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個普通士兵的傳奇——短暫的生命永久的豐碑
第一節 雷鋒離開我們的時候只有22歲
1962年8月15日,一個普通的日子。沈陽軍區工程兵十團運輸連汽車兵雷鋒和戰友喬安山準備從鐵嶺下石碑村趕回撫順營區,對他們的J7-24-13號嘎斯汽車進行三級保養,迎接即將到來的更繁重的運輸任務。
這一天雷鋒起了個大早,他催喬安山趕緊起床,去裝上部隊冬季要用的棉衣棉被等物品。喬安山起床后,原本準備和雷鋒一起吃完飯再走,可是雷鋒說:“現在任務比較緊,連里車少,咱們還是回去吃吧,可以早點趕路?!庇谑牵瑑蓚€人連早飯都沒吃就上路了。
雷鋒開車,喬安山躺在車廂滿車的棉衣棉被上。走到半路,雷鋒突然停車,他跳下車叫喬安山下來,讓他開車練練技術,喬安山一聽,十分高興。那個時候連里的車很少,每輛車都有好幾個駕駛員,駕車的機會很難得。喬安山下來后又猶豫了一下,因為那天的路況不好,連續地下雨讓道路滿是泥濘。雷鋒看出了喬安山的疑慮,他鼓勵喬安山說:“你小心點開,路況不好,正好可以練習一下技術?!?/p>
喬安山換下雷鋒,一直將車開到了營區。雷鋒下車找連長報告,順便請示保養車的事情。過了一會兒,喬安山就看見雷鋒跑過來對他說:“連長已經同意咱們保養車了,咱倆先去把車上的泥沖洗一下?!眴贪采酱饝铝塑嚕胱尷卒h開車,可雷鋒堅持讓他開。
他們準備把車開到連部后邊三營九連的炊事班門前用自來水龍頭沖刷一遍。當時九連執行任務去了,怕小孩和閑雜人進入營區,就用鐵絲封住了道口。雷鋒走上前摘下了鐵絲網,讓喬安山把車開進去。
喬安山把車開到九連連部向左的一個拐彎處停住了,那是個直角的死彎,前后左右回旋的余地很小,左后輪距離一棵楊樹很近,只有15厘米左右。楊樹上拴著一根8號鐵絲,連著一排1.5米高、小碗口粗的柞木方桿子。鐵絲長約70米,一直拉到炊事班前,中間用鋼筋支著。車的保險杠前面還差20厘米就頂住九連連部的房子了,喬安山害怕自己開不好會撞上去,不敢再往前開了,于是他把頭伸出車窗大聲喊雷鋒。
雷鋒走上前看了看車頭的左右兩邊,又看看汽車的尾部,他問喬安山:“方向盤打死了沒有?”“打死了?!眴贪采交卮鹫f。接著,他看到雷鋒走到了車的左側,幾乎挨到了車的腳踏板。他給喬安山打氣:“沒事,向前開吧!”喬安山仍然底氣不足,想讓雷鋒來開。雷鋒鼓勵喬安山:“別怕,這正是提高技術的好機會。你開,我幫你看著?!?/p>
喬安山鼓起勇氣,掛二擋起步,“呼”的一下,車子開動了,輪子一下就把距離楊樹最近的一根柞木桿子從根部擠斷,柞木桿子和楊樹之間的鐵絲同時被掙斷,折斷的桿子在另一側鐵絲的拉扯下重重向汽車左側的前方射出,不偏不倚砸到了雷鋒的太陽穴上。雷鋒吭哧一下就倒在了地上。喬安山正在全神貫注地開車,他哪里想到雷鋒會出事呢?
在附近的遼陽兵卑福財看見雷鋒倒了,急忙沖上去把他抱在懷里,發現雷鋒的耳朵和鼻子都流血了。他趕緊大聲喊:“雷鋒出事了!”喬安山下車后聽到卑福財的呼聲,奔過來抱住雷鋒大喊:“班長!班長!”這時,雷鋒的鼻子和嘴都開始大量出血,喬安山的衣服馬上就被染紅了。喬安山慌得六神無主,他對圍上來的戰友大聲說,“快去找連長”。
連長虞仁昌在連部值班,接到報告心里一愣,剛剛雷鋒跑過來還活蹦亂跳的,怎么一轉眼會出事呢?他飛速趕到了出事現場,一看到躺在血泊中的雷鋒,他急得直打自己的嘴巴!他大聲命令:“快,快去把教練車開過來!”教練車很快開過來,虞仁昌抱起雷鋒迅即上車,朝著西部醫院一路狂奔。
到了西部醫院,雷鋒被送進了急救室,院長親自主持搶救。在病床上的雷鋒出現了嚴重的抽搐,甚至抽得坐了起來。雷鋒的體溫很高,院長讓護士找冰塊降溫,虞仁昌跑到門口端了一箱冰棍,醫護人員立刻用冰棍給雷鋒降溫。溫度雖然降下來了,雷鋒的呼吸卻突然停止了。醫護人員趕緊做人工呼吸,一個護士累了,另一位馬上接上,個個滿頭大汗,過了好半天,雷鋒才緩過氣來。院長馬上開始檢查傷情。
檢查完了,院長表情凝重地把虞仁昌叫到一邊,壓低嗓音說:“嚴重腦挫傷,顱骨骨折,內出血,有生命危險。”虞仁昌一聽,淚水就下來了。他一個七尺高的漢子,差點就給院長跪下了:“院長同志啊!你們無論如何要搶救他呀!”院長一把扶住虞仁昌說:“現在說什么都是多余的,必須立刻做手術。但我們醫院條件差,做不了這樣的手術。”他寫了張便條遞到虞仁昌手中:“虞連長,你趕快派人去沈陽軍區總醫院,把腦外科主任段國升請來?!?/p>
虞仁昌立即安排白副連長與團軍務股長火速趕往沈陽。醫生們竭盡全力挽救雷鋒的生命,雷鋒的呼吸中斷了,院長馬上指揮將雷鋒的氣管割開輸氧。主刀醫生把雷鋒的脖子切開了一個口,她手緊張得直哆嗦,氣管怎么也拽不出來。院長親自上前把氣管拽出來,給插上氧氣。雷鋒的腹部起伏了一下,在場的人頓時覺得又有了希望。可是這希望并沒有保持多久。20分鐘后,雷鋒的心臟永遠停止了跳動。
這是1962年8月15日中午12點05分,距離早上他催喬安山起床不過幾個小時。喬安山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自己的好班長,就這樣永遠離開了自己。雷鋒的遺體被蒙上了白床單,推進了太平間。匆匆趕來的沈陽軍區總醫院腦外科主任段國升趕到太平間,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查驗了雷鋒的傷勢,他嘆了口氣:“如果我及時趕來,可以保住雷鋒的生命,但是人可能會殘廢?!?/p>
雷鋒同志犧牲了!他并沒有犧牲在戰火硝煙的戰場,而是在他22歲的時候犧牲于和平時期例行任務中的事故。消息傳出后,十萬群眾自發趕來參加“公祭雷鋒同志大會”。撫順市望花區委禮堂站滿了人,擠不下,就往院子里站,院子站滿了,就往大街上延伸。
公祭禮畢,送靈的車隊開出了大院,緩緩前行。群眾自動戴上了白花和黑紗,跟隨在車隊后面,浩浩蕩蕩。在廣播中聽到雷鋒犧牲的消息,越來越多的人紛紛走上街頭,從撫順第七百貨商店到戈布北溝烈士公墓的十多公里長街兩旁,形成了厚厚的人墻。
這是撫順歷史上少有的壯觀場面,這種壯觀場面的出現,是由于一位普通的戰士去世,他是因公犧牲,犧牲的時候年僅22歲。22歲的生命卻鑄就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精神高度。此后,“雷鋒”這個名字在中國的影響力開始呈幾何級數遞增,雷鋒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