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民間要有錢才能消費
- 我只想安靜的做個昏君
- 天喵教主
- 2371字
- 2022-12-14 21:14:44
朱允炆撇著嘴。
光顧著收錢,忘了做預算了,這他娘的疏通大運河要和修建黃河掛鉤。
所以這看似四百萬兩漕運國債券疏通大運河。實際上這就算初期工程款,修建大運河和防護黃河泛濫是有因果關系的。
大運河不管是通濟渠還是京杭大運河,都繞不開黃河。
如果黃河不整治好。
運河修的再花里胡哨,黃河一旦泛濫就遭殃,南北就會被阻隔。
當年南宋時黃河奪淮,就搞得中原地區旱澇千里。
現如今疏通漕運的錢是有了,四百萬兩,至少可以保證三年內,大明有足夠的銀子疏通運河這個黃金水道。
但是如何治理黃河呢?
如果黃河一泛濫,疏通漕運這幾百萬兩國債券就全打了水漂。
錢錢錢,又得錢。
踏馬的,想當個明君不容易,做昏君也好難??!
他雙手叉腰道,望著揚州府周圍的大好河山,嘆氣道:“姚大師啊,咱還有許多事情沒做好?!?
“這漕運河道,如果搞得好,南直隸和北方諸省都能得益,可是咱這黃河怎么辦,現如今沒錢修黃河,要想治黃河,非得數十年之功,不修黃河,運河就始終有隱患,一邊修一邊被黃河泛濫阻隔,那樣這四百萬兩銀子也不夠啊。”
朱允炆剛嘚瑟一會兒就沂蒙了。
一邊的姚廣孝聞言也是心中無奈,他上前拱手道:“陛下,此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陛下您發行漕運國債券,是為了十年之功,以十年疏通大運河,如今已經得錢過半,可以邊修邊賣國債券,而且沿途除了揚州府,還有許多運河兩邊的城池多有巨富?!?
“黃河也是如此。”
“發行黃河國債券,其實可以賣去更多地方,就好似山東,陜西,山西這些地方,看似土地貧瘠富戶不多,實則民間多有藏富之人?!?
“陛下可以專開一國債,名為河運券,在沿黃河,長江,還有漕運運河周邊城池販賣,必能得益,為何要局限于揚州和蘇州呢?”
“應天府和運河北方諸城,也一并可賣啊。”
“等將來我朝海貿通行,民間富有之人眾多后,這正好可以多多發行債券,讓老百姓用大明寶鈔購買債券,步步收回大明寶鈔,再以從海外各國收來的銅料銀料鑄造為銅錢和銀錢,發給他們作為利息,來沖積寶鈔的膨脹?!?
之前,朱允炆給姚廣孝講述了一下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原理。
他活學活用,現如今就直接
朱允炆拍了拍腦袋,哈哈笑道:“對啊,朕差點把這事兒給忘了?!?
“不過這兩百多兩銀子要找專人專用,給朕好好盯著?!?
“現如今,咱先去拜訪拜訪揚州府的大寺?!?
因為揚州府的和尚財主們,在朱允炆到來之前有卷款逃跑的嫌疑,朱允炆決定去拜訪一番此地德高望重的高僧,看看能否結緣。
揚州府古寺眾多。
在南北朝時,此地千里之地,有大大小小的寺廟成百上千,到處都是佛寺,杜牧就曾經寫過一首詩: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而朱允炆選擇去大明寺會會大明寺的方丈。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的大明年間,故因此而得名,是名符其實的千年古寺,著名的唐代高僧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前還曾在此任主持,弘揚佛法。
唐宋時期,此地都歷來被文人墨客所重視,還專門給歐陽修和蘇軾修建了兩座草堂,專門供奉二人的術法真跡。
王中得知朱允炆要前往大明寺,有些憂慮。
他咬牙道:“陛下,大明寺可是揚州古寺,方丈慧根大師更是此地高僧,德高望重,平素里柴米油鹽不進,我東廠和朱指揮的錦衣衛屢次給他們結緣,都未能成功。”
“哦?”
朱允炆這才知道,感情自己選的這個大明寺還是個刺頭。
“老子打的就是刺頭!”
“我明國國貧民弱,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都不敢妄自稱為大明,他大明寺有何臉面敢取名大明寺?”
“大明二字,乃是我明國將士浴血奮戰打下的?!?
“走,拜架大明寺!”
朱允炆當即吩咐出發。
天子的車架儀仗隊足有數千人隨行,之前朱允炆擔心擾民,后來發現個問題,如果自己不把牌場和儀仗搞大點,別人會以為自己很窮。
靠北啦,雖然咱的確有點窮。
但是作為大明天子,車架儀仗還是得撐起場面。
否則徒讓各地的老百姓和官員嗤笑。
有些大明的王侯出行,隨行都有上千人,敲鑼打鼓,儀仗林立。
因此在朱允炆要求下,隊伍陣仗十分龐大,敲鑼打鼓,沿途給前來拜見的老百姓分發一些新印的銅錢,并且詢問他們此地賦稅之事。
輦車上。
馬皇后因身體不適,有些倦容,在車架中歇息。
而朱允炆白撿的兒子朱文奎,則是呆呆地坐在朱允炆身邊,望著那些沿途山呼萬歲,收到錦衣衛撒出去的新錢山呼萬歲的百姓們臉上自發的笑容,呢喃道:“父皇,您不是沒錢嘛,為何還要給這些老百姓送銅錢?”
朱允炆擺出經典葛優躺,躺在輦車上,任由幾個宮女侍奉自己給自己喂葡萄,聞言瞥了朱文奎一眼。
朱文奎又喃喃道:“兒臣覺得,這些百姓拿了銀錢才山呼萬歲,并非是真的愛戴您,他們更愛錢財。”
朱允炆哦了一聲。
可以啊小伙子。
朱允炆在登基之初,就將母親呂氏封為皇太后,追封自己父親朱標為皇帝,將自己兒子朱文奎立為太子。
這段時間,朱文奎經過朱棣等人的照料,又在朱允炆的放養狀態下,漸漸和以前不一樣了,不再是那個傻乎乎的小子,而是學會了獨立思考。
朱允炆將朱文奎拉過來靠著自己,說道:“文奎啊,皇爺爺在的時候,出巡會像朕這樣給這些老百姓發錢嗎?”
朱文奎搖搖頭,
他說道:“這些時日,東宮中的老師,多讓兒臣研習洪武皇帝的言語,誥律,洪武皇帝重懲貪官污吏,又給老百姓們分田,故而老百姓們是從心里感激他的。”
朱允炆咧嘴笑:“你小子說的很對?!?
“洪武皇帝雖然殺的人很多,但是他殺的都是貪官污吏,還行士紳,沒幾個普通人,此地的老百姓,此地的子民都有受益?!?
“而你父皇我雖然免了人頭稅,搞了一條鞭法,實際上老百姓還是要繳稅,只是人頭稅沒了,真正得益的是哪些官員,普通人得的益處不多。”
“父皇年輕,沒有自己的心腹之人,而且父皇不像是洪武皇帝那般的馬上天子,在民間威望隆重,故而我用最笨的辦法,有人來拜朕,朕就發一些銀錢。”
“這銅錢不多,但是效果不同。”
“民間缺少錢財,老百姓得了錢財自然會去消費,我大明的貨殖府就能得錢,故而這些錢并非是賞給他們的,最后還是會回到我大明國庫里去?!?
“民間要有錢才能消費,沒錢,消費個屁!”
“朱文奎,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