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失劍
- 未央夢
- 隨風飄零一
- 3738字
- 2014-11-15 16:32:38
第十二回失劍
病已手捧這漂亮的劍,心里個中滋味都有,燕王給自己的印象是那么和藹,使他想到了自己的父親,還有祖父,不是每個皇族都是張揚,不講理的。他把劍帶回到了史玄住處,他想讓玄叔看看他的新禮物,這把劍有五尺之長,外面配有精美的劍鞘。更主要這種貴重的東西不能隨便帶進掖庭宮,在宮里沒有什么私人物品可以藏住的,何況是劍這種東西。
史玄看見病已拿回了一把漂亮的銅劍,問來來歷,病已說道:“請三叔幫我保管,我現在也沒地方擱它,只是這是貴重的東西,叔叔可要小心?!?
“沒事!你放心吧!不就是把劍,我見過更好的呢?!笔沸f道,但是說實在史玄還沒有那么漂亮的劍,特別是玉石寶石鑲嵌的劍柄真是誘人。他僅有的就是一把爛銅劍。
病已一走,他換上了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可惜只能是白色的綢衣,把頭發束了起來,把這寶劍掛在了腰上。這上街一走,還不是要引起多少少女心動。
詩經有云:“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笔沸驳搅嘶榕涞哪挲g,他要去見他心愛的姑娘雎鳩。雎鳩的父親是京城看城門的小吏,他的女兒雎鳩長得很漂亮,所以門前總會出現追求者。雎鳩家里人早已習以為常。雎鳩的親事卻一直沒有定下來,其實史玄去只想引起雎鳩的注意。在京城有把漂亮的劍就是很顯擺的東西。
到雎鳩家門一走,少女雎鳩果然留意多看了史玄幾眼,態度也比原來軟了很多。史玄幸福得不得了。
雎鳩看見史玄雖著白衣,腰間的劍卻是精美的,那個氣度像是大家公子,于是半推半就心中接受了史玄,兩人約定婚嫁之事了。但是娶媳婦要錢,可不能看外表,這禮節上沒有一個不花錢的。史玄一向感覺良好,自恃學文習武,雖然不怎么用功,卻也算有半瓶子墨水,加上生得儀表堂堂,加之不敢吝嗇金錢,獲取姑娘的好感不難,可惜幸福不長久,史玄畢竟沒有什么收入,靠的是家里寄些錢來過日子。女孩是答應了,可錢的事也為難史玄了。
病已看著玄叔整天掛著劍穿著華服自己獨自出去,于是很好奇。彭祖笑道:“他不會再和我們玩了,你家三叔叔想給你添個嬸子了。”
雎鳩的母親一直想把女兒嫁入王侯家,本來以為史玄父親也是做過太守的,必定有些錢,其實他家沒少打聽史玄的事,得知他沒地位也沒多少錢,于是雎鳩母親改了主意。史玄的提親是自然無功而返,理由很簡單,只要他能出的起彩禮錢,
好在史玄在京城朋友不少,家里也愿意出大頭,大家都愿意幫他,所以很快湊到了這筆錢。雎鳩母親又想反悔,她可不想女兒受苦。
可史玄高興的時間太短了,當他帶著彩禮去雎鳩家,路上卻又被人抓住了,來人稱史玄越制了,證據就是他身上的那把劍,因為這是一把只有候爺才能佩戴的劍,而史玄不是候爺,這是一種犯罪。他們還把史玄送進了獄中。史玄心中懊惱,卻也猜出事情還是源于雎鳩家人。雎鳩的母親不愿意女兒嫁給破落的史家,于是去檢舉了史玄。
幸虧許廣漢的周旋,史玄才出來,只說是撿來的劍,由于不知道法,于是罰點錢放了出來。但是劍被沒收了。
病已卻嚇了一跳,自己把叔祖的劍就這么丟了,沒料到這把劍差點害了史玄。本想去衙門論理討要劍,卻被廣漢一把攔住了。
“小人奸邪,有些事不得不防,你是什么身份,一個孩子說話怎么可能有分量,一個孩子怎么可以擁有候爺的寶劍,燕王贈劍,本是好意,但是違反了法規,你是什么身份,弄不好又給人弄進去,到時候連累燕王,恐怕我們大家都難逃厄運。史玄之事大家已經湊了不少錢,難道你還要去?弄不好我們無力救你,獄中生活條件又差,你出來遙遙無期,這劍對于自由來說實在微不足道,你應學會放棄?!?
“那我得劍怎么辦?這是燕王給的。”病已不愿意就那么放棄了。
“罰沒之物,只要花錢買出來就是了,王奉光是有爵位的,還不缺錢,你去求他出面買,將來你有錢再去贖回來?!痹S廣漢出主意說。
王奉光很喜歡病已這孩子,病已的要求很快答應了,這罰沒東西的拍賣上其實那把劍算不了什么精致,王奉光花了點錢讓人說那是破劍,就以便宜的價格取到了寶劍。但是寶劍并沒用給病已,而是自己留下來了,說是等到病已年滿十六封了侯再來贖取。病已小小年紀就知道世人勢利眼,他不敢對玄叔說實話,只說自己把劍藏好了,免得他難過,自己本就是個無足輕重的人,要那種劍豈不是不配?就像玉不是平常百姓用的,只有有爵位的人才可以根據自己的爵位取得對應的玉器,那把劍說真的還是太顯眼了。
史玄嚷嚷要找雎鳩家算賬。澓中翁懲罰史玄了,史玄是他們這群的頭,卻喜歡帶著這些學生玩點不該玩的,更出去學習那些達官貴族趾高氣揚到處顯擺,夫子于是把他關在了書齋。他讓史玄跪在堂前反思。讓病已彭祖等人看著他不讓他出去。
“我想不通?!笔沸f道。
“有什么想不通的?你去找他們的結果是什么?一時之快會讓多少人受你連累?”澓中翁說道,“以卵擊石,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殃及其身。”
史玄也就簡單學了點詩,這話沒聽過,聽著好像挺有道理。夫子告誡自己不要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因為這不是一個百姓能解決的問題。
“夫子,照你那么說,就沒有我大漢了!”一個人突然站在了史玄面前,他就是病已,“天下不平,難道就不管?”自己的先祖劉邦就是揭竿而起成就帝王功業的。
“你管不了!”澓中翁說道,“你們現在沒有能耐管?!?
“我再也想過那樣碌碌無為的生活了,我要么學習當年衛大將軍,靠自己的才干建功,要么闖蕩江湖,我要管不平事。”病已說道。衛青出生為奴仆,卻成為地位顯赫的大司馬將軍,自己出身至少比衛青好很多,他小時候不能夠被父親家接受,而自己卻得到了親人的關心,就算沒有貴族的待遇,但是也不用給別人幫傭,衣食無憂,這朝廷的候位是為有功之士準備的,不是像自己一樣的人。
“你翅膀還沒長呢!先學會忍吧,它害不了你,過早鋒芒畢露不是好事,可憐太子,至死都不明白?!狈蜃诱f道。昔日衛太子素來干練仁厚,得到了眾人的信任,卻成了眾矢之的,那些人害怕太子即位對自己不利,當然想法設法害他,更主要是武帝開始糊涂了。太子是病已的親爺爺,夫子說道他時,病已的淚就留了下來。
“好死不如賴活著,將來還有希望。”夫子說道,“史玄你明白沒有?”
史玄點了點頭。
從此病已卻喜歡上了練劍,他想自己十六歲那年未必可以從王奉光處那邊贖回這把劍,畢竟封候不容易。史玄經過這件事似乎也明白了些什么。
上官安是皇后的父親,他才二十多歲就成了皇帝的丈人,不免有些得意。二十多的年輕人整日在街上趾高氣揚,他的父親上官桀卻是與霍光一樣的輔政大臣之一,岳父就是霍光,所以這位年紀輕輕的準候爺十分風光,唯一的煩惱就是自己沒有實權,父親總說自己沒有才能,這讓他十分郁悶,于是只好借酒消愁。
這陣子煩心的人還有一個,那就是蓋長公主,蓋長公主是皇帝的大姐,她和上官家交往密切?;实蹌偧次坏臅r候,因為年幼,所以姐姐蓋長公主住在宮里照顧他的起居。公主得待遇很優厚,霍光對她很是尊重,她可以自由出入宮廷,皇帝弟弟對她也很依賴。唯一讓她不滿意的是丈夫王受死了以后,她耐不住春閨的寂寞,就和丈夫的“客子”(兩漢時代對門客的習稱),來自河間的丁外人有了感情。慢慢的蓋長公主的風流韻事連弟弟和霍光都知道了,由于他們的寬容,蓋長公主就借著皇帝名頭就干脆下了道詔書,叫丁外人也住到宮里來侍候長公主。這樣丁外人就不用遮遮掩掩的了,雖然如此,卻是處處越制,又有誰來管,誰敢管。但是這丁外人不是貴族,心里畢竟有失落感。丁外人于是也想著怎么使自己能夠得到這些權臣的認可,可以堂而皇之有機會參與朝政。
上官安知道這天子遲早要娶親,雖然現在還小,但是已經有人往宮里送人了。
上官安平時就與丁外人過從甚密,就是他把人介紹給公主的,他于是找到丁外人,拜托他在蓋長公主身邊吹吹風。
“聽說長公主接納了一個小女孩兒,準備送進宮里去。我的女兒容貌也很端莊,如果能讓她在長公主受到皇上寵眷的時候送進宮去當上皇后,則外有我們父子倆在朝為官,內有皇后在中宮椒房作為倚重。此事能不能夠辦成,全在于足下。依照漢家的故例,常以列侯尚公主,足下難道還擔心日后不能封侯嗎?”
丁外人只是一個沒有名份地位的小廝,只能跟蓋主偷偷摸摸地暗中來往,一聽上官安說到這一可以使自己光明正大地迎娶長公主的兩全其美之計,自然喜出望外地一口答應,馬上去跟長公主商量。長蓋公主也認為這是個好辦法,于是就又去鼓動昭帝下詔召上官安之女入宮,先封為婕妤,同時進上官安為騎都尉。過了月余,就在始元四年春三月的甲寅日正式冊立上官氏為皇后。這才舉行了帝后大婚。
如今丁外人出馬幫助上官桀父子弄到了皇后的位子,上官桀也曉得替兒子兌現諾言,于是來找霍光商量,希望依照國家以列侯匹配公主的故例,為丁外人求個侯爵的名分?;艄鉀]料到上官桀不與他商量另辟蹊徑,將這個皇后的名分搞到了手,心中自然不是很舒服?;艄膺@個女兒是原配所生的長女,因為名當戶對所以配給了上官安的兒子,沒想到那父子竟然把女兒六歲的孩子送進了宮,這上官家也太愛權勢了,倒是夫人霍顯得知很是高興,認為女婿家沒做錯什么,但是霍光不松口,因為丁外人沒有建立功勛,按制度不能封侯;上官桀和上官安見不能封侯,便退而求其次,先為丁外人求取光祿大夫的官職,想讓丁外人能夠有點面子,滿足他走以寵幸求取封侯的曲線迂回之路,霍光仍然不肯松口。那就意味著蓋長公主的愛情沒有結局。
“以前,我皇姑都可以嫁給養馬的,我怎么就不能,難道這是霍家的朝廷嗎?”公主不服氣,“這大漢誰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