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分榜

金陵城的布局,和很多京城一樣,也是分為皇城、內城、外城。

清早。

韓林一如往常來到大本堂。

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煩憂。

韓林也不太喜歡聽課。

所以一般來到大本堂就處于擺爛,這一日也一樣。

不一會兒韓林就進入了夢鄉之中。

迷迷糊糊的感覺到面前有影影倬倬的光影閃動。

慢慢睜開眼睛。

就看見朱元璋站在他的桌前。

慌的連忙跪倒,高呼萬歲。

朱元璋冷冷道,“怎么,咱這大本堂不好聽?”

韓林冷汗直流。

韓林用余光打量了其他的人。

現在都已經是泥塑菩薩一般,虛閉著眼睛。

規規矩矩跪下。

對朱元璋的話充耳不聞。

他們也不敢吐露一字半語。

韓林只得求饒。

朱元璋點點頭,“咱聽說樉兒給你講了一下進士的事情。”

韓林連忙撇清責任,“啊?有這回事兒?我怎么不知道?”

朱元璋輕踢了韓林一腳,“別裝了,我昨天都在窗外看見了。”

好家伙,你不去對付張士誠,天天盯著一個廢帝干什么?

韓林瞅見朱元璋的冷臉,小心翼翼地說,“這些事自然有陛下和百官們一起決斷。”

“是嗎?”朱元璋帶著玩味的笑容,“我看昨天樉兒在說的時候,你可是不屑一顧的表情。”

韓林再度道,“臣不敢!”

朱元璋隨手拿起了一杯水喝了幾口,“咱看你應該是有辦法?”

韓林知道這躲不過,于是道,“確實在腦海里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朱元璋一聽這話,心情瞬間大好,笑意甚濃的看著韓度道,“不如給咱講講?”

既然你都這么說,韓林知道必須得說了。

于是道,“這個北方學子經過幾百年的戰亂,本來水平就不高,憑硬本事當然是考不過江南儒學昌盛的環境。”

“所以我們可以搞一個分開錄取?”

朱元璋不解,“什么分開錄取。”

韓林用手在紙上畫了一張地圖,然后又用毛筆分了幾個區域。

分別命名。

一個是燕齊,一個是中原,一個江南,一個嶺南,一個云南,五大片。

接著介紹道,“陛下,我們可以按照人口比例,然后劃出這樣五個榜單,然后把進士名額也分別給到這幾個區塊里。自然不會出現都是江南江西的進士了。”

朱元璋思考了一下,便用力拍了拍手,道,“說的對,這樣一來就不會有南北矛盾了。”

韓林也點頭稱是,只是連甜豆腐腦和咸豆腐腦都能搞成地域黑的節奏。

這也不可能。

宋濂這個老頭卻有義務阻止朱元璋的亂搞,于是跪下來道,“宋國公確實是謀國之論,然而北方士字文章做的不好。這樣以來,也會讓飽學之士不滿的。”

這話也敢說,難怪會最后抄家流放的。

雖然看似公允,但是你在朱元璋手下干活。

有時候,事情做的太公平也是一種“錯”。

劉三吾為人慷慨,胸無城府,號稱坦坦翁,辦事講究一碗水端平,不給人留下把柄。

明洪武三十年,朱元璋看中劉三吾的公平,任其為當年會試主考。

身兼重任,劉三吾不敢懈怠。

在品評試卷時,他心中只有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公平!

但正是這公平二字,鬧出了一場群體事件,也讓劉三吾發配邊疆。

劉三吾案也稱南北榜案。

該年會試,南方舉子以其扎實的學問功底霸占進士榜單。

北方舉子因為連年戰亂,經濟文化凋敝,不敵南方,全部名落孫山。

劉三吾正是因為公正的評判標準,激化了雙方矛盾。

經過徹查后,朱元璋找不到劉三吾污點,為了平息眾怒,朱元璋誣陷劉三吾是藍玉余黨,發配充軍。

隨后朱元璋親自主持考試,欽點的六十一名進士全是北方人。從此之后直到清朝取消科舉,南北學子分卷考試,兩個群體不加競爭。

南北榜案無疑是一場冤案,但是南北之間的隔膜又確實存在。

如果從個體的角度看,劉三吾主持的會試被南方人霸榜沒有任何問題。

無論出于什么原因,經濟發達也好,文化氛圍也好,來到考場拼的就是學問見識,在當時會試多中是南方人。

但是劉三吾不懂政治,不懂朱元璋團結北方士子的愿望。

不論是對朱元璋來說,還是對南方人來說,都是維系社會安定的重中之重。

北方人心不穩,南方日子也不能好過。南北分榜,從學子個體來看是提高北方人的起跑線,是不正當競爭。

但是政治就是做不到絕對公平。

韓林現在提出,可能劉三吾以后不用發配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都兰县| 神木县| 东丰县| 佛山市| 绍兴市| 吉首市| 南通市| 浦县| 庐江县| 共和县| 保德县| 潮州市| 澄城县| 沂源县| 平昌县| 博野县| 白沙| 太保市| 华亭县| 巴中市| 东至县| 仲巴县| 丹寨县| 香港| 剑阁县| 应城市| 兰溪市| 库车县| 连云港市| 芜湖市| 嘉黎县| 巴林右旗| 武安市| 阳山县| 新竹县| 沙雅县| 开原市| 浦城县| 肥西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