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日常植物常識(8)

蝦衣花原產于墨西哥,我國各地園林中均有栽培。同屬的種類尚有紫花狐尾木,苞片紫色,花期9月,原產于巴西。加州狐尾木,苞片鮮紅色,原產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性喜溫和濕潤氣候與通風良好的環境條件。夏秋生長期適溫25℃左右,冬春10℃至23℃,相對濕度70%左右。高溫時節應避狂風烈日,以免莖葉萎蔫枯黃,宜放陰涼通風環境,以防病蟲為害。秋涼后可見直射光。具有一定的耐寒力,華北各地均作溫室盆栽,而南京地區可露地越冬。冬季地上部分枯萎,翌年正常萌枝開花。盆栽要求疏松肥沃、腐殖質含量高的沙質培養土。通常均采用扦插繁殖。除盛夏酷暑多濕期外,全年均可操作,很容易成活,而以春秋季節最為適合。一般在6月盛花期后,結合整形修剪,選取當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每段3節,將基部一節葉片去掉,插入素沙、蛭石等松散的基質中。插后罩膜,保溫保濕,疏蔭,保持20℃至25℃,約兩周后即可生根,及時分栽,翌年即可開花。

蝦衣花的叢生性較弱,新梢往往容易徒長,株姿松散,著花少,因此應適時短剪,適度摘心,養成低矮而緊湊的株姿,多年生老株還可設架綁扎。

每年春季結合短剪翻盆換土一次,可用素沙土、腐葉土、草炭土及少量腐熟的農家肥配制,混勻上盆。高溫時節適度遮陰、降溫。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全年追肥4次至5次。10月初移入高溫溫室越冬,光照要充足,室溫不可低于16℃,如入低溫溫室則生長停止而進入休眠。家庭養花,冬季室內常因溫度忽高忽低,空氣干燥,致使植株大量落葉,注意禁肥控水,保持盆土微潮,來春進行強修剪,保存宿莖,可重新萌發新枝。

竹節蓼怎樣栽培

竹節蓼又名百足草,扁竹蓼,為蓼科常綠灌木,幼枝扁平、有節,綠色,似葉片;葉小,三角狀披針形,常退化。花小,白色,無甚觀賞價值。但植株分枝密繁,形態奇特,常盆栽觀莖觀葉。

竹節蓼原產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喜溫暖濕潤環境,喜陽光也耐陰,稍耐雨,不甚耐寒,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可房地栽植,對土壤要求不嚴。

其繁殖主要用扦插法,也可播種。扦插時節不拘,生長季都可進行,尤以6~7月進行更有利生長。

方法是:取植株上類似葉一樣的扁莖,長10~20厘米,以嫩莖為佳,生根更快,扦后保持濕潤,半月就可生根。竹節蘿栽培管理比較粗放,平時土壤要保持濕潤,在干濕拿不準時,寧干勿濕。雨季要注意防止盆中積水。在生長季,施肥可掌握每隔半月一次,糞肥或餅肥水都可以,夏季光照強烈時,應移至半陰處,并對植株進行噴水增濕降溫,這樣可保持枝葉青翠而富有光澤。入冬時要移入冷室內,室溫保持0℃以上就能越冬,在此階段要控制澆水,停止施肥。

盆栽竹節蘿3年左右要換一次盆,一般應在春季出房時進行。對較老的植株,其莖變成柱形而節不明顯,觀賞價值下降,可用扦插法予以更新或加以剪接,令其多發新的嫩枝,以保持較高的觀賞價值。

怎樣養護盆栽西洋杜鵑

西洋杜鵑,簡稱西鵑,是荷蘭和比利時專家經過長期雜交選育而獲得的新品種。據聞其中蘊含有中國杜鵑的親緣。因最初在比利時繁殖推廣最多,故又名“比利時杜鵑”,是當今世界上流行最廣的名花之一。其特征是株型矮壯,樹冠緊密,花繁葉茂,多為重瓣和復瓣,其瓣型有圓闊、狹長、后翻、波浪、皺邊等。花紋有點紅、鑲邊、飛白、灑金、云彩等。一般樹冠直徑有25厘米的可開花三四十朵,比本地杜鵑多兩三倍,花容端莊、嬌艷、風雅而迷人,從始花到終花長達四五十天,到了中國的情人節——元宵節時仍然可以見到它那甜甜的笑面。

本來,“三月杜鵑紅”。按照神州的花事,杜鵑大多在暮春前開完。它那“百般紅紫斗芳菲”的風采,常使萬山紅遍,大地繡滿。但恰巧正值杜鵑鳥啼鳴最烈之時,它們聲聲“何不歸去,何不歸去”,于是有些詩人就“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遂使“杜鵑泣血”的謬言廣泛流傳,令不少人視之為“悲怨之花”。這早已被科學家將其謎底揭開。原來杜鵑大多在3~5月盛花,那時杜鵑鳥普遍發情求偶,它的口腔內壁原是紅色,它張嘴所唱的正是尋覓伴侶所傾吐的情歌。這本來是杜鵑最開心快樂之時,而有人把它說成哀傷那就大錯特錯了。近年來隨著科學的日益普及,許多花迷進一步更新觀念,她們反而感到西鵑的群花像個豐盛的繡球,大有“盆滿缽滿”的吉祥意味,因而西鵑在年宵花市上甚為暢銷。1994年春節前廣東全省從國外引進60萬盆,每盆售價四五十元,全部都進入千家萬戶,并且開得燦爛無比。真可謂“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西鵑的品種非常豐富,單是歐美就約300多個。在開花期可從花朵的顏色和形態來區分,在花前花后可從觀察葉片的形狀加以辨別。在嶺南各地近年引進的品種約有25~30個,上海則有40~50個。而群眾比較歡迎的多數為紅花和粉紅色花的品種。諸如開紅花的“極光”、“紅麟麟”和“緋色芙蓉”。開白色鑲紅邊,瓣旁有波紋的“王冠”,以及紅瓣白邊,瓣緣有皺褶的“天女之舞”等品種都較為流行。但純白色的品種因不適宜節日的氣氛而往往有價無市。

西鵑屬多年生木本,其生命力比草本花卉強得多,只要了解它的生長習性用心管理,翌年仍可繼續開花。據觀察,它的一生有“五喜五畏”。“五喜”即喜溫涼氣候,酸性土壤、通風透光、干濕適度和薄肥勤施。“五畏”即畏烈日、嚴寒、悶熱、潮濕和濃肥。當它的全部花朵調謝后,可將植株取出,剪去部分老根,重新換到較大的瓦盆中去,并添加適量新的植料,淋足水分,避免烈日曝曬,待1個月后用清水浸溶的復合肥再稀釋100倍水作為追肥淋施,可促進它萌發新枝。到了夏天移到陰涼的地方避暑,冬天注意防寒,其余按照常規的方法栽培,這樣西鵑將可繼續觀賞一番。

如何使盆景石榴多開花結果

石榴以它絢麗多彩的花朵和嫣紅的果實備受人們的青睞,享有“萬綠叢中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的贊譽。如何使盆景石榴多開花結果,應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翻盆

每1~2年翻一次盆,幼樹應換大一點的盆,老樁可用原盆。結合翻盆,要把舊盆土除去一半,加進新土,并剪除老根及過長的須根,以利于生出新根。使用餅肥、禽糞等與樹葉、雜草,沙土等漚制成的腐殖土,其中含磷、鉀肥較多,對石榴開花結果有利。如多年不翻盆,盆內須根多,土壤少,肥料不足,就會開花少或不開花。

施肥

石榴比一般盆栽花木喜肥,翻盆時要施好基肥。用一般培養土種植石榴,施肥時應施含磷較多的液肥,并適當施幾次0.2%磷酸二氫鉀。

光照與制水

石榴孕蕾期除應光照充足外,還要制水使盆土偏干。在葉片輕度發蔫時,可先把石榴置于蔽蔭處30分鐘左右,待盆土和石榴植株溫度有所降低后,再向葉面噴灑清水,過片刻再向盆內澆水,反復幾次,25天左右即可出現花蕾。

授粉

花期如遇陰天氣,影響自然授粉,這時應把石榴移至通風避雨處,天晴后再放置到陽光下養護。石榴花有雄、雌之分,雄花前端大,后部和花柄相連處較小;雌花前端小,后部和花柄相連處較大。為提高坐果率,可用人工授粉,其方法是:在頭茬花剛開放時,用毛筆在雌蕊上輕輕點幾下,然后再用毛筆在雌蕊上輕輕點幾下,反復幾次,來協助其授粉。授粉時間最好在早晨進行,中午天氣炎熱,對其授粉不利。

疏枝

石榴在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進行一次修剪整形,花蕾過多也要及時剪除一部分,坐果后根據造型剪掉不需要的果實,布局要高低錯落疏密有致,更增加其整體美感。

怎樣養護盆栽朱蕉

朱蕉多用作南方庭園栽植或北方室內盆栽,觀賞其特異的莖稈及多姿的葉態、葉色。

朱蕉別名紅葉鐵樹,百合科,朱蕉屬觀葉植物。原產大洋洲和我國熱帶地區,印度東部和太平洋諸島也有分布。朱蕉性喜溫暖多濕氣候,不耐寒,稍耐陰。宜生于肥沃、疏松的壤土,忌堿性土。

朱蕉屬常綠灌木,株高可達3米,單稈或少分枝。葉披針狀橢圓至矩圓形,聚生于莖頂,長25~50厘米,寬5~10厘米,綠色或帶紫紅色;葉柄有槽,長10~30厘米,基部變寬,抱莖。圓錐花序著生于上部葉腋,花形小,淡紅色或紫色,少有淡黃色,花期從春至夏。

朱蕉可用播種、扦插、壓條和分根繁殖,但常用的是扦插和分根。朱蕉莖葉易生不定芽,芽長3~5厘米時即可切取扦插,極易成活。莖梢也可切取扦插。扦插亦可采用埋干法。切取成熟枝條5~10厘米,至少有三個莖節,并剪去葉子,橫埋入沙中,保持濕潤,一個月后生根。扦插基質以泥炭與河沙混合為宜。溫度為21~25℃。栽培數年的老株,下部葉片脫落,觀賞效果不佳,春天氣溫回升后,可剪去頂芽,枝干基部將萌發很多分蘗,1年后即可作繁殖材料。

朱蕉生長期,每1~2周施1次液體肥,肥料不足易出現老葉脫落、新葉變小的現象。生長季應保持盆土濕潤和較高的空氣溫度,否則將導致葉片干尖和邊緣枯黃。忌陽光直射,越冬溫度不低于10~13℃。

怎樣養護盆栽綠帝王

綠帝王外形優美,常綠,雅氣十足,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布置賓館、會議室、客廳等的優良藥觀葉植物。

綠帝王喜林芋,別名綠帝王、帝王,天南星科,喜林芋屬常綠木質攀援植物。原產中美、南美。性喜高濕、高溫,宜栽植于偏酸性土壤中。

綠帝王繁殖主要采用組織培養、扦插和分株法。扦插時,插條切口應在節下,扦插溫度在25~30℃,并保持濕度,易成活。分株可結合換盆時進行,方法簡便。

綠帝王栽培時選用偏酸性泥炭土或腐殖質較高的土加少量砂土或珍珠巖。使用熟化的農家肥做基肥,生長中可視情況進行追肥。澆水要做到澆到澆透,并根據季節、氣溫靈活掌握,原則上保持盆土潮濕狀態。綠帝王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空氣濕度不低于70%,秋季溫度應保持在14℃以上。每年春季換盆一次,并把才能枝,老葉去掉,以保持干形美觀。

怎樣養護盆栽綠蘿

綠蘿是非常優良的室內裝飾植物之一。蘿莖細軟,葉片嬌秀。在家具的柜頂上高置套盆,任其蔓莖從容下垂,或在蔓莖垂吊過長后圈吊成圓環,宛如翠色浮雕。這樣既充分利用了空間,凈化了空氣,又為呆板的柜面增加了線條活潑、色彩明快的綠飾,極富生機,給居室平添融融情趣。

綠蘿原產中美、南美。性喜溫暖、潮濕環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綠蘿藤長數米,節間有氣根,隨生長年齡的增加,莖增粗,葉片亦越來越大。葉互生,綠色,少數葉片也會略帶黃色斑駁,全緣,心形。

綠蘿一般采用扦插繁殖。用帶有氣生根的莖段直接插入素沙或蛭石中,深度為插穗的1/3,淋足水,置蔽蔭處,每天向葉面噴水或蓋塑料薄膜保濕,環境溫度不低于20℃。

綠蘿的家庭盆栽比較簡單。首先,一盆內至少有4株以上的定植苗。盆土應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有利成型。其次,綠蘿要求在溫度較高(冬季室溫不能低于10℃,否則易發生黃葉、落葉現象)、散射光較強的環境中生長。若長期過于陰暗,節間會細長無力,葉片亦變薄、變淡,失去光澤。

綠蘿的根系喜中等濕潤環境。葉片要求相對濕度在60%以上,所以在適度澆水,保持盆土見干的同時,經常向葉面、葉背噴水。在夏、秋季每天早、中、晚向葉面噴水,以增加濕度。每10~15天施稀薄液肥1次,植株多分枝,應適當修剪。

怎樣養護盆栽山茶花

山茶花為我國特產的名貴花卉。株形優美,花形艷麗,花期早春,頗受家庭和園藝界人士珍視。別名川茶花、耐冬、茶花,山茶科、山茶花屬。原產我國南部、西南部,在四川、云南、福建、浙江、江蘇、湖南、安徽等省廣泛栽培。山茶花性喜溫暖、濕潤、半蔭。過冷過熱或多風地均不適宜。忌陽光曝曬,要求疏松,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的酸性土壤,pH值5.5~6.5最佳。

橫斷山脈是山茶花的發祥地和分布中心。早在南詔國時期,就開始栽培種植山茶花。全世界山茶屬植物有80余種,云南就有35種,園藝品種達100多種。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之美譽。山茶花是云南省省花,也是昆明市市花。

早在17世紀和18世紀,山茶花就多次被歐美等國引種,成了歐美庭園中的名花。18世紀法國作家小仲馬的世界名劇《茶花女》,反映了歐美等國對茶花的重視和愛好。

歷代文人墨客對茶花的詠唱佳句層出不窮,清代詩人擔當的“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歷史學家文學巨匠郭沫若對茶花更是偏愛和執著:“茶花一樹早桃紅,百朵彤云嘯傲中”。“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始見滿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如茶”。

民間傳說更使茶花增添傳奇色彩:馬櫻花和山茶花是姊妹倆,同居住在大山野嶺中。妹妹山茶花耐不住山野的貧寒和寂寞,早早下山到人間,憑著美麗和嬌艷,博得人間的青睞,享受了富貴榮華;而姐姐馬櫻花雖然美麗多姿,堅守在大山野嶺中,忍受著清貧和寂寞,在山野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這雖然是傳說,卻反映了山茶花和馬櫻花的一些特性。山茶花比馬櫻花容易繁殖。山茶花可以用靠接、套接、芽接等方式進行繁殖,也可進行種子繁殖。所以,山茶花不僅可從野生變家種,而且還能培育很多園藝品種;而美麗的馬櫻花,野性難改,引種繁殖相當不容易,很難進行無性繁殖,種子又特別細小,播種后發芽特別困難,裸根植株移栽很難成活。就是帶土移栽也不易,再加上馬櫻花雖然美麗,但樹型不算太美。所以,山茶花成了庭園中受寵的富貴小姐,馬櫻花成了大山野嶺中自由自在的野美人。

山茶花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革質,呈卵形、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鈍漸尖,基部楔形,有細鋸齒,表面暗綠,有光澤,葉面向上拱起,葉緣,葉端常有向下反曲狀;花單生或對生于葉腋或枝頂,紅色,無梗,花瓣5~7枚,呈圓形;蒴果,球形或有棱。

山茶花可用播種、扦插、嫁接、壓條等方法繁殖。播種一般用于培育新品種或繁殖砧木,種子在秋冬成熟后采下即播于苗床中,在18~20℃溫度下,10~30天即可發芽,培育需4~5年才能開花。扦插在4~6月間進行,選取一年生硬枝,長約10~15厘米,上端留頂芽及側芽各1個,附葉片2~3枚,環狀剝皮,下部葉片均須剪去。扦插基質可用沙壤土或腐殖土。扦插盆放在蔭棚下,保持溫度18~20℃,相對濕度80%~85%,約60~100天生根,翌春可抽生新枝。也可用當年生嫩枝扦插,30天左右即可生根。山茶花園藝品種繁殖常用靠接,砧木可用山茶、油茶及茶梅實生苗,近處多用變種山茶白揣茶的扦插苗作砧木,接穗以2~3年生,長約30~40厘米枝為宜,靠接穗的基部與砧木的根頸部,各削去長4~5厘米切口,然后將二者接合。靠接適于5~6月份進行,接后約100~120天,砧木與接穗可完全愈合,即可與母本剪離。高枝壓條在5~10月間進行,選健壯一年生枝條,作1厘米寬的環狀剝皮,傷口用塑料袋填腐葉土包葉扎,保持濕潤,2個月即可生根,剪下上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阳县| 南昌县| 会东县| 永城市| 龙里县| 长阳| 三都| 新和县| 彰化县| 台湾省| 镇雄县| 桐梓县| 贵州省| 新兴县| 启东市| 昌平区| 嵩明县| 开鲁县| 华池县| 犍为县| 肥东县| 容城县| 凤凰县| 高清| 鄄城县| 区。| 九江县| 广州市| 临洮县| 罗城| 嘉定区| 平凉市| 海宁市| 卢湾区| 汕头市| 青神县| 宝鸡市| 德令哈市| 阿尔山市| 武夷山市| 宁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