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李茂貞窮蹙而降 唐昭宗重歸長安
- 忠勇沙陀復唐記
- 草間英雄起
- 2011字
- 2022-09-23 13:21:09
十一月,保大節度使李茂勛帶眾萬余人救鳳翔,屯兵于城北阪上,與城中舉烽火相應。朱溫心想李茂勛舉眾前來,城守必虛,我可搗了他的老巢。于是朱溫遣其將孔勍、李暉將兵乘虛襲坊州、鄜州。坊州一鼓而拔,兩日后,天降大雪,汴軍乘時冒雪連夜前進,五更時分抵達鄜州城下。鄜州守人半點準備都無,使得汴軍很快破城而入。入城后,城中還有八千士兵,一番激戰,直到午時,鄜軍才敗,鄜州留守李繼璙被擒。李暉撫存李茂勛及諸將士家人,民皆安堵,絲毫無擾。李茂勛聽聞自己城池被克,即時引兵遁去。
圍鳳翔的汴軍每夜擊鼓鳴角,城中大地都因之震動。攻城汴軍罵城上人道“劫天子賊,還不速降?“城守者就罵城下人道“奪天子賊,還不快滾“。這個冬天極其寒冷,又連下數日大雪,城中糧食用盡,凍死、餓死者不可勝計。連李茂貞的私儲也快用完了,只得用豬狗之肉供奉皇帝。唐昭宗就令人拿御衣以及小皇子的衣服去市上賣錢以充用度,還在宮中設小磨,讓宮人磨豆麥為屑以供御。
這時,王建已攻下了李茂貞的洋州與興州,如此一來,李茂貞的山南諸州鎮全為王建所得。自失鄜州后,李茂貞的關中諸州鎮全為朱溫所得,僅剩孤城一座,寒冬糧絕的李茂貞無異于坐守待斃。很多兵士都開始怨恨韓全誨。李茂貞養子李繼遠帶兵十余人遮攔韓全誨于左銀臺門,喧鬧罵道:“闔境涂炭,全城餒死,只因爾輩數人!“言畢李繼遠拔刀欲刺,韓全誨嚇得膽都要裂了。幸好李茂貞此時正好來到,韓全誨叩頭乞求李茂貞,李茂貞諭解道:“軍容不必如此,吾兒不知實情。來,你們還是杯酒泯恩仇吧“。言畢令人酌酒兩杯,使兩人對飲而罷。李繼遠胸中仍是憤懣難平,便帶兵投降了朱溫。
李繼遠本是蔡州人,原名苻道昭,最先事秦宗權為騎將,秦宗權敗后便轉投到李茂貞手下。李茂貞見其性格強敏,有武略,甚是喜愛,便收為養子,賜名為李繼遠。投降朱溫后,恢復自己原名符道昭。朱溫聽聞他善于布陣,勇聞一軍,與之言語又極為相投,心中大喜,有重用之意。
再說唐昭宗召李茂貞、李繼誨、李彥弼、等一起進食,商議與朱溫和,唐昭宗說道:“十六宅諸王以下,因饑寒而死者每日都有數人。在內諸王及公主、妃嬪,一日食粥,一日食湯餅,如今也難以供應了。卿等意如何?“眾皆低頭,不能對。唐昭宗盯著李茂貞道:“岐王,現在你還不想和解嗎?“
李茂貞終于決定投降。十二月下旬,他遣使請降于朱溫,并密謀誅宦官以自贖,遺朱溫書道:“禍亂之起,皆由以韓全誨為首的宦官。我迎駕至此,實是以備他盜。公既志匡社稷,請公迎陛下還宮,我愿以破甲殘兵,聽公之令,為公效力!“朱溫回書道:“我舉兵至此,正因乘輿播遷;公能協助,我甚感寬慰。“
903年初,朱溫上表請迎車駕還宮,遣幕僚司馬鄴奉表入城。李茂貞秘密單獨去見唐昭宗,說若不誅殺韓全誨等,朱溫決不會和解,車駕也難還京。唐昭宗同意了,于是李茂貞派四十名士兵拘捕韓全誨一眾,將他們斬首。當晚,又斬李繼筠、李繼誨、李彥弼等與韓全誨同謀者十六人。次日,唐昭宗遣韓偓及趙國夫人來犒勞朱溫軍營,并派使者帶來韓全誨等二十馀人的首級以示朱溫。趙國夫人帶來唐昭宗寫給朱溫的書信,其中說道:“向來脅留車駕,怕獲罪而挑撥是非,離間你我君臣的,都是此輩。今朕與茂貞已決意誅之,卿可曉諭諸軍,以平眾憤。“朱溫這回滿意了,就遣觀察判官李振奉表入城謝罪。
韓全誨等已誅,而朱溫猶未解圍。李茂貞懷疑崔胤教朱溫必取鳳翔,急忙請唐昭宗寫書召崔胤前來。詔書四下,都是御筆親屬,言辭懇切,然而崔胤竟稱疾不來。李茂貞極其恐懼,自己致書于崔胤,言辭卑遜。崔胤還是不來。當朱溫召崔胤時,崔胤立即來到了朱溫軍中。李茂貞大驚,心想形勢如此,即便不開城門也會被朱溫所破,若開城門,朱溫顧忌天子,或許不敢對我不利。還是開門以觀其變吧,于是鳳翔開啟了城門。
唐昭宗出城前,李茂貞趁機提出想以其子李侃娶平原公主,想跟李曄結親以自固。平原公主是何后之女,何后不太愿意。但李曄急于出城就答應了李茂貞。于是皇帝一眾出城,來到朱溫軍營,朱溫素服待罪,見帝后,跪拜于前,頓首流涕。帝命韓偓扶起,帝亦泣,道:“宗廟社稷,賴卿再安;朕與宗族,賴卿再生?!坝H解玉帶以賜之。稍作休息,車駕便開始回京。朱溫又假意提出,自己要單騎前行十余里,為皇帝導路,皇帝當然拒絕了他。
于是朱溫令其兄朱存的兒子朱友倫將兵保衛車駕,自己留下部分后隊,撤寨退兵。想到李茂貞雖還有幾處小的州縣,但都不足為慮。鳳翔城基本是孤城一座,再無能力與己對抗。若留之的話,還可使其做為自己對蜀地王建的屏蔽,朱溫便仍使李茂貞鎮鳳翔。
正月下旬,唐昭宗一眾回到了長安。李曄謁太廟,登長樂樓。禮畢后謝朱溫道:“朕能生入舊京,全賴卿之力也。自古救君之危,未有如是者。更何況今日得以親奉觴酒,奠于先皇帝室前,卿之德,朕何能不報!”
為嘉獎朱溫迎鑾之功,唐昭宗賜朱溫號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賜其僚佐敬翔等號迎鑾協贊功臣,諸將朱友寧等號迎鑾果毅功臣,都頭以下號四鎮靜難功臣。為嘉崔胤之功,唐昭宗再次以催胤為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