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襄陽兵變
- 蜀漢名將黃忠傳
- 珠影王曉青
- 3405字
- 2022-08-28 14:50:39
中平五年公元一八八年,春季二月,黃巾軍余部郭大在河西白波谷起兵叛亂,攻擊太原郡、河東郡。三月匈奴屠各部落起兵進犯并州,殺死并州刺史張懿。五月益州人馬相、趙祗在綿竹發兵,自稱黃巾,誅殺益州刺史郤儉。攻取巴郡、犍為,部眾數萬,馬相自稱天子。益州從事賈龍帶領官兵擊敗馬相,安定了益州。這個月里,七個郡國發生水災。冬季十月,青州、徐州的黃巾軍又起兵叛亂。攻擊郡縣。十一月,張純與烏桓酋長丘力居,在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境內四處搶劫,靈帝下詔令騎都尉公孫瓚率軍征討。同時王國的叛軍包圍陳倉,靈帝下詔,再次任命皇甫嵩為左將軍,率領前將軍董卓,統領四萬軍隊去抗擊王國。
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春季二月,王國的叛軍十分疲憊,解圍撤退,皇甫嵩下令追擊,持續作戰,大獲全勝。幽州牧劉虞,派遣使臣到鮮卑部落實行安撫政策。迅速平息了叛亂,叛將張舉,張純逃亡塞外。三月,張純的門客王政殺死張純,投奔劉虞,幽州叛亂從此平定。
夏季四月,靈帝因病駕崩宮中。大將軍何進擁立皇子劉辮即皇帝位,當時他只有十四歲,尊稱母親何皇后為皇太后,由何太后臨朝主持朝政,更改年號為光熹元年。中軍校尉袁紹勸何進除掉宦官,為天下除害。何進向太后建議要求全部撤掉中常侍以下的宦官,由三署郎官接替他們的職務,何太后不肯答應。袁紹又為何進出謀劃策,勸他大批征召各地的猛將和豪杰,讓他們帶兵來向京都洛陽,以此來要挾何太后答應清理宦官。何進采用了這個建議,召董卓帶兵來洛陽。
秋季八月,中常侍張讓、段珪假傳太后的意旨,召何進入宮議事,趁機將他殺死。何進的部將王匡攻打皇宮,虎賁中郎將袁術放火燒南宮門,袁紹派兵圍皇宮掃蕩宮禁,剿殺宦官。董卓趁勢進入洛陽,控制朝政,勢力逐日高漲,謀劃廢掉少帝而另立新帝。袁紹抗言力爭,被迫逃離京都,投奔冀州。九月,尚書盧植抗言反對董卓廢帝另立,被免除官職。董卓召集文武百官,強硬蠻橫地威脅何太后下詔廢黜少帝劉辯,貶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
劉協登基稱帝,時年九歲,史稱獻帝。董卓將何太后遷至永安宮,更改年號為永漢。隨后又毒殺何太后。冬季十一月,董卓自任相國,他生性殘忍,一旦專權,便擁有全國的武裝力量和國庫中的各類珍寶,威名震懾天下,欲望沒有止境。當時洛陽城內有很多皇親國戚,宅第相望,門樓富麗,家家都堆滿了金銀財寶,貴重珍品。重卓放縱部下,沖進他們的住宅掠奪財物、襲劫婦女,使得人心惶惶,朝不保夕。后將軍袁術恐懼不安,逃奔南陽。,驍騎校尉曹操,更名改姓,穿著民裝從小路向東逃往家鄉。
東漢初平元年公元一九零年,春季正月,因為董卓獨攬朝政大權,在京都橫行恣意,函谷關以東各地州牧郡守都興起義兵,共推勃海太守袁紹為盟主,起兵討伐董卓,袁紹自號車騎將軍,駐軍河內,后將軍袁術率部進駐魯陽,準備向京城洛陽推進,他拜長沙太守孫堅擔任中郎將,命為前部先鋒。董卓派郎中令李儒毒死弘農王劉辯。二月,董卓聞報關東聯軍聲勢浩大,擔心洛陽有失,脅迫漢獻帝劉協西遷長安,自帶三軍鎮守洛陽。三月,獻帝到達長安。董卓因為袁紹起兵的緣故,將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族五十余人全部殺死。
荊州刺史王叡,字通耀。響應袁紹的號令,進駐襄陽,起兵討伐董卓,任命黃忠為騎都尉,準備集兵北上。這時孫堅率領夲部水陸并發,浩蕩北進,至漢水岸邊會合各路人馬,在襄陽城外駐軍立營。黃忠聽到消息,當即提醒王叡說:“起初王府君跟孫堅一并征討零陵、桂陽的叛亂,曾經因為孫堅面憨心滑一介粗俗武夫,而有所輕視,在言談舉止方面對他很不禮貌,孫堅必定懷恨在心。現在天下大亂,孫堅執掌兵權,屯營城下,恐怕他暗懷殺機圖謀報復,府君應當倍加慎重,以防不測。”王叡說:“孫堅雖然擔任中郎將,兼長沙太守,俸祿依然是兩千石,況且我們一同起兵討伐董卓,他敢殺害朝廷大員,同僚長官?”黃忠勸道:“孫堅是小人之心,報復心理極強,富有陰謀對策,此時天高皇遠,君臣官屬已經失去禮節,孫堅必定借機猖狂,府君千萬要當心小人暗算。”王叡問道:“以公之言,應該如何應對呢?”黃忠建議:“按照袁將軍的指令,給孫堅調撥糧草,讓他擇日北進。在他停留的的日子里,關閉襄陽城門,黃某帶兵持械守城,嚴加提防。孫堅所部多是新兵,襄陽池寬水深,城高墻固,量他不敢輕舉妄動。”于是王叡依計行事。
孫堅果然心懷殺機,暗中圖謀,他想到王叡對他清傲失禮,心中至今憤很不平,現在北伐董卓途經襄陽,正是用兵報仇的大好機會,于是下定決心除掉王叡。他又想到王叡與武陵太守曹寅素來不和,曾發話要殺死曹寅,曹寅為此恐懼不安,尋找靠山。孫堅就派人去見曹寅,讓他偽造一份朝迋按行使者光祿大夫溫毅的公文,借以宣布王叡的罪狀。曹寅喜出望外,隨即按照授意,命書吏一揮而就,上面羅列王叡自擔任荊州刺史以來所犯的幾條罪行,通令收捕嚴懲。孫堅得到這份公文之后,便帶領軍隊直奔襄陽,他得知王叡已經關閉城門,襄陽臨時戒嚴,料定王叡對外已有防備,不宜強攻,但他焦慮片刻之后,很快計上心來。他調撥軍隊繞過襄陽,陸續向北行進。
王叡聽報孫堅已經率部走了,這才放下心來。黃忠放心不下,依然帶兵巡防戒嚴,保持一級戰備。這時襄陽西門外面,從遠處走來一群步騎夾雜的軍兵,徑直涌到門前,一個將官走到前面向守城門尉喊道:“我們是荊州的軍士,奉命討伐董卓,缺少盔甲鞍馬,還沒有軍餉器械,請王府君開恩照顧,賞給一些資金裝備。”門尉回答說:“現在全城戒嚴,今日不開城門,王府君已經把軍資裝備分發給各郡兵營。不能再額外調撥了。”軍吏說:“沒有人發給我們,沒有軍餉器械,怎么上陣殺敵?沒有糧食草料,我們這班人馬就會餓死半路,我們要面見王府君,請求多少賞給一些。”門尉說:“王府君正在料理公務,沒有空閑見你們。”這時王叡領著一班部下來到了,門尉下城向他報告:“外面有群義兵,吵吵嚷嚷要求見王府君,他們說沒有領到軍用物資。”王叡問:“他們有多少人?”門尉報告:“約有百十人。”王叡說:“既然如此,那就補發給他們一些吧,可以放他們進城,到府庫里自由選擇,誰缺什么就拿什么。”
城門一開,那名軍吏率隊涌進城來。王叡深表同情地說:“看他們穿得多么單薄,遮擋不住春夜的涼氣,多發給他們一些衣甲錢糧。”這時孫堅突然從亂兵中走出來,冷笑一聲:“王府君一向可好?”王叡大驚失色,手指孫堅問道:“文臺這群軍土來要東西,你來干什么?”孫堅說:“這些人都是我的部下,因為人馬猛然增加,裝備不多,只好親自趕來討要,請府君多給一些,我們的部隊都開過來了。”王叡看見城外一隊兵馬夾雜著一溜煙塵急速馳來。城門口,孫堅的部將程普、韓當帶著軍士控制了城門。
黃忠守在北門,聞報孫堅率部進城,帶兵火速趕來。看到王叡安然無恙,他才安定了心神,面色慚愧地說:“只恨黃某守城不力,以致引狼入室。”王叡說:“這是我疏忽大意,被孫堅詐開了城門。”黃忠急步來到孫堅面前,厲聲質問:“襄陽已經戒嚴,你為何違犯上級命令?”孫堅知道黃忠勇猛過人,能在千軍萬馬之中斬上將首級,如果對陣拼殺,必有風險,他婉言說道:“我奉袁將軍的命令北伐國賊,一路上義兵踴躍參軍,部眾迅速增多,原先所撥糧草相差大半,只好向府君申請調撥。王府君親自下令開城,讓我部自取糧草器械,這都是為了國家討賊,漢升何必介意呢?”這時,王叡至前說道:“既然如此,就讓文臺隨意搬運吧。”
黃忠陪同王叡來到府衙,王叡說:“漢升所言,果然不差,孫堅面憨心滑,善用陰謀鬼計,只恨我不愔軍事,輕易被他騙開了城門,真是后悔不及啊!此人貪心不足,還會貪占南陽的府庫錢糧,你可速去南陽,協助太守張咨布置城防,嚴禁孫堅進城。”黃忠憂心忡忡地說:“南陽固然需要防守,可是黃某擔心府君的安全,為防意外不測,請府君一同去南陽。”王叡說:“袁將軍命我鎮守襄陽,向他供應振草,不可輕離職守啊!我覺得孫堅進城只是貪圖軍資,不敢對我下手,漢升不必多慮,可速去南陽。”黃忠帶領夲部人馬向南陽而去。
當晚,孫堅帶著部將執刀來到府門前,黃蓋把衛士推到一邊說:“把你們的人都帶走,不要站在這里。”王叡驚問:“文臺你到底想干什么?”孫堅沉下臉來,說:“王府君平常輕視孫某,今日我已經擔任中郎將,部眾已達一萬人,要借此機會,向你炫耀武力。”他向王叡炫示一下檄文:“這是討伐王叡的檄文,孫某要為國除害。”他喝令左右:“給我拿下。”王叡被押至府衙之內,被迫自盡身亡。孫堅聽到王叡自盡的報告,冷笑道:“孫某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命令部下,把襄陽的軍資全部運走,隨后率部進至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