子遠離自卑呢?

1.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我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表達個性的方式和審美眼光,而家長很多時候卻不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表面上你的孩子聽話、懂事,可實際上,他們的內(nèi)心卻是非常自卑的。比如,你無意中的一句“你不如×××”就可能讓他們胡思亂想,甚至產(chǎn)生郁悶、憤怒的情緒。

2.教會孩子掌握消除自卑的方法

語言暗示:家長可以用積極的語言和孩子說話,讓孩子產(chǎn)生積極情緒,進而擁有積極心態(tài)。家長可以有意識地通過積極言語給孩子加油,給予孩子鼓勵。每天在孩子上學前給孩子打打氣,讓他信心十足地去上學。

儲蓄成功:對孩子來說,擺脫自卑最好的方法就是獲得自信;而獲得自信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某件事上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研究表明,每次成功后,人的大腦就會出現(xiàn)一種刻畫痕跡——動作模式的電路紋。人在重新想起以往成功的動作模式時,便會重獲成功的喜悅,進而消除自卑感,自信十足。為了讓孩子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成功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每隔一段時間就給孩子讀讀上面的內(nèi)容,提升孩子的信心,讓他更有信心去克服困難。

長處比較:每個孩子都有長處、優(yōu)點,也有其特定的短處、劣勢。如果家長只能看到孩子不如別人的地方,而看不到孩子的長處,就會讓他喪失信心,變得自卑;反之,如果可以揚長避短,強化自身長處,那么他就會信心十足,充滿快樂。所以,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應當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長處、優(yōu)勢,為他們提供發(fā)揮長處的機會、條件。用別人的短處和自己的長處做比較對于自卑的孩子來說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擺脫陰影:孩子自卑通常是有原因的,與失敗的陰影之間有很大關系。自卑的孩子遇到的挫折、失敗通常更多,及時幫助孩子擺脫這些陰影,克服自卑,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保持自信。擺脫陰影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家長幫助孩子把失敗當成學習機遇,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并從中獲取經(jīng)驗、教訓,幫助孩子將不愉快、痛苦的事情徹底忘掉,或用成功經(jīng)歷抵消失敗陰影。有時候,面對一個大目標,孩子會有些膽怯,一時間恐怕也很難實現(xiàn)這個目標。家長可以為孩子細化目標,將其分成小的階段,讓孩子一步步進行,這樣實現(xiàn)起來就會更加容易,能夠獲得多次成功,并從成功之中獲得自信、遠離自卑。

將孩子的嫉妒心理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孩子都有好勝的心理,希望自己可以超越別人,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是好的,可這并不意味著無法超越別人就產(chǎn)生嫉妒和憤恨,甚至通過一些不當?shù)姆椒▉戆l(fā)泄,要知道,孩子的這種心理是不健康的。

鄭麗是夏沫的好朋友,比夏沫大一歲,兩個孩子經(jīng)常一起玩。夏沫的媽媽也非常喜歡鄭麗,覺得她是個聰明又懂事的好孩子。有一次,夏沫的媽媽把新買來的一大盒橡皮泥拿出來給兩個孩子玩,讓她們比賽看誰捏得好。

兩小孩子玩得很開心,沒過多久,夏沫就跑到客廳,手上拿著自己捏好的橡皮泥模型對媽媽說:“媽媽,這個恐龍是我捏的。”媽媽看了看,不是很像,可是為了鼓勵孩子,媽媽就對夏沫說:“繼續(xù)加油!”

過了沒多久,鄭麗的手中也拿著一個捏好的橡皮泥,比夏沫大一歲,鄭麗的理解、動手能力也比夏沫強些,捏的恐龍更形象。于是,媽媽就夸鄭麗捏得真像,小家伙開心得又蹦又跳。沒過多久,媽媽就聽到了鄭麗的哭泣聲。媽媽跑出去一看,見到鄭麗正傷心地坐在地上哭泣。

原來,是因為媽媽對鄭麗的夸贊惹得兩個孩子起了爭執(zhí)。鄭麗在得到夏沫媽媽的稱贊后,走到夏沫的面前得意地說:“你媽媽說我捏得真像!”可就是這句話惹惱了夏沫,小家伙沖上前搶過鄭麗手中的橡皮泥捏得亂七八糟、扔在了地上,鄭麗急得哭了起來。夏沫的媽媽這才意識到:女兒的行為是由于嫉妒心。

每個人生活在一定范圍內(nèi)都會不自覺地和別人作比較,但是等到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才能、體貌、家庭條件等不如別人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羨慕、崇拜、奮力趕超的心理,同時還會產(chǎn)生羞愧、消沉和怨恨等負面情緒,而后者就是人的嫉妒心理。

孩子雖然也渴望友誼,但與此同時,他們之間也存在著友誼的最大殺手——嫉妒,因為同齡孩子間難免會有競爭,所以,有的孩子在面對比自己優(yōu)秀、比自己成功的朋友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不平衡的心理狀態(tài)。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應該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競爭心態(tài),在培養(yǎng)孩子競爭意識的過程中,讓孩子明白競爭不該是狹隘、自私的,競爭的過程中應當有寬廣的胸懷,而不是陰險、狡詐和算計。

1.讓孩子了解到嫉妒心理的危害

家長有義務讓孩子意識到嫉妒的危害性:(1)對自己而言,嫉妒是一種自我折磨,會在痛苦中煎熬,直接影響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心懷嫉妒的人,通常她的人際關系不好,因為他們常常會對被嫉妒的人冷言冷語,在背后說他們的壞話,故意搬弄是非,設法讓對方難堪等。(2)對別人而言,被嫉妒者反而更勇敢、優(yōu)秀,當你對被嫉妒者給予傷害的時候,對方的斗志就會更強,對方的進步更大,而嫉妒者只有無盡的自我折磨。(3)嫉妒是丑陋的,它不僅會破壞友誼,而且會將自己置于被嘲笑和孤立之下,讓自己的道德一落千丈。

2.教育孩子在競爭中學會寬容

大部分競爭失敗的孩子會在競爭的過程中流露出不高興的情緒,對對手充滿敵意,可見這些孩子還無法通過正確、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競爭,這就需要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競爭意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擁有好的競爭心態(tài),同時告訴孩子,競爭的過程中寬容對待他人,讓他明白競爭的真正意義。

3.教育孩子在競爭的過程中合作雙贏

當今社會的競爭講究的不是置一方于死地,而是在合作中共贏。對孩子而言也是如此,只有競爭沒有合作,人只能變得孤立,人際關系也會變得緊張,對自己以后的成長不利。你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可以和×××合作,取長補短就好了,你們倆都一定會變得更棒!”“我知道×××的在投籃方面比你優(yōu)秀,但是你在攻防方面比他強很多,如果你們兩個聯(lián)手打一場比賽,勝算的概率一定很大。”

幫助孩子趕走抑郁這片濃重的陰云

家長要能認識到自己孩子生活中存在的壓力,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分析解決這些問題,雖然家長不可能解決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問題,但是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處理問題的建議,幫助他們成長為快樂、能適應社會的人。

陶靜小的時候是個非常活潑的孩子,每天活躍于眾多小朋友之間,學習成績也不錯,老師、同學都非常喜歡她,她也會主動和老師、長輩們問好。但是,自從陶靜讀初中之后,父母離婚了,她和媽媽一起生活,從那之后,她就不怎么喜歡主動與人打招呼了,上課的注意力也不怎么集中了,成績一落千丈。雖然到醫(yī)院檢查并沒有什么疾病,但是陶靜的精神狀態(tài)確實很差,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最后媽媽帶著陶靜去看心理醫(yī)生,才得知她得了抑郁癥。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出現(xiàn)過抑郁的情況,比如突然沉默不語、逃課,甚至飲酒、吸毒等,進而表達自己對于家庭的漠視和反抗。總之,任何形式的抑郁都能讓孩子感到孤立、恐懼和不開心。抑郁的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錯了,可他們就是不開心、不快樂,覺得自己的生活一團糟,無法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在這個時候,如果煙、酒、毒品可以幫助自己“排憂解難”,他們就會走向這些東西。抑郁嚴重的患兒甚至會選擇自殺。既然抑郁的危害這么大,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抑郁,重新恢復童真的笑臉呢?

1.不要對孩子“控制”過嚴

家長應當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quán)。比如,孩子3歲的時候允許孩子選擇午餐吃什么,孩子4歲的時候允許他選擇自己想穿的衣服,孩子5歲的時候允許他告訴媽媽自己想買什么玩具……只有從小讓孩子享有選擇“民主”的權(quán)利,孩子才能感受到快樂自立。

2.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多數(shù)抑郁的孩子都不怎么善交際,他們由于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而感到孤獨寂寞。性格內(nèi)向、抑郁的孩子更要多交一些性格開朗、活潑的朋友。家長應該教會孩子與他人融洽相處,有助于培養(yǎng)快樂的性格,內(nèi)心光明。父母可以帶著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yè)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和與不同的人融洽相處。父母也應該從自身做起,和他人相處融洽,熱情待客、真誠待人,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3.讓孩子愛好廣泛

樂觀開朗的孩子大都涉獵廣泛,興趣頗多,如果一個孩子只有一種愛好,那么他是很難保持長久快樂的,試想:如果孩子只喜歡玩電腦,除了手機電腦沒事可做,那么他很容易郁郁寡歡。如果孩子喜歡看書的同時還能熱衷體育活動、飼養(yǎng)小動物、參演話劇等,那么他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他獲得的快樂也會更多。

4.引導孩子擺脫困境

哪怕是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順心,但他們中的大多人都可以迅速從失意中重新奮起,同時將一時的沮喪丟到腦后。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yǎng)他們應付困境和逆境的能力。如果一時還無法擺脫困境,家長可以教育孩子學會忍耐、隨遇而安,或在困境之中找到另外的精神寄托,如球賽、游戲、聊天、逛街等。

5.讓孩子擁有自信心

自卑的孩子很難做到每天開開心心,笑對一切。這就從反面證實擁有自信和快樂性格是遠離抑郁的良藥。對一個智力或能力都有限且充滿自卑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開導顯得至關重要,家長應該多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同時審時度勢地對孩子進行表揚和鼓勵,來自父母和親友的肯定對孩子將來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大有幫助。

6.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

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案例中陶靜原本也是個快樂的孩子,可是自從父母離婚后,便逐漸變得抑郁。要知道,一個充滿了敵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很難培養(yǎng)出快樂的孩子的,他們沒有安全感,而且會由于父母的失敗婚姻而感到親情缺失。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可以讓孩子變得活潑、開朗,遠離抑郁。

適當安慰及時疏導,緩解孩子的委屈心理

孩子生活在自己的小群體中,也難免有受委屈的時候。有的孩子會犯錯誤,被老師批評,被同學指責,其實不管何種委屈,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孩子人生當中的必修課,沒有這些經(jīng)歷,如何讓孩子了解這些事情呢?

王金龍上初一的時候,有一次接到了班主任的道歉電話,后來才知道是因為老師的失誤當眾批評了他。

王金龍回到家后就一個人躲在房間里,媽媽想要詢問他的情況,但是看到他委屈的樣子,就想等他情緒緩和之后再安慰他。這一天他就這樣無精打采的,兒子的萎靡不振讓媽媽非常心疼,怕他抑郁出毛病來。于是走過去,拍著他的肩膀輕輕地說:“媽媽可以體會你此時的心情,被人誤解確實很委屈,委屈就大聲哭出來。”

王金龍聽了媽媽的話,撲到媽媽的懷里,“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媽媽一邊撫摸著王金龍的后背,一邊給他遞面巾紙。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停止哭泣。媽媽問:“現(xiàn)在好受些了嗎?”他點點頭。媽媽說:“可不可以把事情給我從頭到尾講出來?”

于是王金龍開始仔細講述了整個事情的經(jīng)過。

原來,這次一向成績很好的王金龍語文測驗居然沒有及格。語文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驕傲自大、馬虎大意等,由于言語有些過重,王金龍心里很難受。卷子發(fā)下來后,王金龍發(fā)現(xiàn)老師把成績加錯了。重新加過后,他還是第一名。語文老師把分數(shù)給他改了過來,但是老師嚴厲的批評卻無法收回。了解情況以后,媽媽勸他:“老師批評你的話雖然有一些夸張,但是你想過沒有,他為什么這次狠狠地批評了你?”

王金龍說:“嫌我考少了唄。”

我說:“對啊,是你自己太看重了。你想,你語文成績再好,對老師有什么好處?”

王金龍:“我知道了,老師是為了我好。”

受到委屈之后,孩子最迫切想知道的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得到別人的關愛,以及理解。此時一個傾聽對象的出現(xiàn)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家長,必須適當?shù)匕参亢⒆樱{(diào)整孩子的狀態(tài),并且向有益的方面引導孩子。

1.家長要耐心聽完孩子的講述,認真判定

可能有時候只是孩子的一種感覺,而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即使受了委屈,家長對于情況的一種傾聽,本身也是在幫助孩子調(diào)節(jié)情緒。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家長可以冷靜地思考,理智地判斷,為安撫勸慰孩子贏得時間。

2.家長千萬不能火上澆油

當你順著孩子的話很難把握其中的度量時,說不如不說。當你表現(xiàn)得更加委屈的時候,替孩子大肆鳴不平時,你認為可以緩解孩子的情緒,實際情況往往是火上澆油,讓孩子感覺委屈。更重要的是,當你激動起來的時候,你更不能進行冷靜的思考。《中庸》上說過“靜而后能慮”。不能冷靜下來,你的智慧如何能夠展現(xiàn)出來?

3.要能給孩子一些有益的幫助

方法非常多,做事有法,做無定法。雖無定法,但是家長應該掌握一定的原則。原則就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對于孩子的未來發(fā)展有幫助,最起碼有利于孩子很好地把目前發(fā)生的問題解決,千萬不要因為你自己主觀的想法而影響孩子未來的發(fā)展。

引導價值傾向,從小淡化孩子的虛榮心理

如今,隨著物質(zhì)生活的豐盈,家長對孩子的過分寵溺,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xiàn)了愛慕虛榮、喜歡攀比的心理。很多家長都抱怨,“我的孩子整天要這要那的,我的工資都不夠他買一部手機”。每個人都有攀比之心,孩子也不例外,他們對是非的辨別能力還比較差,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時候,很容易在彼此影響下產(chǎn)生攀比的心理。孩子出現(xiàn)攀比心理其實和父母有很大的關系。有的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被人瞧不起,不管孩子提出什么都無條件滿足,自然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自從王宏偉讀初中后,除了學校硬性規(guī)定上學期間一定要穿校服外,他全身上下穿的都是名牌,鞋子一定要阿迪達斯,平常休閑衣服也是三五百元一件的,就連皮帶都要選鱷魚的。

去年媽媽才給他買的手機,現(xiàn)在就吵著要換一款3000元的新手機,嚷嚷著說自己的手機已經(jīng)落伍了。平時媽媽每個星期都會給他固定的零花錢,可他總說錢不夠用,要求每星期多點兒零花錢。媽媽問他錢為什么花得這么快,他說有時和同學們互相請客吃飯,有時候同學過生日送點小禮物就花了。媽媽沒答應給王宏偉增加零花錢,他居然氣得幾天不和媽媽說話,而且摔碎了家里的餐具,最終媽媽妥協(xié)了。

以前王宏偉上學的時候總讓媽媽騎電動車送他,現(xiàn)在卻不用,理由是別人家的父母都開奔馳、寶馬,最次也是現(xiàn)代、本田,媽媽騎電動車送他會丟他的面子。王宏偉最近經(jīng)常和家境富裕的同學來往,導致他的攀比心態(tài)越來越嚴重。王宏偉的媽媽非常不解,為什么自己的孩子會變得如此愛慕虛榮?

如果家長為自己孩子的問題感到困惑時,不妨先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當。教育界有這樣一句名言:問題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不當教育方法的家長。案例中的家長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平時自己買衣服時是不是經(jīng)常買名牌,經(jīng)常將“名牌”之類的話語掛在嘴邊,而且是當著孩子的面?家長的手機是不是更新?lián)Q代很頻繁?其實家長的言行、教育方式時刻影響著孩子,孩子的攀比之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家長該怎么做才能引導孩子遠離愛慕虛榮的心態(tài)呢?

1.不要放縱孩子的消費欲

很多家長視孩子為掌上明珠,孩子要什么就買什么,特別是初中以上的孩子,甚至覺得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能顯示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殊不知,父母對孩子過分的寵愛和遷就,很容易讓孩子滋生攀比心理。家長沒有原則地給予滿足,會助長孩子的攀比之心。因此,無論家庭條件如何,家長都不要放縱孩子的消費欲,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孩子,逐步糾正孩子對穿戴、吃喝方面的虛榮心。

2.給孩子灌輸節(jié)儉的觀念

現(xiàn)在的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情況很嚴重,甚至很多孩子以此為榮,認為誰花錢多,誰的威信就高。導致很多孩子為了贏得比同學更高的威信而想方設法問家里要錢,之后在同學面前炫耀,通過請客、購物的方式顯示自己的大方。而且,很多父母認為孩子花錢沒必要限制,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而且孩子穿著體面,自己的臉上也有光,自己是從苦日子中過來的,不能讓孩子跟著自己再受苦。殊不知這種教育思想在無意中助長了孩子貪慕虛榮的意識。

3.改變孩子攀比的方向

如果孩子出現(xiàn)了攀比心理,說明他的內(nèi)心有和他人競爭的意識,想超越別人,所以,家長要適時抓住孩子的這種競爭意識,將孩子比吃穿、比消費的傾向引導成在學習和好習慣等方面的攀比。比如,如果孩子說××的爸爸開著奔馳去接他,你可以告訴他,到學校里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最終考入比別人都理想的大學,要知道,即使開著價值千萬的車也買不了名牌大學的學歷。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了解更多的事物,開拓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興趣,有意識地讓孩子多接觸鋼琴、舞蹈、繪畫等方面的知識,如培養(yǎng)孩子在文學、歷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興趣。等到孩子的攀比方向轉(zhuǎn)移了,就不會太局限于和其他同學的攀比了。

4.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走上“正途”

作為家長,想讓孩子不貪慕虛榮,自己就不能再虛榮下去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年紀小一點兒的孩子來說。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嫌貧愛富或是做沒有意義攀比之事,時刻為孩子做出正確表率。教育孩子不攀比、不比闊,不能動不動就給孩子買昂貴的衣物、玩具或?qū)W習用品等。

走進孩子內(nèi)心世界,驅(qū)散孩子心里的孤獨

很多家長都說,孩子小的時候是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事,自己反倒成了外人,他們什么都不愿意和自己說,整天捉摸著自己的小心思。是的,孩子稍大一點兒,就會有很多自己的小秘密,這些小秘密不能與人訴說,他們的內(nèi)心其實也很孤獨。

付宇佳從小就是個聰明活潑的孩子,他性格開朗,常常是一群孩子的“頭”,帶著他們到處去玩耍。但是自從付宇佳讀小學六年級之后,性子就突然收斂了很多,好像變得有些孤僻,很少出去和小伙伴們一起玩了。

一天,付宇佳不在家,媽媽在收拾家務的時候看到了他的日記本,日記本是天藍色的,外面還有一排密碼,不過沒有設鎖,媽媽便打開讀了起來,原來,兒子想要考入最好的初中,每天都在努力學習,但是成績卻沒有什么起色,感到心里的壓力有些大。還有一篇日記寫到了一個小女孩,兒子從開學那天就和她前后桌,兩個人經(jīng)常一起下象棋,但是前幾天小女孩被調(diào)到了第一排,再也不能在象棋課上和兒子一起下象棋了,他很失落。看著看著,兒子突然走進臥室,媽媽嚇了一跳,趕忙將日記本放在了桌子上,可是兒子還是很生氣,他憤怒地拿起日記本跑了出去。從那之后,日記本的被上了密碼,媽媽再也打不開了……

案例中付宇佳的媽媽偷看兒子日記本的行為讓他更加封閉了自己的內(nèi)心。孩子長大之后,會對父母以前灌輸給自己的種種思想表示質(zhì)疑,他們甚至不愿意再相信他們,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里,用文字宣泄自己的情緒。作為父母,應該懂得保護孩子的日記,同時找機會和孩子溝通的方法,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孩子對你敞開心扉。那么家長該怎么做呢?

1.理解孩子的行為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同階段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問題,包括突然變得孤僻。家長不用因此而焦慮,而是要調(diào)整心態(tài),用平常心來對待,否則不僅不能幫孩子走出孤獨,還會影響親子關系。

2.像對待成人一樣對待孩子

家長不要一直以對待小孩子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而是要逐漸向?qū)Υ扇说姆较驅(qū)Υ⒆樱瑢⒆討撚凶鹬匾庾R,孩子是個獨立個體,家長不要總是用自己的方法代替孩子的想法,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一味地管教孩子,如此才可化解孩子的對立情緒,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3.嘗試著和孩子建立朋友關系

等到孩子的年齡逐漸增長后,他們會有一些獨立自主的表現(xiàn),要求和成人建立起和以往不同的朋友式的關系,他們希望成年人可以尊重、理解自己,如果到了這個時候家長或老師仍然將他們視為小孩,對其嚴加監(jiān)護,而且懲罰孩子,忽視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他們就會通過相應的方式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不滿,甚至產(chǎn)生抗拒心理。孩子上學之后,更愿意和同齡人說話、交往,找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玩。他們的交往對象最初是自己班級里的學生,隨后擴大到全校范圍,甚至校外范圍。家長要懂得放手讓孩子獨自處理一些問題,尊重、信任孩子,主動和孩子商量家中事務,滿足孩子的正當要求。

培養(yǎng)寬廣胸懷,送給孩子豁達的性格

現(xiàn)實生活中,難免有人做對不起自己或有損于自己的事情,而心境豁達的人對這些事不會耿耿于懷,也不會過分計較,可以一笑了之。很多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夠豁達,太小氣,一點兒小事就亂發(fā)脾氣,與別人起爭執(zhí)。那么該如何做才可以讓孩子形成豁達的性格呢?

姜萍萍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里只有這么一個孫女,爺爺奶奶對她很是嬌慣,不允許別人和姜萍萍爭任何東西。有一次,姜萍萍和其他小朋友起了爭執(zhí),爺爺竟然一氣之下伸手打了那個小朋友,對方的家長很不滿,但是礙于面子也就沒有說什么,只是從那以后,再也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和姜萍萍一起玩了。看到爺爺奶奶會為自己出頭,姜萍萍更加肆無忌憚,甚至欺負其他小朋友。

姜萍萍7歲后,媽媽將她接到了城市里去上學,沒過多長時間,媽媽就發(fā)現(xiàn)了姜萍萍很容易和其他小朋友起爭執(zhí),很“占尖兒”,什么都要自己挑,自己喜歡的東西別人碰都不能碰。媽媽很擔心女兒這樣下去以后會沒有朋友,于是想出一個辦法轉(zhuǎn)移女兒的注意力。從那之后,在女兒和別的小朋友起爭執(zhí)的時候,媽媽經(jīng)常會溫柔地對她說:“萍萍,你是姐姐,要懂得謙讓,這樣才能顯示出你比她更懂事、更有禮貌。”媽媽經(jīng)常利用節(jié)假日的時間帶姜萍萍到處旅游觀光,每天處在開心狀態(tài)的萍萍早就已經(jīng)看淡了平時和小伙伴之間的那點瑣碎的事情,和小伙伴起爭執(zhí)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

案例中姜萍萍爺爺奶奶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的內(nèi)心變得更加狹隘,不愿意和其他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東西,甚至想要從其他小伙伴的手中搶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并占有,因為她心里清楚,凡事都有爺爺奶奶為自己“撐腰兒”,這時候的她不知道和伙伴友好相處才是最重要的。而和媽媽生活在一起之后,姜萍萍逐漸懂得,擁有豁達的性格可以讓自己更快樂,而這也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點。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精神教育,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才可以坦然面對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和殘酷的社會競爭。家長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避免孩子變得胸襟狹窄。

1.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寬廣的胸懷

書籍之中有很多值得孩子學習、借鑒的故事,這些故事對孩子的啟迪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比如可以讓孩子閱讀成語故事,當孩子讀到《負荊請罪》的時候就會懂得,藺相如心胸開闊,凡事以大局為重,所以秦國才不敢冒犯趙國,廉頗得知藺相如的為人后羞愧不已,背著荊條到藺相如門前請罪。孩子可以從這個故事中體會到寬廣的胸懷對一個人而言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年紀還小,不能從故事之中有所領悟,那么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故事,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領悟其中的道理。比如家長可以問孩子:“你覺得藺相如為什么不和廉頗計較?”一點點引申下去。

2.為孩子做個好榜樣,帶孩子游覽名川大河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總是能在無形之中影響著孩子。如果父母是心胸豁達之人,平時不與人斤斤計較,待人友善、大方,那么孩子就不容易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別人起爭執(zhí)。平時多帶孩子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看著美麗而壯闊的風景,孩子的心境自然會更加豁達。

3.教孩子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我們都知道,繪畫的過程中選取的角度不同,畫出來的畫像也是不同的。現(xiàn)實生活中處理問題的時候也是如此。家長想要培養(yǎng)孩子擁有豁達的性格,就要教孩子多從好的一面考慮問題。面對糟糕的情況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不該是“完了”,而是要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壞的一方面自然就有好的一方面,多想好的一方面,內(nèi)心自然會更開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枞阳县| 阳原县| 呼和浩特市| 普宁市| 威宁| 开鲁县| 务川| 泾阳县| 绥阳县| 云南省| 巨鹿县| 泽普县| 乌恰县| 普格县| 通许县| 永春县| 辽中县| 阿合奇县| 邯郸县| 大方县| 都昌县| 西青区| 大新县| 固安县| 积石山| 元谋县| 丰顺县| 黄山市| 西林县| 交口县| 浦县| 鸡西市| 兰考县| 隆安县| 都江堰市| 宁城县| 徐汇区| 浮梁县| 八宿县|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