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變革法:打造可持續進步的組織
- 毛萬金
- 1822字
- 2022-09-02 10:37:13
企業存在的唯一理由
一個企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客戶愿意購買它的產品或服務。只有當客戶愿意付錢購買時,產品或服務才能轉變為商品,不然就是廢品。
一個企業要長期存在,就必須持續地有客戶為其產品和服務付費,這樣企業才有可能獲得利潤,也才有繼續經營的資本。
企業或許短期內可以借助投資人的資金支持經營,但是投資人之所以投資,也是因為相信未來會有客戶和利潤,只靠相信能生存的周期不會太長。
企業應時刻牢記,最終給企業錢的只有客戶,客戶才是企業的衣食父母。企業應堅持把客戶滿意作為各項工作的關鍵衡量標準,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持續為客戶提供及時、準確、優質、低成本的服務。
如果注意觀察,大家就會發現,成功的企業都是把“以客戶為中心”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只是不同的企業在表述方式上稍微有些差異而已。華為是“以客戶為中心”,京東是“客戶為先”,阿里是“客戶第一”。
可能很多企業都會標榜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是“以客戶為中心”,但其實只是停留在口號上而已,要真正做到其實是非常難的。最簡單的例子是,當客戶的要求不符合公司制度時,公司是否應該滿足客戶的要求?這需要考慮很多方面。
“以客戶為中心”不是低質低價,也不是無條件地滿足客戶不合理的要求,而是要站在客戶的“商業”視角思考(客戶是消費者時也一樣),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甚至超越客戶期望的產品或服務。
實際上,一個沒有底線無條件滿足客戶要求的企業是不可能走得長遠的,因為這違背了基本的商業邏輯。當我們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時候,客戶更不會尊重我們,一旦有其他更沒有底線的伙伴出現,客戶就會隨時拋棄我們,因此這樣的“合作”只會是短期的“合作”。
“以客戶為中心”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態度上,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要始終尊重客戶、敬畏客戶,無論企業發展到多大規模,在客戶面前都應始終保持謙卑的心態。一個在客戶面前表現傲慢而不自省的企業終將走向衰落。
其次在行動上,站在客戶的“商業”視角思考,及時響應客戶的合理需求,甚至想在客戶的前面,為客戶提供(最好主動提供)能解決客戶問題的方案,可能是產品,也可能是服務。
最后在結果上,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要能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客戶滿意,進而實現企業自身的價值增值,取得雙贏的結果。這里講的價值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無形的。如果短期達成有困難,就要盡力獲得客戶的理解。
只有當客戶感知高于客戶期望時,客戶才會滿意,持續滿意的基石應是為客戶創造價值。實際上,管理客戶滿意度的過程主要就是“管理客戶感知”和“管理客戶期望”的過程,因為客戶滿意度是不能直接被管理的。
只有華為這樣有追求的中國企業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嗎?不是這樣的,實際上,優秀的企業都會強調以客戶為中心,不管是中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華為如此,京東如此,亞馬遜亦如此。
亞馬遜的故事
多年前亞馬遜還只有125名員工,當時美國最大的書店(巴諾書店,擁有3萬名員工,年銷售額超過30億美元)開始進軍在線圖書零售,和亞馬遜展開全面競爭,那段時間美國各大媒體頭條的新聞或者評論都是亞馬遜將如何被這個超大公司摧毀。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在隨后召開的公司全員會議上和大家說:“大家覺得害怕是正常的,但不要關注我們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們不會給我們寄錢來,我們要關注的是我們的顧客。如果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客戶身上,而且加倍關注客戶,讓他們滿意,那一切就會變得越來越好?!?/p>
亞馬遜確實做到了這一點,目前已經成長為市值超1.5萬億美元、員工數超過100萬人的互聯網巨頭,但是聚焦客戶依然是企業的發展宗旨。自2001年開始,除了宣傳自己是最大的網絡零售商外,亞馬遜同時把“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the world’s most customer-centric company)確立為努力的目標。此后,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型企業成為亞馬遜的發展方向。
我們身邊的很多企業,可能在規模還小的時候能做到以客戶為中心,但當發展到稍具規模后,就逐漸變得驕傲自大,進而在外部服務客戶時表現得傲慢,內部工作開展時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不能及時反思、調整,一定會葬送公司的未來。如果沒有了客戶,一切都將不存在,包括股東回報、員工滿意、企業生存等。
無論當前處在什么階段,“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持續實現客戶滿意”是任何一家企業持續有效發展的必由之路。如果我們秉持了這種精神,即使短期可能因為綜合競爭力等原因某些客戶不支持我們,長期也終將會打動他們中的大多數。從企業的角度看,企業存在的唯一理由是為客戶創造價值。主觀上是為客戶,客觀上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