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閃閃的紅星
  • 李心田
  • 2560字
  • 2022-09-08 15:35:59

導讀

《閃閃的紅星》是幾代人心中永不褪色的紅色兒童文學經典,最早出版于1972年。作品一經出版便引起了很大反響,截至目前,累計發行量已達數百萬冊。圖書出版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連續廣播了這部小說,此后又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改編成電影,風靡大江南北。當時,我國的文學作品與外國交流極少,《閃閃的紅星》卻很快被譯成英、日、法、越等文字,介紹到國外。新時期以來,《閃閃的紅星》熱度依舊不減,衍生出舞劇、動漫、電影等多種形式的文化產品,以更豐富的面貌滋養著中國人的心田。

這部生命力如此持久的小說的作者是李心田(1929—2019)。他1929年1月出生于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大李集的一個貧寒之家,家族社會地位不高,祖父輩除了種地,也靠賣手工制品、街頭補鞋、打更等謀生。父親小時候念過一年多私塾,少年的時候在鎮上的一個小雜貨店當伙計,婚后也仍在鎮上幫工。母親是個鄉下人,既要種地,又要照顧孩子,生活過得很艱難。在李心田九歲時,母親便去世了。盡管家境不富裕,父親還是希望他能學點知識,成為一個能寫能算的人。因此,年少時李心田在農村的私塾讀過一段時間的書,《三國演義》《聊齋》和《今古奇觀》等課外讀物培養了他對于文學最初的愛好。十四歲時,他到商店當了學徒。

1950年,李心田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大約在1953年,他開啟了自己的文學生涯,寫過一些短詩和短文。1957年,他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短篇兒童小說《我的兩個孩子》在6月號的《文藝學習》上發表。在六十余年的文學生涯里,他創作了十幾部中、長篇小說,二十多篇短篇小說,以及多幕話劇、獨幕話劇、電影文學劇本、散文、詩歌等多部(篇)。從具體創作來看,李心田并非只寫兒童文學,1986年以后他的精力轉到成人文學,創作了《夢中的橋》《尋夢三千年》《銀后》《結婚三十年》等作品,但相比而言,他的兒童文學作品影響更大、成就更高。

在創作生涯的初期,李心田曾以抗日戰爭為題材,寫了獨幕話劇《小鷹》。1958年,他以《小鷹》為基礎,寫了電影文學劇本《小八路》。這個劇本引起了一些關注,此后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約他寫小說,他便在《小八路》的基礎上擴充內容,完成了中篇小說《兩個小八路》。小說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小八路孫大興與武建華同漢奸、日本鬼子周旋斗爭的故事。他們倆隱蔽在老百姓家里,“當偵察員,搞情報”,配合組織完成了炸炮樓、買子彈、瓦解敵人據點等一系列任務,自己也逐步成長為成熟的八路軍戰士。

《兩個小八路》出版后,編輯邀請李心田再寫一個中篇,這便有了后來的《閃閃的紅星》。作品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敘述了農民孩子潘冬子從五歲到二十歲的成長經歷。冬子出生在江西的一個小山村里,父親潘行義原本是個種田的莊稼人,后來跟隨紅軍革命。1934年紅軍長征北上時,潘行義跟隨隊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臨行前他送給冬子一個紅五星,鼓勵他長大后同敵人做斗爭。后來,冬子的母親為掩護同志而落入地主惡霸胡漢三手中,英勇犧牲。冬子懷著為母親報仇和加入紅軍的愿望一天天長大。他在米店當學徒,與黑心的老板和胡漢三做斗爭;他獨自冒險去尋找游擊隊,被蠻橫的保長欺凌毆打,被姚公公一家收留照顧,其后又險些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在不斷的磨煉和斗爭中,冬子終于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解放軍戰士。

《閃閃的紅星》取材自現實生活,作者將生活中發生在幾個人身上的故事提煉整合,融入小說的情節當中。比如,有一個故事曾深深打動過李心田:江西根據地的一位紅軍在長征前給家中留下一頂軍帽,帽子里有他的名字,后來,這位紅軍的兒子拿著帶有紅星的帽子找到了父親。另外,李心田在部隊文化速成中學當教員時,班上有兩名學員即是長征前留在家鄉,全國解放后經由組織幫助找到父親的。這幾件相似的“父子分別—父子重逢”的故事被提煉為小說的主干,而現實中的“帶紅星的帽子”這一信物則被置換為更有象征意義的紅五星。冬子母親被吊在大樹上英勇就義的情節也有原型——抗日戰爭期間,膠東地區一位十七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入黨的第二天就被捕,敵人將她吊在樹上用火燒,她高喊著口號,壯烈犧牲。這些事件既為李心田提供了寫作素材,也從情感上深深觸動了他,他曾十分動情地說:“這一輩人的童年,充滿著多少掙扎與苦斗啊,為了不忘記這一些,并把它告訴給后人,就是我寫作《閃閃的紅星》的初衷。”

《閃閃的紅星》是“文革”中最先出版的為數很少的幾部文學作品之一,也是那段時期的作品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其實小說的創作在“文革”之前便已完成,但因為種種原因,并沒有很快付梓。直到197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謝永旺向李心田約稿,他才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這篇小說交了出去。最終出版的小說與原稿相比有兩處較大的改動:一是書名從比較一般的《戰斗的童年》改為了《閃閃的紅星》,二是結局由大團圓式的父子相見改為一封余味深長的信。這封信李心田寫了三次都不滿意,后來他想起了李密的《陳情表》,于是決定用古文來寫,寫完再翻譯成白話,終于順利完成。

當然,從藝術性的角度來看,《閃閃的紅星》并非一部完美的作品,對于小說的不足,作者自己也有清醒的認識。他說:“關于小說《閃閃的紅星》,我和責任編輯謝永旺同志都有點遺憾,即原稿中某些細膩的感情部分被刪掉了,如冬子媽對丈夫的留戀,紅軍走后的失落感,以及對白軍的恐懼等。(當然她都戰勝了,并直接影響了冬子)這些內容本來是很真實很感人的,但改稿時怕‘不健康’,就刪去了。另外,有些內容是不該加的卻加上了,如讀毛主席的書,以及毛主席在革命中的作用等,這對于一個年輕的婦女和兒童來說,是認識不到的。”

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閃閃的紅星》依然是一部值得當代人尤其是少年朋友閱讀的作品。一方面,它用文學的方式記述了一段不應被忘記的歷史。借由潘冬子的經歷,借由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我們可以更親切、更直觀地觸摸到那段歷史,堅定自己的意志、理想和信念。另一方面,這部作品雖然是寫給少年朋友的,但作者并不只向孩子們展現樂觀、美好和希望,相反,他毫不諱言革命及成長的艱難和不易。這樣的作品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力量,傳達出一種要在逆境中承擔責任、鍛煉肩膀的信號,就像小說中出現的“松樹”的意象一樣,“風再大,不低頭;雨再猛,不彎腰”。這種人格教育,在今天依然是彌足珍貴的。

除中篇小說《閃閃的紅星》外,本書還收入了作者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兩個小八路》,供小讀者們拓展閱讀。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宜黄县| 台前县| 磐安县| 昌宁县| 乌兰浩特市| 肃南| 南漳县| 伊宁县| 乌拉特中旗| 巢湖市| 蒲江县| 璧山县| 惠州市| 乐山市| 旬邑县| 黔南| 通辽市| 康平县| 高平市| 桐庐县| 白城市| 偃师市| 佛冈县| 梁山县| 陆良县| 繁昌县| 土默特左旗| 精河县| 太湖县| 调兵山市| 蒲城县| 明水县| 沙雅县| 南岸区| 屯昌县| 南澳县| 茶陵县| 门源| 广德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