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飛鴿傳書

  • 拂水龍吟鳳梧揚
  • 獨孤尋影
  • 6137字
  • 2022-09-24 18:33:09

這時一陣轟響,翁牧腳下一震,卻見那僧人已沖到院中,原來僧人看到翁牧也非易與之輩,料想若是往屋頂上竄,翁牧居高臨下,自己必定吃虧,于是運起體罡破墻而出,自是將墻壁撞出一個人形,頓時飛塵四起。

借著沖勁,趁勢一式佛家的大力金剛掌拍向楚南風(fēng),楚南風(fēng)一拳迎上,待到那僧人掌外三寸處,一股罡氣如巨浪般涌來,瞬間右肩往前一傾,“太初心經(jīng)”引發(fā)的氣機驟集,“砰”的一聲,拳頭沖入罡氣碰上那僧人掌心,僧人頓覺一股渾厚的氣機帶著劍意從掌心傳來,心下一驚,暴喊一聲,楚南風(fēng)只覺如雷貫耳,心神一驚,氣機略滯,疾身而退,那僧人但恐翁牧襲來,卻也是向左側(cè)退去。

“天雷音?”楚南風(fēng)心頭一震,佛家以音波傷人功法當(dāng)推“天雷音”、“獅子吼”兩門神通。“天雷音”音波非止于聽覺,即使耳聾之人,亦可從周身體表感受到氣機震動,故而楚南風(fēng)能夠區(qū)分出來。

此時那青衫老者已提劍向黑衣蒙面人和洛逍遙纏斗的屋頂奔去,翁牧心頭大定,待見僧人被楚南風(fēng)逼退,遂從房頂躍起一掌“劈石開山”向僧人劈下,他本如穆道承一樣是個用刀好手,后來年齡大了,不想每天提刀走來走去,加上已步入抱丹境,便將“破山刀法”化為掌法。

那僧人方自退定,只覺頭頂一道力量如山壓下,立即雙肩一攏,周身關(guān)節(jié)“咔嚓咔嚓”作響,轉(zhuǎn)身立樁雙掌一挺,“砰”一聲巨響,僧人退了一步,翁牧在半空中連翻了兩個跟頭方自落下。

若論境界,翁牧的抱丹境小成與僧人的明竅山巔境卻是差了一籌,但畢竟翁牧居高臨下,又趁僧人剛與楚南風(fēng)對拼一招,氣勢未盛之機攻擊,終是逼了那僧人退了一步,而自己翻了兩個跟斗便穩(wěn)穩(wěn)落下。

腳剛著地,又是一招“驅(qū)虎歸山”拍向僧人,此時僧人唯恐楚南風(fēng)岀手,只好側(cè)身站在二人中間,見翁牧擊來,眉頭一皺,左掌擊迎,翁牧掌上氣機與僧人掌中罡氣一碰,猶如兩面銅墻相撞,“砰”兩道掌風(fēng)撞出的力量向兩邊散開,竟在地下劃出一道數(shù)寸深的裂痕,翁牧連退兩步,僧人也退了一步。

翁牧站定后,望向并未趁機岀手的楚南風(fēng)心中暗叫可惜,他早年行走軍中,隨著王彥章攻城掠地,王彥章又是個身先士卒的將領(lǐng),他做為門客,自然要保護王彥章周全,免不了也拔刀砍殺,見慣了戰(zhàn)場上兵士間你一刀我兩槍的混戰(zhàn)場面。早就不講什么江湖規(guī)矩、有種單挑的套路。

而楚南風(fēng)甚是自負(fù),自然不會趁機襲擊。他也看出那僧人與翁牧對招之時未用全力,想是忌憚自己偷襲,若非如此,翁牧當(dāng)是不止只退兩步。

三人都是憑借修為氣機硬碰硬的打斗,僧人連續(xù)硬接楚南風(fēng)和翁牧二人三招,楚、翁二人心下暗自佩服,對恃之時,一道響箭聲自西邊空中響起,翁牧心念一動,躍上房頂,只見洛逍遙與那青衫老者站在三十來丈處的房頂,黑衣蒙面人已然不見,不一會兒城墻上傳來號聲,卻是敵兵又來攻城。

院子中,楚南風(fēng)對著月色下臉色略白的僧人道:“大師武功卓絕,“天雷音”除魔破障,他日必成大法之道,即已岀世又何苦入世,助紂為虐……”

那僧人合什道:“阿彌陀佛,何為出世、何為入世,何為助紂為虐?”

楚南風(fēng)緩緩言道:“契丹兵兇殘成性,所過之處燒殺擄掠,兵士間相互殺伐難言善惡,但累及百姓,即是為虐。大師身披祖衣拳有殺意,視門無檻,蒙慧逆識,隨污行氣,自是助惡?!?

那僧人聞言似有所悟,閉目沉思片刻,眼睛陡然一睜,口中低言“視門無檻?視門無檻……蒙慧逆識……”

旋即又是雙目一閉,此時洛逍遙與青衫老者皆已到來,站在屋頂,但見那僧人在眾多高手環(huán)顧下閉目不動,心感奇怪,而楚南風(fēng)看著那僧人,臉色卻是一片凝重。

約有一盞茶功夫,那僧人衣袍無風(fēng)自動,嘩嘩作響,接著周身上下“突、突”一陣悶響,體魄中的罡氣驟然從身上諸穴發(fā)出,身周一丈內(nèi)塵土樹葉竟緩緩的向外移動,終在一丈外形成了一個圓圈。

三息后,那僧人緩緩睜開眼睛,神態(tài)平和的向楚南風(fēng)低首合什道:“阿彌陀佛,小僧明無,多謝居士慧言?!?

楚南風(fēng)似有所感,拱手還禮:“恭喜大師見心明性,參證金身?!?

原來這法號明無的僧人浸淫真身不破之道多年,執(zhí)著肉身修行欲得金剛之軀,一直無法證得。風(fēng)聞沁州劉府藏有一枚血靈芝,是不可多得的天材地寶,便前往相求,那劉府主人正是受命攻打隰州的劉指揮使,見明無僧人身懷絕學(xué),欲招為軍中供奉。

這明無卻是不允,只答應(yīng)劉指揮使跟隨一年護其周全,行刺隰州守將之事明無本是不應(yīng),那劉指揮言稱只要辦了此事,明無自可離去,才有今夜刺殺之行。

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待聞得楚南風(fēng)“視門無檻,蒙慧逆識”之語頓然開悟。肉身之眼、耳、鼻、舌、意、身佛家謂之為六根。眼見好色則喜,耳聞惡語則怒,鼻嗅香氣則愛,舌甘美味則思,意有所法則欲,身有所觸則懼,是為六門六識。

明無他本具慧根,只是先入之見頗深,著重武學(xué),疏于禪理,諸不知天地萬物有形亦有壞,當(dāng)聞楚南風(fēng)之言,悟得六門六識之妙諦。便廢去自己多年苦修的真身不破的功法,卻是入了金身境。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小僧告退了?!泵鳠o低首合什,緩步向前院而去。

圍在院門口的一眾兵士見明無行來,便欲阻攔,便聽得一道聲音:“不得無禮,退下?!?

但見杜佑從楚南風(fēng)身后的廂房推門而出,對著身邊親兵道:“送大師出城……”話說此處,便覺不妥,忙改口道:“你送大師一程,任何人都不得阻攔。”此下敵兵攻城,城門四閉,自是無門可岀,那親兵領(lǐng)命隨著明無而去。

青衫老者趨步上前,行禮道:“公孫茂謝過先生大恩。”

“公孫先生不必客氣?!背巷L(fēng)淡淡一笑,望了一眼月色,估計丑時剛過,離天亮尚有時辰,轉(zhuǎn)身望向杜佑,“契丹兵又來攻襲,杜將軍但請忙去,楚某告辭了。”

杜佑心知軍情緊急,但是點了點頭,帶著公孫茂疾奔而去。

行出府衙,翁牧對著楚南風(fēng)言道:“楚先生,那僧人可是否入了金身境?”

從與翁牧相識后,楚南風(fēng)卻是發(fā)覺他對于元嬰、金身的修為甚是向往,聞言微微一笑,“若說金身、元嬰之境,此下楚某也是無法窺真,這明無大師消去真身不破功法時,罡氣圓滿而內(nèi)斂,血色紅潤而守華,身遭不滯外物。待他破了以往所苦修的肉身金剛后,全身上下樸實無華,看似毫無武功,又讓人感覺深不可測,應(yīng)是入了金身門檻了。”

翁牧似有所感的點了點頭,以楚南風(fēng)抱丹大成境界,若非元嬰、金身之境,很難有人能在他面前隱藏得住修為。

“當(dāng)年曾聽家?guī)熖峒?,?dāng)世中修得元嬰境的唯武當(dāng)?shù)姆鰮u子陳摶道長,修得金身境的仍少林寺的慧空大師,不過已過了近二十年了,穆前輩也踏入元嬰,或是還有更多的隱世高人登堂入室。”

到了當(dāng)日傍晚,杜佑帶著公孫茂來到了驛館,到了廳中落座后,杜佑便是道:“若非楚先生出手,昨晚隰州危矣,楚先生不僅是救了杜某一命,也是救了城中數(shù)萬百姓性命呀?!?

這倒不是杜佑自負(fù),眼下若無杜佑這位足智多謀的將領(lǐng)駐守,這隰州城恐是難保,而昨晚若非楚南風(fēng)及時趕到,杜佑恐是難逃一死,那時定會軍心大亂,漢遼聯(lián)兵又趁時攻襲,隰州城自是兇險萬分。

楚南風(fēng)微微一笑,也未作答,杜佑頓了一下,嘆了一口氣,欲言又止之狀,楚南風(fēng)便道:“杜將軍若有難事,但說無妨?!?

杜佑臉上一喜,“前日杜某命人從西面的抄山路前往慈州求援,今日早上敵軍卻是將杜某派遣之人首級扔在城下,這五個探馬身手也是軍中一等一的好手,卻未料皆命喪敵手……故杜某斗敢想請先生幫忙?!?

楚南風(fēng)與翁牧對視一眼,“將軍欲向慈州求援?”

“敵軍一時未能攻下我隰州城,似有圍困之意。隰州雖地瘠民貧,糧草尚可堅持月余,但眼下晉州戰(zhàn)況不明,若晉州有失,隰州自也難保,杜某想請慈州來援,從后面襲敵與我前后夾擊,不敢說全殲敵軍,但定能使其潰退,到時馳援晉州,或能合力擊敗敵軍……”

楚南風(fēng)略一沉思,“將軍但先請回府,待楚某與翁前輩商議,半個時辰后到將軍府上回復(fù),如何?”

“多謝楚先生?!倍庞哟笙?,遂與公孫茂二人告辭回府。

待二人走后,楚南風(fēng)望向翁牧,笑道:“翁長老,通寶閣慈州可有分閣?”

翁牧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是要通寶閣飛鴿傳書,卻是苦笑,“閣主曾明言規(guī)定,不準(zhǔn)各分閣插手朝廷之事,況且老朽只是聽命行事的長老,并無權(quán)力,除非是許大管事……哦,還要與開封府的管事知會?!?

楚南風(fēng)未料如此復(fù)雜,“怎生如此復(fù)雜?”

“楚先生有所不知,若是有關(guān)本閣要事傳信,自然是不復(fù)雜,當(dāng)初傳信與先生,若無寶字牌,許管事也不會插手,中原境內(nèi)的事務(wù)尋常行事,皆是要聽命于開封分閣。”

楚南風(fēng)聽得一時怔住,遲疑片刻,“那速將過程告知許管事,讓他去辦,關(guān)于洛兄那里我自會解釋?!?

若是三天前,楚南風(fēng)決計不會有這種想法,置身于千軍萬馬的追殺,激發(fā)了他心中潛藏的家國情懷,被易無為與世無爭思想影響的意識漸漸改變。

翁牧一聽卻是大感意外,以他所知太白書院向來是一副與世無爭的作為,自未想到楚南風(fēng)此下如此用心,心知楚南風(fēng)與洛寒水的交情,何況少閣主也在身邊,聞言馬上叫人取來筆墨,卻是交給程正,笑道:“山村匹夫,胸?zé)o點墨,程大人還是你來寫吧……”

眾人一時大笑,待程正寫罷,叫來隨行箭衛(wèi)傳信與太原的許廣智。

三日后酉時,用過飯后的楚南風(fēng)眾人正在驛廳上喝茶聊天,箭衛(wèi)疾奔而來將一小竹筒遞交與翁牧。

翁牧忙取岀藏在其中的紙卷,打開一看,念道:“慈州援兵行至半路,探得在距隰州四十余里處一個叫柳塘的地方,兩邊山上伏有敵軍恐有兩三千人。”

楚南風(fēng)聞言,遲疑一下,“逍遙,你將杜將軍請來。”

隨著洛逍遙來到驛站的杜佑,將翁牧遞來的信紙看罷,正待說話,卻見翁牧又取出一個小竹筒,“這是剛傳來,老朽想著杜將軍也差不多就來了,故而沒打開?!?

杜佑挑了一個眉毛,接過竹筒,取出紙卷張開看了一會兒,沉吟道:“敵軍已有防備,占了先機,且那山谷地勢險要,援軍恐難通過。已引兵退回慈州,待謀良策?!?

“慈州只有一萬守軍,能遣岀七千人馬已是盡力了。那山谷確是險要,又是慈州過來的必經(jīng)之道,敵軍不說有兩三千人,就是一千人馬,占據(jù)了山上,那七千援兵也難通過?!?

但聽杜佑所言,翁牧皺了皺眉頭,離坐而起,撫著白須緩步來回走動,似想到了什么,復(fù)又搖頭,坐了下來后,瞄了一眼眾人欲言又止之狀,杜佑見狀急道:“翁前輩可是有了良策?”

翁牧卻是搖頭苦笑,“嘿嘿,老朽哪有良策?!?

杜佑嘆息一聲,起身拱手作別,“一時半刻敵軍是拿不下隰州城的,杜某回去與眾將再作商議,就先告辭?!?

楚南風(fēng)也不挽留,待杜佑離去,對著翁牧言道:“翁長老心中有何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楚先生,這“他心通”功法有這么厲害嗎?哈哈……”

“翁長老莫要取笑,我只是見長老神態(tài),似乎是想到什么妙計?”

“老朽確實有個想法,多年前,老朽曾隨王將軍追擊敵軍時,發(fā)現(xiàn)敵兵潛伏在山上,王將軍便下令縱火燒山,敵軍亂成一片四處逃竄,幾乎被全殲?!彼谥械耐鯇④娮匀皇呛罅好麑⑼鯊┱?。

“只是不知此法是否可行,況且慈州援兵半路退回,恐無斗志,故而未敢明言?!?

楚南風(fēng)知他言下之意,點了點頭:“翁長老所慮極是,不過楚某覺得這放火燒山之策倒是可以效仿。明日翁長老當(dāng)說與杜將軍聽,至于用不用此策就由他們自己商議。”

“軍心為上,若是老朽領(lǐng)兵,定不會半路返回,”翁牧搖了搖頭:“好謀略若是遇上愚才……反是變得無用之策,哎,如先生所言,用不用此策就讓他們自己決定?!?

次日辰時時分,翁牧到城南墻頭上找到了正在指揮兵士布防的杜佑,便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的杜佑,杜佑聽了卻是眼睛熠熠生光,在城墻上來回走動了一會,停在翁牧面前,“此計甚妙,甚妙,但需一位智勇雙全的將領(lǐng)才行,需從長計議?!?

二人剛下城墻到了城門處,一匹快馬從城中方向馳來,馬上之人見到杜佑,翁牧二人,躍下馬來:“參見長老,將軍,有消息到。”

卻是通寶閣箭衛(wèi)傳信而來,杜佑接過小竹筒,取出紙卷打開看了一會,喜上眉梢,“天助我也,此計可成,啊哈哈……”

招手示意親兵牽馬過來,翻身上馬,對翁牧拱手道:“翁前輩見諒,杜某去辦個軍務(wù),待會到驛館細(xì)談,杜某先走一步。”卻是揚鞭催馬而去。

一一一一一一一

隰州城東南處漢遼聯(lián)軍的騎兵營統(tǒng)領(lǐng)帳內(nèi),耶律宗武一身甲胄坐在營帳中間,左邊的綢墩上坐著一位內(nèi)著交領(lǐng)中衣、外穿青色長袍的男子,面前長桌上橫放著一把佩刀,正是卓武。

在他對面坐著一位結(jié)式幞頭、身著青色襕袍眼睛略小年過四旬的漢子,只聽這漢子言道“那少年的招式秦某從未見過,雖只是歸真境小成,竟也能接了秦某七招未落下風(fēng)。最后公孫那廝殺到,秦某只能退回?!?

這秦姓漢子正是潛入城中刺殺杜佑的蒙面人,卓武聞聽的過程心中卻是一陣震驚,自是猜到秦姓漢子講述中的人,就是楚南風(fēng)與洛逍遙,當(dāng)下皺眉問道:“那與你同行的大師今在何處?”

“待秦某從城西潛回后,未曾見過,只是不便到中軍帳上打聽?!?

這時耶律宗武接言道:“前日我到中軍帳上,聽那劉指揮使口氣,想是兇多吉少。”

那秦姓漢子聞言面露驚色,“那大師可是修有真身不破功法,武功遠勝秦某,就是不敵,想要脫身亦是不難,怎么會……?”

耶律宗武搖了搖頭,對那猶是驚疑的秦姓漢子道:“有勞秦先生了,先生且去休息?!蹦乔匦諠h子聞言便拱手告退出了營帳。

耶律宗武轉(zhuǎn)而對著卓武言道:“卓先生一路辛苦,不若也先去休息?”

卓武擺了擺手,“無妨,耶律將軍,這次卓某受蕭都統(tǒng)之命來此告知將軍幾件事,第一,后面的糧草會從汾州運來,想那劉指揮使應(yīng)該知曉,自會接應(yīng)。第二,圍攻晉州的漢遼聯(lián)軍雖有六萬之眾,但晉州守兵甚是勇猛,且城池堅固,恐不易拿下?!?

“蕭都統(tǒng)已知悉這邊軍情,吩咐卓某轉(zhuǎn)告耶律將軍只圍不攻。而北漢皇帝也已御駕親征領(lǐng)兵到了晉州,分兵五千人馬來援助攻城,想是一兩天便會來到。而蕭都統(tǒng)擔(dān)心慈州的周兵會奔援隰州,襲擊你們后方,吩咐耶律將軍知會漢軍要特別防患?!?

耶律宗武聞言點頭道:“這劉指揮使也非無能之輩,三天前抓了前去慈州求援的周兵探馬,已著派三千兵士伏在慈州過來的路上。”

卓武點了點頭,“第三,我大遼皇帝也決定御駕親征,已著令各部王爺率兵集結(jié),不日將統(tǒng)軍南下,將軍但能困住此城半月,待我大遼兵馬一到,此城必破,蕭都統(tǒng)恐劉指揮使破城心切,為敵所算,故要卓某知會將軍轉(zhuǎn)告于他……”

耶律宗武聰明之人,自然知道卓武這后半段話是反著說。應(yīng)是蕭都統(tǒng)擔(dān)心他不受劉指揮使節(jié)制,誤了軍情。當(dāng)下拱手道:“卓先生放心,本將雖是莽撞,但軍國大事……自會與那劉指揮使配合?!?

卓武見他直爽,心下甚是好感,哈哈一笑,“卓某聽蕭都統(tǒng)稱贊耶律將軍膽大心細(xì),果然不假。”

他口中的蕭都統(tǒng)自是蕭雁北無疑,那日卓武與穆道承告別后就直奔晉州,蕭雁北卻未料到他會如此之快來到,聽得卓武將迎親過程乃至穆道承南下之事告知,一向頗為穩(wěn)重的蕭雁北也是直皺眉頭。

待聽到卓武轉(zhuǎn)告穆道承所言,不準(zhǔn)門下弟子傷害楚南風(fēng)及其身邊的人,眉頭皺了更甚。穆道承性格古怪,行事多不循常理,門下弟子對其甚是敬畏。

蕭雁北心想自己行走軍中領(lǐng)兵打仗,應(yīng)是很難會碰上楚南風(fēng),況且以楚南風(fēng)的身手自己不被他所傷已是萬幸,心中暗自苦笑。

蕭雁北卻未料到楚南風(fēng)正被困在隰州城中,而此下感到頭痛的卻是卓武,他跟隨蕭雁北行走軍中,一是因為與蕭雁北是師兄弟,第二點當(dāng)然是為了豐厚的俸祿,待來到耶律宗武與他安排的休息營帳中,一陣思索,若隰州城破,楚南風(fēng)武功卓絕或可無事,但他身邊之人恐是兇多吉少。屆時師父穆道承知曉……卓武想到此處不由后背發(fā)冷。

當(dāng)下心中煩惱,隱隱中竟然有了希望漢遼聯(lián)軍大敗,楚南風(fēng)脫困出城念頭。又覺得不太現(xiàn)實,心下愈是煩躁,便叫帳外營兵取些酒來,喝了半壺悶酒,想到自己身無軍職,只是軍中供奉而已,這俸祿不要也罷,況且此事須知會師兄一下,愈想愈對,當(dāng)下一刻都不想停留,吩咐營兵轉(zhuǎn)告耶律宗武,只說自己有要事離開,竟是連夜朝晉州而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郎溪县| 轮台县| 阜城县| 佛坪县| 旬阳县| 都兰县| 旬阳县| 云安县| 徐汇区| 荣成市| 云和县| 阳信县| 启东市| 视频| 博客| 安康市| 城口县| 桓台县| 柳河县| 昌都县| 当阳市| 高邮市| 包头市| 习水县| 长兴县| 白银市| 绵阳市| 延吉市| 石阡县| 策勒县| 遂昌县| 凤凰县| 拜城县| 克拉玛依市| 平南县| 闵行区| 黑龙江省| 庆元县| 云和县| 崇阳县|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