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明代北京話研究現狀

黎錦熙(第18頁)指出:“元代以後,以首都(燕京、大都、北京)的方言爲基礎形成了一種‘新雅言’,就是‘官話’(即作爲現代普通話基礎方言的北方話)、‘京腔’和讀書的‘正音’(即作爲現代普通話語言標準的北京讀音)。也創造了一些新文藝(如500年前的元北曲、雜劇,300年前的《紅樓夢》,80年前的《兒女英雄傳》小説等)。”他特別強調:“這600年間應當專篇評述。”黎錦熙的“600年”指從元代到1895年。這段時間北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語言上既有舊質的傳承,也有新質産生。以元雜劇爲代表的元大都語言研究成果非常豐富,有影響的如呂叔湘、李崇興、江藍生等的研究,此不贅述。清代《紅樓夢》《兒女英雄傳》及京味兒小説出現,更是留下了豐富的研究材料。《明清民國時期珍稀老北京話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2014~2015)和《早期北京話珍本典籍校釋與研究》(2017~2019)兩套叢書收録了明清及民國(主要是清中葉到民國末年)反映早期北京話面貌的珍稀文獻,太田辰夫、蔣紹愚、郭鋭、張美蘭等學者對清代北京話多有研究。

明代則較爲特殊。由於統治大權在蒙漢民族之間易手,以及明成祖遷都北京,北京的居民組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語言也受到影響,“京師爲四方之極,其語爲海內共傳。然中淪左袵,不無一二侏??[3]。太田辰夫(1994年)早就認識到“關於明代北京話的資料特別少”。相對來講,明代北京話語音資料存量要樂觀一些,如明末北京人徐孝的《合併字學篇韻便覽》、莫銓的《音韻集成》等都是記録明代北京語音的文獻。馮蒸(2014年)根據語音文獻把北京話分爲唐代幽州話,北宋、遼金北京話,元代大都話,明代、清代、民國和當代北京話八個時期。耿振生(2005年)根據語音特點指出明代北京話不是元大都方言的自然延續,而是來自屬於幽燕方言山後地區的衛所軍籍移民和大量來自河北、山西、山東和江蘇等地的移民方言彼此融合的結果。

總的來看,目前明代北京話的研究尤其是詞彙和語法的研究成果不多見,除了針對《老乞大》《樸通事》等明代初期漢語教科書的研究外,太田辰夫(1994年)和汪維輝、許峻瑋(2018年)是爲數不多的明代北京話詞彙的研究成果。由於明代北京話文獻的缺乏,且學者所據角度不一,明代北京話語言研究尤其是詞彙和語法研究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只有挖掘更多的語料,才能從語音、詞彙、語法等各方面揭示明代北京話的面貌,才能使北京話的研究不至於斷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绿春县| 毕节市| 那曲县| 灌云县| 华容县| 久治县| 含山县| 大邑县| 玛纳斯县| 霍山县| 泗洪县| 吉水县| 沂南县| 兴安盟| 苏尼特左旗| 嘉善县| 永安市| 海淀区| 清水县| 东城区| 桂东县| 绩溪县| 武乡县| 镇宁| 湘潭市| 铁力市| 华池县| 南京市| 湖南省| 卓资县| 西昌市| 长子县| 城口县| 商都县| 玛曲县| 友谊县| 边坝县| 凉城县| 利辛县|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