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李存孝單騎退雄兵 爭河陽二鎮(zhèn)初交戰(zhàn)
- 忠勇沙陀復唐記
- 草間英雄起
- 2580字
- 2022-09-23 13:21:09
爭河陽二鎮(zhèn)初交戰(zhàn) 李存孝單騎退雄兵
公元885年十月二十二日,對李克用來說是極為高興地一天。這一天,他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家族內(nèi)人人皆大歡喜,大擺酒宴來慶賀。此子是二夫人曹氏所生,李克用為其取名為李存勖。看到在襁褓中的孫子,李國昌的欣喜之情也不亞于李克用。他想起了當年求藥時所遇道士說的話,認為必定會在此子身上應驗。
人生總是有喜有憂。就在一年多后,李國昌再次病重。全家人都圍在他身旁,奄奄一息的他一直看著存勖,呼喚“存勖……”李存勖趴在他身旁哭泣,李國昌說道“孫兒勿哭,你將會是我們家族的驕傲……”言畢微笑著閉上了眼睛。這位曾威震華夏的“火將軍”就此離世!
又一年后,有了李克用與朱全忠的爭奪河陽之戰(zhàn)。
就在幾年前,秦宗權(quán)尚熾之時,其將孫儒離開河陽去參加別處的戰(zhàn)斗,李罕之便乘機召張全義于澤州,他們收合馀眾,奪回了河陽與東都。兩人商議由李罕之據(jù)河陽,張全義據(jù)東都洛陽。他們由于兵力少,怕秦宗權(quán)再出兵來攻就共同求援于河東。李克用便以其將安金俊為澤州刺史,帶騎兵前來相助,向皇帝上表請李罕之為河陽節(jié)度使,張全義為河南尹。
這東都經(jīng)黃巢之亂后又被殘暴之秦宗權(quán)、孫儒摧殘,僅存斷壁殘垣而已。張全義剛到時,白骨遍地,荊棘滿野,居民還不滿百戶,四野都無耕者。而張全義麾下僅百馀人,他就選材器可任者十八人,每人給一旗一榜,謂之屯將,使他們分往十八縣的殘余墟落之中,樹旗張榜,招懷流散,勸之樹藝。立法以寬,唯殺人者死,其余只是鞭笞而已,無嚴刑,免租稅,民歸如流。張全義又選健壯者練習戰(zhàn)陳,以御寇盜。數(shù)年之后,都城漸漸恢復舊制,諸縣戶口也大都歸復,桑麻蔚然,野無曠土。持兵者,大縣達七千人,小縣不下于二千人,堪稱大治。
張全義明察入微,人不能欺,但為政寬簡。外出見田疇美者,便下馬與僚佐共觀,召其田主,以酒食犒勞;有蠶麥善收者,親至其家,賜以茶綵衣物。民間言:“張公不喜聲伎,見之未嘗笑,獨見佳麥良繭則笑耳。“若見有田地荒穢者,張全義則召集眾人杖之。
這日,有人來訴說缺乏人力和耕牛,導致田園荒蕪。張全義就召其鄰里責備道:“你們的鄰居確實人力不夠、又無耕牛,為何不幫助他呢!“眾皆羞愧。于是鄰里互幫互助,家家都有蓄積,很快富庶一方。
李罕之本與張全義結(jié)為聯(lián)盟,相得甚歡。可李罕之本性貪暴,勇而少謀,日子久了開始輕視張全義,聽聞他勤于稼穡,笑道:“不過是一田舍翁耳!“張全義也不以為忤怒。李罕之屢向他求谷帛,張全義都給與。然而李罕之征求無厭。洛陽官員小不如其意,他竟私自派人前往,用器械鎖住帶往河陽,當眾人面杖之。因此洛陽將佐皆憤怒。
張全義暗中謀劃對付李罕之。他向諸將說道:“李太傅所求,奈何不與!“表面上竭力侍奉,狀若畏之者,因此李罕之益驕,對張全義毫無防備。李罕之所部不以耕稼為要務(wù),而是以剽掠為資。當?shù)弥詈敝畮ьI(lǐng)大眾去攻掠絳州時,張全義便暗中發(fā)兵,連夜乘虛偷襲河陽,黎明時分奪得河陽三城,俘虜了李罕之家屬,自此兼領(lǐng)河陽節(jié)度使。
李罕之無家可歸,只得奔往澤州,求救于李克用。蓋寓勸阻李克用道“李罕之為人不仁,我認為不救為是。”李克用不同意“人急來求我,我若不救是為不義,再說畢竟是張全義侵人之地,曲在于彼!河陽三城瀕臨黃河北岸,南鄰洛陽,而洛陽則緊鄰朱全忠的勢力范圍,我們?nèi)粢獱幇裕雨柸菢O為重要,吾必欲得之!”
888年3月,李克用以康君立為南面招討使,統(tǒng)領(lǐng)李存孝、薛阿檀、史儼、安全俊、安休休五蕃將、騎兵七千,幫助李罕之攻打河陽。張全義出戰(zhàn)屢敗,嬰城自守。城中食盡,張全義求救于朱全忠,以妻子做為人質(zhì)。(因朱全忠之名為皇帝所賜,后來在他野心蓬勃時自己又將名字改為了原名朱溫,本書從此不再用朱全忠之名,還是用“朱溫”)
朱溫也深知洛陽、河陽戰(zhàn)略位置的重要,四月時他遣大將葛從周、丁會、牛存節(jié)將兵數(shù)萬來救河陽。李存孝令李罕之以步兵攻城,自己帥騎兵與朱溫大軍戰(zhàn)斗。
李存孝身先士卒,躍馬而前,向數(shù)倍于己的敵眾發(fā)動沖鋒。他將兩桿四刃鐵錐槍尾部對插相連在一起,組成一件超長兵器。雙手橫握中段,入敵陣后左右擺動,如同激流之中搖動船槳一般。敵人觸之者無不八方橫飛,似在大海中蕩起無數(shù)朵浪花。殺至性起,李存孝又將兩桿槍分開,兩手各持一桿,錘、掄、刺、砸,沖蕩而前,靈動無比,輕松自若,如入無人之境。無數(shù)敵人被其震飛后,又自空而落,天上似下起了“人雨”一般!汴軍何曾見過此等恐怖情景?誰又見過如此神將!人人驚駭失色,魂不守舍。更何況李存孝又披重鎧厚甲,箭矢難傷。他每打完一處,覺得人殺得差不多了后,就立即縱馬轉(zhuǎn)移,去打另一處。敵陣被他所沖擊的地方,如遭雷擊電震,又像地裂山崩般四處潰散,再無一人敢靠近這只“鐵老虎”。
河東騎兵雖號稱天下精銳,但并非個個都似李存孝般神勇。好虎架不住群狼,在一開始處于上風的他們,時間久了在朱溫數(shù)萬大軍的消耗之下,漸漸呈現(xiàn)敗勢。而對他們更加不利的是,康君立未等李存孝一眾,就已經(jīng)與李罕之先行撤退,只是派了一個傳信兵去通知李存孝退軍。因為康君立的探子來報說發(fā)現(xiàn)一隊數(shù)量龐大的汴軍正往太行山方面行進。康君立見敵眾龐大,又怕被敵人斷了后路,便作出此等決定。
這時李存孝獨自一人已殺裨將數(shù)十名,傷亡敵軍數(shù)百人。但看到整體形勢上已不利于己軍,而安休休也為敵將丁會所生擒后,便下令撤退。李存孝縱騎在敵軍中四處奔突,來回如飛,以策應己軍之撤退。
河東軍戰(zhàn)雖不利,終能整軍而退,損失并不嚴重。見汴軍源源不斷的追來,李存孝親自帶領(lǐng)百余騎兵斷后。撤退到一山丘后,李存孝令其余騎兵盡皆退去,自己單騎立于其上,大喝道“鐵老虎在此,不怕死者盡可來與我一戰(zhàn)!”汴軍聽后,都面面相覷,嚇得踟躕不前,哪有一個人敢應啊!李存孝笑道“你們不敢來,我當自往!”言畢從山上馳下,殺向汴軍。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李存孝殺傷百余人,斃一裨將,才從敵陣中出來。見李存孝要遠去,汴軍中幾名裨將商議道:“他再猛也不過就是一個人,竟敢傷我們?nèi)绱酥姟N揖筒幌嘈潘麤]有疲憊之時!追上去,我們就是耗也能耗死他!”于是汴軍繼續(xù)追趕。
李存孝大怒:“你們作戰(zhàn)就只敢仗著人多嗎?鼠輩何不惜命也!”返身殺入已達到七八千騎的追軍,雙槍起處,馬倒人亡、血肉狼藉。一連又殺傷百余人,而后出陣。汴軍恃眾再追,李存孝又回身殺入,如此往返數(shù)次,敵騎莫敢逼。經(jīng)此一番折騰,本來遠在后面的大將牛存節(jié)也帶軍趕到了,在汴軍中以驍勇善斗聞名的他,心中不服李存孝,欲要與之單打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