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專題研究
- 李春雷等
- 2355字
- 2022-09-23 17:48:20
總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薄笆袌鲈谫Y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現代經濟體制的一體兩面,“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良性互動、發揮合力,方能保障經濟社會的健康、有序和持續發展。當前,相較其他領域,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領域,理應更加突出地強調“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只“看得見的手”的作用。這是因為:第一,伴隨著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和工業化進程的深化,部分發達國家自由主義化的市場經濟弊端日益暴露,如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經濟行為的短期性、信息不對稱、兩極分化、外部不經濟……其中,食品、藥品和環境領域存在的極為嚴重的種種安全問題,無不顯露“看不見的手”的典型弊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這些現代國家的“行政國家”色彩日益濃厚,以圖運用強大的政府力量應對之。第二,多元主體共建共享共治的治理體系和治理格局在我國公共政策領域初見端倪,但受制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依賴于政府執法解決公共問題是我國治理的基本特征,而且這種狀態與特征會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更重要的是,發軔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新公共管理運動”的治理理念,體現的是新自由主義“回歸市場”的呼聲,它主要是解決經濟性規制的政府失靈問題,但對食品有害、藥品偽劣、環境污染等市場失靈問題的社會性規制之完善獻策乏力,從而難以從根本上撼動政府執法保障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的地位。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新中國的法治進程緩慢、法治程度不高,法治政府建設更是起點較低、時間較短,從1999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為標志的法治政府建設明確設計算起,至今不到二十年,諸多案例和事件所暴露出的問題反映了我國政府執法現狀不容樂觀、執法能力亟待提升的客觀事實。從“三鹿奶粉”事件到“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再到“長生假疫苗”事件,一系列令人心悸的圖片和文字報道,無不是對政府執法公信力的拷問。綜上而言,我國在今后相當長時間內,政府執法能力的明顯不足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需求之間的矛盾將是我國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領域的突出矛盾。
毋庸置疑,對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辦是“看得見的手”的政府作用的體現,嚴厲執法是我國當前保障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的中心環節。為了“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切實保障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我們必須從國家基本戰略和人民根本訴求的高度上充分認識到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執法辦案能力和水平提升的極端重要性。從目前的實踐來看,我國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執法辦案中的一些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第一,執法體制處在從部門執法向綜合執法的過渡階段,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不穩定,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執法辦案的專業性;第二,對食品、藥品和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雙軌制”查辦機制,使得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難以也不可能實現“無縫銜接”;第三,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問題,本身是現代工業技術發展的產物,也是國家和社會控制食品、藥品和環境風險或者使風險最小化的結果,法律和技術、倫理和科技存在緊張和沖突情形,如假藥的認定、食品犯罪抽象危險犯的判定、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評估等,這些都會不可避免地導致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領域立法語言的模糊、不精準,以致執法辦案難以有效進行;第四,違法犯罪的升級必然加大了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的執法辦案難度,如粗線條的協查制度不足以應對跨區域甚至跨國別案件,政務信息壁壘林立又使得各部門之間的共享不暢等。正是對這些問題抱有嚴重的憂慮和不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及部分一線檢驗檢測、執法辦案人員,基于保護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的社會使命感,聚焦問題,潛心研究,形成了這套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執法辦案實務叢書。
本叢書具有這樣一些主要特點:第一,實踐性。即每本著作都是通過大量的調研實踐,提煉歸納出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執法辦案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對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執法辦案進行比較深入的探討,力求為執法辦案人員對實務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釋明和指引。第二,建言性。即本叢書作為理論研究與執法實踐緊密互動的成果,盡可能直面我國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領域政策和立法中存在的不足,積極獻言獻策,為問題的解決和制度的建設提出具有說服性的意見。第三,開放性。即本叢書對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執法辦案各個領域的問題進行了分類別的專門性和系統性研究,無論是實體問題還是程序問題,無論是行政執法問題還是刑事司法問題,只要該問題是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執法辦案實務中亟待解決的,就具有價值,就是真問題。對其給予力所能及的回答,就是本叢書作者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傮w而言,這套叢書的作者隊伍專業,內容涵蓋全面,寫作風格樸實,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較強,非常適合作為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領域的立法者以及執法者的案頭書。同時,相信本叢書亦能為廣大食藥環領域科研人員提供有益參考。
作為總主編,我對本套叢書傾注了不少心血。早在2014年,我就萌生出版這套實務叢書的念頭,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約,直到今天,它們方與讀者見面,也總算兌現了我對廣大從事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執法辦案朋友的一個承諾。
在叢書付梓成冊之際,我要真誠感謝為本叢書的編寫與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的各位朋友!在此,就不再一一列舉你們的名字,唯有帶領團隊,繼續秉持“關注實踐、注重實效”的研究理念,堅持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不斷出品更好的研究成果,并大力推動研究成果的實踐轉化,服務立法執法,服務社會公眾,以此回報朋友們的熱切期待,表達我們深深的謝意!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 教授
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研究中心 主任
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