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現代人的心理困惑和自我療愈策略
- 李文博
- 1852字
- 2022-09-26 14:42:05
特殊心理狀態,成年人為什么會空虛無聊
空虛和無聊是謀害生命的兩大惡劣情緒,它們潛藏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在我們失去目標或情緒低落時偷偷溜出來,阻礙我們過上高質量的生活。
其實空虛和無聊并非生活真實的一面,它只是人在對前路迷茫、無所事事的時候傳達給自己的一種負面情緒。陷入這類情感的人既對當下沒有目標,也對未來看不到美好希望。空虛和無聊不過是精神貧乏的人給自己平淡乏味的生活所找的借口,實則是對本該努力奮斗的生活的一種逃避。
法國化學家維克多·格林尼亞出生在一個當地很有名氣的造船廠業主家庭里。家境優裕,加上父母的溺寵,年少輕狂的他便有了不務正業的資本,整天游手好閑、花天酒地,把大好的青春用來跟年輕姑娘們談情說愛。一次酒會上,格林尼亞邀請一位美麗的女伯爵跳舞。女伯爵對這位嬌生慣養的公子哥心生反感,不客氣地在眾目睽睽之下對格林尼亞說:“請離我遠一點,我最討厭被你這樣的花花公子擋住視線!” 格林尼亞被這句話羞得無地自容。他猛然醒悟,開始下定決心與自己荒唐的生活一刀兩斷。
格林尼亞離開家,四處求學。經過名師指點,加上他的努力,用了兩年時間補上了過去耽誤的全部課程。在里昂大學,他遇見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菲利普·巴爾教授。這位昔日的浪蕩公子在1912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得獎后的某天,格林尼亞突然收到那位曾經當眾羞辱他的女伯爵的來信。信中只有一句話:“我永遠敬愛您!”
無聊和空虛的背后,往往潛伏著復雜的負面情緒。即便一個天資聰穎的人,若不付出努力,最終也只得淪為平平之輩。每個人都要把握好自己,不讓自己陷入空虛無聊的深淵中,這樣才能在殘酷的現實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有不少人非常害怕這樣一種狀態:獨處。獨處常常能顯露一個人內心世界是豐富還是空虛,在跟自己坦誠相見的過程中,人的空虛感會非常明顯地顯現出來。常見歡聲笑語的人群里依然有寂寞的人,他們有著看似豐富的周末時光,不錯過任何一次戲劇、展覽、聚會或者出游,他們看似有許多人圍繞,可是仍然擺脫不了內心的空虛。讓這些人深感空虛的,不該是外面的世界,而是他們空虛的內心。
獨立走向成熟的人一定能經受面對一個人的時光,他們往往利用獨處的時光同自己的心靈對話。有很多看似內向的人卻能發掘出豐富的內心世界來,他們獨自閱讀、獨自旅行,內心卻是一片鳥語花香。天真的孩童最能做到回歸自己,他們可以做到幾小時玩一顆玻璃球,或者看一群螞蟻搬家。用一種安閑的態度過自足的生活,我們也就不會對外界要求過多。
當一個人沒有目標,空虛和無聊也就不足為奇了。目標像是大海航行中前方的一座燈塔,雖不能幫我們完全驅散周圍的黑暗,但可以給我們足夠的勇氣和動力努力向前。即使是很小的目標,比如在周一為自己買一張周末上映的電影票,這樣就有可能度過充滿干勁的一個星期。當然,目標是一定要落實到行動中來的。忙碌時我們渴望休息,而當我們無所事事的時候,無聊和空虛就會乘虛而入。一些富豪明明有著一生吃穿用度不愁的財富,卻依然選擇通過工作來幫助自己活出一個健康精彩的優質人生。
小丁的奶奶今年七十有余,比起同齡人來,身子骨十分硬朗,氣色也相當不錯。和一些早早享受退休生活的老人不同,小丁奶奶習慣了什么事都親力親為。老人家買菜、做飯、洗衣那個也不耽誤,還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小丁的父母平時工作繁忙顧不上家,他們覺得母親太辛苦,便給丁奶奶請了一個保姆。于是,所有家務活都被保姆攬去了,小丁也到外地上大學。如此一來,小丁奶奶突然覺得心都空了。幾個月后,一向硬朗的小丁奶奶突然生病了,整天吃不好飯,夜里還失眠,可急壞了丁家所有人。醫生檢查后,說原因居然是太閑了。原來小丁奶奶幾個月來無所事事,失去目標的她空虛又難過,自然就生了病。醫生提議,讓小丁奶奶參加社區活動,多跟鄰居朋友聊聊天,還可以養小貓小狗。丁家人自然是照做了。一段時間后,小丁奶奶果然變得氣色紅潤,對生活也更有希望了。
我們在感到空虛無聊的時候,不妨找出一點興趣愛好。假如你是個喜愛下棋的人,不如多看幾本棋譜,找幾個同道中人切磋一下;假如你喜歡唱歌,不如把自己擅長的曲目練習一下,不僅聚會交友的時候可以露一手,沒準還能在公司的年會等活動場合派上用場呢。擁有的興趣愛好越廣泛,空虛無聊的可能性就越低。總有喜愛的事情可做,我們就能夠把每天過得滋潤又充實。
情緒便利貼
車爾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一個將空虛與無聊認為是人生主旋律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的。切記,一定不要讓空虛和無聊成為生活的主角,如此,等待你的將是一個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