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朕絕對沒有驕傲哇哈哈哈哈
- 我只想安靜的做個昏君
- 天喵教主
- 4240字
- 2022-12-13 16:54:30
應天府。
文淵閣內,此處距離出午門有個門洞,門洞周圍有些小屋,平素是值守的東直衛官兵休憩所在,此時朱棣為了更好的處理政務,索性搬到了這里,弄了一張小床,值夜時便留宿于此。
夜色已深,內閣諸臣大部分都已經回家。
而內閣首輔暴昭,齊泰,兩個人卻聯袂而至,拜訪朱棣。
暴昭進門之后,見朱棣正在用飯,感嘆道:“已經這般夜深了,燕王殿下處理政務,忙至現在才得閑用飯?”
朱棣放下碗筷,淡笑道:“然,咱只是胃口不佳。”
“二位大人可用過飯?”
齊泰舉起手中的飯盒,笑道:“早知燕王殿下未曾用飯,這是宮里御膳房的外賣,現如今御膳房的御膳也可以外賣送出去,應天有許多有錢人家都愛點來嘗個新鮮,我等也嘗嘗這宮中的御膳。”
說著和暴昭一起,將飯盒中的幾樣小菜拿出。
又用熱水燙了碗筷,在外面進一個火爐用來煮茶。
明初,茶葉的服食方法有很多種。
有唐代時候,炒制,放入各種香料的方法,也有宋代的炒制法,干服法,元代時候茶葉也多了許多服食方式,蒙古人將風干肉加入茶葉里,一起泡著吃,而明太祖朱元璋欽定為泡沖法,以開水沖泡。
不過宮廷內部還是保留著一些古代用法,以香料,胡椒等炒制茶葉,然后煎煮服食。
齊泰就是此中好手。
他將火爐燒開,給三人各自煎了一杯茶。
三人就著熱茶,吃著食物,氣氛也漸漸熟絡起來。
這幾個人朝夕相處,內閣諸臣互相都比較了解了。
燕王朱棣端著茶湯聞了聞,感嘆道:“齊大人的茶道又有精進,好茶。”
齊泰卻苦笑著搖搖頭。
“燕王殿下取笑了,末微之技不足掛齒,倒是有件大事……”
齊泰瞥了暴昭一眼。
暴昭人如其名,他性格有些剛直不阿,為人正派,朱元璋就愛他這一點,因此他直言不諱道:“有人慫恿藩王謀反。”
“哦?”
朱棣微微吃了一驚,但也沒說什么,端起茶杯又飲了一口。
暴昭哼了一聲,道:“蔣獻死后,江南有一些說書人和書院,在書院中抨擊陛下,將他說成是桀紂一樣的暴君,朝中有些大臣也著實不安分……”
齊泰抿抿嘴。
陛下剛登基大寶,就大刀闊斧搞起了改革,若是朝野和民間沒有微詞才怪。
更何況天子朱允炆的生母,呂太后突然暴斃。
這不得不讓這民間的士大夫階級抓住小辮子,他們早就被洪武皇帝朱元璋整的夠嗆。
如今,皇族更是開始經商,掌軍。
這自然給了一些自詡學了從龍術的陰謀家機會,在江南各地的書院講書,還有些儒門中人到處串聯地方上的藩王,如今湘王,桂王都傳來奏折,說有人前去勾連他們。
暴昭瞥了一眼朱棣的反應,道:“陛下改革力度過大,有隱患也,前期諸臣,還有民間豪強礙于洪武皇帝威名不敢有何動作,這些日子漸漸猖獗。”
“我和齊大人前來,就是想請燕王殿下做主,將各地作亂的逆賊梟首伏誅。”
朱棣輕輕地點了點頭。
但是他看向暴昭和齊泰的眼神卻很古怪,你們這表情這眼神,似乎是在說那個傳播陛下得位不正的人是咱?
而且逼著咱去做獵手絞殺亂賊,這是要把我朱棣樹立成陛下的千古忠臣嘛。
絕了我朱棣對那至高無上寶座的覬覦?
朱棣也是心中門兒清,但他面上不動聲色,如果讓他在外掌軍,他倒是有幾成把握可以謀逆篡位,奪一奪那至高無上的寶座,但如今得到的越多,權勢越大,他就越害怕失去,反而沒了當初父皇朱元璋剛剛駕崩時那種野心。
而且……
他大舅子徐輝祖如今掌管著大明全國的衛所兵操練,也就是作訓主任,許多中低層將領都是徐輝祖一把帶出來的,朱棣深知自己這大舅子和自己不對付,若是要謀逆,徐輝祖第一個不同意。
另外就是李景隆。
先前二人還有幾分恩義,現如今李景隆對天子那是十分尊崇。
李景隆掌管天下軍事后勤,也就是說后勤部主任和作訓主任都在天子那邊,我朱棣縱然有通天之能,又能怎樣?
再說了,天子對我的恩德,我朱棣還是有那么億點點感動的。
以我做刀?
這刀我又何妨。
“此事我知曉了,我會親自部屬大理寺調查此事,各地書院,茶館,但凡是抨擊圣上的,全都抓起來,有謀逆之嫌的,悉數問罪。”
“謀逆之人,該斬都斬!”
“陛下所作所為,乃是千秋萬世基業之根,若是我等輔佐他做好了這幾件事,大明江山何止萬代,但眼下最緊要的還是征安南之事。”
“若是安南大勝,陛下聲威無雙。”
“朝野之中的那些魑魅魍魎,自然不敢有其他聲音。”
“民間小民,只知陛下軍威,不知陛下其他也,故而這場安南之戰我朝必須得勝!”
朱棣說道。
暴昭和齊泰同時點點頭。
齊泰自幼也通讀兵書韜略,不然他也做不到兵部侍郎的位置,他說道:“漢時伏波將軍馬援平交趾時,本是和樓船將軍海陸并進,海路初為主力,樓船將軍病故,海路改為后勤輔助,我大明既然只想要幾個港口,那此次大軍征討安南,是否以海路為主?”
朱棣道:“那是自然。”
“元朝時候征討安南,海路也極為重要,幸虧咱們這個天子并非是那種好大喜功之人,他只想要幾個港口,此事容易,但咱琢磨,既然安南現如今內亂不止,我朝大軍,完全可以舉義旗,興義軍,倒伐諸侯。”
暴昭和齊泰都是一愣。
“嗯?”
朱棣淡笑著拿出朱允炆寫給他的書信。
書信上寫著。
“四叔啊,眾所周知,安南自古以來就是我大明國土,漢朝時就是了,唐宋元都為我朝所有,我大明自古以來就對安南擁有領土主權,等大軍準備完畢,準備征討安南時,咱們大軍一定要統一話語。讓我大明官兵知曉,我等是為何而戰。”
朱棣淡笑道:“陛下此信,我深有所悟。”
“既然安南陳朝,黎氏都是篡權奪位,自然就是偽王,我大明繼承華夏衣缽,才是安南正主,此戰我大明可以堂堂皇皇,興義軍前去安南平叛也!”
齊泰本來發呆,此刻笑道:“好一個安南自古以來就是我大明國土…”
……
和朝鮮相同,此刻的安南也陷入了動亂。
許多大明邊軍,尤其是廣西苗兵,壯兵,紛紛化作山大王,在安南邊疆來回縱掠,這些苗兵軍紀很差,但是戰斗力十分彪悍,一度打的安南官兵無法招架。
在安南侵略大明廣西四府之地時,大明官兵因為人少無法四處剿匪,而廣西的民壯自發組織起來,將入侵廣西的安南賊軍打的丟盔棄甲,廣西的民壯生性彪悍,腰間常佩戴刀劍,一言不合拔刀互毆,橫尸當場更是常有之事。
因此朝廷歷來也重視從廣西征調兵員。
在朱允炆的命令下,廣西各地官府樂開了花,將許多平素在街上到處游蕩的游俠,還有衛所軍中的刺頭全都送去安南讓他們占山為王,這其中一些人還真闖出不小的名堂,安南本地的鄉紳富戶都有家有小,離不開一畝三分地,而大明過去的這些驕兵悍將打完就跑,跑了又來,弄的他們不堪其擾。
此時其實大明也一樣,官兵剿匪總是顯得很無能,而匪患屢屢不絕。
更何況這伙兒匪,他們還有大明的衛所糧餉武器支持。
安南陳氏本來是安南國主李氏的后戚出身,篡位后因為得位不正,故而對于掌軍的大將打壓甚重,反而激起了黎氏的反抗,也導致安南陳朝的國主對于基層軍事力量無法掌握,現如今北部和南部,中部遍地都是叛亂戰火。
安南陳氏國主一連排了五波兒使者前來大明求饒,希望朝貢,并且交出入侵大明的叛軍首領,但是大明直接見都不見。
鴻臚寺,四方館內。
安南陳朝的使者陳元在門口氣炸了。
他唾沫橫飛,怒斥道:“我等乃是安南的使臣,豈有藩屬國無罪,卻將藩屬國使臣禁足之事!”
他之前所有手段都用了,一哭二鬧三上吊,還磕頭磕出血,得到了朱允炆賞識。
此刻他自比華夏的蘇武,班定遠,立志要見到大明皇帝,讓他將派去安南的廣西衛所兵全部撤出來。
鴻臚寺少卿現如今賊得意,他趾高氣昂地對陳元道:“胡說八道,安南可不是我大明的藩屬國!”
“眾所周知,安南乃是我大明的固有領土!”
鴻臚寺少卿的聲音擲地有聲。
“你!”
陳元瞪大眼,咬牙切齒:“你大明終于要以大欺小,侵吞我安南了嘛,天子討而不伐,此等大明,如何為諸國之長!?天朝上國!”
鴻臚寺少卿哼道:“我明國非天朝上國,小國也。”
“漢時伏波將軍馬援就平定安南,至今有千年,唐宋元,我華夏皆為安南國土之主,你安南陳氏不過是竊取我大明固有領土的逆賊罷了,跳梁小丑,雖遠必戮,陳使者,你倒是有幾分節氣,若是這愿意歸順我圣天子,我明國皇帝會對你委以重任。”
陳元怒斥道:“休想做夢了!”
“我寧死不屈也!”
“好!”
鴻臚寺少卿冷笑:“我明國軍威你也知曉,天子說了,你若不降,晚一天答應,將來就在安南殺一百人,晚十天,就是千人!”
陳元呆了呆,怒道:“我這就頭撞立柱,以保名節!”
鴻臚寺少卿當即讓開位置,指著門柱子道:“陳使者請自便,天子說了,你若自殺,將來必在安南屠滅你陳氏全族,我明國雖小,但勿謂言之不預也。”
陳元身子輕輕顫了顫,他閉上眼眸深吸一口氣,睜開眼苦澀地擺擺手道:“大人,能否引薦我去見一下本朝天子,我愿降,但要求見陛下面覲。”
“哦?陳朝使者,你是想學藺相如還是想學荊軻?”
一個聲音響起,鴻臚寺少卿慌忙回頭,卻見攝政王燕王朱棣緩步踱步而來。
朱棣面色冷厲,哼道:“我朝非為攻略陳朝,只想要幾個港口通商罷了,你乃是安南國主之族親,也算安南王族,說話有幾分重量?”
不等陳元講話。
朱棣又道:“你說話的重量并無所謂,安南有幾斤幾兩,禁得住我大明天軍的刀?”
……
朱允炆的車架到了揚州府,自然要領略當地美食。
他足足在當地胡吃海喝,呆了三天,才繼續往鳳陽府走去。
揚州府此地乃是大明漕運重地,關切南北,元朝時,忽必烈重修通濟渠疏通大運河,保證了南北漕運暢通,這條河道至今仍然能夠使用,所以本地有數萬漕民,靠著運河吃飯。
朱允炆在這三天,肅清吏治,查治貪官,清退地方官府橫征暴斂的賦稅。
這些政策深的民心。
朱允炆乘坐在高大的樓船上,沿途兩邊的軍戶,漕民,百姓們紛紛跪在運河沿岸,山呼萬歲。
洪武二十六年時,洪武皇帝朱元璋丈量天下土地,制作魚鱗圖,得知天下間有田地一百五十畝以上的富戶越有一萬多戶,其中多半都在江南,而揚州府則是江南地區比較多的區域。
這是因為當年張士誠,元軍,明軍屢次大戰,將此地打的荒野百里,民不聊生,許多原住民紛紛遷徙,留下許多富庶肥沃良田,他們也是解除人頭稅之后,收益最大的一批人,如今朱允炆又放開了賦稅限制,印花稅一個賦稅,就讓他們得益許多。
能讓自己腰包更有錢的天子,誰不愛?
“永樂天子萬歲!”
“天子萬歲!”
許多百姓山呼海嘯,在糧長和鄉紳帶領下舉著朱允炆畫像,來回歡呼雀躍,人山人海,猶如潮動。
朱允炆在樓船上哈哈大笑。
“陛下,您小心風寒。”
馬皇后跟在他身邊,想給朱允炆披上一件披風,朱允炆卻得意地回頭道:“哦?皇后你也看到有人舉著朕的畫像了?朕絕對沒有驕傲哇,哈哈哈哈哈……”
這昏君志得意滿,踏馬的,這踏馬的才叫做成就啊。
和做皇帝比起來,他更喜歡這種被人認可和尊崇的感覺,別說心里那點小九九,哪個男人禁得住這種考驗。
江山美人,權勢無邊。
這就是男人追求的終極目標吧。
“皇后,你說朕乃是千古明君?別這樣,虛名對朕就像是天邊的浮云哇,哈哈哈哈哈……”
朱允炆爽朗大笑,剛剛笑道一半,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來。
靠,笑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