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鐸王朝:宗教改革與權力之爭(英格蘭史六部曲2)
-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 8138字
- 2022-09-15 15:20:51
1 阿肋路亞
這是一塊流奶流蜜的土地。1509年4月21日,里士滿泰晤士河南岸的王宮里,日益乖戾、貪婪的老國王駕崩。死訊秘而不宣,兩日未發,以免國家動蕩。然而,新國王人選早已定下,名字也是亨利。
5月9日,亨利七世的遺體由一輛黑色馬車從里士滿王宮運送至圣保祿主教座堂。和靈車并行的有一千四百名正式送葬人和七百名火把手,而其中悲痛之人寥寥無幾。廷臣和用人們早在翹首期盼著儲君的到來了。遺體在葬禮完成后被運送至威斯敏斯特主教座堂,放入墓穴。掌禮官宣布:“圣王亨利七世千古。”話聲剛落,在場之人異口同聲道:“圣王亨利八世萬歲?!焙嗬耸啦毁M吹灰之力便繼承了王位,這在英格蘭歷史上是百年一遇的事。當時,他年僅十七歲。
加冕典禮定于6月24日仲夏節舉行。這一天,陽光璀璨,預示著新君將如新日般崛起。加冕日之后第四天,便是亨利的十八歲生日。加冕典禮乃是教會的第八項圣禮。在典禮上,亨利傅了膏(或稱圣油),這是繼承神圣王位的象征。他的王袍鑲滿珍寶、鉆石、翡翠、珍珠,周身環繞著幽幽的光華,閃爍著權力與榮耀。一開始他的一舉一動、穿著打扮也許只是聽從旁人建議,但不久后他便進入角色,舉手投足間有了王者的氣概。
加冕典禮前十三天,亨利便未雨綢繆,與未婚妻完婚。有了王后相伴,登基時人們就會覺得他已長大成人,不再年幼了。阿拉貢的凱瑟琳為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和阿拉貢的費迪南所生,正是后二者在位時,西班牙完成了統一。凱瑟琳從西班牙來到英格蘭,嫁給了亨利王子的兄長阿瑟王子。無奈事不遂人愿,婚后不到六個月,阿瑟便撒手人寰,死因是肺結核抑或是汗熱病。凱瑟琳作為一個大勢已去的寡婦,在英格蘭宮廷中處境凄涼。傳言亨利七世想娶其為后,但此事有如異想天開。凱瑟琳最終被安排與亨利王子訂婚,并經歷了數年艱難困苦的生活,只因她難以相處的公公無時無刻不在為子嗣尋找更相配的伴侶。然而,經過了七年的等待,她迎來了人生的巔峰。加冕儀式前一天,她從倫敦塔坐轎前往威斯敏斯特。一路上,街道兩邊掛滿了奢華的掛毯和金緞。當時有一幅版畫,刻畫了亨利和凱瑟琳在成排的主教和高級神職人員簇擁下同時加冕的場景。
亨利的父親性情急躁,對子女過度關愛,把維護政權看得高于一切。亨利的童年就是在這樣一個父親的陰影下度過的。年幼的亨利王子除回答國王問詢以外從不公開講話。只有在嚴密的監護下才能離開位于格林尼治或埃爾特姆的王宮,穿過一扇王室成員專用的門,來到御花園“探險”。老國王十分注重亨利的早年教育,因此他成了王子中最博學的一位。他終生都認為自己在神學領域是一名絕佳的辯手,對托馬斯·阿奎那的理論有很深的造詣。亨利打小便熱愛音樂,不僅譜過彌撒曲,還寫過雅歌和經文歌,能用魯特琴和鍵盤彈唱。不論去哪,身邊總伴著樂師,去世時共擁有七十二根長笛。這位王子就像樂音一般和諧美好。托馬斯·莫爾在贊頌加冕儀式的詩篇中形容亨利是時代的榮光。然而這是否就能確實表明他可以開啟一個嶄新的黃金時代,讓所有善良的人都過上幸??到〉纳睿?/p>
亨利自己便是一個如黃金般出眾的青年——體格健碩,眉清目秀。他身高略逾6英尺(約1.83米),確實比當時大多數臣民要高出許多。據記載,“他行走時,大地為之震動”。他精通摔跤、箭術、鷹獵、馬上槍術。登基九個月后,他組織了一場比武大會,頌揚騎士的技藝。他匿名偽裝,親自上場,但不久便被人認出。他讀過馬洛禮和阿奎那的著作,很清楚一個好國王須勇猛無畏、盛氣凌人;須揮舞劍矛將對手擊倒,不能猶豫,不能退縮,因為事關榮譽。這次騎士比武大會讓參與者品嘗了戰爭的滋味,也在新登基的國王身邊聚集起一批酣斗過后興致昂揚的年輕領主。這些英格蘭的貴族一個個血脈僨張、血氣上涌,等待著建功立業的機會。
亨利不是在比武場上稱王稱霸,便是在狩獵場上領頭沖鋒。哪怕狩獵已結束數日,他還是唾沫橫飛地談論個不休,在有據可查的歷史中,他所擁有的馬匹一度多達兩百匹。狩獵從古至今都是帝王的運動,是另一種形式的戰爭。獵場如戰場,上陣者行動須快、下手須準。追逐獵物時,亨利會高聲呼喊,左沖右突。一旦獵物中箭倒下,他會親自上前,斷其咽喉,開其膛肚,繼而將雙手伸入其腹中,再將鮮血涂抹到隨行人員身上。
樞密院諸委員也支持亨利。他們年齡較長、不茍言笑,其中多數為前朝老臣??蔡夭锟傊鹘掏ね吖芬廊粨未蠓ü伲粶貜厮固刂鹘汤聿榈隆じ?怂估^續擔任掌璽大臣;其他高級主教——如達勒姆、羅徹斯特、諾里奇等地的——也繼續各司其職。他們負責規勸并引領年輕君王按照既定的計劃統治國家。而亨利是否會采納他們的建議并接受他們的引導,則另當別論。
約克家族的幸存者們在忍受了前朝國王冷眼相待甚至打擊報復之后重新得寵。亨利七世認為自己是代表蘭開斯特家族登上王位的,因此,盡管他在加冕后迎娶了約克的伊麗莎白,但依舊對世仇家族充滿猜忌和憎恨。經過了15世紀的王朝斗爭,此時的英格蘭終于完成了實質上的統一。
各位老顧問官如今抓住這個機會排擠由亨利七世提拔上來的“新人”。最受亨利七世寵信的兩個顧問官(或稱機要秘書)遭到逮捕并鋃鐺入獄。理查德·恩普森爵士和埃德蒙·達德利爵士盡管參與了前朝國王強征暴斂的活動,但依然被主教和老貴族怨恨猜忌。兩人被冠上“蓄意謀反”試圖推翻新君這一牽強的罪名,不久便身首異處。盡管不清楚亨利是否參與了這次本質上是利用法律手段實施的謀殺,但死刑得以執行,他的正式批準必不可少。在他執政的另一個時期,他還會運用同樣的手段清除政敵。
亨利總是喜怒無常,但他的性情適合為王。他既慷慨大度,又執拗善變。西班牙大使曾私下對其主上說:“坦言之,該國王絕非善類?!敝笥忠淮?,法國大使對外界透露說他每次覲見亨利國王,心中都惴惴不安,恐遭其暴行。
先前發生了一件讓亨利龍顏大怒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不少端倪。1509年夏,一封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的書信寄達英格蘭,據說亨利先前曾給法國國王去信,表達了對和平與友好的訴求,而這次收到的便是回信。但先前那封信并非亨利所寫,而是由樞密院以國王之名寄出的。年輕的亨利勃然大怒。“這封信是誰寫的?”他質問道,“法國國王都不敢正眼看朕,信上竟寫朕向他求和,求他不要攻打英格蘭!”他自覺受了折辱。在他眼里,法國自古便是英格蘭的宿敵。曾經英格蘭國王在海峽對岸占領了大片土地,如今只剩下加來了。亨利急切地想要奪回他早先便該擁有的權利,自登基之日起,他便將法國視為獵物。戰爭不僅為了娛情,還是君王的職責所在。
不過他還是嘗到了和平的甜頭。他繼承了一個穩定的王國以及父親積聚起來的財富。亨利七世留下了超過125萬英鎊的遺產,折合成現在的貨幣大約相當于3.8億英鎊。不久以后,這筆財富雖然不能說被揮霍一空,但也由于各種開支消耗殆盡。傳言年輕的國王在體育、娛樂上花費了太多時間,而對國事不聞不問。但這類傳言不足為信,正如寫給法國國王的信中所言,世故的英格蘭主教希望年輕的君主不要插足他們嚴肅的審議活動。
著實令人擔憂的事接踵而至。阿拉貢的凱瑟琳在1510年1月末經歷了痛苦的臨盆,誕下一名女嬰,但未能存活。而后,諸多跡象表明凱瑟琳再次懷孕,于是眾人復又繼續張羅著準備迎接新的王室成員。但一切都白費了。她腫脹的肚子最終癟了下去,因為她根本沒有懷孕,而是受了感染。王室對外宣稱王后流產,但有風言風語說她或許再無生育能力。對于英格蘭王后來說,沒有比不能生育更為可怕的災難了。她粉碎了流言,于1511年元旦產下了一名男嬰,但兩個月后便夭折了。凱瑟琳似乎注定不幸,但亨利八世最終做的事遠比不幸還要惡劣。
亨利與王后早已沒了肌膚之親。1510年初的幾個月中,凱瑟琳忍受著假孕的痛苦,亨利則迷戀上了安妮·斯塔福德。安妮是王后的侍女,且已為人婦。其兄長為白金漢公爵,這位貴族十分在意家庭榮譽。安妮于是被送往修女院,白金漢公爵也在同國王激烈爭執之后不再上朝。阿拉貢的凱瑟琳得知這段婚外情之后,很自然地站到了白金漢公爵一邊。她對自己丈夫同自己仆人發生不貞行為一事深以為恥。此時王室已充滿了欺騙與分歧。另一次私通也許史書并無記錄。御用金匠之妻阿馬達斯夫人在此后聲稱國王曾同其在泰晤士街的一所房子里密會,房主是國王的一位重要廷臣。
但所有貪欲之罪皆可得到赦免。1511年初,亨利前往諾??说氖ツ胳舫?。據記載,他私下赤足行走在朝覲之路上,為命懸一線的幼子禱告。到了夏天,他又前往白金漢郡的約翰·司格恩神父祠。司格恩神父是北馬斯頓的堂區長,以圣潔聞名,他的祠堂便成了神跡醫療的中心。傳聞他曾用鞋靴封印魔鬼。
由此可見,單就信仰而言,亨利對教會忠誠可鑒。至少就崇敬宗教這一點來看,他與英格蘭大多數臣民別無二致。威尼斯大使就曾做過這樣的描述:“他們每日都參加彌撒,在公共場合念著禱文——女性手里總是拿著念珠。”亨利即位初期,天主教在英格蘭盛極一時。教會恢復了勢力及其存在的目的。比如在英格蘭西南部,新教堂紛紛建起,老教堂也得到了大范圍的整修。布道的規格很受重視。在亨利登基前,人們跪在草草鋪就的地板上做禮拜,而現在,講道臺前擺上了一排排長椅。
教會活動按照古時的風俗以及傳統的儀軌開展。例如在耶穌受難日,出現了“爬向十字架”的儀式??嘞衿鹣仁敲芍模糜诟吒叩募琅_之后,由兩名吟唱應答短詩的司鐸扶著。隨后,蒙著苦像的布被揭下,苦像被置于祭臺前方第三級階梯上。神職人員會一路爬過去親吻苦像。隨后,在一片圣歌聲中,苦像被抬下,與會教眾雙膝跪地對其親吻。接著,苦像又被裹上細麻布,放置在“墓穴”中,直到復活節早晨在人們的喜悅中再次出現。那是一個充滿圣歌、節日、圣物、朝圣、奇跡的時代。
古老的信仰通過眾人共同參與的宗教儀式和神學理論得以建立。彌撒中的“實體變換”見證了信徒們的虔敬。在這個不可思議的儀式上,面包和酒變成了耶穌的身體和血。諸多圣禮豐富了人們的宗教生活,圣禮由一班司鐸主持,這些司鐸都經正式的委任,只對教宗效忠。信徒必須在禮拜天和其他宗教節日參加彌撒,在指定日期齋戒,每年至少懺悔一次、領一次圣餐。教義中影響最大的一條是活人能替深陷煉獄的死靈祈禱,助其早日脫離苦難;早期教會自身便代表了活人與死者之間的團結契合。
圣人也可為人代禱,且十分有效,故被尊稱為保護者、施惠者。圣芭芭拉保佑其信徒免受雷電之害;圣格特魯德能夠驅鼠;圣桃樂茜保護藥草,而圣阿波利妮能治療牙痛;圣尼閣能使信徒免于溺水,而圣安東尼是豬的守護者。最強力的代禱者是耶穌之母圣母瑪利亞,她的畫像隨處可見,四周點滿香燭。
教堂是故掛滿畫像、燈火通明。譬如倫敦的教堂,就像一個個裝滿銀燭臺、香爐、苦像、圣餐杯、圣餐盤的財寶箱一般。將司鐸與教眾分隔開來的高祭臺和祭臺屏做得華美無比、巧奪天工。耶穌、圣母、主保圣人、本地圣人像占據了教堂的每一寸空地。圣像戴著鑲有寶石的小冠冕和項鏈,手上有戒指,穿著金質的衣服。有些教堂甚至展出獨角獸的犄角或鴕鳥蛋來吸引信徒崇拜。
教會的人間代表也許無法全然抵御誘惑。但在人性允許的范圍內,神職人員的工作還是比較稱職的。當然,人們會發現有些司鐸不夠格或愚不可及,但從整體上來說,神職人員隊伍中并沒有出現有失身份或貪污腐敗的現象。信男信女的數量比前一個世紀的任何時期都要多,在印刷術發明以后,涌現出大批宗教文學。在1490—1530年間,《圣母祈禱禮拜時間冊》一書總共發行了大約二十八個不同的版本。各類為慈善募捐、為死者靈魂祈福的宗教協會史無前例地受到追捧,宗教界兼辦慈善工作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會有一些激進的改革派,想要復蘇深埋在金光燦爛的儀式和傳統虔信之下的基督徒精神。16世紀初,激烈的呼聲隨處可聞,這在事實上恰反映了當時教會的健康發展。1511年冬,約翰·科利特走上圣保祿主教座堂的講道臺,對全國的高級神職人員宣講宗教改革。之后他在坎特伯里主教座堂的會議廳將這一主題對與會的神職人員又講了一遍?!皬墓胖两?,”他說,“教會從未像現在這樣需要你們的奉獻?!爆F在是時候“對教會之事做一番改革”。話是這么說出口了,但要踐行則艱難無比。科利特口中的“改革”指的是提升司鐸隊伍質量,從而提高其聲譽。
他對于崇拜圣物、憑祈禱施神跡等天主教徒古而有之的迷信持鄙夷態度,但對信仰和教義的原則堅信不疑。而教會對于這類事的立場則十分堅定。1511年5月,有來自肯特郡滕特登的六男四女被斥為異端,教會稱他們信口雌黃,竟稱圣體圣事中的面餅并非基督的圣體,而僅是尋常的面餅而已。他們被強迫棄絕自己的觀念,并終生佩戴印有燃燒柴捆圖案的標記。不過有兩個男子因“累犯”異端之罪而被活活燒死,他們懺悔過,但之后故態復萌,又堅持先前的說法了。亨利的羅馬公教大臣阿謨尼烏斯是個意大利人,他略帶夸張地記錄道:“如果柴捆的價格上漲了,我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因為每天都有很多異端分子遭到屠戮,但依然有人前赴后繼。”
阿謨尼烏斯的仕途證明了一個事實,即教會背景依然能助人飛黃騰達。托馬斯·沃爾西的經歷將這一點演繹得淋漓盡致。沃爾西由掌璽大臣福克斯主教介紹出仕,幾乎立馬便以其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一絲不茍的態度給年輕的國王留下了良好印象。1511年春,他已經能夠直接接受國王的命令撰寫書信、制定法案,而無須走尋常的復雜程序。他的官職不過是林肯郡總鐸,卻已經能夠在國際事務和宗教事務方面向國王獻策了。
沃爾西為人和善、工作勤勉、足智多謀,他洞察圣意,并且能夠迅速地把事情做好。他從不質疑國王的想法。據沃爾西侍從喬治·卡文迪什的說法,他是“樞密院中最為盡心盡力,時刻做好準備達成國王愿望與喜好的人,絕不恪守原則、就事論事”。沃爾西三十八歲,比樞密院年長的主教小上一輩。他確實是一個能夠讓年輕的亨利國王推心置腹、賴其輔佐的上佳人選。沃爾西凌晨四點起床,能夠全神貫注連續工作十二個小時??ㄎ牡鲜舱f:“我的主人從不起身小解,也不吃肉?!彼ぷ魍暌院?,會參加彌撒,在就寢前吃少許晚餐。
沃爾西于是成為踐行國王意愿的工具,這一點在他實現亨利侵略法國的野心一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1511年11月,亨利連同教宗,以及自己的岳父西班牙國王費迪南組成了神圣聯盟,他們或許能因此得到教宗的恩準進攻法國。亨利對戰爭希冀已久,當然,既想開戰,何患無辭。這一次,法國軍隊入侵意大利被亨利拿來當作出兵的理由。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在魯德門的一座道明會隱修院中,專為國王表演了一場圣誕劇。劇中四個騎士策馬追逐一群打扮成“伍得巫斯”(林中野人)的人。這是一個頌揚戰斗的場景。幾個月后,議會下令所有男童都必須練習箭術。
對此,國王身邊異議不絕。主教和樞密院的政治家們建議同法國維持和平,反對冒險去打一場耗費極大的戰爭。許多改革派神職人員群情激奮地反對戰爭,并對先前如黃金一般出眾、熱愛和平的王子搖身一變成為一頭貪婪的戰爭雄獅感到遺憾??评卣驹谑ケ5撝鹘套玫闹v道臺旁宣稱“非正義的和平勝于正義的戰爭”。荷蘭的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當時住在劍橋,他寫道:“人民建造了城市,而瘋狂的君王將其摧毀?!?/p>
而國王身邊的新老貴族則敦促他聯合西班牙,為了榮譽與宿敵法國開戰。阿拉貢的凱瑟琳作為她丈夫的西班牙大使,同樣支持同法國開戰。因為這件事可以完成她父親的心愿。主戰派與主和派勢力懸殊,更何況這場戰爭夾雜了亨利渴望軍功的個人情感。在亨利看來,成為一名亞瑟王傳說中的“勇猛騎士”比什么都重要。這才是國王真正的宿命。就算英格蘭會因此連年歉收、物價飛漲、人民朝不保夕,它們和戰爭功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國王心意已決。他在登基時,不是繼承了法國國王這一名號嗎?他想要重獲這一與生俱來的權利。
1512年4月,英格蘭向法國宣戰,十八艘戰艦預備搭載一萬五千名將士前往西班牙,并從那里入侵法國。初夏,英軍在西班牙登陸,帳篷和補給物資卻沒有到位。他們只能在曠野中或樹籬下棲身,大雨襲來躲無可躲。身處這樣的季節,將士們心情煩悶,病痛纏身,對于西班牙溫熱的葡萄酒也怨聲載道。將士們想要喝啤酒,但哪兒都找不到。
很快,英軍將士發現自己被費迪南騙了,因為他根本沒有入侵法國的意圖,僅僅想讓英軍在他向納瓦拉帝國發動獨立戰爭的時候為其駐守國境。一位英軍指揮官在給國王的信中寫道:此人巧舌如簧,卻毫無作為。許多士兵被痢疾奪取性命,英軍中疾病蔓延,糧食短缺,導致流言四起,軍心動蕩。1512年10月,英軍渡?;貒!坝⒏裉m人已經太久不打仗了,”馬克西米利安皇帝的女兒說道,“正因為這樣,他們缺少經驗?!蹦贻p的亨利國王受到了侮辱和背叛。他為自己岳父的偽善和表里不一怒不可遏,他也將這次出兵慘敗的一部分責任怪罪到了凱瑟琳身上。一份報告不久被送到羅馬,上面說亨利準備休掉妻子并同其他人結婚,之所以如此,大部分歸因于她被證明無能力為其誕下存活的子嗣。
然而亨利無法接受西班牙對自己的侮辱,即刻準備御駕親征。他要效仿亨利五世,率大軍打一場漂亮的勝仗。亨利將貴族們以及他們全副武裝的家臣召集起來。這一切似乎重現了阿金庫爾戰役的盛況。沒過多久,他讓托馬斯·霍華德繼承其父親的爵位——諾福克公爵,另外還授予自己的騎士、比武伙伴查爾斯·布蘭登薩福克公爵之位,這兩人從此飛黃騰達。然而,如果亨利想要效仿中世紀國王開疆擴土,那就必須要有人力物力的支持。沃爾西事實上成了軍政大臣。他組織了艦隊,并為隨同御駕開赴法國的兩萬五千名士兵提供補給。如今在亨利眼中,沃爾西無可取代,故冊封其為約克郡總鐸。
1513年春天,英軍主力開赴法國,而御駕的先鋒在幾星期前便出發了。亨利在加來登陸,身邊有三百名衛士以及一百一十五名由來自小圣堂的司鐸和歌者組成的隨從。他華麗的大床隨軍東運,每晚安置在由金線織物搭成的帳篷中。亨利擁有十一頂帳篷,這些帳篷互相連接,其中有專門為御廚準備的帳篷,還有專門為廚房搭設的帳篷。亨利不論行走或騎馬,身邊都會有十四個穿著金色外套的年輕人跟隨。他座駕脖子上的鈴鐺由黃金制成。亨利帳篷上最華美的部分要數由達克特金幣和弗羅林金幣拼成的裝飾。亨利不僅想體現豪華,還想體現品位。他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聯盟,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名義上統治著涵蓋中歐大部分地區的帝國,而稱帝也是亨利的夙愿。他早已命人打造了一頂“以黃金為底座、鑲滿珍奇異寶的冠冕”,名為帝王之冠。這頂皇冠將會適時證明亨利對整個不列顛島的統治,以及對國內教會的統治。
在法國的戰斗很大程度上無足輕重。1513年夏,英軍圍攻佛蘭德省一個名為泰魯阿恩的小鎮,一隊法國騎兵前來迎戰,經過一番交火,法軍撤退。這隊騎兵逃跑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這場戰役被稱為“踢馬刺之戰”。亨利本人一直在軍隊后方,從未參與軍事行動。這場勝利并沒有那么光榮,但至少也是場勝仗。泰魯阿恩最終投降,亨利的圣詠團高歌《天主贊美詩》。
英軍的步兵和騎兵軍團繼續推進并包圍圖爾奈。愛德華三世于1340年夏圍攻過該城,但沒有攻下。這次英軍抵達圖爾奈,不到一周就破城。亨利在圖爾奈設軍防守,并加固了堡壘,而且任命托馬斯·沃爾西為該城的主教。慶祝勝利的比武、舞會、狂歡持續了三周,馬克西米利安和亨利的官兵不分彼此享受其中。隨后,亨利乘船凱旋。
但這場并沒有持續很久的戰爭消耗巨大,幾乎花完了亨利七世留下的所有遺產。沃爾西試圖說服議會為王室征收特別津貼,即向所有成年男性征稅,但毫無疑問這個稅很不受歡迎,而且很難收繳。很明顯英格蘭無法承擔同比自己強大的歐洲國家開戰所帶來的消耗。法國國王的臣民數量是英格蘭的三倍,資源也是英格蘭的三倍,西班牙國王的臣民是英格蘭的六倍,歲入是英格蘭的五倍。亨利追求榮耀的野心和胃口超出了他自身能力所及。
1513年,真正意義上的一場勝仗發生在另一個地方。蠢蠢欲動的蘇格蘭人又一次準備同法國聯手。之前英格蘭人就擔心國王因事出國的時候詹姆士四世會入侵英格蘭?,F在事實證明的確如此。凱瑟琳親自參與備戰。她在給丈夫的信中寫道自己“為趕制軍旗、徽章忙得焦頭爛額”,而且她親自帶軍向北進發。不過在她到達之前,捷報已經傳來。詹姆士四世率軍越過國境,但英軍在老當益壯的薩里伯爵的領導下,奮勇反抗并且擊敗敵軍。詹姆士四世戰死,約翰·斯克爾頓寫道,“弗洛登的山丘上,他們的榮譽之花在我軍的箭矛下紛紛摧折”,一萬名蘇格蘭士兵戰死。蘇格蘭國王被撕破的外衣,沾著點點血漬,被送往當時還在圖爾奈的亨利手中。凱瑟琳寫信給她丈夫,捎去勝利的消息,并稱弗洛登戰役“是陛下及英格蘭最大之榮耀,同奪取法國王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亨利成了他的王國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