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秒懂算法:用常識解讀數據結構與算法
- (美)杰伊·溫格羅
- 416字
- 2022-10-08 17:10:06
1.9 小結
分析操作需要的步驟數是理解數據結構性能的核心。在程序中選擇正確的數據結構決定了程序在處理大量數據時會不會崩潰。在本章中,你已經學習了如何分析特定應用中數組和集合的優劣。
既然已經開始學習如何思考數據結構的時間復雜度,那么就可以用同樣的分析法來比較算法(即便使用相同的數據結構)的優劣,以確保代碼性能最佳。而那正是第2章的內容。
習題
![]()
(1) 已知一個有100個元素的數組,請回答以下操作需要的步驟數。
a. 讀取
b. 查找該數組中沒有的一個值
c. 在數組開頭插入
d. 在數組末尾插入
e. 從數組開頭刪除
f. 從數組末尾刪除
(2) 已知一個基于數組的集合有100個元素,請回答以下操作需要的步驟數。
a. 讀取
b. 查找該數組中沒有的一個值
c. 在集合開頭插入一個新值
d. 在集合末尾插入一個新值
e. 從集合開頭刪除
f. 從集合末尾刪除
(3) 通常,數組的查找操作只尋找給定值的第一個實例。但有時我們想找出它的每一個實例。例如,我們可能想統計
"apples"
在數組中出現的次數。尋找所有的"apples"
需要多少步呢?假設數組中有N個元素。
推薦閱讀
- Java異步編程實戰
- Delphi程序設計基礎:教程、實驗、習題
- Getting Started with ResearchKit
- 簡單高效LATEX
- Instant Typeahead.js
- Access 2010數據庫基礎與應用項目式教程(第3版)
- HTML5+CSS3網站設計教程
- Blender 3D Incredible Machines
- jQuery開發基礎教程
-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實驗指導(第二版)
- Visual Foxpro 9.0數據庫程序設計教程
- C++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ith Code:Blocks
- Learning Splunk Web Framework
- PHP與MySQL權威指南
- Sails.js Essent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