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隨心篇(31 32)

31.又一登山記

登山,已經成為我們全家的一個主要鍛煉方式。每個周末,我總是會帶娃去爬一座比較近,又有些挑戰的山峰。

今天依然,天氣是陰,對于我來說,是好天氣,可以避免太多紫外線的直射。所以,我很興奮地跟隨孩子爸爸,帶上兩個小家伙去爬一座新的山峰。

孩子爸爸已經去探過路了,覺得孩子們大概能登到山頂。雖然是某個市區的最高峰,但是對于愛好爬山的我們,沒有懼怕心理,倒是很樂意嘗試登頂。

就這樣,我們驅車而去,大概一個小時就到了山腳。此時比較早,只有幾輛品牌不一的轎車,說明今天來這里登山的估計不多,或者說這個時間點,上山的人群不多。

因為臨時決定來這里,我們沒有準備任何食物,只是每人拿了一瓶水。起初的路程,是階梯為主,一路的風景很好,清脆的鳥鳴聲,總是能吸引我們四處張望,尋找它們的影子。

偶然間看到一種羽毛鮮艷的鳥兒在樹枝上追逐,就情不自禁地拍下,也和孩子談論它的獨特。孩子在聊天中興奮,也和路上偶遇的孩子聊上幾句,或者看到獨特的景點就給他們留影紀念。

大約走了很長一段路,有一對年輕的伙伴趕上了我們。“這孩子真厲害,以后我們也要帶孩子來爬山。爬山可以鍛煉意志力,人生多少有些挫折和坎坷,要有毅力去征服。”年輕的姑娘看著我家丫頭,輕輕地和男士說。

“是呀,你們一定要帶娃娃來爬山哦。”我打趣他們。

“我們總要先有孩子吧?這么早就計劃呀。”男士對姑娘說。

“你們還沒有娃娃呀,真是能干的父母,先給娃娃想好鍛煉了。”我忍不住說。

“是的,我們還沒有結婚。”姑娘告訴我。

“怎么說,我們也應該先懷孕吧。”男士悄悄地和姑娘說。

“哈哈哈……”我是真佩服這對小情侶了。

原來可愛的人到處都是,對孩子充滿幻想,做好一切計劃的也是比比皆是,太有趣了。

“看來還要稱呼你們哥哥和姐姐吧?”我讓丫頭這樣的稱呼他們。他們倒是開心極了,“你們的女兒太可愛了,也很厲害。”姑娘盯著丫頭看看,夸夸她。

有人夸,有地方看風景,大家不約而同就一起往前走。后來又遇上幾波人群,有大孩子,也有較小的孩子,但是我家的丫頭算是比較小的代表了,所以一路上特別招人夸獎。

登山,確實是一個需要毅力堅持的過程。我們家的小伙子,這次在登山中就出現了不愿意繼續,怕累的情緒,甚至還在離山頂十多分鐘的路上,鬧著要放棄,幾乎是與我們吵架。我們的鼓勵都接近徒勞。他覺得我們在欺騙他,實際的距離遠比我們描述的遠。

他生氣了,走累了,想要放棄。丫頭也在最后一段路上出現了疲勞現象,因為沒有零食,爬了近兩個小時,明顯很累,也要放棄繼續。

也許和很多人一樣,這兩個孩子似乎看不到目標的出現,很令他們失望。面對一個陌生的未來,面對一個“很快就到了”,卻走了,又走,就是看不到它,這是多么令人惱火又后怕的過程。

好在有幾個人已經登頂返回,看到我們就會告訴我們:“繼續加油,很快就到頂上了。”雖是陌生的相遇,但是友好、熱情,讓后來的登山者有了一些希望和繼續的勇氣。

是啊,當我們也帶著一身的疲勞,到達山頂時,所有的勞累才在剎那消失,才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高山上,云霧繚繞,風很涼,幾乎有些冷,看著這塊立在頂峰的牌子,除了興奮,也就只有興奮。

此時的初春,映山紅都在睡夢中,只有一些不畏寒風的花兒零星夾雜叢林里,也是美極了,讓登山的人群聞到了花的香氣。漫山遍野的綠色,占據著大面積,生命力的旺盛顯現得那么純粹。

拍照留念,記住自己曾來過。然后折回,告訴路上一波又一波的后來人:“繼續加油,快要到了。”

我們給他們帶去一個“盼頭”,對方回你一個感謝的笑容。

登山很辛苦,過程很累人。但是也只有登到頂峰的人群才能享受獨有的風景,讓你感覺不虛一登。

32.為師愿意當“弱者”

經常聽到有老師會抱怨:現在的孩子真不好對付。然后就會講自己是怎么把孩子“壓”下去,感覺自己是屬于“厲害”的老師。

當我還是剛入職時,對于這樣的“榜樣”特別佩服,能把學生管理得服服帖帖,幾乎沒有哪個學生敢在老師面前調皮、搗蛋,更不要說提一些額外的問題。但是,隨著自己在教育工作崗位的時間越來越長,接觸的學生越來越多,看到的各種現象也比比皆是之后,我卻進入了深思:為什么不能承認老師自己“不知道答案”?做一個“誠實”的老師,就一定會被學生“看不起”嗎?我嘗試了幾次,覺得未必是那樣。

比如那次英語課,我在給六年級學生講,有關去XJ葡萄溝,看葡萄,但是還不能品嘗時,我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They won't be ready till August.”這個知識點。有個平時愛搗亂,不把學習當一回事的男生又舉手要說什么。看在要說話已經會舉手的進步上,我還是很友好地請他,結果他問我:“老師,你知道XJ人為什么不吃豬肉嗎?”

說心里話,我有些郁悶,要是理他的問題,這堂課的時間是要來不及。但是不理他,這個班是公認的“個性化班級”,很喜歡起哄,我是好不容易才和他們和平共處,彼此尊重,他們也是看在我的“博學多識”上信服于我。

看到有很多學生都在盯著我,似乎正隨著這個學生一起,想要挑釁老師。我決定實事求是,把自己一個同學的經歷和他們分享:“你的問題,雖然和我們的學習內容不是很緊密,但是我可以分享我知道的一個故事。”我把有個同學在XJ石河子讀大學時,去拉面館要求吃豬肉大排面,遭到老板怒罵的尷尬故事講給他們聽。并且告訴他們,有些拉面館貼著“清真”兩個字的原因,也是間接告訴他們“為什么在XJ吃不到豬肉”。因為有故事,他們聽得很開心,也很愿意相信我的“理由”。

不過,我知道,這次能“混”過去,不能保證之后都能解決他們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我在講完這個故事時,就問那個學生:“請問你知道為什么嗎?”那個學生竟然回答:“我不知道啊,知道了還問你呢?”

“原來你是不知道答案呀,這多沒有意思。如果是我,我會自己去網絡上查找好一些答案,然后再問老師,看看老師的答案會不會和自己的一樣。要是不一樣,再探討為什么,或者遇上老師說不知道答案時,你可以舉手分享給其他同學和老師,這樣,大家不是更加佩服你的能力了嗎?要知道,老師也不是全能的,很多東西,還要向你們學習呢。”我看著他,也時而看看其他學生,終于把這個學生原本的心思解散了,一些想要“乘機打劫”的家伙也乖乖坐好,承認我的做法更加可取。

我知道,如果聽完這個學生的問題,我給他一句:“你覺得這個問題和我們的課堂有關系嗎?你覺得自己很能提問,是嗎?你就是愛搗亂!”那么,接著的時間,估計就會聽到他開始找“哥兒們”議論老師的“無能”,明明不知道,還要假裝不來回答。然后就是越來越多的學生覺得是那樣,也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對你失去“喜歡”。

而現在,雖然我用了幾分鐘回答他的問題,又承認老師也會遇上不懂任何問題的時候,愿意向他們學習自己不知道的內容,讓他們看到老師的誠心,他們自然就意識到當老師也不易,為難老師并不是理智的做法。他們會覺得真正有趣的應該是,提出問題,自己也要嘗試先解決一些,或者為自己的問題做一些準備,再和老師或者同學一起探討。

可能就是因為我愿意選擇“示弱”,學生反而喜歡與我探討,也反而愿意聽我的話,愿意遵守我和他們的一些約定。

所以,在我的課堂上,很少有學生“不聽話”,他們即便聽課很累,也會認真坐著,努力聽著,慢慢地靠近大家的步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松溪县| 昭觉县| 尼木县| 孟州市| 越西县| 呼图壁县| 济阳县| 资源县| 屏东县| 庄河市| 黄浦区| 德州市| 汕头市| 峨眉山市| 绵阳市| 定日县| 永善县| 扶风县| 红安县| 无极县| 磴口县| 普兰店市| 依兰县| 长宁区| 永济市| 名山县| 辉县市| 和平区| 嵩明县| 淄博市| 共和县| 龙口市| 南溪县| 西乌珠穆沁旗| 新田县| 佛学| 淄博市| 禄丰县| 德惠市| 信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