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日常植物常識(7)
- 植物百科(中國兒童課外必讀)
- 王秀芝主編
- 5515字
- 2014-10-30 14:00:09
對于一般花木來說,澆水的原則是: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在花木培育過程中,澆水過量的初步癥狀是:幼葉變為淡黃色,老葉變化不大或顏色變暗。當出現這種癥狀后要適當減少澆水量和澆水次數,并松土一次,癥狀嚴重的要重新換土。對長期處于干旱狀態的植株,要加大澆水量,有時可將整盆花木放入裝滿水的桶中,讓其浸一段時間,使盆土浸透。同時向花木葉面噴水,確保水分供求平衡。輕度干旱的癥狀表現為:先是老葉發黃,并逐漸向新葉發展。
合理施肥
盆花的施肥原則是:薄肥勤施,即每次施肥的量要少,施肥的次數要多。為了滿足花木對養分的需求,必要時可配制0.5%的尿素液肥或0.25%的磷酸二氫鉀液肥進行葉面施肥。施肥過量或施肥濃度過高,均會引起肥害。輕度肥害的癥狀表現為:老葉逐漸枯黃脫落,新葉則肥厚有光澤。
及時出棚
所有的花木都不要過早搬出棚外,應待天氣狀況穩定后再搬出。特別是對新上盆的花木更不要過早搬出棚外放在太陽光下照射,而要放在棚內或陰涼通風處養護一段時間(一般要到4月中旬以后),待其生長穩定后,方可逐步移到太陽光下。
盆土配制
適當在盆土配制過程中,既要考慮其肥力狀況,更要考慮它的pH值,看它是否符合所種花木的生物學特性。對pH值不符合要求的,要盡快按要求配制新土。
有效防治病蟲害
防治介殼蟲和蚜蟲: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至2000倍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殺。
防治金龜子:用黑光燈誘殺成蟲,人工捕殺成蟲,噴施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90%敵百蟲原液800倍液。
防治天牛:人工捕殺成蟲,用棉球蘸敵敵畏液塞入蟲洞內毒殺幼蟲,在樹干上涂石硫合劑防止成蟲產卵。
防治白粉病:剪除病枝病葉集中燒毀,發病初期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殺。
防治白絹病:注意通風透光,盆土要嚴格消毒,病發期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澆灌植株基部及周圍土壤。
防治立枯病:將病株集中燒毀,發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灌根。
滿天星養護知識
很多人都對盆花呵護有加,卻忽視盆面的修飾。這就好比一個人上著好衣,下穿好鞋,而鞋面卻落了一層土一樣。
有這么一種可愛的小草,秀美雅致,能讓花盆盆面綠意融融。它就是滿天星,是傘形科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逢節生根,節上生大葉1枚,小葉1枚,葉片油綠,梅花形或心形。夏季抽生花莖,開白花,極小,不用放大鏡難以看清。秋季葉片變黃褐色,種子隨風吹落,翌春遍地滋生。生長期莖葉平鋪盆面,甚至倒掛盆沿,如綠云片片,繁星點點,小巧玲瓏,蒼翠可愛,給人生機盎然之感。
用滿天星點綴盆面,除美觀之外,還有許多輔助作用:一是保水保土,可減少水分消耗,防止雨水沖刷,有利植株生長。二是遮陽庇蔭,避免強光照射,降低盆土溫度,使植株安全度夏。三是便于掌握盆土干濕程度,了解土壤肥力狀況。如葉片輕度萎蔫,表明盆花急需補充水分;若莖葉瘦弱發黃,則提醒人們需要施肥。
滿天星喜溫暖、半陰及濕潤環境,不擇土壤,但在保水保肥土壤中生長更好。可隨植株澆水施肥,不需另外管理。冬季放在背風向陽處,用薄膜覆蓋盆面,可防凍害。即使嚴冬時地面莖葉凍死,春暖后仍可發芽生長。
滿天星用播種、分株與扦插法繁殖。種子成熟需及時采收,晾干后妥為保存,翌春2-3月播種。分株在整個生長期均可進行。用花鏟從其他花盆或地面帶土起出,放在花盆盆面上,撒點細沙鎮壓。此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2~3個月可鋪滿盆面。扦插亦很方便,剪取母株上的莖蔓,每2節為一段,入土1個節,間距5~7厘米,極易生根,且生長迅速健壯。
滿天星除作盆面裝飾外,還可作為觀賞植物單獨盆栽,美化陽臺與居室。亦可作地被植物,種于草坪或露地。
如何識別花卉病蟲害
花卉病害,一般分為生理病害和寄生性病害兩類。
生理病害,主要是由于氣候和土壤等條件不適宜引起的。常發生的生理病害有:夏季強光照射引起灼傷;冬季低溫造成凍害;水分過多導致爛根;水分不足引起葉片焦邊、萎蔫;土壤中缺乏某些營養元素,出現缺素癥等等。
寄生性病害是由于真菌、細菌、病毒、線蟲等侵染花卉引起的。這些生物形態各異,但大多具有寄生力和致病力,并具有較強的繁殖力,能從感病植株通過各種途徑(氣孔、傷口、昆蟲、風、雨等)傳播到健康植株上去,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生長、發育、繁殖、傳播,周而復始,逐步擴大蔓延。因此,這類病害對花卉造成的危害最大。
真菌:真菌是沒有葉綠素具有真核的低等生物。它以菌絲體為營養體,以孢子進行繁殖,是花卉病害中最主要的一類。真菌病害多數具有明顯的病征,如霉狀物、粉狀物、銹狀物、點狀物、絲狀物等,這些特征是識別真菌病害的主要依據之一。常見的真菌性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等。
細菌:細菌是一類單細胞的原核生物,用分裂方式繁殖。細菌病害的特征主要是受害組織呈水漬狀或病斑透光,以及在潮濕條件下從發病部位向外溢出細菌粘液,出現“溢膿”現象,這是識別細菌病害的主要依據之一。常見的細菌性病害有鳶尾細菌性軟腐病等。
病毒:病毒是一種極其微小的寄生物。必須用電鏡才能觀察到它的形態。它寄生于花卉活細胞組織內,并能隨著寄主汁液流動在花卉體內運轉擴散到全株,引起全株病害。病毒病常呈現花葉、黃化、畸形、環斑等癥狀。常見的病毒病害有水仙病毒病等。
線蟲:線蟲屬于一類低等動物。線蟲體形細長,兩端稍尖,體長一般為1~2毫米,好似一條蛔蟲。少數線蟲的雌成蟲呈球形或梨形。多存活于土中,寄生在花卉根部,刺激寄主局部細胞增殖,形成瘤狀物。常見的線蟲病害有仙客來根結線蟲病等。
盆花夏季澆水注意點
夏季氣溫高、光照強,加快了盆花水分的蒸騰速度,很容易造成盆土干旱。所以盆花的夏季澆水十分重要,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夏季中午盆土的溫度較高,根系吸水較快。如果在此時澆冷水,會使盆土溫度驟降,影響植株根系的正常機能。使根系吸水發生困難,破壞植株水分代謝的平衡,導致植株出現萎蔫,影響生長。所以夏季給盆花澆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進行。
夏季盆花的呼吸作用旺盛,要求盆土通氣性良好。澆水過多,會造成盆土透氣不良,影響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動,嚴重時還會導致爛根。所以盆土不干時一般不要澆水,干旱時澆水就要澆透,切不可只澆至花盆半腰。夏季花盆土往往因過干而出現龜裂,所以澆水不能一次完事。否則水會從土縫中直漏盆底,而大部分盆土仍很干旱,翌日植株仍會缺水萎蔫。一般第一次澆水后要稍等片刻,待土壤裂縫閉合后再澆一次。在盆花出現萎蔫時,其細胞因失水而干縮,立即澆水會使細胞壁很快吸水向外膨脹。而細胞原生質吸水較慢,不能相應增大,會因受到拉力而被撕破。大量細胞原生質被破壞對植株影響很大,甚至會造成其死亡。比較合理的做法是:先將萎蔫的盆花移至避風陰涼處,向葉面及盆土噴少量水,待植株有所恢復后再澆透水。
不宜過多澆水的花卉
凡仙人掌類、多漿類花草耐旱怕澇,諸如仙人球、仙人拳,蘆薈、令箭荷花、落地生根等等,若盆土久濕或被雨淋,最易葉腐、根爛。
凡肉質根類、球根類如蘭花、牡丹、芍藥、君子蘭、大麗花、大巖桐、吉祥草、仙客來、鶴望蘭等,因澇致死是一大原因。
有些木本花也很怕澇災,如梅花、壽桃、桂花、杜鵑、臘梅、含笑、三角梅、南洋杉、巴西木、金邊瑞香和海棠類等等。如被水漬3~5天,即會生命垂危,難以挽救。
一些習性喜濕的花卉也怕水澇,如菊花、茉莉、米蘭、文竹等,因盆土過濕或久被雨淋,根部會窒息而亡。為防止花木遭受澇災,采取如下措施:
(1)怕澇的地栽花木應選好地勢,宜栽于高燥處,而千萬莫植于低洼地。
(2)對有致澇危險的地栽花木,雨季到來之前應挖好排水溝,植株根部要培土加高,名貴的花樹在培土后最好再用塑料布圍起來。
(3)梅雨期間應把盆花及早搬至避雨處。如盆花數量大,來不及挪動,也要就地扳倒,以防積水。
(4)盆栽花木事先應鑿大盆底排水孔,孔上用一片窗紗蓋住后,加一層較大的磚塊、炭渣或木炭塊,使多余的水隨時排出。地栽畏澇花木栽植之前,也應挖深樹坑,坑底鋪一層較厚的砂礫或炭渣,以利滲水。
(5)對畏澇花木澆水。一定要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盡量用多噴少灌的方法澆水。澆時既要防止“攔腰水”,又要防止盆內積水。
(6)對已受澇災的花木,應及時把濕土砣磕出,剔除濕泥,將植株放在陰涼通風處,適當向枝葉噴水,待植株恢復活力后,重新換土上盆。
怎樣養護盆栽仙人球
仙人球是家庭花卉中的常見種類,養護得法不但生長快,而且球體晶瑩,開花繁茂。
盆栽仙人球用土要求排水、透氣性良好、含石灰質的沙土(或沙壤土),可用壤土、腐葉土各2份,粗沙3份,另加石灰石礫或陳灰墻屑(陳舊建筑物拆除時廢棄的石灰墻屑)1份混臺配制而成,或者用壤土、粗沙各2份,碎磚、腐葉土及陳灰墻屑各1份混合配制而成。為了加強排水,栽培時可在盆底部墊以少量碎磚石、瓦片,效果很好。
栽植
栽植上盆最好在早春進行,花盆不要太大,以能容納球體而略有縫隙為宜。花盆過大,澆足水后吸收不了,盆內空氣不通,易使根系腐爛。少數直根性的種類和鳥羽玉、巨象球等要求用較深的筒子盆,銀毛球、子孫球等根系較淺的種類,可用較淺的普通花盆。換盆時,應剪去一部分老根,晾4~5天后再上盆栽植,栽種不要太深,以球體根頸處與土面持平為宜。新栽植的仙人球不要澆水,只須每天噴霧2~3次。半月后可少量澆水,一個月后新根長出才能逐漸增加澆水。
澆水
冬季休眠期間應節制澆水,以保持盆土不過分干燥為宜,溫度越低,越要保持盆土干燥。成年大球較之小苗更耐旱。冬季澆水應在晴天上午進行。隨著氣溫的升高,植株將逐漸脫離休眠,澆水次數及澆水量也應隨之逐漸增加。夏季是仙人球生長期,氣溫高,需水量大,必須充分澆水,宜在早、晚氣溫低時進行,中午炎熱,澆水易引起球體灼傷。在高溫梅雨季節,也要適當節制澆水。對那些頂部凹陷的仙人球,注意不要將水澆進凹陷處,以免引起腐爛,傍晚澆水更應注意。
施肥
盆栽仙人球生長季節也可適當施肥,尤其是用三棱箭嫁接的,更應當重視施肥,肥料可用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每10~15天施用一次。入秋后注意控制肥水,一般每月施一次即可,至10月上旬停肥。如果不控制肥料,讓仙人球繼續生長,柔嫩的球體越冬時易受凍害。
怎樣養護盆栽發財樹
發財樹樹姿幽雅,色彩鮮艷,除編辮造型外,還可通過嫁接進行鹿、狗、海獅、游龍等動物造型。氣派非凡,是一種良好的庭園觀賞樹木。
發財樹學名瓜粟,別名發財樹、馬拉巴栗、中美木棉,為木棉科、瓜栗屬(中美木棉屬)觀葉植物。原產熱帶美洲,我國1964年從墨西哥引入,在廣東林科院標本園內栽培,現已開花結果。性喜溫暖、濕潤,要求土壤排水性能好,生長適溫中等即可。發財樹對光照要求不嚴,無論是在強光下,還是在弱光的房間內,都能較好適應。
發財樹通常用種子播種育苗來繁殖新株,也可用扦插法繁殖,由于種子苗具有出苗齊、根直苗順、便于編辮和能長出渾圓可愛的“蘿卜頭”等特點,成為園藝生產者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但目前大量的種子主要來源于境外,海南可自產少量。
發財樹扦插繁殖容易,在華南地區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北方愛好者不妨在每年氣溫較高的5~8月進行。插條可用盆栽修剪下來的頂梢或枝干,長約10~15厘米,插于素土或壤土中,成活率高。與播種苗相比,扦插苗存在頭莖不膨大或只略微膨大、苗稈不美觀的缺陷,在園藝生產上不采用此法,僅限于家庭趣味栽培。
發財樹要求粘重、中度肥沃、有良好排水性能、pH值6.5左右的土壤,一般用園土6份、腐熟有機肥2份、粗砂2份,或腐葉土8份、煤渣土2份配制成培養土,盆或缸至少深40厘米,利于根系的生長發育。夏季應避免陽光直射,擺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冬季擺放在室內明亮處。冬季室溫保持在15~25℃,切忌室溫在8℃以下,否則易發生寒害,輕者落葉,重則死亡。發財樹不易過多澆水,以防盆土積水,引起根部腐爛,導致植株死亡。應每天向葉片噴水,確保葉色翠綠。適量追施磷、鉀肥,可使莖干粗壯,呈現蒼勁古樸之美。春季應修剪枝條,以促使莖基萌生新技,使長出的新枝便于綁編造型。
怎樣養護盆栽富貴竹
學名綠葉龍血樹,別名富貴竹、綠葉竹蕉,屬龍舌蘭科、龍血樹屬常綠直立灌木。原產于緬甸北部,八十年代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引進湛江。富貴竹喜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及溫暖濕潤環境。
富貴竹既可單株盆栽,亦可采用多株分層次進行組合式盆栽。隨著花卉文化發展和人們審美情趣的高雅化,近年來,采用不同長度、不同株數、不同層次進行的組合式盆栽藝術日漸風靡。例如,暢銷市場的“富貴竹塔”就是采用高低不同的三組或多組富貴竹莖構成的。其方法就是把富貴竹頂尖剪成一定長度的插條,通過扦插生根后進行盆栽。由于富貴竹容易生根成活,目前市場上盛行水栽。其水栽技術要點是要保持花盆或花瓶始終有適量的水,而且要經常加水,不使干燥。每月要放置窗臺,曬1~2天陽光。每兩個月施少量花肥于水中,黃河以北地區,每月向盆中加10滴食用醋。富貴竹適宜生長溫度在5℃以上。
用富貴竹制作構成的富貴竹塔,層次錯落有致,造形高貴典雅,節節高升,寓意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置于案頭、茶幾,平添一絲春意,予人清新自然,催人廉潔自律,不斷向上。
盆栽蝦衣花的技術
蝦衣花形體奇特活潑似蝦,作室內盆栽觀賞,全年不斷開花。別名狐尾木、麒麟吐珠、蝦夷花,為爵床科、珊瑚花屬常綠亞灌木,株高50厘米至80厘米。莖柔軟,節膨大,基部木質化,叢生而直立。葉對生,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尖,質地柔軟,表面較粗糙,全綠,淡綠色。穗狀花序頂生、下垂,苞片多數而重疊,形似蝦衣,呈磚紅至暗紅或黃綠色,為主要觀賞部分,花冠細長,超出苞片,唇形,白色,下唇瓣喉部有紫色斑點,全年開花,不易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