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炮俱樂部
- 從地球到月球(凡爾納經典科幻)
- (法)儒勒·凡爾納
- 4154字
- 2022-09-02 15:40:27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馬里蘭中部地區的巴爾的摩城里新成立了一個頗有影響力的俱樂部。人們都應該知道,美國那幫船東、商人和機械師身上的軍事才能是怎樣發展起來的。那些曾經默默無聞的商人,也沒有受過西點軍校的任何訓練,卻一腳跨過他們熟悉的柜臺,搖身一變成了中尉、上校和將軍;不久之后,他們就在戰略戰術方面與歐洲大陸的同行不相上下,仗著大量的炮彈、金錢和人力打了不少勝仗。
但是美國人勝過歐洲人,主要還是在彈道科學上。倒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達到的完美程度,而是因為它們的體積大得出奇,且具有空前遠的射程。在平射、俯射、斜射、縱射或者直射等方面,英國人、法國人、普魯士人已經沒什么好學的了;可是他們的加農炮、榴彈炮、迫擊炮和美國的超級大炮一比,簡直就是袖珍手槍。
這也不足為怪。與意大利人生來就精通音樂、德國人天生喜歡玄學一樣,美國佬,這些世界上第一批機械師天生就是工程師。他們在彈道科學上大膽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這些巨型大炮雖然遠不及縫紉機那么實用,卻也同樣令人驚奇而且更加受到人們的崇拜。我們知道這中間有帕羅特、道格林和羅德曼等人的杰作。在美國對手面前,那些來自歐洲大陸的“阿姆斯特龍”、“巴利賽”和“特勒德”等大炮也只能自愧不如了。
因此,在那場可怕的南北戰爭期間,炮兵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眾國報紙狂熱地吹捧他們的發明,那些街頭小販和頭腦簡單的市井小民一個個沒日沒夜地絞盡腦汁,估算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彈道軌跡。
不過,一個美國人有了創意,他就會找支持這個想法的另一個美國人。湊足了三人,他們就會選一個主席和兩個秘書。有了四人,他們就任命一個檔案保管員,然后辦公室開始運作。有了五人,他們就召開全體大會,于是俱樂部就宣告成立了。巴爾的摩城的俱樂部就是這樣成立的。發明新型大炮的人與鑄造工和打炮眼的人走到了一起。他們是大炮俱樂部的核心成員。成立一個月之后,俱樂部已經擁有一千八百三十三位正式會員和三萬零五百七十五位通信會員。
凡想加入這個協會的人都得具備一個必要條件,即必須已經發明或至少改良過一門大炮;如果沒有大炮,其他火器也可以。然而,那些發明十五響左輪手槍、旋轉式卡賓槍或類似小武器的人并不在考慮之列。在任何情況下,大炮發明家都備受崇敬。
“他們所獲得的榮譽等級,”有一天,俱樂部里最有學問的一位演說家說,“是與他們的大炮‘重量’成正比,并直接依據炮彈‘射程的平方’來衡量!”
再說得明白點,就是把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運用到了精神領域里。
大炮俱樂部成立之后,不難想象,美國人在這方面的發明天賦會帶來什么成果。戰場上所使用的炮彈不僅體積巨大,而且具有超遠射程,甚至把無辜的平民炸成了兩半。
所有這些發明把歐洲那些寒磣的裝備遠遠拋在了后面。通過以下數字,我們能夠更好地評判。
以前,一顆三十八磅的炮彈,在三百英尺之外可以撂倒三十六匹馬和六十八個人。那時屬于炮彈技術的萌芽期。從此以后,炮彈技術就逐步發展起來了。羅德曼大炮發射的半噸重的炮彈,在七英里遠就能輕易炸翻一百五十匹馬和三百個人。大炮俱樂部甚至想為此做一次正式的試驗。不過,即便馬匹同意做試驗,那些人可不好找。
這些炮彈具有很強的殺傷力,每一次發射,士兵們就像鐮刀下的麥穗一樣紛紛倒地。1587年,一顆著名的“庫特羅斯”炮彈摧毀了二十五個人的戰斗力;1758年在索爾多夫,又一顆炮彈一下子炸死了四十個步兵;還有,在1742年,奧地利的“凱塞爾多爾夫”大炮,每發一炮就轟倒七十個敵人。與上文提到的炮彈相比,這意味著什么呢?那些決定戰爭命運的驚人的“易安娜”大炮和“奧斯特里茨”大炮又意味著什么呢?在南北戰爭期間其他的炮彈我們見得多了!在葛底斯堡戰役中,一門滑膛炮發射的一顆錐形炮彈擊中了一百七十三個南部合眾國士兵;在波托馬克河渡口,一發“羅德曼”炮彈把兩百一十五個南部士兵送到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去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俱樂部常任秘書和榮譽會員J.T.馬斯頓發明了一種絕妙的迫擊炮,它的殺傷力更強,在試炮時就炸死了三百三十七個人——“轟”,一聲巨響,灰飛煙滅!
面對這些頗有說服力的數字,我們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呢?沒有了。我們完全贊同由統計學家皮凱恩進行的下述演算:倒在炮彈下的傷亡人數除以大炮俱樂部的會員人數,他發現后者每人“平均”殺死過兩千三百七十五人。
仔細研究這樣一個數字,不難發現這個博學的社團唯一感興趣的就是為了仁慈的目標去摧毀人類,并把戰爭武器看作文明的工具。
還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這幫經得起任何考驗的勇敢的美國佬,不僅限于公式的計算,還用自己的生命上陣付諸實踐。他們中間有各種級別的軍官,如上尉或者將軍,有年齡參差不齊的軍人,有那些剛剛開始軍人生涯的新兵以及那些老死在炮架旁的人。很多人永遠地留在了戰場上,他們的名字被載入了大炮俱樂部的光榮冊,而得以生還的大部分人身上帶著無可非議的勇敢標記。拐杖、木腿、假臂、掛在吊鉤上的手、橡膠下頜、用銀子修補的頭蓋骨、鉑金鼻子,可謂是五花八門。上面提到過的那個皮凱恩同樣也計算過,在大炮俱樂部里,四個人加起來還沒有兩條胳膊,六個人也就只有兩條腿。
不過這些勇敢的大炮手卻不以為然,每當有關戰爭的新聞中報道敵方傷亡人數十倍于他們消耗的炮彈數時,他們由衷地感到自豪。
但是,有一天,那是憂郁而凄涼的一天,戰爭的幸存者簽署了停戰協定。爆炸聲逐漸停息,迫擊炮開始啞聲不語,榴彈炮從此保持沉默;還有那些大炮,它們低垂著腦袋,黯然返回軍火庫;炮彈堆積在倉庫里,血腥的回憶逐步消退,棉花在施足了肥的田地上瘋長,大炮俱樂部從此陷入了深深的無聊中。
但有一些頑強的工作者始終沉湎于彈道的計算中。他們一直夢想著制造巨大無比的大炮和炮彈。但是,脫離了實踐,還有什么必要研究這些空洞的理論?逐漸,俱樂部的廳堂開始冷落,傭仆們在候見廳里打著瞌睡,報紙在桌子上發霉,昏暗的角落里傳來憂郁的呼嚕聲,大炮俱樂部的成員以前總愛吵吵鬧鬧,如今因那討厭的和平而毫無歡顏,只能沉浸在虛無的炮彈學夢想中!
“這可真讓人受不了,”有一天晚上,正直的湯姆·亨特爾說道,說話間,他的兩條木腿正擱在吸煙室的壁爐里烤著,“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沒任何指望!多么枯燥的生活呀!那種每天早上被快樂的炮聲叫醒的日子哪兒去啦?”
“那種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活潑的比斯比試圖伸展他那已經不存在的胳膊說,“那時真快樂啊!我們發明炮彈,一等它們造好,就跑著拿到敵人面前試驗去了。然后帶著謝爾曼的鼓勵或麥克勒萊的握手禮返回營地!可是現在,那些將軍都回到了柜臺后面,發的不是炮彈,而是那軟綿綿的棉花!啊!炮神巴爾波啊!炮彈學的未來就這樣毀在美國了!”
“是的,比斯比,”布隆斯貝利上校嚷嚷道,“真是絕望透頂!想當初我們舍棄安靜的生活致力于武器的研究,我們離開巴爾的摩開赴戰場,我們表現英勇,而兩三年之后,卻不得不丟下千辛萬苦換來的成果,兩手插在口袋里,陷入凄慘的無所事事的境況。”
說歸說,這位驍勇的上校卻沒能夠表現出閑散的樣子,倒不是因為他沒有口袋。
“任何戰爭的希望都沒了!”赫赫有名的J.T.馬斯頓邊說邊拿鐵鉤敲打他那馬來樹膠做的腦殼,“大炮學大有可為時,卻又毫無指望了!我跟你們說,今早我已經完成了一種旨在改變戰爭法則的迫擊炮圖樣,附有平面圖、剖面圖及立視圖!”
“真的?”湯姆·亨特爾回應道,思緒不由自主地飛到了尊敬的J.T.馬斯頓上一次試驗上去了。
“確確實實,”馬斯頓答道,“可是做了這么多成功的研究,克服了這么多困難,又有什么用呢?純粹的無用功!新世界的人民似乎已經決心要過和平的生活,連我們那尚武的《論壇報》也在預測由于人口快速增長可能會導致的災難了!”
“但是,馬斯頓,”布隆斯貝利上校又說道,“在歐洲,人們還一直為民族自治而奮斗呢!”
“那又能怎樣?”
“怎樣!說不定那兒有什么可以讓我們做做試驗,假如他們接受我們的服務……”
“您真這樣想的?”比斯比大叫道,“替外國人研究彈道學!”
“這總比什么也不做要好。”上校反駁道。
“可能吧。”馬斯頓說道,“是要好一些,不過咱們根本不應該有這種無奈的想法。”
“此話怎講?”上校問道。
“因為在歐洲大陸,他們關于晉升的觀點與我們美國截然相反。那些人從來不曾設想可以越過少尉直接成為將軍。這也就是說,不親手鑄炮的人就不能成為好的大炮瞄準手。然而,這僅僅是……”
“荒唐!”湯姆·亨特爾邊反駁邊用獵刀削著椅子的扶手,“那樣的話,我們只好去種煙草或煉鯨魚油了!”
“什么!”馬斯頓用洪亮的聲音嚷道,“難道我們的余生就不能再致力于武器改良?再也沒機會來檢驗我們的炮彈射程?天空不再被我們的炮火照亮?再也不會產生國際爭端讓我們向大西洋彼岸的某一個強國宣戰了?難道法國人以后就不會擊沉我們的輪船,英國人就不會不顧國際公法絞死我們三四個國民?”
“是的,馬斯頓,”布隆斯貝利上校答道,“我們將不會再有這種好運了!沒有了!這些事情一件也不會發生了,而且即使發生了,我們也沒法加以利用!”
“可這是千真萬確的。”馬斯頓激動地回擊道,“就是有一千個要打仗的理由,他們也不會打起來!人們舍不得他們的胳膊和腿,這正合那些不會打仗的家伙的心意!你們看,也不必跑老遠去找打仗的理由——北美以前不是屬于英國人嗎?”
“可能吧。”湯姆·亨特爾狠狠地拿他的拐杖頭撥著爐火回答道。
“那好呀!”馬斯頓接著說,“為什么現在就不能輪到英國屬于美國人呢!”
“這倒蠻公平的。”布隆斯貝利上校回應道。
“去跟美國總統說呀,”馬斯頓大聲說,“你們等著他的禮遇吧!”
“他不會好好接待我們的。”比斯比從戰爭中撿回來的四顆牙齒中冒出了這句話。
“毫無疑問,”馬斯頓嚷道,“以后的選舉他別指望我的選票。”
“也別指望我們的。”這些好戰的殘疾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現在,”馬斯頓繼續說道,“總而言之,如果不給我機會在真正的戰場上試驗我的新型迫擊炮,我就退出大炮俱樂部,并立刻隱居到阿肯色州的大草原去!”
“我們跟您一同去。”馬斯頓的話得到了在場者的響應。
大家的情緒越來越高漲,俱樂部面臨著解體的威脅。這時,一個意外的事件阻止了這個災難。
就在這次談話的第二天,圈子里的每個成員都收到了一份通報,上面寫著:
作為大炮俱樂部的主席,我很榮幸地通知各位,在本月5日的會議上,我將發布一個大家很感興趣的信息。因此,誠摯邀請各位屆時能放下手頭的事情,出席本次會議。
你們的摯友
因貝·巴比康
巴爾的摩,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