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步讀懂財務報表:股票投資的簡要財務分析法
- 林昌華
- 3104字
- 2022-09-02 15:54:19
前言
為什么要寫這本書
有朋友問我:“市面上介紹財務知識的書有很多,你為什么還要再寫一本?”
2018年,我在國內某商學教育機構擔任“招股書學習小組”的導師,迄今為止已帶了三屆學員,每一屆學員都要經歷為期8個月的上市公司招股書學習訓練及年報學習訓練。我的學員們都是高知人士,他們有的是來自“985”“211”高校的學生,有的是大企業的高管,但他們都不是職業投資人。
3年過去了,我發現這些非職業投資人士都有一些共同點,他們可以迅速理解一家公司的商業邏輯,甚至會產生很有見地的觀點,但是他們在做試卷時,有關財務分析的題目僅寫了寥寥幾筆,甚至放空不寫。財務報表占據了一篇年報的半壁江山,如果你放棄鉆研財務分析方面的知識,只研究所謂的商業邏輯,那么就算看再多的年報意義也不大。
為此,我也組織過財務知識講座,推薦過不少專業著作,但在長達8個月的訓練結束時,不少學員仍無法對一份完整的財務報表進行全面分析。
我總結了他們學不下去的原因,講財務分析的書固然很多,但它們大多數太專業、太全面、太難以實踐了。
1.太專業
大多數人只是對投資感興趣,并沒有從事財務工作或者考注冊會計師(Certified Practising Accountant,CPA)的打算,即“股民以上,專業未滿”。市面上很多書寫得過于專業,拗口的文字和晦澀難懂的解讀讓讀者望而卻步。
2.太全面
根據某個專業機構統計,企業會計準則中的會計科目(也就是我們常見的“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等)一共有162個,這還只是幾年前的數據。隨著會計準則不斷更新,會計科目數量會只多不少。
目前,市面上許多財務分析類圖書都為會計專家所著,或許因為財務人員本身性格較為嚴謹,他們在寫作中恨不得將所有科目都介紹一遍,結果進一步增加了讀者的認知負擔。
實際上,投資人真正能用到的科目只有一部分,有些科目甚至連專業的財務人員都較少接觸到,比如“遞延所得稅負債”一科,簡而言之,它核算的是公司財務人員算出來的應繳稅額與稅務局實際征收的稅額之間的差額。由于雙方計稅規則不同,存在差異是很正常的,任何公司多多少少都會有點“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但它不是核心資產,你從這個科目上看不出太多跟企業經營狀況有關的信息,所以它對財務分析整體效果沒有太大的影響。我見過一些學員,為了弄懂這些科目查閱了很多資料,雖然精神可嘉,但在實操中,他們可能看完了十幾篇財報都還用不上這個科目。
3.太難以實踐
能把晦澀的專業知識寫得通俗易懂的圖書也不少,很多學員表示,他們看完了,也看懂了,但在實際分析財報的過程中仍然無所適從。試問如果將三張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同時放到你的面前,你要先從哪張表開始看?如果先看資產負債表,具體應該怎么看?是不是要從第一項“貨幣資金”開始,一行一行地往下看?原來,即使懂得如何“看”財報,也不一定會分析財報。
財務比率是財務分析的一項重要工具,在介紹財務比率方面,不少圖書只是羅列一堆公式,沒有告訴讀者具體該如何展開分析,讀者即使看明白了公式的演算過程,也無法學以致用。你若想了解企業的償債能力,可以看的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權益債務比、權益乘數、利息保障倍數……這就好比當你想知道現在的時間時,我拿了十個鐘表供你參考,每個鐘表顯示的時間還不一樣,只會令你更加迷惑。
讀懂財報的“七步成詩法”[1]
財務分析就像做菜,你無須了解食鹽和醬油之間的化學反應,只要最終能將菜做出來就行。
我在投資實踐中發現,要完成對一家公司的財務分析基本工作,只需要簡單的七個步驟。我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一個套路,它就像菜譜一樣,你即使沒有任何財務基礎,也可以隨著我的“菜譜”,完成對一家公司的基本分析工作。
古有曹植七步成詩,今有筆者七步讀懂財報,我們姑且叫它“七步成詩法”吧!
七步成詩法的最大價值就是“讓非專業投資者一看就懂,懂了能用”。
(1)非專業。本書針對的讀者群體不是職業投資人,而是像筆者的學員那種,只是對投資感興趣、希望建立起系統性知識框架的人,或者正準備進入這一行業的準職業投資人。當然,如果捧著這本書的你恰好是我的同行,希望這些方法也能對你有所幫助。
(2)投資者。本書是基于投資者視角而寫的。投資者只要看得懂財報即可,至于會計分錄具體該怎么做、應該如何編制財務報表、某個具體科目應該怎么計量之類的問題,并不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內容。
(3)一看就懂。本書的寫作目的不在于幫助讀者開展學術研究,而在于實用。我不會用教科書式的語言去解釋各個科目及它們的概念,而會盡可能用自己的話介紹相關內容,所以它不是一本嚴肅的財務類圖書。比如,我不會告訴你負債是“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教科書定義),我會告訴你負債就是“你欠別人的錢”。
(4)懂了能用。七步成詩法是我個人工作中的實踐總結,它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用在投資實踐中仍會對你有所幫助。
本書寫作安排
本書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我們先學習與三張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有關的知識。第1章主要介紹了三張報表的基本情況,第2~4章將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中的各個科目展開介紹。
不同科目的重要性是不一樣的。比如應收賬款是常見科目,無論看哪家公司的財報都避不開它;然而牲畜資產就不一樣了,除非你研究的是畜牧業公司,否則基本不會見到這個科目。本書的一大特色是對各個科目進行分類,讓你了解不同科目間的區別。
用通俗的語言解讀會計科目是本書的一大特色。我的出發點是讓你盡可能理解最本質的東西,有時“意會”比“言傳”的學習效果更好。
第二部分,我將正式介紹七步成詩法。它絕非萬能的,但對于投資實踐來說綽綽有余。你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思考框架,等有了一定投資經驗后,你就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和認知對這個框架進行改進、升級。就像我給了你一份酸菜魚的菜譜,你覺得可能加點黃瓜會更好吃,這就看個人的選擇和需求了。
第三部分,我將用七步成詩法來分析幾個真實案例。這些案例涉及A股、港股和美股公司,同時涉及不同行業,共計11個。在案例選取方面,我將盡可能保持案例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第四部分,我們會學習如何用七步成詩法“避雷”。很多財務課程揭露了一些財務造假的手段,仿佛不踩雷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成為“排雷專家”。本書則認為,不踩雷的最好方法其實是“繞路走”,而不一定非要把雷排出來,這也是本人于實踐過程中總結的一個經驗。
第五部分,我會簡單介紹如何通過招股說明書來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這部分介紹的是綜合性的分析方法,除了財務分析,還包括對行業和企業自身的分析。這部分更具實用價值,選擇的幾個案例也都比較有代表性,很多觀點為本人親身實踐后總結的經驗。
寫在最后
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都存在局限性,筆者也不例外。書中的七步成詩法、避雷法,以及對案例進行分析時羅列的觀點都帶有認知局限性,僅供讀者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書中案例已盡可能使用中性立場及語言進行講解,其中幾個較為敏感的案例已隱去公司名,僅用A公司、B公司、C公司等代替,切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會計準則經常更新,本書寫于2021年年末,存在一些新準則、新科目沒有被提及的情況。成書之后,會計準則也會持續發生變化,但財務分析的基本原理不變,讀者亦可自行到網上搜索、學習與新科目有關的知識。
因本人才學所限,書中可能存在錯誤或疏漏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投資是一輩子的修行。希望有志于此的讀者,能持之以恒、不斷精進。
林昌華
2021年國慶于廈門
[1]七步成詩法:這里的七步成詩法不同于麥肯錫七步成詩法,麥肯錫七步成詩法是管理企業的一種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現代企業的企業管理中。本書七步成詩法指作者總結的、分七個步驟讀懂財報的方法?!幷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