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馬上就辦,說得好不如做得好(1)
- 馬上就辦(金牌員工必讀書系)
- 李上卿
- 5509字
- 2014-11-07 17:53:13
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有多少人擁有卓越的智慧,又有多少人擁有偉大的夢想,但只有那些愿意付諸行動的人、懂得如何執行的人才能獲得成功。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有很強的執行力。雖然我們處在不同的崗位上,有著不同的分工,肩負著不同的任務,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執行的主體。執行力不暢通就像一個人的血管不通,最終有可能導致企業肢體麻木不靈,使企業停滯不前甚至癱瘓。所以我們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執行力,才能讓自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才,成為老板的左膀右臂。
古人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今事業必成于實”,天下大事必成功于細致,古今事業必成功于實干。解決難事要從還容易解決時去謀劃,做大事要從細小處做起。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這就告訴我們要在行動中培養認真負責的態度和腳踏實地的實干作風,做一名實干家,而不是演說家。當然每個人的工作崗位可能各有不同,但只要兢兢業業就能營造出一塊屬于你自己的樂土。好高騖遠、作風漂浮,整天只會怨天尤人的結果終究是一事無成。
在工作中,每個人執行力有強有弱,執行力具有兩個特點,那就是能力和責任。能力是執行的基礎,雖然很重要,但能力的不足可以經過后天的學習得以提高,而責任心則是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才是執行力的關鍵。工作態度不端正,沒有工作熱情,就不會認識到自己對企業有多么重要,更不會把企業的發展目標作為自己的事業去奮斗。沒有責任心,就不會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然也就不會激發人去執行。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美麗的大森林迎來了新的春天,萬物復蘇,小動物們都忙著種瓜果蔬菜,只有小黑豬四處閑逛。有一天,小黑豬看見熊伯伯正準備刨地。他走過去問:“熊伯伯,你準備種什么呢?”熊伯伯說:“是你呀,小黑豬,我打算種玉米,你準備種什么呢?”小黑豬拍了拍胸膛說:“我想種一大片西瓜,夏天吃西瓜,又甜又解渴。到時候你可以來我家吃。”熊伯伯很高興地夸贊了他。小黑豬又看見山羊正準備澆水。他走過去問道:“嗨,山羊姐姐,你準備種什么呀?”山羊說:“噢,我打算種青菜。你準備種什么呀?”小黑豬搖頭晃腦地說:“我想種人參,多有營養啊。到時候你來我家吃。”離開山羊的家,小黑豬又來到兔子家門口,小黑豬走過去問:“兔媽媽,你在種什么呀?”兔子說:“我在種蘿卜。你準備種什么呀?”小黑豬神氣地昂著頭說:“我想種草莓,又酸又甜真好吃,到時候你和小白兔來我家吃。”最后,小黑豬根本什么都沒有做,只是嘴里說說罷了。
一轉眼秋天到了,動物們組織個森林聯歡會。熊伯伯帶來他種的玉米,對小黑豬說:“來吧,孩子,我請你吃紅薯。”山羊姐姐帶來她種的青菜,對小黑豬說:“小黑豬,我請你吃青菜。”兔媽媽和小兔子帶來他們種的蘿卜,對小黑豬說:“小豬小豬,我請你吃蘿卜。”可小黑豬什么也沒有種,他低下頭說:“謝謝你們,真不好意思。我沒有什么東西可以給你們吃的。”熊伯伯走上去拍拍小黑豬的肩膀說:“孩子,光說得好是不行的,還要真正做得好啊!”
光說不做假把式,有些人往往只會說不會做,或者說一套做一套,就像故事里講的那樣,到了秋天,其他所有的動物們都有了自己的收獲,而小豬卻什么都沒有。在職場中也有這樣的人,他們會在領導面前說一套做一套,或者只是為了取悅領導而口若懸河,保證完成這個保證完成那個,他會說這項工作我打算如何如何去做,講的是條條是理、頭頭是道,仿佛前景一片光明。但在實際上,真正要落實工作的時候,他們就退縮了。他們不是完完全全地按照領導的意愿去執行,他們投機取巧、推卸責任、蒙騙領導;面對工作,他們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什么東西一到他們那里,就會大打折扣,要么沒有去執行,要么沒有執行到位,一切都是空談,并沒有落到實處。要想有所收獲,就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只是掛在嘴邊的空話,不論事情的大與小、不論職位的高與低,我們要切切實實地去付出行動了。
革命先驅李大釗曾經說過:“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而唯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一位年輕的企業家則以自己的行動為這一名言做了最好的注腳,他就是孫正義。
孫正義小時候就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一名企業家。夢想不是說說而已,是要做出來的。于是,他毅然地從高中退學了,只身一人到了美國,他要為自己能夠成為世界上一流的企業家之夢而戰。孫正義到了美國之后,便開始馬不停蹄地行動起來。他的所有行動幾乎都是為了實現兒時那個企業家的夢。他用了三個星期的時間繼續學完高中的課程,而后又成了加利福尼亞大學巴克雷分析經濟系的學生。大學期間孫正義既要完成學業,同時又要著手實現他的夢想。他需要盡快地出成果,因為他需要用錢來創辦屬于自己的公司。他發明的一種帶有聲音合成裝置的電子翻譯機為他獲得了第一桶金。
在微機飛速發展的時代,許多家庭購買了微處理機。可是買回來之后才發現不知道怎么用,尤其不會編程序,所以只能當成一個擺設。孫正義就用行動抓住機會,創立了日本微處理機軟件銀行,使許多普通人家都能夠利用他銀行里的軟件來開發電腦。為了實現企業家的夢,孫正義仍在不斷地行動著。他不斷去選擇人才,從東京一家獨自經營的小出版公司里挖來了頗懂出版發行的田鎖洋治郎,使這位40多歲的“頭兒”成了只有26歲的他麾下的一員猛將;接著,他又結識了日本警備保障株式會社的副社長大森。這位副社長大森有著獨到的經營頭腦,經過一番交談,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沒多久,大森也歸屬于他的旗下。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便為了夢想忙碌起來。他們廢寢忘食地努力著,有的人一連幾個月沒有回過家,有的人一看見方便面就惡心,有的人全靠咖啡提神……他們從來都沒有因為困難而退縮過,因為他們知道,再輝煌的成績也是干出來的,沒有行動是什么結果都不會有的。只有行動才有一切,因為行動勝過一切。現在,這家特殊的銀行已在全國設有三千多家代理店,經營的軟件種類高達上萬種。
孫正義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夢想,除了勤奮和果斷之外,還必須有所行動,不能拖泥帶水、瞻前顧后,有了目標就奮不顧身地去做。光說不做,怎能成功。在工作中,沒有哪個老板不希望自己的員工都是優秀的執行者,每個老板都希望有著超強競爭力的人才,有一支拿得出、打得響的“金牌員工”隊伍。
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要本著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腳踏實地地做一名既有目標,又能付諸實際行動的執行者。在一個企業中,每個人的知識、能力、經驗各有千秋,每個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性格和特點。提高執行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我做起,盡心盡力干好本職工作,我們就一定能開創出目標明確、執行有力的良好局面,我們的明天必將更加燦爛輝煌!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踏踏實實干好我們分內的工作。從我做起,做一名有高度責任心的員工;從我做起,做一名有良好工作態度的員工;從我做起,做一名有高度執行力的員工。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執行有力。
高效復命是馬上就辦的最高境界
優秀的員工不僅有著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工作效率很高,而且懂得復命。不稱職的員工只會為了自己那么一點點的利益而推卸責任,只顧“逃”命。高效復命就是保質、保量、按時甚至提前完成自己所被指定或者接受的工作和任務。這個詞包含了兩層含義:既要高效,又能復命。在眾多優秀的企業中,高效復命是員工的第一行為準則,這不僅是個人能力的體現,更是工作態度的體現。在聯邦快遞,復命意識早已融入每個員工的血液之中;在微軟,復命這個字眼貫穿著員工們執行工作的全部;在惠普,沒有復命理念的員工將被無情甩掉。在職場中我們要深深懂得,只有高效復命才能保證一切。有高效復命意識的員工,是企業永不塌陷的根基。當我們竭盡全力、盡職盡責去復命時,我們必定會成為真正的贏家。
讓我們來看看這樣一段對話:
一個企業的老板問他的員工:“昨天我留給你的那個問題,都解決了嗎?”員工回答說:“噢,您說的是哪個?噢,天呀,您開始并沒有告訴我這件事情原來這么難做。我到處去查閱資料,但是很難找到答案,而且又沒有人可以幫我解決。”老板問:“那你又想其他的辦法了嗎?”員工說:“嗯,因為平日里您似乎不怎么關心資料的問題,所以我以為這件事沒有那么重要,至少沒有重要到您再問一次。”老板:“那你怎么不來問我?”員工:“您沒要求我去找您啊。”
看完這段對話,你有什么感觸呢?首先,這個員工沒有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務,他并沒有認真地去執行;另外,這個員工在工作進展不下去的時候他選擇了擱置,而不是向老板說明情況,從而得到老板的進一步提點與指示,最終把這件事情做完并且做好。從來不主動向老板提出問題或提前把事情做好,不喜歡向老板匯報的員工,就像個經常需要教育和指導的孩子,無論他有多聰明,都是習慣于依賴他人,總希望有個人來幫助他。其實在職場中,對于老板交代你做的工作,你不僅要毫無怨言地去做,做到讓人無可挑剔,還要及時向老板匯報。及時高效復命會在你的職場發展道路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只有擁有好的工作結果和高效復命的工作方式的人才能做老板最貼心的人。
在工作中,你要有及時向老板復命的意識,養成及時向老板復命的習慣,就算是老板很累的時候,你及時向他復命,他也會認真地聽你說,因為這關系著他的利益。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完成任務的日期就是——昨天。一位老板剛從外地考察回來,他的助理在老板回公司的路上,就在車里一直向他報告這幾天的工作完成情況。老板盡管很疲憊,但還是認真傾聽助理的匯報,包括下一場會議的什么時間在什么地點都有哪些人來參加,老板也都做出了回應,并對助理報以微笑。這位助理做得很成功,不但很獨立,在老板出差回來之前就已經把工作都很好地完成,還能及時向老板反饋自己的工作情況,如果助理等老板閑下來時主動詢問自己的工作狀況時再匯報,那么他就顯得很被動了。復命要及時,復命要到位,如果復命沒有時間限定,就如同開了一張空頭支票,一切都將那么縹緲。只有懂得用時間來約束自己,制訂每日的工作時間進度表,記下所有要做的事情,定下期限,每天都有目標,也都有結果,日清日新,讓你的工作在繁忙中有序地進行,才會讓自己也讓領導得到滿意的結果。當你覺得老板不重用你時,不妨捫心自問:我平時都主動向老板報告工作情況嗎?在我復命的時候,我能夠做到表達到位嗎?
在工作的過程中,人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左右,這時老板就會擔心你是否能夠把工作做好。作為企業的領導人,有這種擔心是必然的。但是作為老板,工作繁忙且對待已經交代下去的事情不方便總是向員工催問,所以此時你最需要做的就是主動且高效地向老板復命,要做到及時溝通,以避免工作中出現失誤。要知道,老板不問并不是他不關心,而是希望你能主動向他復命,你的主動不僅會讓自己給老板留下好印象,也會讓老板感到安心。因為老板最害怕的就是下屬一直說沒問題,到了最后卻發現事情做得一塌糊涂或者不能如期完成任務。這時候損失的就不僅是已經消耗掉的精力和時間了,還可能是企業的資金和信譽,即使下屬會負起一部分責任,老板的損失也是很大的。
你應該養成主動向老板匯報工作的習慣,以便讓老板知道你在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步。如果有偏差,老板自然會指出,及早發現失誤同樣會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向老板匯報的過程中,老板可能會提出一些問題,這時你要謹慎回答他的提問,千萬別沉默或吞吞吐吐。因為面對提問你如果沉默了,老板就會覺得你不善于溝通,同時也會覺得你沒能力,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這樣你就會失去證明自己的機會。及時向老板復命,即便工作中有什么過錯,也會被老板及時指出,從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一錯再錯,還可以有效地避免浪費成本和節約時間。
1984年,張瑞敏擔任海爾電冰箱廠的廠長,剛一上任,張瑞敏就制訂了13條規定,從此踏上了海爾現代管理之路。其中有一條就是:如果出現任何問題,不論什么時間,作為員工都必須馬上向領導匯報情況。1985年的一天,一位客戶來到海爾買冰箱,他看中了當時新生產出來的一個款式,結果挑了好幾臺都有毛病,最后勉強才買走了一臺。客戶走之后,一名員工及時向張瑞敏反映了情況,張瑞敏聽到這個反饋后,讓人把庫房里的幾百臺冰箱全部認真檢查了一遍,結果發現這些冰箱中有76臺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張瑞敏對職工們說:“如果這76臺有問題的冰箱流放到市場,賣到客戶的手中,那就等于默許你們再生產出76臺這樣的冰箱賣給客戶。”于是他當場宣布砸掉有問題的全部冰箱,話音剛落,他就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臺冰箱,并提升這名員工做了質檢經理。這件事情之后,張瑞敏又制訂了許多質量管理制度,三年后,海爾人捧回了我國冰箱行業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獎牌。
員工能否高效復命關系到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如果沒有員工向張瑞敏反映這個情況,那余下的76臺有問題的冰箱就會全部被賣掉,更嚴重的是,海爾還會再生產出76臺、760臺有問題的冰箱流放到市場,這樣將會嚴重影響海爾的信譽,海爾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了。
人本身都有放縱、散漫的劣根性,表現就是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執行力不夠,事情不能按時、按質量、按要求完成。如果拖延已開始影響工作的質量時,就會蛻變成一種自我怠誤的形式。只有嚴格要求自己,說到做到,按要求去執行,提高自己高效復命的意識,合理高效地解決了重要而且緊迫的事情,你才有可能順利地復命。而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要求我們具有更多的主動性、積極性、自覺性,不要拖泥帶水,不要怨天尤人,早早準備,早早行動,才能給自己營造一個充滿希望的空間。
永遠不要說“一會兒就做”,別為拖延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