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的,或者說是很巧的事兒,突然發現了一只被困的小貓。那天是結束了一次愜意的個人旅行,正準備搭乘一個小時后出發的火車回家。因是按計劃提前來到了車站,時間還很充裕,就在進站口附近沒人的地方收拾行囊。正在整理行裝的當兒,卻忽然發現了這只小巧而可愛的孤單單的貓兒。它雖然看起來很可愛,卻顯得異常地憔悴與孱弱,那略顯泛黃的毛發已不是很潔白了,甚至還有些成綹地貼在瘦弱的身上。
因為隔著厚厚的玻璃墻,它只能在狹小的空間里來回走動,時不時地沖我張望。明顯是看到了我,它才湊過來的。可這個無情的玻璃墻把它和我隔開了,任它如何來回走動找尋出口也是枉然,它是不可能出得來的,因為這里根本就沒有出口。看它那焦急的樣子,莫名地就心生出了一分憐意。這貓兒本身就沒多大,充其量也就是個“毛孩子“,也怪可憐的,是哪個粗心的“媽咪”把它給弄丟了呢?看看里邊,黑黢黢的啥也看不清楚。怕它跑了,就伸手彈彈玻璃墻,以引起它的注意。果然它就湊了上來,還用嘴巴去親昵。或許是餓急了,本想是給它吃的呢,可是終究是間隔著玻璃,它得到的只是冷冰冰的”碰壁”。
當下心里就更不舒服起來了。它是怎么跑到這里的呢?或許里邊還有它的“媽咪”?是不是還有其它的一群”兄弟姊妹”?可現在卻只能看到它一個了,莫非它是走失或者落單的?或者是它自己迷失了,誤入歧途被困在了這里?再者呢?是被遺棄的貓孩子?或是被粗心的主人給弄丟了?我甚至想到了丟失者焦急而難受的表情。可無論是什么原因,它終究是孤單地被困在了這里。
看它那走路晃晃悠悠的樣子,或許是餓了很久了,體能明顯地虛弱不堪。我在不慌不忙地收拾著東西,它不停地在玻璃墻里邊走來走去,還頻頻用小嘴巴湊近放在玻璃墻外的背包。看這樣子,它分明就是想找吃的,或者很想出來。可冰冷的玻璃卻阻擋了它,它無助地呆在柱子外邊那狹小空間里,久久不愿離去。
當下就更加心生愛憐,就想把它給弄出來。環顧之下,見一老者正拿了一只長長綁了抹布的竿子,在附近打掃高高天花板上的衛生死角。他應該是個清潔工,心下想到,就趕忙過去把他叫過來,告訴他這里困了一只可憐的“毛孩子”。
“看樣子,它是餓極了,也是想出來似的。”我說。
他湊近看了一眼,說這里是車站閑置的庫房,平時就不開門的。“怎么就進去了一只貓兒呢?”他嘟嚕道。
“有什么辦法把它給放出來么?”我問,“不把它弄出來,八成就會餓死。”
好像不關他工作的事兒,這位清潔工好像就沒感覺似的,又只顧去干他自己的活兒了。
這怎么辦?我心里不踏實起來。我這要是一走,那貓兒不就沒人發現和知道了。看它弱弱的模樣,還能撐幾天?
就在著急的時候,就見那邊進站口有位女工作人員在打手機。看她穿著工作制服,一定是車站的人,就趕忙過去。心里雖然著急,可還得耐著性子等她打完電話。
“同志,那里有只流浪貓兒呢!”她打罷電話正轉了身子要回站,我就忙對她說。
她詫異地掃了我一眼問,“啥流浪貓?”
我指了指自己遠處靠著玻璃墻的背包說,“就在那里!”說著就帶著她走了過來。
因為背包還在那兒沒動,那可憐的小貓也挺聰明,仍待在里邊沒走,好像要等待“親人”一般。看到有人來了,還仰起頭張嘴向我們叫了幾聲。可是由于隔著玻璃,那聲音很小很小,又好像聽不到似的。
“這要是不救它,估計就活不了幾天了。”我故意把情況說得嚴重些。
她把頭靠近玻璃墻看了看說,“那邊的倉庫就不開門,也沒人,咋就進去一只貓兒了呢?”
或許是工作人員開門時偶然跑進去的呢?我提醒她一下,言下之意是也有車站的責任。
我一會兒看看去,她說罷就轉身回去了。臨走還特意看了我一下。這時我才注意到她大概四十多歲的樣子,稍長的臉似乎還有些涂脂抹粉的白。不過看樣子她對這事兒還不算不屑一顧,畢竟有這么大年齡了,靠譜的幾率大些,自己也就稍微安心了。
可等我把行李收拾好了,半個小時都過去了,還是沒見車站有半點的動靜,這下心里就又沒底了。若如我這一走,有誰會知道這只可憐的貓兒呢?或許是老天故意安排我和它的邂逅呢?我若是不管它,那它可能就真沒救了。畢竟它也是條生命呢,不能人為地被拋棄和殘忍地傷害,我得想個辦法。
正在著急呢,忽然想到車站門前廣場上有幾個執勤的小年輕民警,當時還問路他們,說不定年輕人更有愛心呢!想到此,就匆匆乘扶梯下到一層,去找那幾個警察朋友。
還好,等我說明原委,讓他們看了我拍的貓兒的圖片和視頻,兩個年輕民警很熱心,就問在哪里?我就說,不遠,就在二層進站口附近。
當時感覺貓兒得救的機會來了,就趕忙帶他們二位到我的背包處。
果然,那只聰明的小可愛并沒有逃走,還老老實實地待在那里。我就把剛才問清潔工和告訴車站工作人員的事兒向他倆講了。聽他們說這里是閑置的倉庫,我又說。
他倆聽后說,謝謝你。我說道,不是為了別的,就是怕我走了就沒人知道這里困了一只貓了。沒人管它,出不來的它說不定會被餓死在里邊的,交給你們我就放心了。言罷,我就匆匆地背上行囊趕快要到站的火車去了。臨走的時候,還又扭頭看了看那兩位熱心的小年輕民警。當時就由衷地感嘆道,這年輕人真好!
或許,歲月的滄桑早已磨皺了我們當年曾經年輕和熾熱的雄心,讓我們對任何事與物的刺激和發生變得麻木,甚至是對生命都漠視與不顧,這不能不說是現實的真實寫照!可喜的是,在危機關頭總會有義無反顧的擔當者站出來,破除困局,他們才是社會的脊梁,未來的希望。
那次旅程回來雖已經好幾天了,可對這件事卻久久不能忘記,相反卻每每記起來。特別是那些表現不同行為的人,仍記憶猶新。或許那兩位車站的工作人員在自己的工作之余,也在想辦法把貓兒弄出去呢,只不過自己行色匆忙沒見到他們的努力罷了。但記憶最深的,卻是臨走回頭不經意的一眸,那兩位小年輕民警認真地站在那里打電話,他倆雖然有些瘦弱,可高高的身軀依然站得筆挺,至今仍是猶在眼前地清晰可見,讓人難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