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地貌地理(3)

大約在12億年之前,華山地區地殼發生強烈活動,華山山脈地區持續上升,而華山山脈北側的渭河地帶卻向下凹陷,從而形成大斷層。在此同時,還出現了一些與東西向斷層斜交的斷層,從而形成多個斷塊。這些斷塊還相互上升或下降,加上日曬、雨淋,大自然的各種力量綜合起來塑造了雄偉險峻的華山。如此陡峭的山崖使人無法攀登,所以自古以來,只有一條南北逶迤曲折、艱險崎嶇的小道可供人攀登,可謂“自古華山一條路”。

華山屬于巖體沿斷裂層上升而形成的山,那么,倘若巖體沿斷裂層下陷,則會形成谷地或湖泊。例如,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就是由于兩個斷層之間的巖體深深下陷而形成的。

貝加爾湖位于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在東西伯利亞的南部,長600多千米,最寬處將近80千米,像一輪彎月鑲嵌在綠樹環抱的崇山峻嶺之中。貝加爾湖平均水深730米,最大深度達到1620米。因此,貝加爾湖不僅深度居全球各湖之首,而且它也是全球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有人推算,貝加爾湖之水可供全球人口飲用幾十年。貝加爾湖湖水清澈,透明度達到40米。碧水在綠樹環抱之中,景色也十分秀麗。更令人稱奇的是,該湖生物種類繁多,還生活著海豹、海螺、龍蝦等海洋生物。海豹數量較多,經常成群活動。這些海洋生物是怎樣出現在貝加爾湖的,至今還是一個不解之謎。

我國也有一些由于斷層陷落而形成的湖泊,如云南的滇池、陽宗海、撫仙湖等,這些湖泊深度較大,湖邊常有陡崖。

在非洲東部,有世界著名的東非大裂谷,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裂谷。裂谷底部比兩側的高原表面低幾百米,分布著不少湖泊。如坦噶尼喀湖形態狹長,湖岸為懸崖峭壁,湖水波光粼粼。裂谷附近的高原上分布著眾多火山。這一切,形成了非洲東部地區獨特的自然風光。為什么會形成東非大裂谷呢?原來,這里的地殼活動強烈,出現了兩條大致平行的大斷層,斷層中間的巖層向下陷落,故形成了這長達幾千千米的巨大裂谷,有人把它叫做“地球的傷疤”。

地殼的斷裂活動會造成陡峻的高山,也會形成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在這些地方,我們再一次見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巨大力量。

奇特的石灰巖地貌

桂林以其綺麗多彩的山水吸引著無數中外游客。這里許多山峰拔地而起,姿態萬千,山間樹木青翠,碧水環繞。人們泛舟漫游,穿梭于綠水青山之間,享受著這恬美秀麗的景色,感嘆大自然造就了如此山青水秀的地方。桂林還有許多大小巖洞,洞內幽深曲折,奇幻迷離。自古以來,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說。

為什么桂林景色如此秀美呢?

桂林一帶石灰巖分布很廣。這一帶氣候比較濕熱,溶于水中的碳酸對石灰巖有溶蝕作用。這些水有時沿地表溝谷平流,有時隨巖石中裂隙下滲,從而形成各種溶溝、石芽、峰叢、峰林、洞穴等地上和地下石灰巖地貌。在溶洞里,含CO2較多的水從巖石裂隙出露到洞頂時,水滴失去一部分CO2而處于過飽和狀態,于是有碳酸鈣殘留下來,并隨水不斷下滴,碳酸鈣不斷往下延伸而形成細長的石鐘乳。當水滴從石鐘乳滴落至洞底時,同樣道理會在洞底產生碳酸鈣堆積,形成錐狀的堆積物,叫做石筍。若石鐘乳和石筍不斷增大,相互對接,便形成石柱。一些地方地下水量很大,形成地下河,所以在一些溶洞中,可以坐船游覽。

廣西屬于南亞熱帶濕潤地區,多雨的環境一方面促進植物生長,使生物成因的CO2增加,植物根系還分泌出有機酸滲入水中;另一方面多雨的氣候使水循環加快,加上氣溫較高也使化學反應較快,所以廣西比處于暖溫帶的河北溶蝕量大6~10倍,氣候因素也促進桂林石灰巖地貌的發育。

我國西南地區石灰巖廣布,氣候又比較濕熱,因此,不少地方均有一些石灰巖地形的分布。例如,云南路南的石林便是一種頗為奇特的石灰巖地形。這里奇峰眾多,有的如玉筍叢生,有的如刀劍插地,更有一些石柱、石錐一一排成隊,宛如雕塑而成一隊軍士。奇峰怪石重重疊疊,人行其中猶如穿梭在石頭組成的“森林”中一般。這是千萬年來,富含CO2的流水對裂隙眾多的石灰巖不斷溶蝕的結果。

在四川省南部邊緣的興文縣,廣泛分布大大小小的溶洞,面積在一萬平方米以上的溶洞就有20多個。洞內彎曲幽深,洞中有洞。有些地方有幾個足球場大小,有的地方只容一人側身而過。一排排的鐘乳石從洞頂垂掛下來,敲打它們幾下,則會發出清幽的聲響,給寂靜的山洞帶來幾分生機。這些地下洞穴,也是地下流水多少年來不斷溶蝕的“杰作”。

據報道,人們發現在云貴高原東坡的廣西樂業有世界罕見的天坑群,這里天坑有17座之多,且類型多樣。其中一座叫做“大石圍”的天坑深達613米,坑口南北長420米,東西長約600米,容積約有08億立方米。天坑四周峭壁陡立,科學考察隊員身系繩索,小心翼翼沿峭壁下探。現已初步探明,大石圍天坑底部有大面積的原始森林,面積達十幾萬平方米。這原始森林內植物種類繁多,而且大多與坑外植物不同,其中有一種植物叫做桫欏,屬我國一級保護植物,被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坑內還發現了一種人們以前從未見過的蕨類植物,更是十分珍貴。大石圍底部連著地下暗河,河里有魚。因坑底終年黑暗,這些魚的視覺器官已退化,成了盲魚。

這巨大的天坑是怎么形成的呢?樂業位于石灰巖地區。這里石灰巖分布廣,厚度也大。受含有CO2的水的不斷溶蝕,這些地區形成不少溶洞。隨著溶蝕的不斷進行,這些溶洞頂部越來越薄,最后,溶洞頂部坍塌,從而形成了這些天坑。專家推測,樂業天坑群大約形成于300萬至400萬年之前。

由此可見,大自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雕塑師,早在人類歷史以前,大自然就一直不停地對地上和地下進行著雕塑。今天我們見到的千奇百怪的山峰、石林、溶洞等,正是大自然向我們展示的它的“杰作”。

什么是雅丹地貌

當走進荒無人煙的西北戈壁,只見漫漫大漠無邊無際,連根草也不長。偶爾遇到山巒,也如鋼鐵一般,或赤紅、或靛黑,還是巖石凹凸,唯有斑斑雨痕而已。所以柴達木人編了幾句順口溜說:這里是“天上不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

是的,秋冬的狂風呼嘯著刮過原野,飛沙走石,遮天蔽日。風吹過的沙漠如同水面一樣,平柔而帶有漣紋。而一些小山丘則被風削得奇形怪狀,有的如樓房,有的似駱駝,有的像雕像……這神工鬼斧般造出的大自然奇觀,就是“雅丹地貌”。

“雅丹”是維吾爾語,意思就是風化土堆群。而“雅丹地貌”是地質工作者命名的維漢合璧的名字。在柴達木戈壁里,到處可以看到這些奇妙的雅丹,就像草原上的大花、大海里的浪花點綴著沙磧。凡來到戈壁的人,都無不為這些自然奇景所吸引。有不少柴達木戈壁雅丹的彩色照片發表后,許多人認為是油畫而不是照片,他們不相信荒原上還有如此神奇的景觀。

雅丹專指干燥地區的一種特殊地貌。一開始在沙漠里有一座基巖構成的平臺形高地,高地內有節理或裂隙發育,暴雨的沖刷使得節理或裂隙加寬擴大。一旦有了可乘之機,風的吹蝕就開始起作用了,由于大風不斷剝蝕,風蝕溝谷和洼地逐漸分開了孤島狀的平臺小山,后者演變為石柱或石墩。旅游者到了這樣一個地方,就像到了一個頹廢了的古城:縱橫交錯的風蝕溝谷是街道,石柱和石墩是沿街而建的樓群,地面形成似條條龍脊,座座城堡的景狀。這樣的“城”稱“魔鬼城”,古書中又稱為“龍城”。在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部有魔鬼城,有的規模還不小,令人驚嘆不已。

如果組成石柱的巖石下軟上硬,兼之低處的風攜帶的沙多且沙粒粗大,高處的風攜帶的沙少且沙粒細小,風的吹蝕和磨蝕作用在石柱的上部和下部表現出明顯不同的結果:下部變得很細,像磨菇把,上段則成了蘑菇傘,形成蘑菇石。最后的結果,蘑菇把也剝蝕掉了,蘑菇傘只靠著很小的一點接觸面積坐落在基巖上,看上去搖搖晃晃的,稱搖擺石。

石柱繼續遭受風的吹蝕而變成各種形狀。如果巖層近于水平且硬、軟巖層相間,軟巖層容易被剝蝕掉,硬巖層相對突出,像屋檐那樣,稱石檐。如果軟、硬層相間的巖層是傾斜的,那么就形成鋸齒狀的雅丹地形。

什么是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屬于紅層地貌,是一種水平構造地貌。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巖”。丹霞地貌是20世紀30年代以丹霞山為代表而命名的一類地貌類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巖層是一種在內陸盆地沉積的紅色屑巖,后來地殼抬升,巖石被流水切割侵蝕,山坡以崩塌過程為主而后退,保留下來的巖層就構成了紅色山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建湖县| 勃利县| 四川省| 五家渠市| 衡东县| 彩票| 嘉祥县| 石泉县| 阜宁县| 宣城市| 霞浦县| 大埔县| 贵港市| 郴州市| 雅安市| 礼泉县| 新郑市| 金山区| 门头沟区| 昌图县| 锡林郭勒盟| 北流市| 岢岚县| 汽车| 泊头市| 新源县| 北碚区| 泗阳县| 崇礼县| 河北区| 凤凰县| 万年县| 兴隆县| 营山县| 左云县| 当阳市| 玛曲县| 青岛市| 桃江县| 中江县|