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董小約接到童欣微信時,正半躺在床頭,一邊聽音樂一邊看書。童欣在微信里拉她去吃米粉。
董小約太了解童欣了,吃米粉只是一個由頭,童欣的目的肯定是勸導她。當她說出和秦勉是情人關(guān)系后,童欣會一直勸下去,直到她答應離開秦勉為止。
她給童欣回微信,說自己沒心情。她不愿意面對童欣,也不想聽童欣嘮叨。
和秦勉相愛之后,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變小了,每天裝的都是秦勉。此刻讓她離開秦勉,即便理性上接受,感情上也做不到。
童欣沒再回復她,這個丫頭肯定生氣了!董小約將手機扔在床上,起身來到窗前。
此時華燈初上,天黑前的散射光與霓虹燈交映著,仿佛一段音樂的前奏,預示著什么,期待著什么。
董小約想秦勉了,但不能跟他聯(lián)系。
她禁不住想起第一次見到秦勉的情景,臉上立刻露出難以抑制的幸福,像見到太陽的向日葵一樣燦爛。
董小約所想的第一次見面,肯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董小約是城關(guān)一小的音樂教師,秦勉是學生的家長,以前肯定見到過,但沒有太深的印象。
音樂老師不是班主任,又不是主科老師,與學生家長見面的機會并不多。
董小約最初和秦勉有所接觸,是因為秦勉聽說市里一個很有名的合唱團,要到城關(guān)一小招人。
他女兒在唱歌舞蹈方面很有天分,想讓女兒報名參加選拔考試,便找到女兒的音樂老師董小約打聽情況。
董小約當時對他印象很好,他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聲音有些磁性,表達簡潔到位,一點不繁瑣,卻講得很清楚,體現(xiàn)出成熟男人所獨有的干練。
董小約當時沒多想,只把他當作一個學生的家長而已。
第二次見面(董小約總喜歡當成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學校門口,她下班正準備回家,接到一條微信,站下來看手機。
忽然,她聽到耳邊響起了一個男人的聲音:“哎,小丫頭。”
小丫頭?這個稱呼讓董小約心頭一震,一絲既熟悉又遙遠的感覺向她襲來,熟悉是因為小的時候她爸爸喜歡這樣叫她,遙遠是因為這些記憶是童年時期的,已經(jīng)很久遠了。
她有片刻的恍惚,以為父親在叫她。但她很快清醒過來,自己真是糊涂了!父親已經(jīng)去世很多年了,怎么可能叫她?
要在平時,一個人忽然在她身邊說話,敏感的董小約很容易被嚇著。但這次不知為什么,她未感到一絲驚嚇。
這一聲半開玩笑的稱呼擊中了她。她抬起眼簾,看到一個男人正笑吟吟地看著她,她很不好意思,隨即又垂下眼睛。
她覺得他很面熟,記起是學生家長,心里平靜很多,漲紅著臉,指著手機說:“不好意思,我先把微信發(fā)完。”
他點了下頭:“好的,慢慢發(fā),不著急。”
說話的語調(diào)像倆人是老相識,熟悉而自然。董小約略微轉(zhuǎn)了下身,避開對方的視線。其實,董小約自己知道,她這樣背過身去,主要因為緊張,莫名的緊張。
那條微信是回給童欣的,因為心慌,輸錯了兩個字,原本想寫:你自己聯(lián)系吧?結(jié)果錯寫成:你自己練習吧。
童欣收到后,沒有看明白,回了一條:你讓我練習什么?
董小約本想解釋一下,但看到他還在旁邊,不想當他面發(fā)微信。她把手機收起來,白了他一眼說:“誰是小丫頭啊?我都30了。”
“女人不管多大歲數(shù),內(nèi)心都是小女人。”
他的話讓董小約心里甜滋滋的,但沒有表現(xiàn)出來。她問:“你是……秦佳誦的家長吧?”
“對啊,我是秦佳誦的爸爸,我叫秦勉。”
董小約看了下周圍,才注意到學校門口學生和家長走來走去的,亂糟糟的。
她問:“秦先生,您找我有事嗎?”
“我來接女兒,看到你在這么亂的環(huán)境里,那么安靜地看著手機,像個乖巧的小姑娘,一時被你迷住了。”
董小約反駁說:“我才不是小姑娘呢。”
“在我眼里是。”
如果有旁觀者,都會聽出這個學生家長是哄女孩子的高手,嘴里像抹了蜜似的,又很講分寸,不著痕跡,讓聽者很是受用,又不覺得唐突和刻意。
董小約聽了心里不免甜滋滋的,問道:“我有那么小嗎?”
“剛才第一眼看你的時候,我以為你是中學生呢!我還想呢,這里是小學,附近沒有中學,哪來這么一個漂亮的中學生啊。”
緊接著,他又說:“中學生應該叫我叔叔吧?”
“叔叔?”董小約笑了,“胡說!占我便宜啊!”
“占便宜?你這樣的女孩兒,純潔得像仙女,只會讓人對你好,不會讓人想占便宜。”
“我沒那么好。”董小約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心里對秦勉的話十分受用。
“一個人好與不好,自己說了不算,要別人說。”
她和秦勉這樣認識了,他要加她的微信,說關(guān)于女兒的學習要請教她。此后,秦勉不管見面還是在微信上,都稱呼她“小丫頭”。
她每次聽到這個稱呼,心都會緊一下,像被什么抓住似的。
秦勉也許想不到,他的一句“小丫頭”擊中了董小約,像咒語似的,讓她仿佛著了魔、中了邪。
其實,秦勉第一次叫董小約“小丫頭”的時候,還沒有勾引她的念頭。不過,以他的年齡和閱歷,經(jīng)歷得多,加上他天生敏銳,很快捕捉到了董小約對他的好感。
微信聊天有個好處,平時面對面不好意思說的話,在微信上說起來卻很坦然,也更加大膽。
網(wǎng)上聊天是秦勉的強項,他既詼諧幽默,又見多識廣,且細心體貼,同時又善解人意,很擅長開解別人。有時董小約心里幾天、幾周都解不開的扣兒,被秦勉三言兩語就給說通了。
聊天時間一長,秦勉感覺到董小約對他漸漸有了心理上的依賴。
他正處于四十多歲的年紀,雖然社會上有“男人四十一枝花”的說法,但真的過了四十歲,會有一絲惶恐,這也許是所謂的“中年危機”吧。
中年男人會下意識地證明自己沒有衰老。靠什么證明?秦勉想起在網(wǎng)上看過一則著名的“雙峰”理論,說男人證明自己沒有衰老。
董小約對他的好感證明了他沒老,他心里有種既熟悉又久違的感覺被點燃了,他的身心從里到外充滿了喜悅。
不過,他想到自己的家庭,他和妻子的感情很好,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他不想毀掉自己的家庭!婚外情,開始的時候都是千好萬好,一旦暴露,往往沒法收場。
現(xiàn)在好多女孩子,兩情相悅的時候怎么都好,等撕破臉了,又會是另外一副嘴臉,要名分要金錢,最后弄個魚死網(wǎng)破、玉石俱焚。
于是,秦勉給自己潑冷水。董小約與他之間的好感,也許是他自作多情、一廂情愿呢!但要放棄,他又心有不甘。因此,心里十分矛盾。
不管怎樣,先聯(lián)系著。董小約是女兒的音樂教師,與她處好關(guān)系,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其實,秦勉心里明白,他這樣想無非在給自己繼續(xù)下去找借口。
有了借口,他雖算不上肆無忌憚,但不再刻意約束自己了。他和初出茅廬的毛頭小伙不一樣,他知道女人喜歡什么,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在哪兒。
他的套路也和別的獵艷者不一樣,別的已婚男人喜歡痛說“革命家史”,以此勾起一些軟心腸或富有母性情懷或拯救情結(jié)的女人的同情。
但秦勉明白,痛說不幸的方式很容易打動女人,卻有很大的隱患。因為女人被所謂的不幸打動之后,會激起她的拯救情懷——既然你婚姻如此不幸,那你離開現(xiàn)在的家,我來對你好!于是,要求嫁給他便順理成章。
而獵艷的男人并不想影響自己的家庭,沒想過離開老婆,給不了婚外女人最想要的歸宿。
這樣一來,陷進去的女人明白自己被騙了,有的報復,有的魚死網(wǎng)破,最后難免鬧得滿城風雨、騎虎難下。
這樣的男人都是顧前不顧后的家伙!秦勉不想那么冒險,他反其道而行之,在董小約面前經(jīng)常秀他和妻子的恩愛。
秦勉沒想到的是,他在董小約面前表現(xiàn)出對家庭的鐘愛,反倒讓她認為秦勉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好男人,這樣的男人在當今社會屬于稀有品種,反而增加了對他的好感。
董小約是個純潔而簡單的女孩兒,她沒想秦勉是不是在不露痕跡地引誘自己,她只是喜歡跟他在一起的感覺,溫暖,有趣,懂得讓著她,她心里很多苦惱經(jīng)他開導,很容易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