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差點打翻了硯臺,回過頭看著蘇青繁不解的問道:“小子,這蕭瑀為何你是如此的不喜?”
“有嗎?”
蘇青繁疑惑,好像自己對于蕭瑀沒有什么感覺啊,畢竟自己連見都沒有見過他。
“有!”久未說話的杜如晦卻是點頭,一向話少的杜如晦難得的開口。
就連長孫無忌也好奇的看蘇青繁。
“不喜嗎,或許是讀史的原因吧。這蕭瑀內政確實是把好手,可是心胸太過狹隘了些。”
李世民放下了筆,問道:“如何說?”
蘇青繁想著史書的記載道:“蕭瑀不是彈劾別人,就是在彈劾別人的路上。除此之外就是在應對別人彈劾他的路上?!?
李世民面露思索,蕭瑀確實是心胸狹隘了些,可是蕭瑀對自己可是有恩啊!
當初太上皇動了除掉自己的念頭,蕭瑀一直力挺自己幫助自己度過了危急時刻。
蕭瑀不像溫大雅那樣,背著太上皇暗中支持自己,更不像封德彝,首鼠兩端。
“陛下,小子對蕭瑀了解的不多,畢竟那些只是書上所言..可是蕭瑀一生六次罷相,小子總覺得或多或少有問題吧?”
李世民面露沉思,卻擺手示意蘇青繁停止說話,回憶著蕭瑀的各種表現。
為官清廉,卻過于剛直了。能力也值得表揚,在平定王世充時,蕭瑀就表現出了杰出的能力。
自己用起來比較順手,可正如這小子說確實是心胸狹隘了些。
當初就在自己的面前,就在朝堂之上僅因與陳叔達意見不合,差點打了起來。
蘇青繁知道李世民對蕭瑀喜歡的緊??墒翘K青繁想的卻是,如果蕭瑀再次罷相,那么長孫無忌也不會那么快的請辭了吧?
以后難免要和這些人共事,難不成放著長孫無忌不選去選一個心胸狹隘,不善處理人際關系的蕭瑀?
被蕭瑀彈劾的人可是太多了....
那蕭瑀可是連魏征都甘拜下風的人??!
若是以后要和這樣的人共事,還能像現在這樣和李世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嗎?
還能讓陛下、長孫無忌等人為自己執筆嗎?
你還要不要尊卑了?
到時候是不是也給李世民來個“臣有本要奏...”
魏征那家伙都要被李世民給安排去養豬了,想必自己以后就是不注重禮儀,也沒人會彈劾自己吧?
蘇青繁猛然的一轉頭看向了長孫無忌心中直嘀咕著:“這家伙好像也是心胸狹隘之輩?。『髞肀凰赖哪膫€一個不是厲害的人物?”
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駙馬都尉執失思力都被他弄到了流放嶺南。
這朝堂也太可怕了,各個都是小心眼。
不對,自己并不是官!
這朝堂能不入便不入,想必自己找李世民要個虛封的爵位應該是不成問題吧。
想到此,蘇青繁又想起自己還沒房子呢,虧的自己昨夜還動起了買房子的念頭。
有眼前這位幾位爺,還需要自己買房子嗎?
“陛下,小子還有事想和你說呢。”
看著李世民,蘇青繁開口道“小子總不能一直住在東宮之中吧?”
李世民一愣,不知道蘇青繁為何會突然提出這個問題,可是他是真的不想把蘇青繁放出去。
誰知道把這小子放了出去,會鬧出什么動靜,畢竟他知道的太多了。
“你想住哪里?”李世民問道,看著蘇青繁詢問道:“去輔機或者玄齡、克明府上?”
“去宮外,陛下隨意賞我座宅在便是。”蘇青繁滿不在乎的說道,在這東宮里太不方便了,一不小心闖入了后宮怎么辦?
或者一不小心遇到了某位封號高陽的公主,恰巧她又看上了自己,哀求李世民賜婚又咋辦?
哦,不對!
高陽公主可能還沒出生呢!
李世民想了想覺得也是,總不能讓這小子一直住在東宮之中,這東宮他自己都不想住了。
“輔機啊,這府邸一事便交托給你了,朕是無法賜的。至于文錢,朕從內帑之中撥給你?!崩钍烂駥χL孫無忌道。
長孫無忌卻是擺手:“陛下,這府邸臣便送這小子一座便是,也沒多少文錢。陛下不好辦的事,對于臣來說卻不是問題。”
長孫無忌對著蘇青繁笑道:“可有何要求?交代清楚后本國公讓下人去偷偷的給你買上一座?!?
偷偷的買....
蘇青繁一翻白眼,我倒是看你們能瞞到什么時候。
“那陛下賞些文錢總是可行吧?”蘇青繁笑道:“小子也不要多,隨便給個幾十萬貫便可!”
李世民恨不得拍這小子的腦袋,幾十萬貫還真敢說出口!
他的內帑之中能有個十萬貫做夢都能笑醒,每次賞賜臣子時也只是象征些的賞一些。
“朕不如把國庫都搬給你?”
“真窮!給我十貫吧,也夠我生活了。從后世回來,小子有的是賺錢的門道。到時陛下可千萬別找小子借錢?!碧K青繁搖了搖頭,這個時候的李世民是真的窮!
“不過陛下,你也該準備些錢,等回來之后小子打算行商了!”
“行商?”李世民本能的皺眉,剛想開口蘇青繁卻阻止道:“陛下不必多言,等你從后世回來便會意識到商業的重要性。”
看了眼系統,沒多少時間便可以帶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回到后世了。
從后世回來,李世民才能真正的意識到商業是大唐未來必不可少的路。
只是眼下,商業對于大唐來說并不是特別的重要。
如果沒有爆發出先進的生產力,沒有高產的作物,商業還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都以為古代不注重商業,其實這完全是以現代人看待古代。
在古代主要經濟是完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經濟,農業才是國家的大事。
因為當時的條件比較落后,所以生產水平比較低下,如果不大力發展農業甚至還會導致很多人填不飽肚子,所以國家需要鼓勵農業發展,讓更多的人從事農耕,這樣就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糧食,才能保證每年的征收。
不僅如此,大力發展農業,也是經濟發展的需求,而且將大量的農民束縛在土地上面,也有利于國家的安定。
而從事商業往往會造成人口的大量流動,并且國家從商人那里也根本得到不到任何益處,反而因為流動性大會產生很多的不定因素,從而不利社會安定,所以要抑制商業發展。
也是因為生產力的低下,哪有什么經商的機會?
若是人人有利可圖,僅靠國家的約束,儒家的思想便能阻止?
說到底,還是得需要讓所有人填飽肚子之后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之后才能有更好的營商環境。
和李世民等人聊了許久,以及后世商業的發展,李世民才明白商業的重要性。
他們本來就是大唐最聰明的那一撮,他們如何意識不到當天下物資逐漸豐富之后是何樣的局面。
當土地的里的產出可以輕松養活大唐的每一位子民,當溫飽解決之后富余的物資絕不是放在那里不動。
物盡其用,到了那時候才是商業蓬勃發展的時候。
可是眼下的大唐根本行不通。現在大唐最富裕的階層是地主,絕不是商人!
只能等到把百姓們從土地之中解放出來,才能更好的推行商業。
順便給李世民提及了商業稅收,這個自己并不懂,李世民當即讓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著手準備。
那篇李白的詩李世民最后干脆就沒有題名,直接謄寫之后讓人傳播出去,算是回應。
當這篇詩文傳遍長安時,作為蘭陵蕭氏出身的蕭瑀竟然找到了李世民。
沒有什么說辭,竟然是主動請辭!
于是李世民同意了...
這才復相位兩個多月的蕭瑀又一次罷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