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元宇宙,一股永恒的力量
2020年,在美國一個很受歡迎的播客上,有人問我:“今天誰最接近元宇宙?”我回答說:“答案很簡單——不是《堡壘之夜》(Fortnite)、《我的世界》(Minecraft)或Roblox,而是騰訊。”
后來,經常有人問我,我的觀點是否發生了改變。此時,Roblox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兼頗受歡迎的3A游戲。Roblox公司也是第一家宣布計劃構建元宇宙的上市公司,并自認為在數百萬個相互連接的虛擬世界中,它已遠遠領先于自己最強勁的競爭對手。2021年,Facebook改名為Meta Platforms
以表達自己對元宇宙的信念,好像每年在元宇宙軟件、硬件和生態系統上花費超過100億美元還不足以表明決心!還有,在宣布收購動視暴雪時——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科技巨頭收購案,微軟表示,動視暴雪公司將“為虛擬世界提供構建模塊”。另外,Epic Games在構建元宇宙方面花的時間不輸任何一家公司,其旗艦游戲《堡壘之夜》和游戲引擎——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正在持續不斷地消除娛樂方式在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的界限。
今天,誰最有可能構建元宇宙
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因為我相信“今天誰最接近元宇宙”的答案總是可以改變的。消費者、開發者和政府等身份主體仍然可以影響誰將成為元宇宙中的領導者,以及這些領導者將以何種方式引領元宇宙的發展。我也相信元宇宙將在許多不同公司的助力下誕生,這些公司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贏家不止一個,元宇宙也沒有“終極版本”。
但如果我們換一種問法,例如換成“誰最有可能構建元宇宙”或“誰實現的元宇宙版本將最符合我們的想象,最能讓我們發揮全部潛力”,我相信最有可能的答案是:中國。
中國可能在元宇宙的構建中處于領先地位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支付網絡和技術是現代經濟的基礎。中國的數字支付系統比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區的數字支付系統更普及、更強大、更易于使用,而且更集成、更實惠。簡而言之,元宇宙意味著人們的工作、生活、休閑、交友、理財等活動在虛擬世界的比重將不斷增加。微信、嗶哩嗶哩、拼多多、抖音等平臺一直是西方大科技公司羨慕的對象,因為它們已經實現了數字技術與現實世界的無縫融合。游戲將處于元宇宙發展的最前沿,而沒有哪個國家游戲行業的發展速度比中國更快。10年間,米哈游、網易、騰訊天美等中國游戲開發商已經開發出世界級的游戲引擎、IP和數字商業模式。
其次,中國大力建設5G基礎設施,投資額遠遠超過美國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要想構建元宇宙,全面覆蓋、低延遲、高容量和價格合理的互聯網連接是先決條件。這決定了虛擬世界能“真實”到何種程度,誰有能力參與其中,甚至元宇宙何時能夠實現。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也是能夠體現中國研發實力的領域,這兩項技術對于向元宇宙輸入數據以及促進不同世界和技術之間的互聯至關重要。
然而,雖然構建元宇宙需要非凡的技術成就,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最大的挑戰通常與人類本身相關。
與人有關的關鍵挑戰
元宇宙以“互操作”為前提。它是一個由不同虛擬世界、技術和服務組成的網絡,這些虛擬世界之間可以交換信息,它們信任彼此對這些信息的修改,也信任這些虛擬世界中的個人用戶對信息的修改。但是互操作需要所有參與者同意并使用特定的技術標準,共享它們的私有數據,以及開放專有系統。這其實很難,因為大多數公司并不喜歡分享數據或根據他人的需求做出技術決策。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更愿意提高自己的短期利潤,而非為集體成功而投資。
因此,如果我們懷疑元宇宙在西方國家的潛力,那么原因就在于許多科技巨頭將抵制互操作。這些公司中的每一家都清楚,如果它們通力合作,就可以建立一個更加繁榮的未來。全球性和去中心化互聯網就是證據。然而,這些公司及其高管可能會擔心,如果與競爭對手合作,它們會失去控制權或部分利潤。也有一些公司仍然希望獨立構建元宇宙,或者至少擁有它的很大一部分控制權。相比之下,中國更有機會建立一個真正可互操作的元宇宙,一個由中國全體公民和公司合作構建的元宇宙,一個反過來又能滿足其需求的元宇宙。
今天,元宇宙的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例如元宇宙將使用哪些“互操作格式”,如何設計“互操作協議”,以及將如何構建“元宇宙經濟”中的各種商業模式和培養用戶行為。因此,在這些因素的助推下,可能會產生一個更全面但不那么引人注目、尚未活力四射的元宇宙。
基于上述情況,《元宇宙改變一切》這本書在中國出版,我感到非常興奮。我非常希望元宇宙能成為一股永恒的力量。它可以讓我們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同時增加獲得教育、醫療保健和經濟發展的機會,并推動互聯網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本書就是為了促成這一目標而寫的。我在書中總結了20世紀元宇宙相關文獻的許多重要經驗教訓,以及50年來各界為構建元宇宙而做的努力。同時,我回顧并反思了我們在過去犯下的錯誤、面臨的限制、需要的技術,并探討了為什么確保元宇宙這一互聯網的“繼承者”真正符合我們的預期如此重要,以及為什么我希望我們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