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八股文

朱元璋思考一會兒,也覺得說的對,因為這次的科舉,北方的卷子里竟然還有一些沒有避諱的詞句。

完全是不學無術,偏偏要來討朱元璋的官兒。

于是就被殺了幾個這樣的狂徒。

朱元璋又在注視韓林,“宋國公可有辦法解決?”

韓林只好站出來說,“陛下,有辦法。”

“我們可以把格式固定下來,然后從儒家經典中抽考題,讓大家用同樣的方式去做文章。”

“我把這種東西叫八股文”

“恩?”微微回頭,朝著宋濂的方向看了過去,問道:“景濂,你聽說什么八股文嗎?”

宋濂說:“以前有所耳聞,最早可溯源于唐朝的“帖括”。就是概括地默寫某一種經書的注解。唐代雖以詩、賦取士,但并未完全廢除讀“經”。”

“具體是什么一個模式?”朱元璋不由地說道。

“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組成。”

“簡而言之,就是這種文章給你規定了,全文應該有幾段,第一段寫什么,該怎么寫,第二段寫什么,又該怎么寫……”

“咳咳。”朱元璋微微咳嗽一下,轉向韓林問道:“舉個例子吧。”

韓林拿起筆,說道“比如說年底了朝廷進行工作總結,陛下在會上會怎么講呢?首先,臣工下面我就今年全年的工作進行總結,這就是點題。”

“然后呢,丞相說,今年以來,在陛下領導的正確領下,在各位同僚的共同努力下,朝廷的領土有了極大的擴大,這就是承題和起講。”

“再接著,陛下說,下面對朝廷工作進行詳細總結,一是如何如何,二是如何如何,三是如何如何。一般說來是八個段落,兩兩對偶,分別叫做提比、中比、后比、束比,也可以叫第一股、第二股、第三股、第四股,一直到第八股。”

“最后陛下說,總之,在過去的一年中,百官齊心協力,做出了優異的成績,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做出更多的努力,這就叫束股。”

“總之,所謂“破”,就是“破譯”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對作文題目進行分析。按照規定,破題只能用兩句話,而且不能直說題義。破題非常考校功力,一個考生如果破題破得好,那水平絕對差不到哪里去。反之,如果破題破得一塌糊涂,那絕對就是個草包。”

“比如出題“子曰”,該如何破呢?一個最經典的答案是:“匹夫而為萬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第一句破“子”,第二句破“曰”,巧妙絕倫。”

朱元璋聽不太懂道,“這看來毫無意義,沒有才氣。”

“恩。”韓林點了點頭,說道:“就是要沒有才氣。這樣的話,南北學術差距就會減少。”

“可是這樣結構也挺難的。”朱元璋仔細看了看韓林寫的東西道。

韓林點點頭,“雖然難,但是有一個標準了。自然好判卷。”

朱元璋問宋濂,“宋國公說的對嗎?”

宋濂點點頭,不得不承認這東西確實容易判卷。

韓林沒有繼續說話。

其實八股文之所以厲害。

在于是只在四書五經里選題。

僅僅是文體上的限制,何至于禁錮住人的思想?

比如說近體詩和詞,尤其是詞,號稱“詞有定調,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限制豈不更多,但詩詞之間,出現過多少燦若星辰的大家,難道說他們的思想都被禁錮住了?

八股文同樣如此,一種規范文體罷了,何至于禁錮住人們的思想?

其實,看明清時一些文人游戲筆墨的八股文,最有名的比如尤桐的《最是臨去秋波那一轉》,寫得著實是妙趣橫生,八股文一旦不用做考試,其實也可以是很好玩的。

至于說為什么很多才子都考不上,這真是多種因素都有了。

一個方面是這些才子可能真的不擅長寫八股文,這里面其實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蒲松齡,他考秀才時,硬是把一篇八股議論文寫成了小說,但卻意外得到了主考官施閏章的賞識,名列第一。

然而這畢竟不是八股正途,所以此后蒲松齡考了幾十年,就一直沒考上舉人。——這真不怪別人,就是現在,你誰把議論文寫成小說,都得是零分作文吧。

相反,比如湯顯祖同樣大才子,人家就是八股名家。只能說才子和才子也是不同的。

另外,很多大才子考不中,也可能是和考官相性不合,畢竟作文這東西,主觀性很大,一篇文章有人覺得很好,但在相性不合的人眼中,卻有可能是一無是處。所以古代科舉,考官是什么樣的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考官被任命后,往往自己先寫一篇范文給考生看。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單純運氣不好了。畢竟全國那么多讀書人,但科舉考試三年才錄取幾十個,錄取率太低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永和县| 团风县| 灯塔市| 长沙县| 广宁县| 石嘴山市| 湖州市| 特克斯县| 奎屯市| 屏南县| 禄丰县| 民乐县| 仙居县| 华容县| 华安县| 吉林省| 呈贡县| 沙洋县| 仙游县| 札达县| 团风县| 建平县| 常宁市| 巢湖市| 清涧县| 五大连池市| 宁河县| 弥勒县| 抚远县| 牙克石市| 囊谦县| 陆良县| 清苑县| 万山特区| 台北县| 绥滨县| 日土县| 固安县| 北宁市|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