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欣到家后,一肚子怒氣仍然未消,她先躺在自己的床上,氣鼓鼓的十分難受。隨即起身,在狹窄的房間里轉(zhuǎn)悠。
房門外面響起了爭執(zhí)聲,父母不知因為什么又吵了起來,讓童欣更加煩躁。
她不明白,這么大歲數(shù)了,吵起架來那么大勁頭!他們爭吵的事,童欣聽過上百遍了,耳朵都磨出繭子了,他們怎么不膩呢?
童欣禁不住悲戚地想,結(jié)婚到底有什么意義呢?難道只是為了找個吵架的對手嗎?
為了屏蔽父母的爭吵聲,她戴上耳機聽歌,但董小約的影子老在她眼前晃來晃去,趕也趕不走。
童欣心里暗暗罵自己:她對你這個態(tài)度,你干嗎惦記她啊!真是賤骨頭!
童欣上網(wǎng),輸入“小三兒”一搜,天哪!搜出來的帖子好像廬山的瀑布,飛流直下,無窮無盡,她一頁一頁地翻看,翻累了也沒翻完。
帖子基本上都是謾罵的,看來社會上對小三兒是千夫所指啊!
童欣擔心起來,董小約的事要是被捅出來,臉往哪放啊!可是......今天小約說起的時候,雖然有點窘迫,卻不在乎,難道沒有一點羞恥心嗎?
還有不少帖子是小三兒罵男人的。從罵的內(nèi)容看,小三兒的日子大多不好過,沒幾個有好下場的!往往跟已婚男人好了幾年之后,盡管男人有各種的許諾,卻很少兌現(xiàn)的。
那些答應(yīng)離婚娶小三兒的,大都是云中月、水中花,有如海市蜃樓一般飄渺,到頭來多半竹籃打水一場空。
也有極少數(shù)最后搏取正位的,但真正幸福的很少。
看了這么多帖子,童欣有滿肚子的話要對董小約說。她希望小約打來電話,或者約她出去,這樣她便順理成章地對小約教訓(xùn)一通,那感覺一定很爽!
不過,兩人剛吵完架才幾個小時,按小約的性格,肯定不會主動跟她聯(lián)系。
以前兩人也拌過嘴,大多是童欣主動跟董小約和解。
童欣心里藏不住事兒,有事憋在心里,憋得很難受,那滋味像吃多了又趕上便秘,肚子脹得鼓鼓的,又排解不出去,要多難受有多難受。于是,只好放下身段和小約主動聯(lián)系。
可是,這次董小約有錯在先,她好心好意勸小約,小約反而理直氣壯。因此這次說什么都不能向小約低頭服軟!
童欣百無聊賴,一直等到晚上,也沒等來董小約的電話。臭小約!此刻在干什么呢?童欣隨即想到自己的問題好傻,小約現(xiàn)在有情人了,肯定跟情人幽會呢!
幽會!這個詞雖然很普通,在童欣的腦子里卻很神秘。這個“幽”字用的好,說明那種事只能在暗處,是見不得人的。
童欣想起第一次從董小約嘴里聽到“老公”這個詞,當時覺得小約腳踩兩只船很過分。
在秦勉和小曾之間,她看出小約更喜歡秦勉,便催促小約早一點跟小曾分手。
今天才知道秦勉竟是有婦之夫,明擺著小約吃虧,不會有好結(jié)果。因此,小約應(yīng)該留著小曾,和秦勉分手才對。
童欣突然有了目標:要想方設(shè)法把董小約和秦勉給攪散了,這樣才會將小約解救出來。
童欣上網(wǎng),在瀏覽器的“歷史記錄”里找到剛才看過的幾個帖子,將印象較深的下載下來,打算找機會給董小約看看。
其中有一個當了十年的小三兒,最后什么都沒得到,發(fā)帖求教要不要等下去,結(jié)果回帖的人很少有出主意的,基本上是謾罵的,罵她活該。
還有一個帖子是妻子給丈夫小三兒寫的一封公開信,很有說服力。
童欣不管她和董小約誰先低頭,把幾個帖子的鏈接發(fā)到了小約。她希望小約看到這些帖子能夠幡然醒悟,痛改前非。
她懷著一種優(yōu)勢心理,在焦急的期待中等到第二天中午,也沒有收到董小約任何反饋。
難道小約還生她的氣?太小家子氣了!我這樣做是為你好!在網(wǎng)上找各種與小三兒有關(guān)的帖子,看得眼睛都疼,是想讓你迷途知返!
你竟沒完了!好!你跟我較勁,看誰能耗過誰!
等到了傍晚,董小約依舊沒有動靜。童欣繃不住了,一肚子話想說卻無處可說的感覺,確實難受。
于是,她不管那么多了,給董小約發(fā)微信:晚上不想在家吃飯,咱們一起去吃米粉吧。
董小約很快回復(fù):想問我和秦勉的事吧?你省省吧!別指手畫腳了!
嗨!這人!端上架子了!本來不想跟你計較,你反倒跟我較起勁來了!省省就省省,一輩子不見才好呢!
童欣轉(zhuǎn)念一想,董小約如此之橫,看似不通情理,實則是心里發(fā)虛呢!
她做的丑事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不心虛才怪呢!
作為最好的朋友,不能跟她一般見識,應(yīng)該本著“治病救人”的精神盡力挽救她,不能讓秦勉那個臭流氓白白占她的便宜,要讓那個無恥之徒付出代價!
如此一想,童欣氣消了一半,她回復(fù)道:我擔心你啊!
發(fā)完微信,童欣不由得佩服起自己來了,這種情況下沒發(fā)脾氣,放低身段,如此和顏悅色地對待董小約,自己的涵養(yǎng)大有進步啊!
過了一會兒,董小約回復(fù)道:今天沒心情,以后再說吧,好嗎?
不說就不說!以后也甭說了!童欣剛才壓回去的氣如同車輪爆胎一般,瞬間噴了出來。她抓起床上的布袋熊,舉起來狠狠地摔回到床上。
傍晚時分,羅大鐵來到城關(guān)一小。霧霾天氣到了黃昏,污染愈加嚴重。
他抬眼望著四周,空氣一片渾濁,如同他干完活,回家以后洗過臉后的臟水一樣。
他不怕地上的污濁,路上有垃圾,或者有灰塵,他都可以打掃干凈。但空氣臟了,他無能為力。
這是他一天內(nèi)第三次來學校。早晨和下午來過,早晨那次,為的是找到進校園的辦法。
中午那次,是給關(guān)校長的車安放追蹤器。這一次,是為追蹤關(guān)校長的車。追蹤器的有效距離只有幾百米,只有離得近一些才能捕捉到信號。
他將三輪車停在校門口斜對面。上次看到關(guān)校長出校門是晚上,他估計今天也得等到天黑,關(guān)校長的雷克薩斯才會出來。
他盯著手機,一邊看追蹤器的APP,一邊看逗樂的視頻,跟著笑幾聲。不然的話,黃昏的暖陽照在身上,很容易犯困。
沒想到的是,剛過5點APP上顯示的紅色圓點動了。圓點是追蹤器的位置,說明關(guān)校長的車動了。
羅大鐵一下子清醒起來,像電視劇里被刑訊的犯人,被打暈過去后,又被涼水澆醒。
同時,他的清醒中透著興奮,臨戰(zhàn)前的興奮,像戰(zhàn)士進了戰(zhàn)壕,觀察著敵方陣地的動靜。
過了2、3分鐘,關(guān)校長的車出了校門。對那輛雷克薩斯,羅大鐵下午曾近距離觀察過,再熟悉不過。
羅大鐵馬上騎上三輪車,向西騎去。此時汽車未到,他先騎,是為了趕出提前量。
和上次跟蹤關(guān)校長有所不同,今天的時間正值晚高峰,路上人多車擠。羅大鐵騎出20多米,仍未見關(guān)校長的車趕超過來。
羅大鐵腦子冒出一個念頭:難道關(guān)校長沒走這條路?他回頭看了一眼,發(fā)現(xiàn)雷克薩斯車已經(jīng)到他身后5、6米的地方。
他怕被發(fā)現(xiàn)似地急忙轉(zhuǎn)回頭,繼續(xù)往前騎。
騎到前面第一個路口,正好趕上綠燈,路口過了一半時,羅大鐵看到雷克薩斯從身邊忽地駛過。
過了路口后,路上的車少了許多,雷克薩斯速度開起來了,與羅大鐵的三輪距離越拉越大,再到下一個路口時,那輛車不見了蹤影。
羅大鐵沒著急,他拿出手機,從APP上找到那輛車的位置,從前面的路口左轉(zhuǎn),向西駛?cè)ァ?
又過了一個路口,羅大鐵再次拿手機查看車的位置,APP顯示追蹤器沒了信號,估計超過了有效距離,無法繼續(xù)追蹤。
這種情況他事先早有預(yù)料。關(guān)校長的車速比他的三輪快得多,追蹤不上是遲早的事。
今天關(guān)校長出來的時間,比預(yù)判的時間要早,趕上一段堵車。而且,不堵車的路段也不太暢通。
因此,追蹤器信號消失的時間比羅大鐵預(yù)計的要晚,已經(jīng)超過他今天的計劃,余下的路線改天再跟。
第二天傍晚,他沒有到校門等關(guān)校長的車,而是找到前一天信號消失前的位置,往東二、三十米,有一個地方比較合適等候。
那兒有一堵圍墻,圍墻里面是一棟辦公樓,圍墻外面是人行道。羅大鐵在人行道上,緊挨著一棵大樹,將三輪車停好,坐在上面等著。
他不必像在校門口那樣怕被老高看到,需要藏著自己。在這里,沒人認識他。
他唯一擔心的,是關(guān)校長回家路線不固定,如果不走這條路,那就白等了。
但轉(zhuǎn)念一想,即使關(guān)校長今天不從這里走,也應(yīng)該從附近的路段經(jīng)過,那他同樣可以收到追蹤器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