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清譽又值碎銀幾兩
- 我只想安靜的做個昏君
- 天喵教主
- 3434字
- 2022-12-05 13:16:50
王中諂笑道:“陛下說的是,奴學會了。”
心中卻有些惶惶然,因為東廠看起來是御用監旗下的一個廠房,專門生產各種皇宮御用之物販賣,實則暗藏著探查情報,監聽百官和錦衣衛的職責。
東廠這個情報機構,是朱允炆根據后世的一些情報理論,再加上現如今這個時代的情報架構組建的,大隱隱于市,以商為名,行諜之實。
錦衣衛蔣獻何等風光?現如今,都已被安插了諜子,朱允炆還親自接見了安插在蔣獻身邊的諜子。
我要是像天子你這么瀟灑就好了……
王中也想硬氣,但是擔心文臣秋后算賬,而且害怕自己做的太過火引來天子忌憚,一時有些糾結。
等朱允炆走后,王中深吸一口氣,咬咬牙,伸頭縮頭都是一刀,天子都不顧名聲,我一介閹人,有何懼之!?
他立即將自己手下得力的檔頭都叫了過來。
“諸位!”
王中雖說年歲不大,但是這些日子以來漸漸掌握大權,成千上萬人生計盡操他手,此刻說話不怒自威,他面白無須,一雙眸子學朱允炆般瞇起,咬咬牙:
“咱們這個陛下,可是古往今來少見的明君,圣君,他減免人頭稅,咱家聽說,這人頭稅收了上千年,陛下是古往今來第一個在國朝建立之初全國免了人頭稅的好皇帝!”
“我等為陛下辦事,那將來也能名垂青史。”
“你等都給我好生細心打起精神,一邊賺錢,一邊打探消息,誰要是不用心,別怪咱放不過他!”
一個大檔頭拱手道:“公公,您放心,俺家十一口人,得蒙陛下恩典免了人頭稅,又攤丁入畝,咱家今年繳的稅反而少了,因為咱們家人雖然多地卻少,咱絕不會辜負天子恩德!”
“我也是,我家六口人,攤丁入畝后繳稅更少,而且花錢可以不服徭役,我老父年逾五旬,如今終于能得休息!”
“我家也是……”
諸檔頭七嘴八舌,能夠站在這里的,已經算是大明如今的富農階級,他們大多都是軍戶出身,而有一部分是匠戶,專門給御用監造物。
得益于朱允炆的新政策,這里幾乎人人受益。
事實證明,能夠惠利到大部分人,它就是一項好政策。
王中深吸一口氣,眸子閃爍,捏著拳頭發狠道:“外間有些貪官污吏,說咱家是趙高,說陛下是昏君,咱家著實氣憤,天子雖說愛財,但取之有道,咱們找的也都是貪贓枉法之輩,這幫人搜刮民脂民膏,咱家是萬分瞧不起他們!”
“如今國庫缺錢,天子內庫也缺錢,陛下如今一頓飯只吃四個菜,衣服也緊著一兩件穿,宮里是能省則省,有這般天子,哪個人看了不落淚?”
他重重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大聲道:“咱們東廠,一定要給陛下爭出個樣來!”
“你等都給我抖擻精神,想方設法賺錢,還有各地的貪官污吏,也都給咱緊盯著,我東廠,與國賊誓不兩立!”
“東廠威武!”
“誓擒國賊!”
震耳欲聾的響聲在東廠內部響起。
從東廠出來,朱允炆直奔大明太學,不過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叫上了周王朱橚和蜀王朱椿。
周王朱橚這個人雖然比較混蛋,但是放在一眾混蛋里,他顯得不是那么可恨,而且他犯的很多過錯,跟手下為非作歹關系比較大,如今他負責籌辦大明醫學院,給大明培養醫匠,醫官,因此長駐太學和國子監。
“陛下,醫學院如今已經召集了江南名醫一百一十五員,學徒一千二百三十七人,但宿舍緊缺,山長,祭酒,生員俸祿還是沒有著落。”
周王朱橚面貌白白胖胖,他一臉長髯,看起來和朱棣有些像,不過不同的是他富態許多,這段時間操勞皇家醫學院,他也累的夠嗆,感嘆民生之艱。
“醫學院的宿舍,放在何處為佳?”
朱允炆聞言看向蜀王朱椿,蜀王朱椿要籌建大明皇家銀行,第一步是清查各地驛站,擴編整修,多招驛卒,將郵局這個業務先做起來。
朱允炆見他處事井井有條,索性把內庫也交給他管理。
而大明皇家醫學院,國庫是沒有銀子撥款的。
想到今年國庫和朱允炆內庫的銀子留存,蜀王朱椿猶豫了一下,不知道該怎么說,大明皇家醫學院選址不難,可是修建又得一大筆銀子……
“南京最佳,若是想要實現陛下醫恤天下的宏愿,各地還要有縣學,鄉學,按照我估算,少數需要白銀一千五百萬兩,才可以實現。”
“而應天府這座醫學院,至少也得白銀五萬兩才能建成。”
蜀王朱椿說道。
朱允炆眸子頓時一皺,咬著牙根:“悔不該對江南減稅,可惡啊……”
今年夏稅,因為朱允炆穿越晚了幾天,被齊泰和黃子澄忽悠免了江南重稅,雖說朱允炆索性免了人頭稅搞攤丁入畝,在江南試行,理論上有補救可能,但是夏稅入倉后各地統計,江南今年夏稅繳納的收成少了三分之一。
可別小瞧這三分之一……
江南熟,天下足,江南的賦稅就是大明如今賦稅的晴雨表,這三分之一放在國庫,就相當于整個國庫四分之一的賦稅沒了。
而大明對九邊的持續建設,每年都是有固定支出的,江南少了,國庫就需要從別處找補,還得留下一些預防天災人禍。
若不是朱允炆放下節操,從貪官污吏和江南各地富戶手里搜刮來了幾百萬兩銀子,在各藩王手里又搞來幾百萬兩,別說醫學院了,今年朝廷估計連俸祿都發不全。
撮著牙花子,朱允炆問蜀王朱椿和周王朱橚道:“兩位王叔有什么賺錢的好法子?我大明平窮如斯,莫奈何呼?”
周王朱橚心中頓時深感愧疚,他之前為藩王的時候,每日吃穿用度不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哪里像是今天這般捉襟見肘。
他是個醫學愛好者,自小就喜歡醫學,多次參與編撰醫書,也很喜歡治病救人,胸中是有慈悲心腸的,微嘆一口氣,周王朱橚說道:“陛下,本王府中還藏有五萬兩現銀,本王可以全部捐出來修建醫學院。”
這是他壓箱底的棺材本,最后的老底。
蜀王朱椿見他這般,也說道:“陛下,我在成都府也有黃金一萬余兩,乃是金沙江沙金煉造,還有數萬斤銅胚,我也一并捐來,醫學院建設無虞。”
朱允炆望著這兩個王叔,感激地說道:“兩位王叔有心了。”
“醫學院可以在各地孔廟縣學旁邊設立,治病救人乃是天大的恩德,朕覺得比讀圣賢書更重要些,這件事朕之后就不管了,朕專心籌錢,你們好生建設醫學院。”
“醫匠多招學徒,無論男女,女子也可作為醫女,學婦科為婦人看病,如接生的穩婆,催奶的乳娘,這都可歸屬于婦科。”
“撿藥拿藥,女子一樣可以,學醫救人,就如同菩薩,菩薩都不分男女相,醫者也一樣嘛。”
“咱們皇族子,有喜愛醫學的,可以一并送進來學習,初批醫學院學子招三千人……”
朱允炆又給他們講了一些比較簡單的后世的醫學知識,還根據他腦海中的記憶講了一下《赤腳醫生手冊》這本書,讓周王朱橚先召集天下名醫,編撰一本醫書,一本這個時代的《赤腳醫生手冊》。
朱允炆先從是常見病,頭疼腦熱這類比較簡單的病癥開始講,再到防治寄生蟲,喝開水不喝生水,麻沸散,華佗做手術等等。
出乎朱允炆的意料,周王朱橚和蜀王朱椿對于這些醫學知識一點都不意外。
古代的尖端醫療技術,一直掌握在頂級權貴手中,他們并不比后人笨,相反,古人對于醫療體系劃分早就自成一套,只是沒有他們這般,以官府官方做背書成體系的來推廣。
周王朱橚和蜀王朱椿都有些激動,這必將是要名垂青史的大事。
好好勸慰他們做事,朱允炆坐在肩輿上,又趕著去視察朱棣主抓的皇家學院。
看著朱允炆疲憊打著哈欠的身影,蜀王朱椿和周王朱橚都是滿面感動。
“天子他,比太祖皇帝更勤奮啊……”
蜀王朱椿低聲道。
周王朱橚抿了抿嘴唇:“有君如此,臣死何干?我在開封就藩時,幫許多權貴謀過私利,我準備上門問他們收些利市,為大明分憂。”
蜀王朱椿想了想,也欣喜地笑著道:“我怎么把這事給忘了,陛下在各地找寺廟的和尚化緣,天下的寺廟江南最富,其次怕就是蜀中,蜀地有幾個大佛頭,資產何以億萬,我可以找他們化點緣,順便讓他們幫忙傳授醫術。”
“蜀地的青城山,峨眉山,也廣有道家醫者,我那時捐贈了不少香火錢,現如今,也是時候和他們了一了因果了。”
周王朱橚道:“這幫和尚道士收進腰包的錢可不好要出來。”
蜀王朱椿笑道:“你放心,本王會和陛下一樣,以德化緣……”
“那你的清譽?”
“清譽又值碎銀幾兩?哎……”
……
肩輿上,朱允炆揉了揉腦門。
“雖說磕磕絆絆的,但是大明現如今朝氣蓬勃,免了人頭稅,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皇家學院,醫學院,貨殖府,銀行……”
朱允炆深吸一口氣。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和大明的統治有關,種子已經種下了,什么時候發芽,就看自己澆灌多少水,施多少肥。
“不過這樣太累了,事事都得操心,要想辦法把權力再下放一些,抓大放小,不然老子得累死。”
“我特么穿越過來是當皇帝享福的,不是來遭罪的,不然我不白穿越了嘛!”
朱允炆心中憤憤然。
肩輿到了較場壩,燕王朱棣已經帶著姚廣孝,馬和,張玉,丘福,朱能等人,在校場中等待了。
“陛下。”
燕王朱棣迎了上來。
“四叔!”
朱允炆對他笑了笑,眸子卻止不住看向場中那個黑衣僧人,姚廣孝。
一個和尚,拜道士為師,精通陰陽算數,國事韜略,而且和四叔朱棣有始有終。
“這位就是姚廣孝姚大師吧?”
朱允炆看著這面貌奇特,雙眸炯炯有神的光頭黑衣大和尚,心中忽然有了幾分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